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优质护理服务对儿科门诊输液室患儿满意度的影响

王春红

关键词:儿科, 门诊输液室, 优质护理服务, 满意度, 护理差错
摘要:选取儿科门诊输液室患儿4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优质护理服务,记录两组护理差错发生率及家长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0.87%,较对照组的3.91%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长护理满意度为96.9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9.1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质护理服务能够降低儿科门诊输液室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儿家长满意度。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前心理干预对患者焦虑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选择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措施,以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和护理满意度对两组进行评定。观察组护理态度、护理质量及护理内容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次治疗前、第2次治疗前、第3次治疗前,观察组HAMA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通过对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患者实施积极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可有效缓解患者治疗前焦虑状态,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杨结贞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卡托普利联合硝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患者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硝苯地平治疗,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卡托普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SBP、DB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卡托普利联合硝苯地平治疗高血压临床疗效显著,血压控制效果好,能够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可作为优选治疗方案。

    作者:戴玉强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配合早期微量喂养在极低出生体重儿营养支持中的临床应用观察

    目的:研究应用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与早期微量喂养联合对极低出生体重儿进行营养支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4月我院接诊的极低出生体重儿6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早期微量喂养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与对照组(早期微量喂养标准早产儿配方奶)各33例,比较两组喂养效果。结果观察组恢复出生体重时间、达全肠道喂养日龄以及住院天数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t=9.32,10.75,13.08;P<0.05);观察组的喂养消化不良性腹泻、NEC、喂养不耐受率以及宫外发育迟缓率均相对更低,各指标的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χ2=8.10,7.93,9.33,9.81;P均<0.05)。结论对极低出生体重儿予以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早期微量喂养,有利于降低喂养并发症,促进生长发育,具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李海燕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不同喂养方式在住院早产儿的临床应用观察

    目的:观察不同喂养方式在住院早产儿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013年2月~2015年3月96例早产儿,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2例。常规组给予纯早产儿配方乳喂养,治疗一组给予纯母乳喂养,治疗二组给予母乳+早产儿配方乳喂养。比较三组并发症及体重增长情况、静脉营养天数。结果治疗二组、治疗一组与常规组比较,并发症发生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二组静脉营养天数、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以及实现全肠内喂养时间较其他两组更短(P<0.05)。结论母乳喂养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与早产儿配方乳协同使用对早产儿生长发育比较合适,特别在基层医院值得推荐。

    作者:刘龙魂;林立;张春莲;魏丽华;唐凤姣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2型糖尿病应用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的效果分析

    选取96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进行分组;对照组患者应用甘精胰岛素注射液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在应用甘精胰岛素注射液治疗基础上,联合口服降糖药盐酸二甲双胍肠溶胶囊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时2h血糖的改善情况,综合评价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在疗程结束后,对所有患者的FPG、HbA1c、OGTT时2h血糖检测发现,观察组患者的FPG、HbA1c、OGTT时2h血糖改善程度具有差异性;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FPG、HbA1c、OGTT时2h血糖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效果:显效29例、有效15例、无效4例,临床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治疗效果:显效17例、有效20例、无效11例,临床总有效率为77.08%;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应用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显著,降低FPG、HbA1c、OGTT时2h血糖程度符合临床标准,可作为2型糖尿病的联合用药方案之一。

    作者:刘伟国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微创接骨板技术治疗四肢骨折25例分析

    选取2013年2月~2015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8例四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式划分为试验组25例和常规组23例。常规组给予传统内固定术,试验组给予微创接骨板技术,对比两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等指标。结果试验组的住院时间16.32±3.7d明显比常规组的16.32±3.7d短;手术时间、平均出血量对比具有显着差异(P<0.05)。试验组、常规组的治疗优良率分别为96.0%、72.0%,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表明试验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常规组。微创接骨板技术(MIPO)可明显缩短住院时间和手术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谭思益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利尿剂呋塞米联合多巴胺治疗难治性肝腹水的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难治性肝腹水患者应用多巴胺联合呋塞米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纳入112例我院2012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难治性肝硬化腹水患者,所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56例患者采用多巴胺治疗作为对照组,另56例患者在上述基础上联合利尿剂呋塞米治疗作为观察组。结果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3.93%、96.43%,观察组明显较高(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钾、血钠、24h尿钾以及24h尿钠水平均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钾、血钠水平依然无差异(P>0.05),而观察组24h血钾、24h血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71%、7.14%,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难治性肝硬化腹水采用呋塞米联合多巴胺治疗效果显著,不影响电解质水平,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杨晶欣;杨航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对COPD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9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患者,对照组采用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观察组采用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观察组治疗后肺部功能显著高于对照组,脉血气参数改善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呼吸困难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能有效改善患者肺部功能及动脉血气参数,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龙飞隆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欣母沛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分析欣母沛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16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观察组给予欣母沛治疗,对照组给予缩宫素治疗,比较两组产妇止血效果、产后2h、24h出血量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产妇止血效果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妇产后2h及产后24h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产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欣母沛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止血效果好,产妇的出血量显著降低,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黎海宁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欣母沛联合宫腔填纱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疗效

    回顾性研究2010年1月~2015年3月与我院产科收治的行前置胎盘剖宫产患者102例,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宫腔填纱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欣母沛联合治疗,根据两组患者阴道分娩后出血量与血液相关指标关系分别记录患者手术后2、24h的出血量;同时对患者用药前后2h的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进行监测;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2h出血量为195.6±24.6ml、24h出血量为506.8±28.4ml,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应用欣母沛联合宫腔填纱治疗胎盘前置宫产产后出血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有效。

    作者:莫如冰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他汀类药物与新发糖尿病关系的进展研究

    目前,他汀类药物在心脑血管、代谢性疾病的预防及治疗中使用广泛,使广大患者从中获益。但是,有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应用于临床疾病治疗中,能够提高新发糖尿病的发生几率。虽然大部分他汀类药物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在主要终点事件中并未涉及到新发糖尿病的发生,但是目前大量研究数据显示他汀类药物对糖化血红蛋白及血糖水平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相关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为明确他汀类药物与新发糖尿病间的相关性,现就他汀类药物与新发糖尿病关系的临床研究及相关预防措施做一综述。

    作者:张圭;杨溢;陆秀红;何静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加强高血压社区护理对预防脑卒中的影响

    选取社区高血压患者180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采用家庭护理,研究组采用社区护理干预。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收缩压为120.6±9.4mmHg,舒张压为74.2±6.2mmHg,脑卒中发病率为3.33%,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加强高血压患者的社区护理,可以有效控制血压水平,增强患者对高血压疾病的认知,对于降低脑卒中的发病风险具有积极的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仕兰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佐治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评估报道分析

    选取我院从2013年1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患儿应用利巴韦林颗粒治疗,治疗组患儿实施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对比两组患儿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的差异性。治疗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4.00%,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50.00%,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使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明显缩短治疗时间,且服用简单,并没有发现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与应用。

    作者:曹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瑞舒伐他汀对不同性别冠心病患者APN和hs-CRP水平变化的影响情况对比观察

    目的:观察并对比瑞舒伐他汀对不同性别冠心病患者APN和hs-CRP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8月收治的160例冠心病患者。分为男性患者组和女性患者组各80例。其中女性患者组分为2个亚组,绝经组45例和未绝经组35例。采用常规疗法合并口服瑞舒伐他汀片进行治疗4周。结果服用瑞舒伐他汀前患者各项指标进行检测:男性患者组APN含量低于女性患者组(P<0.05),且女性患者组中绝经组的APN含量低于未绝经者组(P<0.05),其他指标各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服用瑞舒伐他汀后,男性患者组的APN、HDL-C高于女性患者组(P<0.05),且女性患者组中绝经组APN含量更低(P<0.05);男性患者组的TC及LDL-C含量低于女性患者组(P<0.05);而各组间的hs-CRP与TG含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钙能够使冠心病患者其血清中TC、TG、LDL-C、hs-CRP含量显著下降,并可使其HDL-C、APN含量上升;其中男性患者在降低TC、LDL-C以及升高HDL-C、APN含量方面比女性更加显著,特别是绝经女性。

    作者:钟国全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呋喃唑酮结合雷贝拉唑、克拉霉素治疗HP胃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68例HP胃炎患者中。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单纯实施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呋喃唑酮、雷贝拉唑以及克拉霉素联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显著偏高,两者差异显著(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幽门螺杆菌胃炎根除率也显著偏高,差异显著(P<0.05)。对HP胃炎患者实施呋喃唑酮、雷贝拉唑以及克拉霉素联合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肖俊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探讨尿微量白蛋白(MAU)检测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

    筛选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5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为发病72h内入院并确诊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患者MAU指标并将其分为MAU阴性组(n=72)与MAU阳性组(n=84),比较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的差异性并分析MAU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及进展的相关性。在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比较中,阴性组与阳性组糖尿病构成比、血压、NIHSS评分、LDL-C、C反应蛋白等指标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血压、LDL-C、C反应蛋白水平与MAU水平均有相关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尿微量白蛋白与患者血糖、血压、C反应蛋白、LDL-C水平等梗死因素具有密切关系,因而尿微量白蛋白可作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作的高危因素,在病情评估及预后判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高双英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选择性子宫动脉灌注及栓塞治疗17例胎盘植入产后出血的临床分析

    选取胎盘植入产后出血患者34例,均为我院产科2013年4月~2015年4月收治,依据入院顺序分组,就常规治疗(对照组,n=17)与选择性子宫动脉灌注及栓塞治疗(观察组,n=17)预后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胎盘自行剥脱率、止血成功率、月经周期6个月内恢复正常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但组间不良反应率差异不明显(P>0.05)。胎盘植入产后出血采用选择性子宫动脉灌注及栓塞治疗,可显著提高止血成功率,促胎盘自行剥脱,保留了患者生育功能,并具较高安全性,推广价值显著。

    作者:马萍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左心房压与肺动脉楔压监测用于心脏术后监护的效果观察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5年9月行心内直视手术患者64例,依照肺动脉高压程度分级状况将上述64例患者分为A(合并瘀血性重度动脉高压术后患者)、B(合并瘀血性轻中度肺动脉高压术后患者)两组,于患者入室后即监测左心房压与肺动脉楔压。上述两组患者均成功监测左心房压及肺动脉楔压,B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及ICU留置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平均动脉压、左心房压、肺动脉楔压及差值(肺动脉楔压-左心房压)对比,均具有明显差异(P<0.05);且两组患者左心房压同肺动脉楔压相关性均较好,但B组患者相关性高于A组,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经由颈内静脉入路进行左心房压及肺动脉楔压检测均安全有效,但肺动脉楔压并不能有效反应左心室前负荷,因此在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中采用左心房压监测更具优势,可对患者左心室前负荷作出更为准确的判断。

    作者:郭林;鲁玉凤;蔡德清;赖政洪;温贤铭;郭兰;曾金秀;刘子由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5800例输血患者不规则抗体临床检测观察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8月在我院输血的58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微柱凝胶免疫检测技术和凝聚胺法检测5800例患者血清中的不规则抗体,并使用谱细胞法对5800例患者血清抗体的特异性进行鉴定。5800例输血患者中,共有32例(0.55%)患者的血清中检测出不规则抗体,其中13例患者有输血史,11例患者有妊娠史。采用微柱凝胶免疫检测技术进行检测的结果显示,共有30例患者的血清不规则抗体呈阳性,检测准确率为93.75%,采用凝聚胺法进行检测的结果显示,共有23例患者的血清不规则抗体呈阳性,检测准确率为71.88%。两种检测方法比较,差异显著(P<0.05)。微柱凝胶免疫检测技术对输血患者血清中的不规则抗体进行检测,方便、快速,准确性高,可确保临床输血的安全性,具有显著的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何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探讨参麦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衰的疗效及对血浆脑钠肽水平的影响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0例急性心衰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静脉滴注参麦注射液进行治疗,疗程全部为12d,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血浆脑钠肽水平。结果经过治疗后,研究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患者的血浆脑钠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急性心衰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注射参脉注射液,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有效降低血浆脑钠肽的水平,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唐志和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