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硬化荟萃分析

陈国添;吴开进;秦小超;张华

关键词:自体外周血干细胞, 肝硬化, 移植
摘要:对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方法治疗肝硬化的临床效果进行Meta分析。通过计算机联合检索万方数据库实现文献资料获取,利用RevMan4.2软件对同质研究进行荟萃分析,将500例肝硬化患者纳入到临床评价当中。在治疗后2个月中,患者的谷丙转氨酶和总红胆素的含量明显降低,治疗后3个月的凝血酶原时间和白蛋白含量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明显(P<0.05);在治疗后24个月,凝血酶原时间、白蛋白含量以及谷丙转氨酶较治疗后12个月有所下降,且总红胆素含量出现小幅度降低,但二者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肝硬化患者进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的治疗方式,能够使得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显著的改善,在临床治疗中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血浆降钙素原对于早期诊断继发于经皮肾镜碎石术的尿脓毒血症的临床意义

    选取2012年2月~2015年1月我院接受经皮肾镜碎石术的100例患者,按患者术后是否发生尿脓毒血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术后发生尿脓毒血症,对照组未发生尿脓毒血症。对比两组手术前、手术后3h PCT、CRP。根据CRP、PCT的ROC曲线,计算CRP、PCT灵敏度、特异度。结果(1)研究组和对照组手术前PCT、CRP结果比较无差异(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手术后3h PCT、CRP结果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采用约登指数大值(ROC曲线上靠近左上角的结点),得出佳截断点:CRP、PCT对诊断脓毒血症的灵敏度、特异度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本次研究认为PCT对判断早期继发于经皮肾镜碎石术的尿脓毒血症有较好的临床监测价值。

    作者:孙超;张斌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社区老年糖尿病合并低血糖临床预防分析

    选取我中心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就诊时已出现低血糖症状的老年糖尿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观察组针对合并低血糖原因,加强针对性预防,对比两组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h血糖、空腹血糖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均有程度不等的下降,但观察组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期间,观察组低血糖率为2.5%,对照组为22.5%,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加强针对糖尿病患者低血糖诱发原因的分析,并制定针对性防范措施,可降低低血糖发生率,稳定血糖水平,具较高的实施价值。

    作者:邓学文;冯盟恒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4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观察组采用股骨近端髓内钉(PFN)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的优良率为95.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骨折愈合时间等方面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7.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更加显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陈进;马俊昌;陈思;熊树鸿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健脾利水中药配合西药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健脾利水中药联合西药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82例肝硬化腹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方案治疗,给予维生素、利尿剂、白蛋白干预,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健脾利水汤治疗,以1个月为1疗程,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统计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腹水消退时间、肝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7%,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低钠血症发生率为9.8%,肝性脑病2.4%,复发率为2.4%,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肝硬化腹水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中药健脾利水汤联合西药常规治疗方案,可提升患者临床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复发率,缩短患者恢复时间,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赵质顺;陈海波;林卓鹏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阿奇霉素联合盐酸环丙沙星栓治疗非淋菌性宫颈炎疾病的临床价值分析

    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108例非淋菌性宫颈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盐酸环丙沙星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给予阿奇霉素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较低,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上运用抗生素治疗非淋菌性宫颈炎疾病,不仅不良反应小、起效快、安全性高,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提高治疗效果,使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得到改善,值得推广应用,适合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汪莉;杨兆林;陈茵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右心室功能的早期评估

    目的:利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2D-STI)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SLE)右心室功能进行早期评估,为早期诊断右心室功能变化提供帮助。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5年1月收治的4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SLE)为SLE组,另外选取40名正常人作为对照组,对两组人员首先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再利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分别对两组人员右心室游离壁基底段、中间段和心尖段三节段的收缩期峰值应变(S)进行测量。结果对两组人员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的测量结果进行观察,可以发现SLE组患者右心室游离壁基底段、中间段和心尖段三节段的收缩期峰值应变(S)值均低于对照组患者的结果值(P<0.05),而两组间常规超声心动图测量数据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可以有效地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右心室功能进行早期评价,帮助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提早发现右心室功能异常。

    作者:王晖;周艳玲;刘兴姣;黄宇翔;万锦秀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颅脑外伤术后进展性颅内血肿的早期诊断和防治

    回顾性分析收治的12例颅脑外伤术后进展性颅内血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总结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CT扫描、手术治疗过程、诊断预防措施。12例颅脑外伤术后进展性颅内血肿患者的主要临床特征:术中或术后脑膨出,术后意识障碍无明显好转或一度好转后又加重或出现新的神经功能障碍。 CT扫描提示:硬膜外血肿3例,脑内血肿4例,硬膜下血肿3例,多发性出血2例,再手术8例,死亡4例。颅脑外伤术后进展性颅内血肿的发病率及致死率较高,可发生于不同部位和时间,临床表现也不尽相同,早期诊断及预防对于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力行;康晓明;陈春林;李佰涛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新生儿实施脐动脉血气分析诊断新生儿窒息的临床价值探析

    88例在我院分娩的单胎足月新生儿,根据是否存在新生儿窒息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测定并比较两组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分析指标。结果观察组新生儿的pH、PaO2、BE等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更低,PaCO2水平则较对照组显著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窒息新生儿的pH、PaO2、BE等水平均较轻度窒息新生儿显著更低,PaCO2水平则较轻度窒息新生儿显著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脐动脉血气分析应用于新生儿窒息的诊断中可有效弥补单纯Apgar评分的不足,对新生儿窒息早期诊断与预后判断具十分积极的意义,保证新生儿的生命安全与生活质量。

    作者:张颖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时伊曲康唑预防性应用的研究

    目的:分析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时预防应用伊曲康唑防治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0月~2014年9月异基因造血肝细胞移植时采用伊曲康唑序贯处理预防IFI的52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取2004年7月~2007年5月我院于Allo-HSCT前予口服氟康唑片预防真菌感染的20例接受Allo-HSCT的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作为对照组,评价伊曲康唑序贯方案在预防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作异基因早干细胞移植时发生IFI的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IFI发生率为5.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0%,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80d总生存率为88.5%,对照组180d总生存率为70.0%,两组总生存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毒副反应发生率为34.6%,对照组毒副反应发生率为40.0%,两组毒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真菌感染相关死亡率为16.7%,观察组无1例死于真菌感染,两组真菌感染死亡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进行Allo-HSCT的AML患者中采用伊曲康唑作IFI二级预防,可降低患者IFI发生率,降低真菌感染相关死亡率,优化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黎伟超;许晓军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重症胸部创伤合并创伤失血性休克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重症胸部创伤合并创伤失血性休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96例重症胸部创伤合并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液体复苏治疗,观察组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情况。结果观察组输液量、复苏起始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胶体液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重症胸部创伤合并创伤失血性休克疗效确切,能够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贺永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综合疗法治疗病毒性结膜炎的临床研究

    观察分析综合疗法治疗病毒性结膜炎的疗效,综合疗法包括中药银翘散加减内服、耳尖放血、和更昔洛韦眼用凝胶联合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点眼,并对比用西药更昔洛韦眼用凝胶联合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点眼。收集89例病毒性结膜炎的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成两组。治疗后观察两组在临床疗效和治疗平均时间上的比较。终符合纳入标准且获得统计分析的病例中,观察组45例,对照组44例。观察组在治愈率、总有效率和缩短病程方面都优于对照组;在治疗病毒性结膜炎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都有明显的作用,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相比用西药更昔洛韦眼用凝胶联合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点眼,综合疗法治疗病毒性结膜炎方面有更加明显的优势,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彭媛;贾洪亮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婴幼儿迁延性腹泻补锌临床疗效分析

    将44例迁延性腹泻患儿随机分为非补锌组与补锌组,两组均给予补液、纠酸、调节肠道菌群等对症支持治疗,补锌组在对症处理基础上加用葡萄糖酸锌口服液。比较补锌组与非补锌组患儿的尿锌和血锌,以及尿锌与肌酐比值、止泻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结果补锌组和非补锌组的血锌分别为1.21±0.16、1.03±0.17μg/ml,尿锌分别为0.634±0.211、0.411±0.248μg/ml,均呈直线正相关,尿锌与肌酐比值也属于正相关;补锌组止泻时间与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4.61±1.44与7.52±2.55d,非补锌组为6.33±1.20d与10.67±3.08d,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迁延性腹泻患儿予补锌治疗明显提高疗效。

    作者:吴培杰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100例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分为中西医结合组和西医组各50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西药治疗,中西医结合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药上中下通用痛风汤进行治疗。结果中西医结合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西医组(P<0.05)。中西医结合组患者治疗6、12w后的压痛关节数、肿胀关节数、红细胞沉降率、GH及DAS28评分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西医组(P<0.05)中西医结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西医组(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具有疗效显著,有效保护关节功能,减少不良反应的临床效果。

    作者:郑志伟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重症新生儿肺炎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研究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重症新生儿肺炎的临床效果,提高重症新生儿肺炎的治疗水平。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5年6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20例重症新生儿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治疗24h后,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心率、呼吸频率及血气分析;治疗1w后,评价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的心率、呼吸频率及血气分析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24h后,观察组患儿的心率、呼吸频率及血气分析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1w后,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对重症新生儿肺炎治疗效果好,可以帮助患儿恢复肺的通气换气功能,使患儿的生命体征恢复正常,提高临床治疗水平。

    作者:刘启洁;钱涪屏;曾丽娜;邓涛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龙氏手法结合中药治疗胸廓出口综合征18例

    将36位胸廓出口综合征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龙氏手法结合中药治疗,对照组仅采用中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具有显著的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回访发现,治疗组复发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龙氏手法治疗胸廓出口综合征疗效确定,有一定的临床治疗指导意义。综合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胡琰如;卢巍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奥曲肽治疗急性消化道出血的效果分析

    选取我院急诊接诊的90例急性消化道出血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40例和研究组50例。对照组采取急诊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奥曲肽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再出血发生率,并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8.00%(49/50),对照组则为87.50%(35/40),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再出血率为0,对照组则为10.00%(4/40),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急性消化道出血患者采取急诊常规治疗联合奥曲肽处理可取得不错的效果,疗效明确,再出血率低,值得借鉴。

    作者:杨伟忠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手术治疗颅内血肿的优质护理体会

    选取手术治疗的62例颅内血肿患者,根据不同的护理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及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后,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与VR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SE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手术治疗颅内血肿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对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具有十分显著的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符金娜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布托啡诺硬膜外镇痛对剖宫产术后产妇母乳喂养及新生儿神经行为的影响

    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124例椎管内麻醉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2例。对照组予以哌替啶肌注镇痛行术后镇痛,观察组予以布托啡诺行硬膜外术后镇痛,记录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母乳喂养情况及NACS评分。结果观察组泌乳始动时间<24h数、产后24h开奶数、产后24h哺乳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术后各时点NA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布托啡诺硬膜外镇痛应用于剖宫产术后,其镇痛效果良好,且有效促进母乳分泌,对新生儿无严重影响。

    作者:邹枧英;李艺平;郑文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盐酸氨溴索注射液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分析

    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8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57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和观察组29例。两组患者均采用解痉、祛痰、平喘、抗感染等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显效率为41.37%,总有效率为89.66%,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显效率为28.57%,总有效率为75%,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仅1例患者出现轻微的腹泻。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可以快速的溶解黏痰,帮助患者化痰止咳,通畅呼吸道,缓解临床各项症状,有效的提高了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提高临床治疗水平。

    作者:陈婉华;周伟成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身痛逐瘀汤加减联合耳穴埋豆治疗PVP术后初期残余疼痛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身痛逐瘀汤加减联合耳穴埋豆治疗PVP术后初期残余疼痛的临床效果,以期提高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72例PVP术后初期残余疼痛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观察组给予身痛逐瘀汤加减联合耳穴埋豆治疗,观察治疗后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 Oswesty功能障碍指数(ODI)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疗效上,对照组治愈率27.78%、总有效率83.33%,观察组治愈率47.22%、总有效率94.44%,观察组在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治疗后2、4w的VAS评分、ODI评分、HAMA、HAMD评分较术后即刻有显著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2、4w的VAS评分、ODI评分、HAMA、HAMD积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身痛逐瘀汤加减联合耳穴埋豆能减轻PVP术后初期残余疼痛症状,提高疗效。

    作者:梁周;曹博;詹柱享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