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产程管理下第二产程时长对母儿结局的影响

刘红梅;黄雪玉;韦丽萍

关键词:新产程管理, 第二产程时长, 母儿结局, 影响
摘要:目的研究新产程管理下第二产程时长对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近2年收治的318例初产妇,均为单胎足月、头先露初产妇。根据新产程管理标准,对第二产程时长不同进行分组,以第二产程时长<2h为对照组;第二产程时长≥2h 为观察组,观察组又分为三组:2h≤第二产程时长<2.5h 为甲组;2.5h≤第二产程时长<3h 为乙组;第二产程时长>3h为丙组,对比4组的母儿结局。观察指标:(1)剖宫产率;(2)产妇不良结局率;(3)新生儿不良结局率。结果(1)观察组相比于对照组剖宫产率明显升高,χ2检验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2)观察组中甲组产妇不良结局率跟对照组差异不大,P>0.05;乙组和丙组在产后出血、产后尿潴留、产后发热方面相比于对照组产妇不良结局率更高,χ2检验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3)观察组中甲组、乙组新生儿在巨大儿、窒息、住院率方面的不良结局率跟对照组差异不大,P>0.05;丙组相比于对照组新生儿不良结局率更高,χ2检验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论新产程管理下第二产程时长对母儿结局的影响体现在:第二产程时长≥2h可对母儿结局产生不同程度影响,2h≤第二产程时长<2.5h影响分娩方式,可导致剖宫产率提高;2.5h≤第二产程时长<3h影响分娩方式和产妇结局,可增加剖宫产率和产妇并发症;第二产程时长>3h影响分娩方式、母儿结局,可增加剖宫产率和产妇、新生儿并发症。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系统护理干预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关节和认知功能的疗效分析

    选取骨外科收治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8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实施关节置换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系统化护理干预措施。采用Harris评分标准评定两组术后1、2w髋关节功能;依据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价两组术后1、2w的认知水平;记录两组术后2w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1、2w,观察组关节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术后1、2w,观察组MMSE 和MoCA 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4.63%,对照组为39.02%,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系统护理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可明显促进关节功能恢复,改善认知功能,减少并发症发生。

    作者:唐世洁;魏川江;唐世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69例疗效体会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对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本院所接收的138例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按就诊前后顺序分成对照组与联合组,前者予以常规西药治疗,后者在前者治疗基础上予以中药贴敷,即中西医结合治疗,且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观察与对比。结果联合组患者的有效率(95.7%)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81.2%),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的止咳时间、平喘时间、啰音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均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确切,且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加速疾病的恢复,值得在临床上推行。

    作者:李军文;陈凛凛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血清CysC和Hcy在早期糖尿病肾病中的检验结果分析

    选取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单纯糖尿病患者各40例,分别设为糖尿病肾病组、单纯糖尿病组,均为我院内科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并取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作对照组,对比各组血清CysC和Hcy检测情况。结果单纯糖尿病组和早期糖尿病肾病组CysC、Hcy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且早期糖尿病肾病组各数值均居更高水平,与单纯糖尿病组比较具统计学差异(P<0.05)。针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CysC、Hcy联合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单独检测,有统计学差异(P<0.05)。糖尿病肾病患者早期诊断中,检测血清CysC和Hcy水平价值显著,联合检测,阳性率居更高水平,利于糖尿病肾病的早发现和早治疗。

    作者:余南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腹腔镜手术与常规开放手术对肝胆疾病患者胃肠功能影响的对照研究

    选取2013年5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86例肝胆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开放手术,试验组采用腹腔镜手术,对比两组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试验组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首次进食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出现2例腹痛腹胀症状者,不良症状率为4.65%;对照组出现3例腹痛腹胀症状者,5例腹泻者,不良症状率为18.6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手术治疗肝胆患者,能够减少对胃肠的影响,利于其功能的恢复。

    作者:高俊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血清降钙素原在重症感染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选择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CU)2014年1~12月收治的84感染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患者感染轻重程度分为一般细菌感染组(甲组)32例、重症细菌性感染组(乙组)35例,此外还有病毒性感染患者(丙组)17例。在患者入院之后即给予对症治疗,并于入院后第1、3、5、7d对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表达进行检测,分析治疗前后的差异。结果甲组、乙组和丙组患者在入院期间血清降钙素原水平高于0.5μg/L的患者人数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入院后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PCT浓度显著下降,甲组和乙组差异结果显著(P<0.05)。血清降钙素原浓度对于重症感染患者临床治疗具有较好的评估价值,对于医生判断患者预后具有很好的效果。

    作者:罗志敏;罗永彪;张先杰;吴学虹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糖尿病增殖性视网膜病变围术期的护理方法

    探讨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糖尿病增殖性视网膜病变围术期的护理方法。选择糖尿病增殖性视网膜病变手术患者8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观察组实施本研究护理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术前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平均动脉压,并统计术后视力恢复情况。观察组术前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平均动脉压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无光感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χ2=5.600,P<0.05),恢复指数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χ2=6.373,P<0.05)。有效的护理干预对于提高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的手术效果有积极意义。

    作者:方妙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多层螺旋CT对腹内疝分型、分级的临床价值研究

    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2015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50例腹内疝患者病历资料,观察多层螺旋CT在诊断腹内疝分型、分级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CT分型诊断准确率为60%,分级诊断准确率为92%。先天性腹内疝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获得性腹内疝诊断准确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黏连束带疝诊断准确率显著低于其他类型诊断准确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层螺旋CT对腹内疝的分级诊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在分型诊断中,多层螺旋CT对先天性腹内疝的诊断准确率较高。

    作者:李伟钦;郑华英;麦神忠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青霉素加利多卡因封闭治疗急性乳腺炎的疗效观察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200例急性乳腺炎患者入组,入选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观察组患者使用青霉素加利多卡因局部封闭治疗,对照组患者静脉使用青霉素或红霉素滴注,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组患者症状改善时间1.2±0.7d,疼痛消失时间为1.5±0.9d,白细胞水平恢复时间为2.4±0.7d,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青霉素联合利多卡因封闭治疗在急性乳腺炎患者中的治疗效果非常显著。

    作者:陈少勇;韦富中;李楚琼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锁定钢板与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pilon骨折的临床效果对比研究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接受治疗70例pilon骨折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54.21±13.17)min,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为(45.18±10.56)min,观察组手术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复原时间(19.69±6.67)min,观察组患者复原时间为(16.12±3.76)min,对照组患者复原时间多于观察组患者(P<0.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手术后Tornetta评价优良率为82.9%,观察组患者优良率为94.3%(P>0.05),两组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手术后仅1例患者出现感染情况,及时给予治疗后延缓愈合,并未出现不愈合病例,对照组患者出现5例感染情况,终有2例不愈合,1例内置钢钉断裂,由此比较,观察组预后不良情况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方法治疗pilon骨折效果明显,安全可靠,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孝纯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5年6月33例跟骨骨折患者,其中单侧32例,双侧1例,所有患者经过X线以及跟骨CT检查均确诊为闭合性关节内移位骨折。行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对患者随访半年,观察患者恢复的疗效,测量术后Bohler's角和Gissane's角的恢复情况。观察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33例患者共有34患足,其中25例恢复为优,1例恢复为差。患者治疗后Bohler's角与Gissane's角基本恢复正常,且两组角度与术前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6个月后,出现3例并发症,其中2例为跟骨畸形(单足),1例创伤性关节炎。术后并发症的发病率为8.82%。结论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对跟骨骨折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作者:万富贵;马维疆;房辉强;曾荣峰;何洪武;叶明旺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延续护理对改善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评价

    选取120例宫颈癌根治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研究组在常规出院指导基础上进行出院后延续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前1w(T0)、出院后1个月(T1)、出院后3个月(T2)、出院后6个月(T3)时的癌症患者生命质量评价简表(CARES-SF)测量评分差异,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干预后,两组患者总体生活质量评分均随时间发生变化,研究组总体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T1、T2、T3,研究组除婚姻维度外,其他各维度得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给予延续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作者:尹静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妊娠与非妊娠女性心电图发生短P-R间期的临床对比研究

    选择就诊的200例孕妇作为试验组,同时选取门诊体检的健康非妊娠女性100例作为对照组,跟踪记录两组短P-R 间期的发生率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试验组短P-R间期的发生率为14.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妊娠早、中、晚期短P-R间期发生率分别为2.99%、13.24%和27.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试验组内发生短P-R间期者于分娩1周后再次追踪复查1次心电图,发现短P-R间期者1例,发生率为3.4%。妊娠期女性心电图短P-R间期的发生率显著高于非妊娠期女性,妊娠期孕妇短P-R间期发生率随孕期增加而增加,妊娠期发生短P-R间期属机体对内外环境改变所做的适应性反应,应注意与病理性变化的鉴别,防止心律失常等疾病的发生。

    作者:庄楷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腔镜甲状腺手术护理配合及要点探讨

    选取在我院接诊的接受腔镜下甲状腺手术治疗的64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回顾性分析早期接诊的条件相同的6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设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整体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调查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在接受不同护理情况下,观察组的生活质量(89.09±5.17)较高,明显高于对照组(73.56±5.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对照组接受腔镜甲状腺手术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0.93%、41.26%,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338,P<0.05)。通过对腔镜甲状腺手术进行护理配合,有利于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侯诗楠;潘晓梅;黎海芹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新产程管理下第二产程时长对母儿结局的影响

    目的研究新产程管理下第二产程时长对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近2年收治的318例初产妇,均为单胎足月、头先露初产妇。根据新产程管理标准,对第二产程时长不同进行分组,以第二产程时长<2h为对照组;第二产程时长≥2h 为观察组,观察组又分为三组:2h≤第二产程时长<2.5h 为甲组;2.5h≤第二产程时长<3h 为乙组;第二产程时长>3h为丙组,对比4组的母儿结局。观察指标:(1)剖宫产率;(2)产妇不良结局率;(3)新生儿不良结局率。结果(1)观察组相比于对照组剖宫产率明显升高,χ2检验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2)观察组中甲组产妇不良结局率跟对照组差异不大,P>0.05;乙组和丙组在产后出血、产后尿潴留、产后发热方面相比于对照组产妇不良结局率更高,χ2检验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3)观察组中甲组、乙组新生儿在巨大儿、窒息、住院率方面的不良结局率跟对照组差异不大,P>0.05;丙组相比于对照组新生儿不良结局率更高,χ2检验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论新产程管理下第二产程时长对母儿结局的影响体现在:第二产程时长≥2h可对母儿结局产生不同程度影响,2h≤第二产程时长<2.5h影响分娩方式,可导致剖宫产率提高;2.5h≤第二产程时长<3h影响分娩方式和产妇结局,可增加剖宫产率和产妇并发症;第二产程时长>3h影响分娩方式、母儿结局,可增加剖宫产率和产妇、新生儿并发症。

    作者:刘红梅;黄雪玉;韦丽萍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在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测应用于诊断、治疗和控制糖尿病的临床价值,为糖尿病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3月~2014年8月在我院收治疗糖尿病患者180例为观察组按照HbA1c是否大于8%,分为大于8%组和小于8%组。并选择180例健康体检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的HbA1c以及空腹血糖进行检查并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空腹血糖和HbAlc水平均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bAlc小于8%组患者的脂肪肝、周围神经病变和高血压的发生率低于 HbAlc 大于8%的患者,比较具有显著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视网膜病变、冠心病及肾病比较没有显著差异,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糖尿病患者的HbAlc进行检测,可以辅助对糖尿病患者诊断,也可对患者并发症进行有效的监控,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陈永雪;梁志洪;陈结贞;古文鑫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135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部感染病原菌耐药性探讨

    选择2012年6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135例老年COPD肺部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采集痰标本进行痰培养及药敏试验,总结其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情况。革兰阴性菌中对庆大霉素、头孢噻肟、加替沙星、环丙沙星、头孢他啶、复方磺胺甲恶唑、妥布霉素等有较高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及肠球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万古霉素、红霉素、克林霉素等常用抗菌素都具有极高耐药性。老年COPD肺部感染患者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且具有多重耐药性特征,临床治疗时有必要了解其耐药性,针对性选用敏感性抗菌药物,提高疗效。

    作者:苏玉芬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体会

    选择2014年9月~2015年6月曾在我院接收治疗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0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以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选择低分子肝素治疗,观察患者临床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4.1%,观察组为92.6%;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以低分子肝素对不稳定型心绞痛进行治疗可得到较满意临床效果,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临床有效率,使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有效改善,消除或减少心绞痛发作,在临床上有着重要意义,可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蒋宗书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老年人口腔修复的临床治疗特点和效果观察

    选取我院口腔科2014年1~6月收治的67例老年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针对患者的病症类型采取针对性的治疗,并通过随访对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持续的观察。结果67例老年患者中有58例为义齿活动修复治疗、9例采取义齿固定修复治疗,老年患者人均缺牙4.6颗;应用活动义齿修复的58例患者中有52例表示满意,满意度为89.66%,应用固定义齿修复的9例患者中有8例表示满意,满意度为88.89%,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为期6~12个月的随访,患者口腔修复后没有出现异常,修复成效良好。活动义齿修复是老年患者的主要口腔修复方式,固定义齿为次要修复方法,两种方法均能够较好的确保老年患者口腔健康。

    作者:吴晓平;王友山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胎儿颈项透明层、静脉导管及三尖瓣频谱筛查先心病研究

    选取在我院产检的孕妇6200例进行研究,孕妇首次接受检查的妊娠期均在11~14w,常规超声检查的同时联合胎儿颈项透明层、静脉导管及三尖瓣频谱检查。结果171例颈项透明层增厚的胎儿后期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畸形的44例,占25.73%(44/171),6029例颈项透明层正常胎儿后期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畸形的53例,占0.88%(53/60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82例静脉导管血流频谱异常的孕妇于妊娠的18~20w检测确诊为先天性心脏畸形的23例,发生率为12.6%,6018例静脉导管血流频谱正常的孕妇检测出先天性心脏畸形的33例,发生率为0.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08例三尖瓣反流的孕妇于妊娠的18~20w检测确诊为先天性心脏畸形的18例,发生率为16.7%,6092例三尖瓣频谱正常的孕妇检测出先天性心脏畸形的32例,发生率为0.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胎儿颈项透明层、静脉导管及三尖瓣频谱的超声检测在孕妇早期的筛查中具有十分高的应用价值,对于先天性心脏畸形的早期诊断有较高的参考意义。

    作者:李勉勤;赖慧华;李玲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外来务工妇女人流术后即置宫喜环的观察及护理

    选择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来我院进行人流手术后自愿以宫喜环作为唯一的避孕措施的外来务工患者200例,年龄22~38(平均30.5)岁,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两组患者经过不同的护理干预,试验组患者第1、3、6、12个月应用宫喜环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在宫内节育器应用效果比较上差异性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人流术后立即放置宫喜环节育器时配合有效的护理及卫生指导,术后患者不良反应少,满意度高,是一种安全性高、效果可靠的避孕措施,特别适宜在体力务工育龄妇女中推广。

    作者:吴兰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