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世钦;杨荣;吴春玲
随机收集12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加重(AECOPD)患者,治疗前检测血清降钙素原(PCT)、痰中中性粒细胞比及行痰细菌培养,以下呼吸道痰中潜在病原菌浓度≥107cfu/ml作为AECOPD下呼吸道细菌感染的诊断标准;治疗稳定后,再次复查对比血清PCT、痰中性粒细胞比例及痰细菌培养阳性率。治疗前血清PCT浓度、下呼吸道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与下呼吸道细菌感染明显升高,PCT浓度与下呼吸道细菌感染高度相关(r=0.91);治疗症状缓解后血清PCT浓度、下呼吸道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显著降低。血清PCT及痰中性粒细胞检查是简便、准确的判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是否为细菌感染的重要标志,具有重要临床诊疗意义。
作者:陶克奇;叶镱;刘之钰;蔡阳林;关紫云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分析探讨头孢哌酮联合舒巴坦治疗肾盂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110例肾盂肾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左氧氟沙星对患者进行治疗,试验组采用头孢哌酮联合舒巴坦对患者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肝肾功能变化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经治疗,两组患者的肝肾功能指标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均得到了明显改善,但试验组患者各肝功能指标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相近,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肾盂肾炎临床治疗上,头孢哌酮和舒巴坦的联合应用,可有效提升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安全性高,具有良好的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周冠兴 刊期: 2016年第08期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7月在我院就诊或住院的孕期为5~12w,经超声确认先兆流产的患者111例,根据妊娠治疗结局分为继续妊娠组71例和保胎失败组40例,同时选取同一时间段正常妊娠的孕期同为5~12w的140例孕妇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在5~12w孕周时检测血清孕酮(P)、雌二醇(E2)水平,并比较继续妊娠组、保胎失败组与对照者孕妇分别在第5~7、8~10、11~12w血清中P与E2的浓度变化情况。结果正常对照组孕妇的血清P、E2水平在第5~7、8~10、11~12w均高于继续妊娠组与保胎失败组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继续妊娠组孕妇的血清P、E2水平在第5~7、8~10、11~12w高于保胎失败组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P、E2水平的变化与先兆流产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持续观察血清P、E2水平的动态变化,可有效预测先兆流产及妊娠结局,指导临床医生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作者:王意;余凡;李青;陈伟芳 刊期: 2016年第08期
50例肩关节、髋关节等关节脱位患者在七氟醚吸入麻醉下监测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和血压(BP),并对复位过程中的麻醉效果、麻醉复苏、病人满意度进行评定。结果50例中麻醉效果优46例、良4例,术毕复苏时间3~8min,病人满意度100%。七氟醚吸入麻醉应用于肩关节和髋关节脱位手法复位诱导快、苏醒快、效果满意、不良反应少,患者舒适度高,在院滞留时间短,是一种简便、安全地为关节脱位患者提供舒适化医疗服务的理想解决方案。
作者:余清文;曾洪友 刊期: 2016年第08期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5年3月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61例脾脏肿瘤的临床资料。61例中,良性肿瘤33例,包括脾囊肿5例,脾血管瘤13例,窦岸细胞血管瘤2例,其他13例;恶性肿瘤28例,包括脾恶性淋巴瘤17例,脾血管肉痫1例,淋巴肉瘤2例,脾转移瘤8例。所有病例均手术治疗,良性肿瘤随访除2例失访余均健康存活;恶性肿瘤中,淋巴瘤17例均随访,随访时间9个月~6年(中位时间32个月),1年生存率100%,3年生存率76.47%,其中4例因肿瘤复发转移死亡,其余11例恶性肿瘤均于术后2年内死于肿瘤复发。脾脏肿瘤以良性肿瘤多见,通过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术前判断良恶性较困难,治疗上主要采用脾切除术,根治性脾切除结合有效的化疗可改善脾淋巴瘤预后。
作者:孙程明;李广浩;张玉宝 刊期: 2016年第08期
选取2012年4月~2014年4月与我院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90例,随机分成两组:全麻组和联合组。全麻组患者在进行髋关节置换术时采用全身麻醉,联合组在进行髋关节置换术时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麻醉总有效率、麻醉药用量、起效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情况。联合组的麻醉总有效率高于全麻组患者的麻醉总有效率,联合组患者的麻醉药用量、起效时间明显少于全麻组患者,此外,联合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情况也明显优于全麻组患者。两组结果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髋关节置换术中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可有效地提高麻醉效果,减少麻醉药用量,缩短麻醉药起效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姚永壮 刊期: 2016年第08期
选取100例复杂性胆囊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腹腔镜治疗,观察组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下取石。对比两组患者术中术后情况、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观察组治愈率9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腹痛消失时间及下床活动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缩短,但医疗花费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二次手术率为8.0%和8.0%,对照组为16.0%和2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复杂性胆囊临床效果值得肯定,对患者创伤小,有利于术后恢复,并可避免二次手术。
作者:王春林;杨传永 刊期: 2016年第08期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104例女性冠心病患者设为试验组,另选同期102例男性冠心病患者设为常规组,对两组患者均进行PCI术后心脏康复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心率的数值低于常规组,6min步行距离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实施心脏康复治疗后均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有效对其舒张压、收缩压、心率以及6min步行距离进行调节,且对女性患者的治疗效果更佳,值得临床推荐应用。
作者:夏碧桦;李冀;韩克跃;刘贤铭;杨菲 刊期: 2016年第08期
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305例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设为观察组,另选同期收治的621例其他疾病患者设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溃疡部位以及饮酒史等。年龄是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影响因素之一,不同种类NSAIDs和NSAIDs均为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影响因素。但性别和血小板计数以及溃疡部位与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无关。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影响因素有不同种类NSAIDs和NSAIDs及年龄。
作者:朱丰胜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中药足浴+足底穴位按摩预防癌症患者药物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0例癌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5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化疗治疗。研究组给予中药足浴+足底穴位按摩预防药物性便秘,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4例发生便秘,发生率16.0%;对照组15例发生便秘,发生率60.0%。对照组便秘发生率显著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KPS评分均有升高(P<0.05);治疗后,研究组KP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药足浴+足底穴位按摩预防癌症患者药物性便秘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林真凤;全宇莉;赖妙娟;许素瑜;王志花 刊期: 2016年第08期
选取我院48例晚期三阴性乳腺癌患者进行疗效观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使用紫杉醇联合卡铂的药物治疗,对照组则使用紫杉醇联合吡柔比星进行药物治疗,观察患者在经过4周期治疗后的各项病理数据变化。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比对照组的更加明显,各项测量数据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出现的毒副反应较对照组的要更低,能够反应紫杉醇联合卡帕的药物治疗有较好的治疗效果。紫杉醇联合卡铂的双药联合方案在晚期三阴性乳腺癌的一线治疗中有着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在临床药物治疗中推广使用。
作者:周强;刘颂莲;胡建兵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穿刺管置管引流联合顺铂治疗肺癌合并胸腔积液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69例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5例和对照组34例。试验组患者予以中心静脉穿刺管置管引流联合顺铂治疗,对照组患者则予以传统方法胸腔穿刺抽液,并应用顺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0.00%(28/35),对照组为52.94%(18/34),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穿刺次数、胸水基本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发热、恶心呕吐、I度白细胞减少、II度白细胞减少等毒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心静脉穿刺管置管引流联合顺铂治疗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确切,可显著减少穿刺次数,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毒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舒昱立;张清祥;邱汉辉;李先 刊期: 2016年第08期
选择我院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期间收治的108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经PCI 治疗,在接受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前后分别测定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率,并根据测定结果分为氯吡格雷抵抗组和敏感组。观察两组术后24h及30d血小板聚集率,比较两组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差异。结果统计得知共46例患者对氯吡格雷治疗抵抗,氯吡格雷抵抗的发生率为42.59%(46/108);PCI术后24h及30d,氯吡格雷抵抗组的血小板聚集率均显著高于敏感组;并且氯吡格雷抵抗组的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高达45.65%(21/46),显著高于敏感组的14.52%(9/62),两组间差异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患者PCI 术后氯吡格雷抵抗的发生率较高,一定程度提高了血小板聚集率及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临床需加以注意。
作者:黄健中 刊期: 2016年第08期
选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96例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并高血糖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使用磺脲类药物进行降糖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糖尿病的胰岛素强化治疗。治疗前检测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维生素B12、叶酸值,治疗后复查以上指标,以分析研究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强化治疗前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变化并探讨其对预防患者血管并发症的影响。两组患者治疗前血糖、Hcy、HBA1C、维生素B12、叶酸值差异不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糖、Hcy、HBA1C值均有下降,但观察组下降较对照组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作者:杨金来 刊期: 2016年第08期
以我院2012年1月~2015年8月期间收治65例经乳腺B超检查发现直径≤2cm病灶患者进行研究,分别行超声检查方法及数字化钼靶X线检查,以病理证实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准确率。结果病理结果显示,65例患者中41例为浸润性导管癌、11例为浸润性小叶癌、8例为导管原位癌、5例为基底细胞癌。钼靶X线检查诊断准确率为76.5%(49/65);彩超诊断准确率为89.2%(58/65),明显更高,二者确诊率差异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钼靶X线与高频彩超在早期乳腺癌临床诊断中的应用均有较大价值,而后者可结合血流成像及多普勒频谱等技术获得诊断准确性的提高,且适用范围更广,可作为首选检查方法。
作者:林少毓;蒋飞宇;叶志;陈玲 刊期: 2016年第08期
2013年1月~2015年9月我院计划免疫科开展预防接种,有65例儿童产生疑似异常反应,对发生的原因以及类型和构成比应用描述性统计以及回顾性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结果相关类型以及构成比方面:一般反应53例,占81.5%;异常反应12例,占18.5%。发生具体原因以及构成比方面:患者体质21例,占32.3%;接种时间26例,占40%;接种后作息以及接种环境18例,占27.7%。对预防接种相关不良反应强化监测,及时采取科学的处理措施,可以有效提升儿童免疫接种安全性。
作者:关玉英;余银英 刊期: 2016年第08期
选取我院收治的150例疤痕子宫产妇设为观察组,行阴道分娩,另选取同期入院行阴道分娩的非疤痕子宫产妇250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分娩结果、出血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住院时间、出血量、产程时间、新生儿阿氏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产妇并发症发生率为37.78%,对照组为33.33%(P>0.05)。掌握好瘢痕子宫阴道分娩注意事项,积极做好预防措施能有效控制并发症发生率、出血量、产程时间,提高安全性,保证顺利分娩。
作者:黄萍 刊期: 2016年第08期
收集2014年1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52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52例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骨瓣皮层造瘘口入路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经侧裂-岛叶显微手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血肿清除率、并发症发生率及预后。观察组血肿大部分清除率为84.62%,并发症发生率为7.69%,预后良好率为73.08%;对照组血肿大部分清除率为50.00%,并发症发生率为30.77%,预后良好率为46.15%,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经侧裂-岛叶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显著,可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朱东;于海东 刊期: 2016年第08期
收治2013年3月~2015年2月218例卵巢囊肿良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相同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桂枝茯苓胶囊。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大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发生明显副反应。对于不愿采取手术治疗的早期卵巢囊肿患者,实施药物治疗时,可加用桂枝茯苓胶囊,以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王晓红;邓艳;吴家东;李先荣 刊期: 2016年第08期
选取我院2010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56例老年性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观察组采用股骨近端交锁髓内钉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Harri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老年性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患者采用股骨近端交锁髓内钉PFNA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及推广。
作者:徐海中 刊期: 2016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