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远;孙小齐;粟周全
目的:比较中间入路甲状腺腺叶手术与传统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6月收治85例行甲状腺腺叶手术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观察组由中间入路行甲状腺腺叶切除术,对照组行传统甲状腺腺叶手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3例短暂抽搐、1例喉返神经损伤,并发症发生率为9.3%(4/43),对照组出现4例短暂抽搐、6例喉返神经损伤与1例术后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为26.2%(11/42),差异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间入路甲状腺腺叶手术与传统手术相比临床应用价值更高,促进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的减小,同时并发症更少,为理想手术方法。
作者:田勇;钟京 刊期: 2016年第05期
我院2010年6月~2015年6月共收治严重脓毒症患儿62例,所有患者的临床诊断均符合严重脓毒症的相关标准。以28d生存与否为依据,将其分为生存组与死亡组。患者入院第1d与第3d测定其血糖、降钙素原水平,并详细记录。死亡组患者入院第1d和第3d的血糖、降钙素原水平高于生存组患者,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生存组患者的血糖、降钙素原水平逐渐下降,死亡组患者的血糖、降钙素原水平无下降趋势,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血糖和降钙素原是判断严重脓毒症患儿预后的有效生化指标,可反映患儿脓毒症的严重程度,对严重脓毒症患儿的预后情况具有较好的预测作用。
作者:管有林 刊期: 2016年第05期
随机选取收治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饮食护理、药物护理、心理护理等各方面的综合性护理干预,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后,观察组临床症状总缓解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原发性肾病的治疗过程中,积极为患者开展有效的全面护理,对于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的提升具有积极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菊 刊期: 2016年第05期
选取收治的采取高压注射器行CT增强扫描患者7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综合护理服务,比较两组应用效果。观察组一次性检查成功率为100.00%,对照组为85.71%,观察组一次性检查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焦虑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为97.14%,对照组为82.86%,观察组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护理服务是一种值得推荐的高压注射器使用过程中的护理方式,可以减轻患者疼痛,提高一次检查成功率及患者满意度。
作者:乔忆莲;刘琪珍;黄庆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临床纳入62例我院2012年1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剖宫产产妇,将所有产妇按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丙泊酚联合芬太尼进行麻醉,观察组采用丙泊酚联合枸橼酸舒芬太尼进行麻醉。两组产妇T0、T3时MAP、HR无差异,P>0.05;T1、T2时观察组产妇MAP、HR明显比对照组产妇稳定,P<0.05;两组产妇分娩时间无差异,P>0.05;观察组苏醒时间及新生儿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剖宫产产妇应用丙泊酚联合枸橼酸舒芬太尼效果显著,血流动力稳定,新生儿结局好,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杨玮玲 刊期: 2016年第05期
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2015年7月期间我院心内科确诊治疗的100例心力衰竭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浆脑钠肽(BNP)水平,依据BNP水平分为高浓度组(>100pg/ml,42例)和正常组(≤100pg/ml,58例),采用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法评估心功能,随访6个月,统计分析所有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NYHA心功能分级及6个月内不良心脏事件发生情况,采用Pearson分析法分析BNP与LVEF、NYHA心功能分级的相关性,采用ROC曲线评估BNP对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的预测价值。高浓度组患者LVEF水平明显低于正常组,前者NYHA心功能分级分布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分析法结果显示,BNP与NYHA呈正相关性(r1=0.744,P<0.05),与LVEF呈负相关性(r2=-0.844,P<0.05);高浓度组患者6个月内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在BNP=100 pg/m L时,其对心力衰竭不良心脏事件发生预测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0.43%、88.87%、93.42%。血浆BNP水平与心力衰竭患者LVEF、NYHA心功能分级、不良心脏事件发生存在密切关系,血浆BNP快速检测可有效为评估患者预后提供重要的临床参考依据,可作为评估预后的重要手段,值得临床作进一步推广。
作者:邹晓荣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全科医学伦理指导下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社区综合干预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144例糖尿病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72例。其中干预组在全科医学理论下进行社区综合干预,而对照组仅单纯予以常规社区干预,随访12个月观察两组疗效。结果随访12个月后,干预组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体质量均低于对照组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科医学理论的指导下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社区综合干预,疗效确切,有助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体质量的降低,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作者:林秋强;王绵炯;许海钿 刊期: 2016年第05期
选取我院从2013年1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患儿应用利巴韦林颗粒治疗,治疗组患儿实施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对比两组患儿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的差异性。治疗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4.00%,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50.00%,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使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明显缩短治疗时间,且服用简单,并没有发现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与应用。
作者:曹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0例急性心衰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静脉滴注参麦注射液进行治疗,疗程全部为12d,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血浆脑钠肽水平。结果经过治疗后,研究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患者的血浆脑钠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急性心衰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注射参脉注射液,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有效降低血浆脑钠肽的水平,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唐志和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对比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与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心内科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患者共92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接受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观察组接受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两组患者治疗疗程均为6w。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高血压控制情况、心绞痛缓解情况、血生化如TC、TG、LDL-C改变情况。结果观察组血压控制情况较好,收缩压为120.45±11.38mmHg,舒张压为73.46±10.39mmHg,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心绞痛症状得到明显缓解,显效率为52.2%,优于对照组28.3%(P<0.05)。观察组患者血生化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效果优于硝苯地平,具体表现为更好地控制高血压,缓解冠心病相关症状,并且能有效改善患者血生化指标,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黄良玉;郑春娆 刊期: 2016年第05期
选取我院妇产科2013年5月~2014年11月收治的100例稽留流产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米索前列醇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并对比分析。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阴道出血量与平均排胎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稽留流产患者的临床效果明显,值得临床进行推广。
作者:高琦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究对心肌病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采用乙胺碘呋酮进行临床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106例心肌病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乙胺碘呋酮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与心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过临床治疗之后,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达到了98.11%,而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8.68%,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的心脏功能都有明显的改善,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临床治疗之后研究组患者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心肌病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治疗上,采取乙胺碘呋酮药物进行治疗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更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汪洋;付晓萍 刊期: 2016年第05期
收集186例上呼吸道感染的儿童血样,同时检测超敏CRP和降钙素原,同时采集120例正常儿童血样进行比较和统计学分析。结果病毒感染组hs-CRP结果为0.7±0.49ng/ml,阳性率为6.1%。PCT结果为0.61±0.23ng/ml,阳性率为10.1%。细菌感染组hs-CRP结果为5.1±4.3ng/ml,阳性率为94.8%,PCT结果为0.96±0.52ng/ml,阳性率为87.4%。细菌感染组的hs-CRP、PCT水平和阳性率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疾病感染组的hs-CRP和PCT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升高不明显。二者联合检测可提高早期诊断水平。
作者:陈迪;吴瑛;饶伟海 刊期: 2016年第05期
将2013年2月~2015年2月,我院住院部收治的肾精不足型原发性骨质疏松疼痛患者50例纳入研究,随机分对照组、干预组,对照组以西医治疗,干预组则以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与治疗前后疼痛评分差异。干预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00%(23/25),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并有统计学意义(χ2=18.5647,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VAS疼痛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t=2.1659,P>0.05);治疗后,干预组VAS疼痛评分为(2.16±0.33)分,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并有统计学意义(t=13.6175,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精不足型原发性骨质疏松疼痛效果确切,可提高临床疗效,短期内缓解患者疼痛,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余将焰;蒋爱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回顾分析本院2013年7月~2015年8月收治的丙型肝炎患者179例,根据病症进展情况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89例,属急性丙型肝炎,对照组90例,属慢性丙型肝炎,全部患者均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抗-HCV,采用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HCV-RNA。结果观察组急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CV-RNA与抗-HCV同时检出阳性率为29.2%(26例),对照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HCV-RNA与抗-HCV双阳性检出率高达58.9%(53例),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χ2=17.8952,P=0.0000);观察组血清中HCV-RNA阳性和抗-HCV阴性检出率57.3%(51例),对照组血清中HCV-RNA阳性和抗-HCV阴性检出率26.7%(24例),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χ2=19.2192,P=0.0000)。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丙型肝炎感染情况,并结合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明确诊断早期病毒感染者,准确性高,操作方便,为后期治疗提供重要的数据参考,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婉琴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在改善产后组织残留治疗疗效及预后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5年2月期间在我院分娩时提示胎盘胎膜不完整、顺产10d后复查彩超提示有组织残留的患者150例,依据随即分配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其中对照组给予益母草冲剂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米非司酮治疗,随访3个月,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疗效、产后恶露停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阴道恶露停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前者清宫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后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可有效提高治疗产后组织残留的疗效,缩短产后血性恶露的时间,促进残留组织排出,提高治愈率,降低清宫率和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作进一步推广。
作者:冯淑娜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超声自动容积扫描(UAVS)与常规灰阶超声(CGUS)对浅表组织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86例浅表组织病变患者,全部患者均采用UAVS与CGUS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手段对浅表组织病变内部结构显示率与周围毗邻正常解剖结构显示率的差异。结果 UAVS对浅表组织病变(外周血管、肌肉软组织)内部结构显示率分别为91.86%、94.19%显著高于CGUS的74.42%和73.26%,两种检查手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UAVS对浅表组织病变(外周血管、肌肉软组织)周围毗邻正常解剖结构显示率分别为100.00%,100.00%显著高于CGUS(75.58%、77.91%),两种检查手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自动容积扫描对浅表组织病变内部结构与浅表组织病变周围毗邻正常解剖结构显示效果均明显优于常规灰阶超声,有助于指导浅表组织病变的诊断。
作者:郭勤生;陈加仕 刊期: 2016年第05期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5年9月行心内直视手术患者64例,依照肺动脉高压程度分级状况将上述64例患者分为A(合并瘀血性重度动脉高压术后患者)、B(合并瘀血性轻中度肺动脉高压术后患者)两组,于患者入室后即监测左心房压与肺动脉楔压。上述两组患者均成功监测左心房压及肺动脉楔压,B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及ICU留置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平均动脉压、左心房压、肺动脉楔压及差值(肺动脉楔压-左心房压)对比,均具有明显差异(P<0.05);且两组患者左心房压同肺动脉楔压相关性均较好,但B组患者相关性高于A组,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经由颈内静脉入路进行左心房压及肺动脉楔压检测均安全有效,但肺动脉楔压并不能有效反应左心室前负荷,因此在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中采用左心房压监测更具优势,可对患者左心室前负荷作出更为准确的判断。
作者:郭林;鲁玉凤;蔡德清;赖政洪;温贤铭;郭兰;曾金秀;刘子由 刊期: 2016年第05期
选取168例自愿选择无痛人工流产手术的孕妇,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84例。试验组在麻醉前给予米索前列醇片阴道给药。比较两组患者宫颈软化程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患者宫颈软化优良率为96.43%,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2.14%,试验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米索前列醇片阴道给药用于无痛人流术对宫颈软化具有显著效果,有利于手术的进行,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唐海云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研究难治性肝腹水患者应用多巴胺联合呋塞米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纳入112例我院2012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难治性肝硬化腹水患者,所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56例患者采用多巴胺治疗作为对照组,另56例患者在上述基础上联合利尿剂呋塞米治疗作为观察组。结果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3.93%、96.43%,观察组明显较高(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钾、血钠、24h尿钾以及24h尿钠水平均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钾、血钠水平依然无差异(P>0.05),而观察组24h血钾、24h血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71%、7.14%,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难治性肝硬化腹水采用呋塞米联合多巴胺治疗效果显著,不影响电解质水平,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杨晶欣;杨航 刊期: 201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