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锁定钢板与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pilon骨折的临床效果对比研究

王孝纯

关键词:锁定钢板内固定, 解剖钢板内固定, Pilon骨折, 临床
摘要: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接受治疗70例pilon骨折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54.21±13.17)min,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为(45.18±10.56)min,观察组手术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复原时间(19.69±6.67)min,观察组患者复原时间为(16.12±3.76)min,对照组患者复原时间多于观察组患者(P<0.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手术后Tornetta评价优良率为82.9%,观察组患者优良率为94.3%(P>0.05),两组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手术后仅1例患者出现感染情况,及时给予治疗后延缓愈合,并未出现不愈合病例,对照组患者出现5例感染情况,终有2例不愈合,1例内置钢钉断裂,由此比较,观察组预后不良情况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方法治疗pilon骨折效果明显,安全可靠,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和应用。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胎儿颈项透明层、静脉导管及三尖瓣频谱筛查先心病研究

    选取在我院产检的孕妇6200例进行研究,孕妇首次接受检查的妊娠期均在11~14w,常规超声检查的同时联合胎儿颈项透明层、静脉导管及三尖瓣频谱检查。结果171例颈项透明层增厚的胎儿后期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畸形的44例,占25.73%(44/171),6029例颈项透明层正常胎儿后期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畸形的53例,占0.88%(53/60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82例静脉导管血流频谱异常的孕妇于妊娠的18~20w检测确诊为先天性心脏畸形的23例,发生率为12.6%,6018例静脉导管血流频谱正常的孕妇检测出先天性心脏畸形的33例,发生率为0.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08例三尖瓣反流的孕妇于妊娠的18~20w检测确诊为先天性心脏畸形的18例,发生率为16.7%,6092例三尖瓣频谱正常的孕妇检测出先天性心脏畸形的32例,发生率为0.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胎儿颈项透明层、静脉导管及三尖瓣频谱的超声检测在孕妇早期的筛查中具有十分高的应用价值,对于先天性心脏畸形的早期诊断有较高的参考意义。

    作者:李勉勤;赖慧华;李玲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69例疗效体会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对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本院所接收的138例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按就诊前后顺序分成对照组与联合组,前者予以常规西药治疗,后者在前者治疗基础上予以中药贴敷,即中西医结合治疗,且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观察与对比。结果联合组患者的有效率(95.7%)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81.2%),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的止咳时间、平喘时间、啰音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均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确切,且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加速疾病的恢复,值得在临床上推行。

    作者:李军文;陈凛凛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信息实时传输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

    目的:建立科学性的院前急危重患者救治联动预警信息系统,以无缝隙链接院前与院内救治的绿色通道。方法选择应用成熟的国际病情评分量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量表(MEWS),设计操作软件对院前急、危、重患者的病情做出评分,同时向“120”急救中心和接收医院传输信息,对比2014年7~12月实施前45055例和2015年1~6月实施后的36639例出车数据。结果本预警评分系统的实时信息传输,使实施前的院前病情评估准确率从85%提高到95%,急危重病人交接处置的时间平均加快了3min(P<0.05)。结论结合移动互联网技术的病情评分系统可提高院前急救时效和医疗质量。

    作者:邓卫丽;赵小斐;史一焱;宛云英;张红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内侧柱支撑重建在锁定钢板治疗成人肱骨近端骨折中的临床研究

    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期间收治的66例成人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内侧柱支撑重建锁定钢板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无内侧柱支撑锁定钢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肩功能恢复情况、肱骨颈干角、肱骨头内翻角、肱骨头高度丢失、并发症率、骨折愈合时间及转归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肱骨颈干角、肩关节功能Neer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肱骨头内翻角、肱骨头高度丢失、骨折愈合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并发症率(6.06%)显著低于对照组(18.18%),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二次手术率(0)显著低于对照组(12.12%),差异显著(P<0.05)。成人肱骨近端骨折中锁定钢板固定治疗中应用内侧柱支撑重建可提高复位固定效果,有助于改善患者肩功能,控制术后并发症,进而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胡涛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沙格列汀与二甲双胍治疗新诊断肥胖糖尿病糖脂代谢影响的比较

    目的:探讨沙格列汀与二甲双胍治疗对新诊断肥胖糖尿病糖脂代谢影响的比较。方法选取内分泌科接收的新诊断肥胖糖尿病前期患者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试验组采用沙格列汀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进行治疗,两组均用药12w后,对其进行随访,检测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餐后血糖(PPG)等指标的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空腹胰岛素、HbA1c、FPG、PPG等指标均比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比较,治疗效果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格列汀与二甲双胍对新诊断肥胖糖尿病的治疗效果相当,但采用沙格列汀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减少,因此,相比二甲双胍治疗,采用沙格列汀对新诊断肥胖糖尿病患者更安全。

    作者:徐仁脊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胸腔镜与开胸肺叶切除术感染的临床对比分析

    选取2013年4月~2015年4月收治于我院的124例肺叶切除术患者,按照随机的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观察组施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对照组施行传统的开胸肺叶切除术,两组患者均采用头孢西丁进行感染的预防,如果患者出现感染,给予静脉滴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和术后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引流管留置时间、切口疼痛时间、住院时间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感染率为4.84%,对照组为20.96%,观察组患者的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相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在治疗肺部疾病的过程中,具有创口小、恢复快、感染率低的特点,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陈伟棉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障碍改善中社区康复护理应用效果评价

    选取2013年6月~2014年8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社区康复护理,而对照组则使用常规护理,比较评价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状况。两组患者护理前生活能力和上、下肢体能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评分均增加,与护理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增加更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脑梗死并患有肢体功能性障碍的患者在应用社区康复护理后,对身体的康复和生活质量起到很好的改善作用,其在临床医学中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陈丽辉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鼻腔扩容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临床效果

    探讨鼻腔扩容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临床效果。利用对照分析的方法,选取轻中度OSAHS患者45例,观察术前、术后的PSC检测结果和ESS评分;再分别观察鼻腔扩容术后3、6、12个月的疗效及鼻腔恢复情况。患者的鼾声指数和ESS评分有显著提高;术后总有效率分别为97.8%、95.6%、93.3%,与术前相比,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腔扩容术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鼾声指数,术后患者的鼾声指数明显降低,从(185.53±90.54)次/min降至(80.71±41.54)次/min,但不能明显改善患者的AHI与LsaO2;术后3~6个月鼻腔恢复明显,术后6~12个月是鼻腔缓慢恢复期。

    作者:冯先权;杨继志;冯国权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亚甲蓝染料示踪法在早期乳腺癌前哨淋巴活检术中的应用研究

    随机选取治疗的早期乳腺癌患者42例,所有患者在治疗时同时进行前哨淋巴活检术(SLNB)和常规腋窝淋巴扫除术(ALND),使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的检验结果作为检测标准,研究早期乳腺癌治疗中SLNB取代ALND的可行性。研究对所有患者均进行了SLNB和ALND,以HE结果为参照,两种手法的准确度和灵敏度并无显著差异。 SLNB就终效果而言对ALND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并且理论上在改善患者术后恢复效率方面要明显优于AL-ND。因此,对于早期乳腺癌临床治疗上使用SLNB取代ALND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作者:刘璇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在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测应用于诊断、治疗和控制糖尿病的临床价值,为糖尿病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3月~2014年8月在我院收治疗糖尿病患者180例为观察组按照HbA1c是否大于8%,分为大于8%组和小于8%组。并选择180例健康体检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的HbA1c以及空腹血糖进行检查并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空腹血糖和HbAlc水平均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bAlc小于8%组患者的脂肪肝、周围神经病变和高血压的发生率低于 HbAlc 大于8%的患者,比较具有显著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视网膜病变、冠心病及肾病比较没有显著差异,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糖尿病患者的HbAlc进行检测,可以辅助对糖尿病患者诊断,也可对患者并发症进行有效的监控,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陈永雪;梁志洪;陈结贞;古文鑫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替米沙坦治疗慢性肾脏病的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BMP-7的影响研究

    选择2013年10月~2014年11月来我院治疗慢性肾脏病的患者136例,随机将其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对症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对症治疗联合替米沙坦共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血清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在血肌酐、尿素氮、BMP-7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替米沙坦治疗慢性肾脏病能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R的血清BMP-7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可推广应用。

    作者:凌炜权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分析

    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5年6月收治的94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清除手术成功率(97.87%)较对照组(95.7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观察组并发症率(12.77%)较对照组(31.91%)明显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治疗效果较好,且能有效减少并发症风险,安全性较好。

    作者:刘礼军;余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在肝血管瘤诊断中的作用分析

    选取我院2012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34例肝血管瘤患者,均采用16层螺旋CT扫描机进行检查,观察患者肝血管瘤的一般情况,包括数量、分布、形态、大小、CT值等,分析CT平扫和增强扫描的影像学表现和特征。结果34例患者CT平扫显示肝血管瘤病灶多为类圆形的低密度阴影,而且病灶内部密度均匀、具有清晰的边界,CT值在33~50Hu之间。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边缘呈斑状或结节状、C型强化,和腹部主动脉接近;门静脉期病灶强化向中心延伸;延迟期出现部分强化或完全强化,密度均高于或等于肝实质。针对肝血管瘤患者,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诊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够明确病灶的性状,为临床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科学依据,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辉雄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食管癌患者行开腹手术与胸腔镜手术的护理效果比较

    资料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本院诊治的食管癌患者112例,按照不同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对照组56例予开腹手术治疗,研究组56例予胸腔镜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术后恢复情况和术后疼痛程度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胸管留置时间等术后恢复性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护理后VAS评分优于护理前和对照组护理后,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食管癌行胸腔镜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配合以护理干预的效果更令人满意。

    作者:戴红萍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补阳还五汤对气虚血瘀型老年髋部骨折后血液高凝状态的影响

    选取收治的60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随机等分为中医组和西医组,西医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中医组采用补阳还五汤进行临床治疗。两组治疗后D-二聚体、PLC、PT、APTT和FIB等临床观察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差异性不强(P>0.05)。采用中医辨证方法能够明显降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D-二聚体和血小板计数,使凝血酶原时间恢复正常,虽然其治疗效果与西医治疗效果相近,但其不会出现类似应用低分子肝素所导致的出血增多等凝血异常的重大不良反应,因此较西医治疗更为安全、可靠。

    作者:李远志;黄平洪;锦向;曹瑞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奥曲肽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奥曲肽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70例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奥曲肽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各项目生化指标及腹围、24h尿量。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7.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7.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血糖、血清钾、血清钠、尿素氮(BUN)、血肌酐(Scr)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的腹围、24h尿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腹围明显小于对照组、24h尿量明显多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腹围、24h尿量均明显优于治疗前,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曲肽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睿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甲状腺次全切术治疗良性甲状腺疾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良性甲状腺疾病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手术方法治疗,试验组患者采用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试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患者进行随访发现,试验组患者的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在对良性甲状腺疾病进行治疗时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具有比较显著的临床疗效,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和复发率低,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作者:张贵平;徐欣;傅江华;王彦升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体会

    选择2014年9月~2015年6月曾在我院接收治疗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0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以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选择低分子肝素治疗,观察患者临床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4.1%,观察组为92.6%;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以低分子肝素对不稳定型心绞痛进行治疗可得到较满意临床效果,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临床有效率,使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有效改善,消除或减少心绞痛发作,在临床上有着重要意义,可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蒋宗书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系统规范疼痛护理对四肢骨折患者疼痛控制满意度的影响

    选2013年10月~2014年6月在我院骨科行四肢骨折手术后的住院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术后常规疼痛护理,患者主诉疼痛时给予口服了止痛药。观察组患者予以系统规范疼痛管理方法疼痛护理,疼痛控制不理想时,给予止痛药物。责任护士观察两组患者术后12、24、48、72h之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两组患者进行疼痛评估[1]。结果观察组患者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四肢骨折术后疼痛患者通过实施系统规范疼痛护理能明显有效地使疼痛得到缓解。

    作者:万娇娇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多排螺旋CT多期扫描应用于胰腺癌诊断中的价值

    回顾性选择2013年10月~2015年5月本院收治的85例胰腺癌患者临床资料,均进行超声检查及多排螺旋CT多期扫描检查,设定行超声检查为对照组,多排螺旋CT多期扫描为研究组,比较两组肿瘤分期判断准确性及手术可切除性情况。研究组肿瘤分期判断准确性(76.47%)大于对照组(23.53%),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可切除性评价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排螺旋CT多期扫描应用诊断胰腺癌价值高,具准确性、准确度、特异度、灵敏度高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贾晓辉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