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学生艾滋病防治实施宣教及干预效果研究

吴凌霄

关键词:中学生, 艾滋病防治, 宣教
摘要:选取某中学800名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0人,其中对研究组的学生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对照组同学不作任何处理,然后对两组同学进行相同的问卷调查,后对其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调查发现,经过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同学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了解情况明显高于没有进行健康教育的同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同学对艾滋病的态度明显优于没有进行健康教育的同学,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艾滋病相关的健康教育,中学生对艾滋病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所以对于艾滋病防治实施宣教有深远的意义,应该大力推广。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对比分析抗生素联合黄芪、丹参注射液治疗急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研究

    随机将在我院就诊的90例急性盆腔炎患者分为三组,正常组行单一抗生素治疗,对照组行抗生素联合四逆散治疗,观察组行抗生素联合黄芪丹参注射液治疗;对比三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和中医证候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和正常组(P<0.05)。抗生素联合黄芪、丹参注射液治疗急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较为理想。

    作者:陈娟;阙龙英;李芸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康复治疗对肱骨下段骨折患者内固定术后肘关节功能的影响研究

    选取我院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接受治疗的100例肱骨下段骨折内固定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安排系统康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Mayo评分和优良率情况,评估治疗效果,对两组患者患者的肘关节活动功能进行观察比较。结果随访一年,观察组患者肘关节功能Mayo 评分89.4±12.3和优良率88%,显著优于对照组的Mayo评分78.9±11.4和优良率6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肘关节伸、屈,肘关节前臂旋后和旋前活动度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肱骨下段骨折内固定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康复治疗,促进恢复肱骨下段骨折内固定术后肘关节功能,可以提高Mayo评分,改善患者的关节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金祥;蒋波;黄宗文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小青龙汤联合西药治疗重度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观察

    将我院治疗的重度支气管哮喘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联合小青龙汤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5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00%,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C反应蛋白为3.05±0.89ng/L,白细胞介素-6为11.05±3.25pg/ml;对照组分别6.43±1.67ng/L和28.79±6.77pg/ml,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青龙汤联合西药治疗重度支气管哮喘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减轻患者体内炎症反应,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张天灵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牛奶蛋白激发试验在消化道牛奶蛋白过敏症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牛奶蛋白激发试验在消化道牛奶蛋白过敏症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牛奶蛋白过敏患儿,观察记录以上患儿的临床特点及牛奶蛋白激发试验前后血常规的变化情况。结果(1)所有入选消化道牛奶蛋白过敏症患者中68.3%为牛奶蛋白激发试验阳性,31.7%为阴性。消化道牛奶蛋白过敏症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腹泻、血便;偶也可出现呕吐、拒奶及腹胀等症状。(2)牛奶蛋白激发试验阳性组激发后中性粒细胞数量较激发前有显著升高,以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道牛奶蛋白过敏症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腹泻、血便;牛奶蛋白激发试验在消化道牛奶蛋白过敏症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吴春艳;吴婕翎;付敏;王馨;刘瑛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PPH与外剥内扎术治疗重度痔疮的临床对比观察

    选取收治的重度痔疮患者156例,按入院时间顺序编号,采用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PPH手术方法,对照组采用外剥内扎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手术期各项指标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试验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疼痛时间、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试验组各项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且试验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PH在治疗重度痔疮中优于外剥内扎术,临床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文盛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与开放手术治疗输尿管结石临床对照分析

    收治的82例输尿管结石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开放手术治疗法,试验组给予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比较两组结石清除率、复发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两组结石清除率、复发率比较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采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恢复快等优势,具有重要的临床实践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吴友科;潘斌;刘绍勇;李超华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病原学及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分析本地区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病原学及临床表现特点。方法选择收治的286例临床诊断为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新生儿呼吸道分泌物进行7种常见呼吸道病毒检测及痰细菌培养、解脲脲原体(Uu)培养及沙眼衣原体(Ct)检测,将检测结果与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呼吸道病原学阳性检出率为63.28%;其中呼吸道病毒及痰细菌培养检出率分别为22.38%、30.07%,解脲脲原体检出率为9.09%,沙眼衣原体检出率为1.75%,病原不明者为36.72%。共检出呼吸道合胞病毒(RSV)43例(67.18%),副流感病毒Ⅰ型(PIVⅠ)9例(14.08%)。痰细菌培养以大肠埃希菌(40.70%)常见。新生儿感染性肺炎以出生后感染居多,占75.52%。而宫内感染性肺炎仅占13.27%,产时感染占11.19%。新生儿各种病原体感染性肺炎患儿发热(χ2=56.96,P<0.01)、咳嗽(χ2=25.56,P<0.01)、吐白沫(χ2=10.35,P<0.05)、双肺湿啰音(χ2=16.09,P<0.01)及缺氧征(χ2=19.31,P<0.01)、感染中毒症状(χ2=11.95,P<0.01)有显著差异;而不同病原体感染性肺炎在发病日龄上有显著差异。结论新生儿感染性肺炎63.28%可明确病原,细菌感染多于病毒感染,而Uu、Ct占一定比例;各种病原体感染各有其临床特点。

    作者:蔡丽燕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彩色超声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效果分析

    选取收治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108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108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成员均行彩色超声进行相关检查,分析并比较两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情况。观察组左右两侧颈动脉的IMT值、斑块总数、不同斑块数及各斑块分布位置上的斑块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彩色超声对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价值较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李刚雄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单操作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的临床研究

    选取治疗的早期肺癌患者80例,根据严格病理筛选,其中行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40例,同期行传统开胸手术40例,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拔出引流管时间、总引流量、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等。两组手术均顺利完成,无死亡病例出现。单操作孔组与传统开胸手术组比较,淋巴结清扫数目及手术时间无差异,但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引流时间、总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等均有显著性差异。与传统开胸手术比较,单操作孔胸腔镜下手术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创伤更小,恢复更快,具有较高的疗效及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国海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卵巢囊肿的效果评价

    收治2013年3月~2015年2月218例卵巢囊肿良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相同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桂枝茯苓胶囊。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大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发生明显副反应。对于不愿采取手术治疗的早期卵巢囊肿患者,实施药物治疗时,可加用桂枝茯苓胶囊,以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王晓红;邓艳;吴家东;李先荣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妊娠合并卵巢肿瘤围手术期的护理观察

    对比妊娠合并卵巢肿瘤患者围手术期采取常规护理(对照组,n=40)与人性化护理(研究组,n=50)的效果。研究组患者术后阴道出血率与子宫不规则收缩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患者对护理满意率则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合并卵巢肿瘤患者围手术期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效果良好,值得借鉴。

    作者:何锋云;钟旭英;陈少英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心电图、双源CT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探讨

    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5年1月收治的128例糖尿病疑似患有冠心病患者,对其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64层双源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检查、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对患者所患有的病症进行诊断分析。在对患者检查结果的分析中发现,在利用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2型糖尿病时有126例患者被诊断出患有冠心病,在对患者使用常规心电图检查时,有74例患者被诊断出患有冠心病,在对患者进行4层双源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检查时,有118例患者被诊断出患有冠心病。利用64层双源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检查,可以有效地检查出2型糖尿病是否患有冠心病,值得进行大范围的推广应用。

    作者:张宇霞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DDIMER检测对急性脑梗塞患者预后判断的价值分析

    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6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设为脑梗塞组,另选同期我院体检中心60例健康者设为对照组;并将脑梗塞组患者依据改良的Rankin量表(MRS)评分分为两组: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记录比较脑梗塞组和对照组DDIMER水平;并比较治疗3个月后脑梗塞组中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间DDIMER水平。结果脑梗塞组DDIMER 水平为378.54±36.47μg/L,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预后不良组DDIMER 水平为736.56±64.23μg/L,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P<0.01)。急性脑梗塞患者预后质量与DDIMER 水平具有明显相关性, DDIMER水平可作为判断其预后的重要指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冯宇剑;魏萍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支气管扩张的临床诊治分析

    选取2013年8月~2015年8月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48例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支气管扩张患者,观察患者的影像学特点、临床症状、肺功能等,并采用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结果48例患者发病诱因中吸烟、运动不当、吸入因素、其他分别占85.4%、50.0%、14.6%、10.4%,其中以吸烟为主要因素;临床表现中咳血、咳大量黄脓痰、部位固定湿啰音、杵状指分别占31.3%、97.9%、79.2%、20.8%,支气管扩张部位在双上肺、双下肺、左舌叶、肺气肿、大泡周围,肺功能呈轻中重度阻塞性通气障碍;治疗后的FEV1%、FEV1/FVC、运动耐量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不良反应。COPD合并支气管扩张症可同时存在,肺功能、影像学、临床表现可协助诊断,应用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治疗的效果良好,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张娟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进展为脑梗死的高危因素

    回顾性分析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136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发展为脑梗死,分析TIA进展为脑梗死的高危因素。结果发作持续时间长>30min患者脑梗死率高,发作频率>5次/d患者脑梗死率高,首次发作距治疗时间>24h患者脑梗死率高,脑梗死患者入院时舒张压12.0±1.6mmHg,显著高于未梗死患者,脑梗死患者入院时空腹血糖7.7±2.0mmol/L,显著高于未梗死者,脑梗死患者胆固醇水平7.7±2.0mmol/L,显著高于未梗死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发作持续时间长、发作频率高、首次发作距治疗时间长、入院时舒张压高、入院是血糖及胆固醇水平高高TIA发展为脑梗死的危险因素。

    作者:石柳;尹祥;张永健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腹腔镜治疗卵巢巨大囊肿的手术方法及疗效评估

    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5年7月收治的33例卵巢巨大囊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6例和试验组1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腹手术进行治疗,试验组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卵巢巨大囊肿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结果试验组卵巢巨大囊肿患者的临床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卵巢巨大囊肿患者,统计学有意义(P<0.05);且两组卵巢巨大囊肿患者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存在明显差异,统计学有意义(P<0.05)。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巨大囊肿的临床效果较为明显,能有效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的痛苦。

    作者:王义红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利巴韦林气雾剂在小儿手足口病中治疗的临床分析

    选取2013年7月~2015年2月来我院就诊的64例手足口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利巴韦林气雾剂治疗方案,治疗1周后观察疗效和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6.88%和3.13%,对照组分别为78.13%和12.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白细胞计数、血小板及血红蛋白分别为8.1±1.6×109/L、284.3±44.2×109/L及132.2±16.3g/L,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利巴韦林气雾剂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效果显著,安全可靠。

    作者:吴莹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七氟烷应用在关节脱位手法复位术中的优势分析

    50例肩关节、髋关节等关节脱位患者在七氟醚吸入麻醉下监测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和血压(BP),并对复位过程中的麻醉效果、麻醉复苏、病人满意度进行评定。结果50例中麻醉效果优46例、良4例,术毕复苏时间3~8min,病人满意度100%。七氟醚吸入麻醉应用于肩关节和髋关节脱位手法复位诱导快、苏醒快、效果满意、不良反应少,患者舒适度高,在院滞留时间短,是一种简便、安全地为关节脱位患者提供舒适化医疗服务的理想解决方案。

    作者:余清文;曾洪友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含卷曲霉素化疗方案联合胸腺五肽和复方氨基酸双肽治疗重症肺结核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和分析含卷曲霉素化疗方案联合胸腺五肽和复方氨基酸双肽治疗重症肺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筛选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符合研究条件的200例重症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A、B、C、D四组A组患者给予常规的含卷曲霉素的抗结核化疗方案;B组患者在A组患者的基础上加用胸腺五肽;C组患者在A组患者的基础上加用复方氨基酸双肽注射液;D组患者在A组患者的基础上加用胸腺五肽和复方氨基酸双肽。治疗结束后进行疗效观察。结果(1)A组与D组比较,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余各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1);(2)治疗结束6个月后,A 组与D 组比较,肺部病灶吸收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余各组之间P>0.01;(3)治疗结束后3、6个月时B、C、D组痰菌转阴率与A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结束后6个月时D组痰菌转阴率与B、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临床上采用含卷曲霉素化疗方案联合免疫调节剂胸腺五肽和营养制剂复方氨基酸双肽治疗重症肺结核,对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机免疫调节、促进结核病灶吸、加快痰菌阴转等具有较高的治疗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戚世钦;杨荣;吴春玲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

    选取2011年4月~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58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各29例。高剂量组患者给予剂量25mg/d的米非司酮治疗;低剂量组患者给予剂量12.5mg/d的米非司酮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子宫肌瘤体积、血红蛋白水平进行对比,并对比两组的不良反应现象。结果低剂量组临床效果跟高剂量组相似,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子宫肌瘤体积、血红蛋白水平相似,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患者用药安全性看,低剂量组小剂量用药安全性更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小剂量米非司酮对治疗子宫肌瘤均有效,能缩小子宫肌瘤体积,改善血红蛋白水平,但相对于大剂量米非司酮,小剂量米非司酮用药安全性更高,这一点在临床用药中需予以考虑。

    作者:胡利霞;涂雪松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