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压氧治疗急性腔隙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陈方方;胡霞

关键词:腔隙性脑梗死, 急性, 高压氧
摘要: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腔隙性脑梗死急性发作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试验组给予康复联合高压氧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疗效与神经功能情况。试验组研究对象的总有效率(95.00%)与对照组(60.00%)相比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4.42±1.21)分与对照组(20.31±1.42)分相比明显较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腔隙性脑梗死急性发作患者采用高压氧治疗的效果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安全可靠,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叶酸联合多种维生素对子痫前期的预防作用

    选取2013年8月~2015年10月在本院定期产检及分娩的孕产妇762例,根据孕产妇妊娠期间有无规律服用叶酸片和维生素C、D、E等,分为A组(n=241)、B组(n=292)和C组(n=229),其中A组孕产妇产前规律服用叶酸片和维生素C、D、E;B组孕产妇产前规律服用叶酸片,但并未口服维生素C、D、E,C组孕产妇无服用叶酸片和维生素C、D、E。统计各组子痫前期发生率,并进行组间比较。A、B和C组子痫前期发生率分别为5例(2.07%)、6例(2.05%)、13例(5.68%),A、B组子痫前期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P<0.05),但A、B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孕产妇产时孕周及新生儿Apgar评分<7分、产后出血、胎盘早剥等发生率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期间规律口服叶酸片对预防子痫前期的发生具有一定的作用,但联合口服多种维生素对该作用无明显影响。

    作者:张艳琼;陈延龄;刘莹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82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发生视网膜病变的相关危险因素

    目的:探讨82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发生视网膜病变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收治的82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按照血压高低分为临界高血压组、轻度高血压组、中度高血压组、重度高血压组,并对所有患者进行空腹血糖、甘油三酯、眼部检测等相关详细的检查,按照国际相关标准划分视网膜病变等级,并比较不同血压对视网膜病变率的影响,研究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结果据统计对比得知,影响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可以确定的有血压、糖尿病病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尿微量蛋白以上六项。结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一种复杂的病变过程,要预防视网膜病变就应该针对血压、空腹血糖、甘油三酯等因素进行有效控制,消减视网膜病变的程度和速度。

    作者:曾敏珊;刘玉英;龚晓薇;于建新;陈俊文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小儿慢性咳嗽与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相关性

    本研究选取90例慢性咳嗽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统计由反复呼吸道感染因素引起患儿慢性咳嗽所占的比例,并对主要病原体进行分析。结果引起患儿出现慢性咳嗽的因素,以反复呼吸道感染因素为主,其次为过敏因素,各种因素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引起患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以衣原体感染占据的比例大,支原体感染为其次,结核杆菌感染为少,各病原体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反复呼吸道感染为小儿慢性咳嗽的主要影响因素,主要病原体为支原体和衣原体,因此,在进行治疗时可应用抗支原体、衣原体药物进行治疗。

    作者:张云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围绝经期妇女子宫内膜的变化与卵巢功能的变化及其相对关系的研究

    收集本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门诊的围绝经期妇女门诊病历,分析子宫内膜的变化与卵巢功能各项指标的变化及其相对关系。绝经后一年子宫内膜厚度≥8mm的患者比例为44.83%,显著高于绝经过渡期的比例40.22%(P<0.05);bFSH随着围绝经期的进展而呈现递增的趋势;AFC在绝经过渡期为5.10±3.06,显著高于绝经后1年的3.86±3.23(P<0.05);AMH在绝经过渡期的浓度为0.67±0.22 ug/L,显著高于绝经后1年的0.43±0.19 ug/L(P<0.05)。围绝经期妇女随着卵巢功能的逐渐减退其bFSH会逐渐递增,而AMH和AFC会逐渐降低,其子宫内膜厚度的变化成增厚趋势。

    作者:张惠碧;杨丹;谭荣裕;郭桂辉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九型人格护理模式对脊柱手术患者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分析九型人格护理模式对脊柱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7月行脊柱手术病例1000例,将其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九型人格护理。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干预组患者的焦虑、抑郁得分较低,护理满意度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九型人格护理模式可有效降低脊柱手术患者术后的不良情绪,增加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林秀格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中医护理联合健康教育效果探讨对骨折卧床排尿困难患者康复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在骨折术后卧床排尿困难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12月于本院性骨折住院治疗患者7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中医护理联合健康教育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行常规护理干预,治疗组在采取中医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干预,采用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和护理质量调查对护理工作质量及满意度进行调查分析;统计两组患者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残余尿量、尿路感染、泌尿系并发症情况及住院费用等指标情况。结果中医护理联合健康教育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费用也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残余尿量减少,尿路感染发生率、泌尿系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护理联合健康教育组的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在骨折中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促进患者术后排尿。

    作者:汤璇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美托洛尔在心力衰竭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临床纳入116例本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所有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各58例。其中58例患者采用常规内科治疗(包括利尿、强心、扩血管药物等)作为对照组,另58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β受体阻滞剂治疗作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6.21%、96.55%,观察组明显较高(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HR、LVEF、SBP以及DBP水平均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HR、LVEF、SBP以及DBP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β受体阻滞剂在心力衰竭患者中应用效果显著,明显改善心功能,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何志伟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儿童难复型桡骨远端骺离骨折治疗分析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3月在本院收治的难复型桡骨远端骺离骨折患儿68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手法复位治疗,观察组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联合外固定法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症状。治疗后,观察组的优良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3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症状率为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7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联合外固定法治疗儿童难复型桡骨远端骺离骨折效果较佳,并发症少。

    作者:胡兴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注射用七叶皂苷钠联合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类肺炎性胸腔积液的临床效果

    以本院74例类肺炎性胸腔积液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行抗感染、对症处理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行注射用七叶皂苷钠联合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6.3%,对照组为52.8%,P=0.034;治疗组患者退热时间、胸水吸收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未出现致停药处理的严重不良反应。注射用七叶皂苷钠联合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类肺炎性胸腔积液有较好临床效果。

    作者:黄琪述;陈仲勤;梁景强;陈锦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二至丸加减治疗单纯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研究

    将2008年3月~2015年3月期间治疗的50例单纯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纳入试验对象。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将所有患者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均25例。对照组患者仅给予西药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二至丸加减进行治疗,疗程为4周。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矫正视力和视网膜震荡电位。随访半年观察两组的复发率,并注意记录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矫正视力、视网膜震荡电位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随访期间,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采用二至丸加减治疗单纯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视力和视网膜震荡电位,还能够显著降低疾病复发率,且药物安全性好,可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方一惟;冉起;骆君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微创血肿引流术联合亚低温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微创血肿引流术联合亚低温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9月本院收治的9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后行微创颅内血肿引流术,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亚低温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术后30、90d的明显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经过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血肿引流术联合亚低温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安全有效,能有效地控制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有利于恢复患者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王育胜;洪映标;黄正华;黄谷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慢性前列腺炎应用全程系统化护理干预的效果研究

    收集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共114例,根据患者入院日期的单双号数分为56例对照组和58例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入全程系统化护理干预,将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以及治疗依从性进行观察和对比。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在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护理过程中,采用全程系统化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和配合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黄赛琼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上颌窦开窗植骨种植修复术治疗上颌后牙区牙列缺损的远期疗效

    2011年6月~2012年2月期间17例上颌后牙区牙列缺损病例纳入研究对象,均接受上颌窦开窗植骨种植修复术处理,术后随访3年,评估不同观察时点的骨吸收情况,记录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术后手术部位均存在肿胀现象,采取冰敷处理后逐步消退;术后1、2、3年随访发现骨吸收量持续增加,分别为(0.57±0.14)mm、(0.61±0.13)mm、(0.64±0.21) 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上颌后牙区牙列缺损临床治疗方案中,上颌窦开窗植骨种植修复术效果满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低,且远期疗效肯定,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赖煌扬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美沙拉嗪联合益生菌治疗炎症性肠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选取本院2012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炎症性肠病患者96例,根据治疗不同分成两组,将行单纯美沙拉嗪治疗42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行美沙拉嗪与益生菌联合治疗54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两组炎症指标、疾病活动指数评分、病理评分与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观察组在两组治疗后炎症指标(TNF-α、IL-6、IFN-γ)水平与疾病活动指数评分、病理评分均改善基础上,其改善幅度更显著(P<0.05);观察组总不良反应率3.70%比对照组19.05%低(P<0.05)。炎症性肠病患者行美沙拉嗪与益生菌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炎症指标水平,有效控制病情,并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作者:程灿昌;李国华;杜国平;翟英姬;傅美丽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功能性电刺激结合针灸治疗对脑卒中运动功能的临床观察

    将2013年6月~2015年12月本院内科诊治的115例脑卒中运动功能障碍患者资料分为两组,两组均行神经内科常规治疗,然后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研究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采用功能性电刺激结合针灸治疗,对比两组治疗2周前后运动功能(FMA、BBS及FAC)评分、Barthel指数情况。治疗后,研究组运动功能指标FMA、BBS、FAC及Barthel指数评分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比较差异显著。功能性电刺激结合针灸治疗对脑卒中运动功能具有积极改善作用。

    作者:杨亚军;周智明;胡方煜;梁木荣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社区医疗临床路径管理模式分析

    选择2015年10月~2016年9月在本区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抽取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将这1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管理,试验组实施社区医疗临床路径管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各临床症状发生率、生活质量评分。试验组患者咳嗽、喘息、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的发生率分别为16%、12%、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6%、34%、24%(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提高(P<0.05)。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社区医疗中实施临床路径管理模式,能够有效减少临床症状的发生,提高其生活质量水平。

    作者:崔砚峰;杨元敏;谭卫国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代谢综合征患者乳糜样血对血常规检验的影响分析研究

    纳入本院2013年1月~2014年10月的诊断为代谢综合征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纳入体检科检查结果正常的健康志愿者100例作为对照组。代谢综合征组和对照组两组间血常规中的指标WBC、PLT、MPV、Hb、MCH、MCHC差异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代谢综合征的患者乳糜血对血常规的各项指标具有一定的影响,临床中应该考虑代谢综合征乳糜血在血常规中的影响,使诊断更加精确。

    作者:严妙娟;徐伟帆;颜海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CVVH联合HP疗法对脓毒血症患者的疗效及预后影响

    将86例本院在医联体内上转治疗或下转回来康复跟踪随访的脓毒血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43例。对照组采取CVVH及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HP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及归转情况。治疗后观察组CRP、TNF-α、IL-6水平均有所下降,且明显低于对照组;3个月存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VVH联合HP疗法能更有效地清除脓毒血症患者的炎症介质,改善其预后,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陈伟锋;刘俊;陈伟杰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血清及胸腔积液细胞因子和肿瘤标志物检测对结核与恶性肿瘤的鉴别价值

    以确诊肺癌患者及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肺癌组、结核组,收集患者血清与胸腔积液,分别测定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比较差异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核组患者血清与胸腔积液TNF-α、CEA、NSE均明显低于肺癌组,而IL-6高于肺癌组(P<0.05);肺癌组患者胸腔积液CEA、NSE明显高于血清,TNF-α水平低于血清(P<0.05),IL-6无差异;而结核组胸腔积液TNF-α、IL-6、CEA、NSE水平与血清无明显差异(P>0.05)。结核与恶性肿瘤血清和胸腔积液的细胞因子和肿瘤标志物表达有一定差异,联合检测对鉴别诊断有一定价值。

    作者:陈锦华;梁景强;黄琪述;周沃联;胡树培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咪哒唑仑与地西泮对热性惊厥急性发作效果对比分析

    选取本院儿科收治的小儿惊厥患者合计60例,随即将这6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实验将对观察组热性惊厥患儿使用静脉注射负荷量咪达挫仑进行治疗,而对对照组热性惊厥患儿则使用地西泮对其进行静脉注射。对照组小儿热性惊厥的总有效率为73.33%,观察组小儿热性惊厥的总有效率为93.33%(P<0.05)。在治疗热性惊厥患儿这种疾病上,咪达挫仑治疗效果比地西泮治疗效果好,且见效快、疗效可靠,在治疗该病方法中值得进行推广。

    作者:唐铭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