邓兵;鞠建
选取儿科门诊输液室患儿4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优质护理服务,记录两组护理差错发生率及家长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0.87%,较对照组的3.91%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长护理满意度为96.9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9.1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质护理服务能够降低儿科门诊输液室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儿家长满意度。
作者:王春红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究对心肌病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采用乙胺碘呋酮进行临床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106例心肌病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乙胺碘呋酮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与心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过临床治疗之后,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达到了98.11%,而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8.68%,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的心脏功能都有明显的改善,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临床治疗之后研究组患者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心肌病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治疗上,采取乙胺碘呋酮药物进行治疗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更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汪洋;付晓萍 刊期: 2016年第05期
选取我院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48例妊娠合并阴道炎患者。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72例和观察组7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硝酸咪康唑栓进行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医熏洗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方法下妊娠合并阴道炎的临床有效率差异。结果观察组治愈53例,有效21例,无效2例,临床总有效率为97.37%(74/76),对照组治愈17例,有效43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83.33%(60/72),观察组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结合疗法应用于妊娠合并阴道炎的治疗中,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并且疗效更优于单独应用西药治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彭天芹 刊期: 2016年第05期
选取我院择期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或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患者6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4例。试验组在气管插管后10min缓慢静注盐酸氨溴索150mg,对照组静注等量的生理盐水。观察比较两者患者临床效果及肺功能情况。结果组间比较发现,试验组在给药后30min和60min两个时间节点Ppeak和Pplat均比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给药后30min到拔管前,试验组在肺顺应性指标上明显升高(P<0.05);给药后60min,试验组在气道阻力指标上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盐酸氨溴索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运用,可以改善术中肺通气功能,提升肺顺应性。
作者:庄国雄 刊期: 2016年第05期
选择医院2012年2月~2015年2月接收的高血压患者4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试验组患者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依那普利分散片治疗,治疗6w之后对比两组患者血压变化情况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6w后,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低于对照组患者,试验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那普利分散片能够有效的控制患者的血压水平,提升高血压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李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选取社区高血压患者180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采用家庭护理,研究组采用社区护理干预。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收缩压为120.6±9.4mmHg,舒张压为74.2±6.2mmHg,脑卒中发病率为3.33%,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加强高血压患者的社区护理,可以有效控制血压水平,增强患者对高血压疾病的认知,对于降低脑卒中的发病风险具有积极的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仕兰 刊期: 2016年第05期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剖宫产中大出血的患者3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9例,对照组采用子宫动脉结扎及改良B-lynch缝合进行治疗,试验组采用子宫动脉结扎联合宫腔纱布填塞术进行治疗。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手术时间及手术后各项并发症发病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手术24h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试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与对照组患者无明显差异(P>0.05),试验组患者子宫切除数量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P<0.05),试验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病率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P<0.05)。子宫动脉结扎联合宫腔纱布填塞术在临床上治疗难治性产后大出血能够大大减少患者的手术出血量和提高患者的手术质量,并且能够较好的控制患者在术后各项并发症的发病情况,是一项非常有效的质量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薛安;甘秀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抽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接诊的264例足月健康的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产前是否应用催产素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应用催产素的132例为观察组,未应用催产素的132例为对照组。分别观察两组新生儿的胆红素水平,并比较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新生儿的经皮胆红素(274.3±33.2μmol/L)、末梢血胆红素(279.8±36.9μmol/L)及血清总胆红素(286.5±39.7μmol/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86.3±30.7、190.8±32.6、193.4±35.2μmol/L),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中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43.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3.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357,P<0.05)。催产素可引起新生儿较高的胆红素水平,进而引发高胆红素血症,临床需谨慎使用催产素进行引产,且产后需做好疾病的预防治疗工作。
作者:曹淑萍;邓三根;梁丽萍 刊期: 2016年第05期
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68例HP胃炎患者中。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单纯实施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呋喃唑酮、雷贝拉唑以及克拉霉素联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显著偏高,两者差异显著(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幽门螺杆菌胃炎根除率也显著偏高,差异显著(P<0.05)。对HP胃炎患者实施呋喃唑酮、雷贝拉唑以及克拉霉素联合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肖俊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应用孟鲁司特钠与布地奈德联合用药方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来我院就诊的90例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两组均给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孟鲁司特钠口服,观察两组患儿治疗效果以及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FEV1、FVC以及FEV1/FVC等肺功能指标均有显著改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复发率更低,组间差异显著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用药方案中,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基础上应用孟鲁司特钠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肺功能,强化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陈素萍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分析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脑梗塞的效果。方法将60例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丹红注射液治疗,观察组使用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以及治疗后的治疗效果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d、7d、14d,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00%,高于对照组的53.33%;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低于对照组的3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脑梗塞,可有效提高治疗的总有效率,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
作者:冯小山 刊期: 2016年第05期
选取本院检验科2013~2014年被检出缺铁性贫血的89例病人作为观察组,再随机抽取100例体检正常人作为参照组,探究血液检验贫血的诊断效果。结果(1)观察组病人的RBC计数、血红蛋白量和HCT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观察组MCV、MCH、MCHC评分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2)血液检验对缺铁性贫血的灵敏度、特异性和符合率都较高;(3)缺铁性贫血病人容易出现并发症,其发生率达到10.1%。血液检验诊断和鉴别缺铁性贫血的临床检验效果显著,其灵敏度、特异性都较高,非常适用于基层医院的血液检验工作,临床应用范围广。
作者:魏凤英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对比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与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心内科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患者共92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接受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观察组接受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两组患者治疗疗程均为6w。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高血压控制情况、心绞痛缓解情况、血生化如TC、TG、LDL-C改变情况。结果观察组血压控制情况较好,收缩压为120.45±11.38mmHg,舒张压为73.46±10.39mmHg,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心绞痛症状得到明显缓解,显效率为52.2%,优于对照组28.3%(P<0.05)。观察组患者血生化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效果优于硝苯地平,具体表现为更好地控制高血压,缓解冠心病相关症状,并且能有效改善患者血生化指标,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黄良玉;郑春娆 刊期: 2016年第05期
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66例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观察组采用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对照组采用硫酸镁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压水平及尿蛋白含量均有所降低,较治疗前测量结果相比,差异显著(P<0.05);其中观察组下降程度更为显著,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此次治疗有效率为96.97%,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1.82%,明显观察组整体临床治疗效果更为突出,差异显著(P<0.05)。对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患者采用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能够有效控制患者血压水平,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治疗效果良好,临床应予以推广使用。
作者:钱丹凤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并分析正畸和修复联合疗法在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的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患者,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行修复治疗,观察组行正畸+修复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及其对临床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2.5%,满意度为80.0%,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0.0%,满意度为77.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的治疗中,正畸和修复联合疗法能够有效地提高治疗有效率和患者的满意度,可推广。
作者:陈珍;汤文兵;王立臣 刊期: 2016年第05期
随机选取收治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饮食护理、药物护理、心理护理等各方面的综合性护理干预,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后,观察组临床症状总缓解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原发性肾病的治疗过程中,积极为患者开展有效的全面护理,对于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的提升具有积极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菊 刊期: 2016年第05期
选取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需提供特需服务的体检者中抽取体检结果异常,需要进行复查与治疗的119例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分为对照组(59例)和研究组(60例)。对照组在体检期间由陪同护理人员实施个性化健康教育指导,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全程护理。比较两组遵医行为与护理满意度的差异。研究组完全遵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部分遵医率与完全不遵医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程护理有助于改善健康体检后遵医行为,提高护理质量,提高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肖仕琪;彭虹彩;莫益欢;黄建嫦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不同喂养方式在住院早产儿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013年2月~2015年3月96例早产儿,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2例。常规组给予纯早产儿配方乳喂养,治疗一组给予纯母乳喂养,治疗二组给予母乳+早产儿配方乳喂养。比较三组并发症及体重增长情况、静脉营养天数。结果治疗二组、治疗一组与常规组比较,并发症发生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二组静脉营养天数、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以及实现全肠内喂养时间较其他两组更短(P<0.05)。结论母乳喂养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与早产儿配方乳协同使用对早产儿生长发育比较合适,特别在基层医院值得推荐。
作者:刘龙魂;林立;张春莲;魏丽华;唐凤姣 刊期: 2016年第05期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9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患者,对照组采用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观察组采用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观察组治疗后肺部功能显著高于对照组,脉血气参数改善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呼吸困难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能有效改善患者肺部功能及动脉血气参数,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龙飞隆 刊期: 2016年第05期
选取我院收治的23例(25个动脉瘤)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支架辅助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成功置入支架后应用替罗非班,观察并随访患者的治疗结果。本组23例(25个动脉瘤)中,栓塞程度Ⅰ级8个,Ⅱ级9个,Ⅲ级8个;术中有2例支架内血栓形成,经注射替罗非班后均恢复再通,1例出现蛛网膜下腔出血,其余22例均在术后24~48h成功过渡到口服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治疗,用药期间未见并发症、出血倾向;患者术前、术后3d的的血小板计数、APTT值差异较小(P>0.05)。在支架辅助颅内动脉瘤栓塞术中,替罗非班的应用便捷、有效。
作者:刘锋;万周 刊期: 201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