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对比分析抗生素联合黄芪、丹参注射液治疗急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研究

陈娟;阙龙英;李芸

关键词:抗生素, 黄芪丹参注射液, 急性盆腔炎, 临床效果
摘要:随机将在我院就诊的90例急性盆腔炎患者分为三组,正常组行单一抗生素治疗,对照组行抗生素联合四逆散治疗,观察组行抗生素联合黄芪丹参注射液治疗;对比三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和中医证候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和正常组(P<0.05)。抗生素联合黄芪、丹参注射液治疗急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较为理想。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冠心病患者PCI治疗后氯吡格雷抵抗(CR)的发生率及其对临床预后的影响

    选择我院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期间收治的108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经PCI 治疗,在接受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前后分别测定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率,并根据测定结果分为氯吡格雷抵抗组和敏感组。观察两组术后24h及30d血小板聚集率,比较两组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差异。结果统计得知共46例患者对氯吡格雷治疗抵抗,氯吡格雷抵抗的发生率为42.59%(46/108);PCI术后24h及30d,氯吡格雷抵抗组的血小板聚集率均显著高于敏感组;并且氯吡格雷抵抗组的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高达45.65%(21/46),显著高于敏感组的14.52%(9/62),两组间差异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患者PCI 术后氯吡格雷抵抗的发生率较高,一定程度提高了血小板聚集率及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临床需加以注意。

    作者:黄健中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手部软组织缺损皮瓣修复术患者术后疼痛和恢复情况的影响

    将60例手部软组织缺损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皮瓣修复术以及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对照组基础上开展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疼痛和术后恢复情况。观察组疼痛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恢复良好率为7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3.3%(P<0.05)。针对皮瓣修复术治疗手部软组织缺损的患者开展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缓解其术后疼痛,加快恢复速度,值得予以推广应用。

    作者:刘敏如;郝仕强;陈丽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尿道成形术治疗小儿先天性尿道下裂的临床护理效果分析

    选取收治的48例先天性尿道下裂患儿,均行尿道成形术,术后按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24例,常规护理)和观察组(24例,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手术成功率、护理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患儿家属对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手术成功率、家属对护理总满意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护理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先天性尿道下裂患儿应用尿道成形术及综合护理措施,增加了手术成功率,安全性高,提高了患儿家属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林雪华;甘瑞容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气虚血瘀型心绞痛行益气活血解毒汤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选取收治的气虚血瘀型心绞痛患者16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两组均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加服益气活血解毒汤。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治疗后,两组血清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而观察组下降幅度更大,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3.75% vs 81.25%,P<0.05)。益气活血解毒汤可有效缓解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炎性反应,提高气虚血瘀型心绞痛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黄军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美托洛尔和常规方法治疗不伴心力衰竭的扩张型心肌病的疗效观察

    将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82例不伴心力衰竭的DCM病人按住院的先后顺序,单号设为试验组,双号设为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方法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给美托洛尔治疗。治疗后,试验组的心率(HR)、左房内径(LA)、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ED)、左室射血分数(LVEF)指标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试验组的生活质量评估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人均未见明显不良症状。美托洛尔对改善心功能有理想效果,较适用于不伴心力衰竭的DCM的临床治疗。

    作者:陈栩俊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手术室优质护理在急诊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选取收治的急诊手术患者14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采取手术室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手术室优质护理,比较两组应用效果。观察组麻醉前状态焦虑、特质焦虑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为98.57%,对照组为88.57%,观察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室优质护理在急诊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明显降低患者焦虑情绪,提高满意度,是一种优秀的护理方法。

    作者:廖小英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自体头皮移植在修复瘢痕皮肤中厚供皮区创面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8月~2014年3月收治的118例大面积烧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瘢痕皮肤中厚供皮区不同修复方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自体头皮移植治疗,对照组采用油纱覆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愈合时间、并发症以及综合评判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取得成功,试验组患者平均愈合时间为平均为7.1±0.2d,对照组患者平均愈合时间为20.3±1.4d,两组患者差异明显(P<0.05)。试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瘢痕皮肤中厚供皮区创面应用自体头皮移植可取得良好治疗效果,具有安全性高,愈合速度快的特点,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探讨自体头皮移植在修复瘢痕皮肤中厚供皮区创面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杨永熙;冯佳雄;黄晓涛;孙泽光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紫杉醇联合卡铂在晚期三阴性乳腺癌一线治疗的疗效观察

    选取我院48例晚期三阴性乳腺癌患者进行疗效观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使用紫杉醇联合卡铂的药物治疗,对照组则使用紫杉醇联合吡柔比星进行药物治疗,观察患者在经过4周期治疗后的各项病理数据变化。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比对照组的更加明显,各项测量数据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出现的毒副反应较对照组的要更低,能够反应紫杉醇联合卡帕的药物治疗有较好的治疗效果。紫杉醇联合卡铂的双药联合方案在晚期三阴性乳腺癌的一线治疗中有着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在临床药物治疗中推广使用。

    作者:周强;刘颂莲;胡建兵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心电图、双源CT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探讨

    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5年1月收治的128例糖尿病疑似患有冠心病患者,对其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64层双源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检查、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对患者所患有的病症进行诊断分析。在对患者检查结果的分析中发现,在利用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2型糖尿病时有126例患者被诊断出患有冠心病,在对患者使用常规心电图检查时,有74例患者被诊断出患有冠心病,在对患者进行4层双源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检查时,有118例患者被诊断出患有冠心病。利用64层双源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检查,可以有效地检查出2型糖尿病是否患有冠心病,值得进行大范围的推广应用。

    作者:张宇霞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病原学及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分析本地区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病原学及临床表现特点。方法选择收治的286例临床诊断为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新生儿呼吸道分泌物进行7种常见呼吸道病毒检测及痰细菌培养、解脲脲原体(Uu)培养及沙眼衣原体(Ct)检测,将检测结果与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呼吸道病原学阳性检出率为63.28%;其中呼吸道病毒及痰细菌培养检出率分别为22.38%、30.07%,解脲脲原体检出率为9.09%,沙眼衣原体检出率为1.75%,病原不明者为36.72%。共检出呼吸道合胞病毒(RSV)43例(67.18%),副流感病毒Ⅰ型(PIVⅠ)9例(14.08%)。痰细菌培养以大肠埃希菌(40.70%)常见。新生儿感染性肺炎以出生后感染居多,占75.52%。而宫内感染性肺炎仅占13.27%,产时感染占11.19%。新生儿各种病原体感染性肺炎患儿发热(χ2=56.96,P<0.01)、咳嗽(χ2=25.56,P<0.01)、吐白沫(χ2=10.35,P<0.05)、双肺湿啰音(χ2=16.09,P<0.01)及缺氧征(χ2=19.31,P<0.01)、感染中毒症状(χ2=11.95,P<0.01)有显著差异;而不同病原体感染性肺炎在发病日龄上有显著差异。结论新生儿感染性肺炎63.28%可明确病原,细菌感染多于病毒感染,而Uu、Ct占一定比例;各种病原体感染各有其临床特点。

    作者:蔡丽燕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粘液脓性宫颈炎微生物感染的前瞻性临床研究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的150例MP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另选同期150例正常妇女对照组,分别取两组患者的阴道分泌物进行微生物检测,并根据药敏试验结果确定患者的治疗方案。MPC组与正常对照组的人工流产及孕产史、性生活情况、妇科合并症及妇科炎症等情况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MPC组细菌、衣原体的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敏结果提示:敏感药物包括青霉素类、β-内酰胺类、喹诺酮、大环内酯类、头孢类、多肽类、红霉素及少数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细菌和支原体是MPC常见的感染因素,MPC治疗可根据微生物检查结果和药敏结果选用相应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作者:李惠平;蔡伟雄;徐锦芳;杨仕琴;刘菁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的临床应用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7月在我院收治的68例前置胎盘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止血治疗,观察组给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止血治疗,比较两组的产后出血量及出血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无差异(P>0.05),而观察组的术后1d的出血量及术后出血率、输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出血率及输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的并发症率无差异(P>0.05)。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使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可降低了前置胎盘患者的产后出血量及出血率,效果好,且安全性可靠。

    作者:杨燕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髋关节置换术中全麻、腰硬联合麻醉效果对比

    选取2012年4月~2014年4月与我院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90例,随机分成两组:全麻组和联合组。全麻组患者在进行髋关节置换术时采用全身麻醉,联合组在进行髋关节置换术时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麻醉总有效率、麻醉药用量、起效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情况。联合组的麻醉总有效率高于全麻组患者的麻醉总有效率,联合组患者的麻醉药用量、起效时间明显少于全麻组患者,此外,联合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情况也明显优于全麻组患者。两组结果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髋关节置换术中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可有效地提高麻醉效果,减少麻醉药用量,缩短麻醉药起效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姚永壮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卵巢囊肿的效果评价

    收治2013年3月~2015年2月218例卵巢囊肿良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相同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桂枝茯苓胶囊。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大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发生明显副反应。对于不愿采取手术治疗的早期卵巢囊肿患者,实施药物治疗时,可加用桂枝茯苓胶囊,以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王晓红;邓艳;吴家东;李先荣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中草药游泳联合光疗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将我院2014年9月~2015年4月收治的68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成联合组和单一组,联合组患儿实施中草药游泳、光疗联合治疗,单一组患儿实施光疗治疗。联合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1%,高于单一组患儿为76.5%(χ2=4.221,P<0.05),住院时间为5.2±1.1d,短于单一组患儿的7.6±1.2d(t=6.593,P<0.05)。中草药游泳联合光疗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可加速患儿机体胆红素排泄,疗效确切,临床推广应用价值显著。

    作者:刘绮玲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来曲唑联合黄体酮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及对卵巢功能的影响

    选取2012年8月~2014年8月来我院妇科就诊的58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单纯予以来曲唑口服,而观察组给予来曲唑联合黄体酮口服,对比不同方案治疗后的子宫内膜厚度、优势卵泡比例、妊娠率以及治疗前后的血清激素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在子宫内膜厚度、妊娠率均要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而优势卵泡比例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与此同时观察组患者的黄体生成激素(LH)、雌二醇(E2)改善程度也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而卵泡刺激素(FSH)则无明显差异(P>0.05)。对于因PCOS导致不孕的患者,给予来曲唑联合黄体酮治疗,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激素水平,提高患者卵巢的功能和妊娠成功率。

    作者:吴雨育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儿保医生体格检查在发育性髋关节发育异常筛查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对我市2010年9月~2011年8月5780例<6个月的新生婴儿实行髋关节超声检查和体格检查,将得到的结果对比,对儿保医生体格检查的阳性体征在DDH筛查诊断的价值进行了解。结果下肢髋关节活动受限的婴儿组对髋关节实行超声检查的结果为异常的检出率要高于没有受限的婴儿组,双下肢不同长婴儿组的髋关节实行超声检查的结果显示异常的检出率要高于双下肢同长婴儿组,臀纹不对称的婴儿组在检查时为异常的检出率要高于臀纹对称的婴儿组,而腿纹不相称组和相称组进行对比,其结果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儿保医生在临床上实行体格检查有一定的价值与诊断意义,使早期的医治和诊断更加有利。但是儿保医生进行检查时不能检测出所有的情况,并且检查时阳性体征在临床意义中不完全,所以不能按照儿保医生对其进行体格检查的结果后就对髋关节有无异常下结论,应该把有关的辅助检查相结合起来,所以对月龄小的婴儿实行DDH的超声筛查,效果会更好。

    作者:徐彬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苯巴比妥在新生儿窒息中的疗效观察

    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我院诊治的80例新生儿窒息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试验组采用苯巴比妥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结果试验组呼吸恢复时间、肌张力恢复时间、拥抱反射恢复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0%(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0%(P<0.05)。新生儿窒息患儿采用苯巴比妥治疗效果明确,能够改善患儿症状、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陆映昭;邓晓麟;曾丽韫;朱国辉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一次性血透护理包与常规血透物品在临床应用中的效果对比

    选取我院2013年1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5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血透物品,观察组患者使用一次性血透护理包。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操作准备时间(0.5±0.1 min)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2.4±0.5min),二次污染发生率为8%、交叉感染发生率为0%,均低于对照组的36%和2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次性血透护理包的临床应用,缩短了护理操作前的准备时间,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风险,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值得应用与推广。

    作者:张娟;万艳;王雪枚;陈洁丽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个体化护理对干燥综合征患者焦虑状态的影响

    选取收治的100例干燥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个性化护理。观察并对比分析两组SAS评分及焦虑检出率。观察组SAS评分及焦虑检出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个体化护理能够有效降低干燥综合征患者的焦虑状态,缓解患者焦虑情绪,改善该疾病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蔡华清;陈春香;余旸弢;马绮文;林嘉鸿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