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海银;陈梦君;马骏
入选我院符合标准的较大膀胱结石患者150例,将按碎石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单纯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试验组采用肾镜联合汽化电切镜外鞘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试验组碎石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同时一次碎石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患者IPSS平分、Qmax、QOL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而试验组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较大膀胱结石应用肾镜联合汽化电切镜外鞘气压弹道碎石治疗,有效的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提高了手术成功率,缩短了手术时间,患者术后恢复快,创伤小,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远;孙小齐;粟周全 刊期: 2016年第05期
选取84例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奥美拉唑、阿莫西林联合克拉霉素三联疗法治疗和奥美拉唑、阿莫西林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IL-2、IL-6及CRP水平改善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奥美拉唑、阿莫西林联合克拉霉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有效提高临床疗效,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得到显著改善,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上推广。
作者:毛勤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9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患者,对照组采用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观察组采用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观察组治疗后肺部功能显著高于对照组,脉血气参数改善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呼吸困难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能有效改善患者肺部功能及动脉血气参数,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龙飞隆 刊期: 2016年第05期
55例经掌侧入路手术治疗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设为观察组,另55例经背侧入路手术治疗的患者设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一般情况、手术前后关节活动度变化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有无差异。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前掌倾角、尺偏角及桡骨高度等影像学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则均有多改善(P<0.05),相比下观察组的改善幅度更优(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腕关节恢复优良率为87.3%较之于对照组的69.1%明显更高(P<0.05)。桡骨远端骨折实施经掌侧入路手术治疗效果确切,且具有操作简单、骨折愈合快、腕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并发症少等优势,建议在临床中优先加以选用。
作者:周可金 刊期: 2016年第05期
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47例腹股沟斜疝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23例和观察组24例。对照组患儿采用传统腹股沟疝疝囊高位结扎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外环横形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儿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身体(P<0.05)。采用外环横形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廖凤征 刊期: 2016年第05期
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5年4月收治的8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40)采用常规支气管哮喘治疗,试验组(n=40)采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疗效及哮喘症状治疗前后评分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哮喘症状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试验组治疗后哮喘症状积分为(0.21±0.09),低于对照组的(0.86±0.23),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3.33%,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气管哮喘采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给予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哮喘症状,提高治疗疗效,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汤锦文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分析欣母沛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16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观察组给予欣母沛治疗,对照组给予缩宫素治疗,比较两组产妇止血效果、产后2h、24h出血量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产妇止血效果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妇产后2h及产后24h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产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欣母沛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止血效果好,产妇的出血量显著降低,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黎海宁 刊期: 2016年第05期
将我院103例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总结归纳出可能影响全膝关节置换术临床疗效的危险因素,然后对一般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再对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的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归纳出真正影响全膝关节置换术临床疗效的原因。结果我院的103例患者中,有13例出现术后疗效不理想,发生率为12.62%,归纳出可能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手术时间、输血情况、有无原发性高血压、术中出血量、术后肠内营养情况、麻醉方式以及术后腹腔感染情况等。对可能的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输血(P=0.039)、深静脉血栓(P=0.034)、术后感染(P=0.046)、膝关节退化程度(P=0.027)为危险因素。经Logistic回归分析,全膝关节置换术临床疗效的相关危险因素有输血、深静脉血栓、术后感染以及膝关节退化程度。
作者:安宁;刘康;何智勇;陈尔东;余新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回顾分析本院2013年7月~2015年8月收治的丙型肝炎患者179例,根据病症进展情况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89例,属急性丙型肝炎,对照组90例,属慢性丙型肝炎,全部患者均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抗-HCV,采用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HCV-RNA。结果观察组急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CV-RNA与抗-HCV同时检出阳性率为29.2%(26例),对照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HCV-RNA与抗-HCV双阳性检出率高达58.9%(53例),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χ2=17.8952,P=0.0000);观察组血清中HCV-RNA阳性和抗-HCV阴性检出率57.3%(51例),对照组血清中HCV-RNA阳性和抗-HCV阴性检出率26.7%(24例),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χ2=19.2192,P=0.0000)。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丙型肝炎感染情况,并结合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明确诊断早期病毒感染者,准确性高,操作方便,为后期治疗提供重要的数据参考,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婉琴 刊期: 2016年第05期
选取我院骨科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68例骨创伤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采用损伤控制技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骨科创伤方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1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52%,观察组临床效果较优,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损伤控制技术应用于骨创伤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可获得较为明显的效果,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建议在骨创伤临床治疗中全方位推广应用。
作者:邓兵;鞠建 刊期: 2016年第05期
我院2010年6月~2015年6月共收治严重脓毒症患儿62例,所有患者的临床诊断均符合严重脓毒症的相关标准。以28d生存与否为依据,将其分为生存组与死亡组。患者入院第1d与第3d测定其血糖、降钙素原水平,并详细记录。死亡组患者入院第1d和第3d的血糖、降钙素原水平高于生存组患者,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生存组患者的血糖、降钙素原水平逐渐下降,死亡组患者的血糖、降钙素原水平无下降趋势,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血糖和降钙素原是判断严重脓毒症患儿预后的有效生化指标,可反映患儿脓毒症的严重程度,对严重脓毒症患儿的预后情况具有较好的预测作用。
作者:管有林 刊期: 2016年第05期
选取收治的100例产后尿潴留产妇,采用随机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产科预防产后尿潴留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前瞻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后尿潴留发生率和产后不同时间排尿例数。观察组并发尿潴留3例(6%),对照组为10例(20%),观察组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瞻性护理能有效减少产后尿潴留发生率,促进产妇排尿时间提前。
作者:黎佩兴 刊期: 2016年第05期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8月在我院输血的58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微柱凝胶免疫检测技术和凝聚胺法检测5800例患者血清中的不规则抗体,并使用谱细胞法对5800例患者血清抗体的特异性进行鉴定。5800例输血患者中,共有32例(0.55%)患者的血清中检测出不规则抗体,其中13例患者有输血史,11例患者有妊娠史。采用微柱凝胶免疫检测技术进行检测的结果显示,共有30例患者的血清不规则抗体呈阳性,检测准确率为93.75%,采用凝聚胺法进行检测的结果显示,共有23例患者的血清不规则抗体呈阳性,检测准确率为71.88%。两种检测方法比较,差异显著(P<0.05)。微柱凝胶免疫检测技术对输血患者血清中的不规则抗体进行检测,方便、快速,准确性高,可确保临床输血的安全性,具有显著的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何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并对比瑞舒伐他汀对不同性别冠心病患者APN和hs-CRP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8月收治的160例冠心病患者。分为男性患者组和女性患者组各80例。其中女性患者组分为2个亚组,绝经组45例和未绝经组35例。采用常规疗法合并口服瑞舒伐他汀片进行治疗4周。结果服用瑞舒伐他汀前患者各项指标进行检测:男性患者组APN含量低于女性患者组(P<0.05),且女性患者组中绝经组的APN含量低于未绝经者组(P<0.05),其他指标各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服用瑞舒伐他汀后,男性患者组的APN、HDL-C高于女性患者组(P<0.05),且女性患者组中绝经组APN含量更低(P<0.05);男性患者组的TC及LDL-C含量低于女性患者组(P<0.05);而各组间的hs-CRP与TG含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钙能够使冠心病患者其血清中TC、TG、LDL-C、hs-CRP含量显著下降,并可使其HDL-C、APN含量上升;其中男性患者在降低TC、LDL-C以及升高HDL-C、APN含量方面比女性更加显著,特别是绝经女性。
作者:钟国全 刊期: 2016年第05期
搜集本院妇产科2014年5月~2015年7月产前检查确诊为地中海贫血的80例孕妇,根据诊断方式不同分为两组,研究组给予毛细管电泳技术,参照组给予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分析终的检测结果。研究组孕妇地中海贫血的检出率97.5%(78/80)显著高于参照组的87.5%(70/80)(P<0.05);α-地中海贫血的MCV和MCH值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毛细管电泳技术在产前对胎儿地中海贫血诊断效果显著,能够通过引产方式来有效降低问题幼儿的诞生。
作者:潘旭东 刊期: 2016年第05期
选取2012年2月~2015年2月在我站接受检查的妊娠合并病毒性乙型肝炎的97例患者,根据孕周分为早中期妊娠组45例和晚期妊娠组52例。比较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及重型肝炎的发病率。结果晚期妊娠组患者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及总胆红素(TBIL)的含量明显高于早中期妊娠组,而血清清蛋白(Alb)的含量明显低于早中期妊娠组。晚期妊娠组患者重型肝炎的发病率为17.31%,明显高于早中期妊娠组患者的4.44%(P<0.05)。妊娠合并病毒性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指标变化能有效的反映肝脏疾病的严重程度,在整个孕期中应密切观察肝功能变化情况。
作者:聂德魁 刊期: 2016年第05期
选取2013年2月~2015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8例四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式划分为试验组25例和常规组23例。常规组给予传统内固定术,试验组给予微创接骨板技术,对比两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等指标。结果试验组的住院时间16.32±3.7d明显比常规组的16.32±3.7d短;手术时间、平均出血量对比具有显着差异(P<0.05)。试验组、常规组的治疗优良率分别为96.0%、72.0%,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表明试验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常规组。微创接骨板技术(MIPO)可明显缩短住院时间和手术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谭思益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究对心肌病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采用乙胺碘呋酮进行临床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106例心肌病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乙胺碘呋酮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与心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过临床治疗之后,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达到了98.11%,而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8.68%,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的心脏功能都有明显的改善,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临床治疗之后研究组患者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心肌病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治疗上,采取乙胺碘呋酮药物进行治疗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更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汪洋;付晓萍 刊期: 2016年第05期
收集2009年6月~2012年4月在我院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的68例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相关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透析前及观察终止时的相关临床指标、生存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患者在观察终止的血钙、血磷及血红蛋白均较透析治疗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血液透析组患者观察终止时的血浆白蛋白(36.1±6.3mg/L)明显高于透析治疗前(32.4±4.9mg/L),P<0.05;患者在维持性透析治疗观察期间发生心功能不全18例(26.5%)、出血20例(29.4%)及脑梗死9例(13.2%);患者1年生存率为91.2%,3年生存率85.3%。血液透析在维持性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时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血浆白蛋白,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且患者1、3年生存率较高,具有不错的临床应用价值,但要注意在透析治疗过程中相关并发症的防治。
作者:廖铁军;邓颖玉;吴海航 刊期: 2016年第05期
选取我院从2013年1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患儿应用利巴韦林颗粒治疗,治疗组患儿实施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对比两组患儿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的差异性。治疗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4.00%,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50.00%,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使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明显缩短治疗时间,且服用简单,并没有发现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与应用。
作者:曹辉 刊期: 201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