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清及胸腔积液细胞因子和肿瘤标志物检测对结核与恶性肿瘤的鉴别价值

陈锦华;梁景强;黄琪述;周沃联;胡树培

关键词:结核性胸膜炎, 肺癌, 细胞因子, 肿瘤标志物
摘要:以确诊肺癌患者及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肺癌组、结核组,收集患者血清与胸腔积液,分别测定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比较差异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核组患者血清与胸腔积液TNF-α、CEA、NSE均明显低于肺癌组,而IL-6高于肺癌组(P<0.05);肺癌组患者胸腔积液CEA、NSE明显高于血清,TNF-α水平低于血清(P<0.05),IL-6无差异;而结核组胸腔积液TNF-α、IL-6、CEA、NSE水平与血清无明显差异(P>0.05)。结核与恶性肿瘤血清和胸腔积液的细胞因子和肿瘤标志物表达有一定差异,联合检测对鉴别诊断有一定价值。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九型人格护理模式对脊柱手术患者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分析九型人格护理模式对脊柱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7月行脊柱手术病例1000例,将其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九型人格护理。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干预组患者的焦虑、抑郁得分较低,护理满意度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九型人格护理模式可有效降低脊柱手术患者术后的不良情绪,增加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林秀格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自体血回输在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中的应用

    回顾性分析我院异位妊娠腹腔内出血患者64例,根据输血的方式不同分为自体血回输组和异体血输入组,比较两组术前腹腔出血量、输血量,输血前后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计数、血小板、凝血功能指标及肝、肾功能的变化及输血不良反应。两组患者术前腹腔内出血量无统计学差异,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第1d血红蛋白、红细胞、红细胞压积等均有一定程度的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异体血输入组升高显著于自体血回输组(P<0.05),血小板、凝血及肝肾功能两组与术前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未出现输血不良反应。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过程中采用自体血液回输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既可节约血源,又可降低输注异体血的风险。

    作者:黄秀华;赵玮;马镇玲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美托洛尔在心力衰竭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临床纳入116例本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所有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各58例。其中58例患者采用常规内科治疗(包括利尿、强心、扩血管药物等)作为对照组,另58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β受体阻滞剂治疗作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6.21%、96.55%,观察组明显较高(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HR、LVEF、SBP以及DBP水平均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HR、LVEF、SBP以及DBP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β受体阻滞剂在心力衰竭患者中应用效果显著,明显改善心功能,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何志伟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社区医疗临床路径管理模式分析

    选择2015年10月~2016年9月在本区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抽取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将这1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管理,试验组实施社区医疗临床路径管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各临床症状发生率、生活质量评分。试验组患者咳嗽、喘息、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的发生率分别为16%、12%、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6%、34%、24%(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提高(P<0.05)。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社区医疗中实施临床路径管理模式,能够有效减少临床症状的发生,提高其生活质量水平。

    作者:崔砚峰;杨元敏;谭卫国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中医护理联合健康教育效果探讨对骨折卧床排尿困难患者康复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在骨折术后卧床排尿困难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12月于本院性骨折住院治疗患者7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中医护理联合健康教育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行常规护理干预,治疗组在采取中医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干预,采用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和护理质量调查对护理工作质量及满意度进行调查分析;统计两组患者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残余尿量、尿路感染、泌尿系并发症情况及住院费用等指标情况。结果中医护理联合健康教育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费用也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残余尿量减少,尿路感染发生率、泌尿系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护理联合健康教育组的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在骨折中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促进患者术后排尿。

    作者:汤璇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急性踝关节扭伤早期RICE干预疗效分析

    对本院在2014年3月~2015年2月期间66例门诊治疗的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进行疗效分析,并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患者接触过急性踝关节扭伤应急处理知识并依从;对照组患者未采用专科知识护理。接触过急性踝关节扭伤RICE处理知识对愈显率有影响因素。对社区居民进行针对性和个性化的应急救护宣传指导和教育,可以减轻或缩短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的伤情或治愈时间。

    作者:张冬莲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神经外科管道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管道护理风险因素及防范对策。方法本研究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8月于本院神经外科监护室进行治疗的患者50例为观察组,分析管道护理危险因素并实施防范措施;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1年1月神经外科重症患者50例做为对照,受当时护理条件的影响,施行管道护理危险因素评估不足及防范措施不力。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并进行管道护理危险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有效率分别为98%、8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准确及时评估管道护理风险并实施防范措施,对有效的减少护理风险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罗华;杜伟娴;陈敏清;王洁芳;涂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伤椎椎弓根置钉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观察

    纳入本院2010年1月~2015年5月确诊为胸腰椎骨折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伤椎椎弓根置钉组和保守治疗组,对两组相邻椎体继发骨折的发生率及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的触觉、运动、Cobb’s角及伤椎高度进行评估,比较两组病例的临床疗效。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6个月后伤椎椎弓根置钉组相邻椎体继发骨折的发生率与保守治疗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伤椎椎弓根置钉组患者触觉、运动评分、Cobb’s角及伤椎高度等各项指标均优于保守治疗组,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伤椎椎弓根置钉治疗对胸腰椎骨折患者的术后康复效果要优于保守治疗,并不会增加相邻椎体继发骨折的发生率,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脊椎稳定情况和减轻患者疼痛,是胸腰椎骨折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吴世寨;区国集;陈友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围绝经期妇女子宫内膜的变化与卵巢功能的变化及其相对关系的研究

    收集本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门诊的围绝经期妇女门诊病历,分析子宫内膜的变化与卵巢功能各项指标的变化及其相对关系。绝经后一年子宫内膜厚度≥8mm的患者比例为44.83%,显著高于绝经过渡期的比例40.22%(P<0.05);bFSH随着围绝经期的进展而呈现递增的趋势;AFC在绝经过渡期为5.10±3.06,显著高于绝经后1年的3.86±3.23(P<0.05);AMH在绝经过渡期的浓度为0.67±0.22 ug/L,显著高于绝经后1年的0.43±0.19 ug/L(P<0.05)。围绝经期妇女随着卵巢功能的逐渐减退其bFSH会逐渐递增,而AMH和AFC会逐渐降低,其子宫内膜厚度的变化成增厚趋势。

    作者:张惠碧;杨丹;谭荣裕;郭桂辉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帕瑞昔布钠联合芬太尼在腰椎孔镜下髓核摘除术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腰椎孔镜下髓核摘除术采用帕瑞昔布钠联合芬太尼应用效果,为临床麻醉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本院在2014年7月~2015年2月收治腰椎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依照入院时间先后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患者采取帕瑞昔布钠联合芬太尼镇痛,对照组患者采取芬太尼镇痛,分析在麻醉前(T0)、针刺破背部皮肤(T1)、椎间盘纤维化边缘(T2)、开窗(T3)、髓核取出(T4)、射频消融时刻(T5)时刻镇痛情况。结果 T0时刻患者MAP(平均动脉压)、HR(心率)和SpO2(血氧饱和度)差异不明显,VAS评分差异不明显(P>0.05),T1~T5时刻研究组患者MAP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T1~T5时刻研究组患者HR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SpO2变化不明显(P>0.05),T1~T5时刻研究组患者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追加药物发生率(15.4%)显著低于对照组(35.9%)(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和术后均未出现恶心、嗜睡等不良反应情况。结论腰椎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患者采取帕瑞昔布钠联合芬太尼能够起到很好的镇痛效果,能够降低芬太尼用量,具有使用价值。

    作者:王泽波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腹腔镜下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症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腹腔镜诊治子宫内膜异位症及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15年3月本院收治的20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及不孕症的临床资料。本组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均在腹腔镜下进行,包括盆腔腹膜内异病灶电灼术、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输卵管整形手术、盆腔粘连分解术、腹腔镜美蓝通液术等。术后用GnRH-a进行为期4个月的治疗,GnrRH-a治疗结束后进行随访,访查患者术后妊娠情况。结果经腹腔镜诊断与治疗,本组患者的1年内的妊娠率显著高于1~2年内的妊娠率。结论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与不孕症方面,腹腔镜诊断和治疗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刘伟姣;罗一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改进的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对脑卒中患者的急救效果分析

    选择本院2014年4月~2015年10月期间“120急救”接诊的脑卒中患者共10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急救护理,而研究组患者则给予改进的院前急救护理路径。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从呼救到转入医院的时间以及在院接受治疗的时间差异,比较两组急救护理方法下的致残率和病死率。研究组患者从呼救到转入医院时间(15.76±2.27)min,而在院接受治疗的时间(38.18±7.45)min,均显著短于对照组(29.76±5.32)min、(65.43±10.72)min;并且,研究组的致残率23.64%(13/55),病死率5.45%(3/55),也显著低于对照组54.72%(29/53)、15.09%(8/53),两组间差异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进后的院前急救护理路径能为患者赢取佳抢救时间,使患者尽快接受抢救,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脑卒中患者的致残率与死亡率,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陈玉杰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抗痨合剂在初治肺结核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选取初治肺结核患者8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2例,其中对照组行正规标准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抗痨合剂口服,两组均连续治疗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两组治疗前临床症状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各项症状及临床症状总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各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灶完全吸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痰菌阳性阴转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对初治肺结核患者在正规标准化化疗基础上给予抗痨合剂,有利于促进病灶吸收,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可耐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李燕芬;高如珍;刘怡;黄政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育龄妇女缺铁性贫血的调查研究及干预措施

    纳入本辖区2014年1月~2015年11月育龄期女性1176例,对其缺铁性贫血的情况进行调查,并对其干预措施进行分析。所调查的育龄期妇女发生贫血的有36例,以轻度贫血为主,均为缺铁性贫血,经过及时的药物及饮食干预后恢复正常。调查其影响因素包括育龄期妇女的文化程度、年龄等,随着母亲文化程度的降低、年龄的增长,发生缺铁性贫血的可能随之增加。在规范育龄期妇女缺铁性贫血的保健基础上,针对性加强对低文化程度及高龄妇女的保健,进一步降低育龄期妇女贫血的发生率。

    作者:廖玉娣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稳定型冠心病心绞痛效果分析

    选取本院2014年7月~2015年6月收治的74例稳定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观察组通过复方丹参滴丸进行治疗,对照组通过常规的方式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4.59%,明显优于对照组75.67%(P<0.05),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观察组心电图总有效率为86.49%,对照组的心电图总有效率为64.86%,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稳定型冠心病心绞痛,通过丹参滴丸治疗,治疗效果较佳,值得临床方面应用和推广。

    作者:赵汝峰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慢性前列腺炎应用全程系统化护理干预的效果研究

    收集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共114例,根据患者入院日期的单双号数分为56例对照组和58例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入全程系统化护理干预,将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以及治疗依从性进行观察和对比。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在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护理过程中,采用全程系统化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和配合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黄赛琼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190例新生儿血清胆红素联合经皮胆红素测定黄疸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脐血胆红素联合经皮胆红素测定早期新生儿黄疸的效果,评估其在早期新生儿黄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5月本院19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采集新生儿脐静脉血进行胆红素浓度测定,并在新生儿出生后24、48及72 h,分别进行经皮胆红素测定。获取检测结果后,根据胆红素水平分为非高胆红素组152例患者,高胆红素组38例患者。对两组患者的测定结果及黄疸发生情况进行分析,并评定两种检测方法的临床预测价值。结果两组新生儿生后72h内经皮胆红素日均值、日差值及脐血总胆红素值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新生儿黄疸发生率与脐血总胆红素浓度呈正相关,胆红素水平为60.1~80.0μmol/L时,黄疸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三组(0~20.0、20.1~40.0、40.1~60组)(P<0.05);脐血总胆红素浓度为60.1~80.0μmol/L时,阳性、阴性预测值及特异度均高于其他三组(P<0.05)。经皮胆红素测定联合脐血胆红素对早期新生儿黄疸的预测价值较高,值得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陈少丽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硝苯地平与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对比评价

    分析对比硝苯地平和氨氯地平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时的临床效果;将本院收治的18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等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氨氯地平进行临床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硝苯地平进行临床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服用氨氯地平的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且其肾功能改善情况也优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则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硝苯地平和氨氯地平均对原发性高血压有着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是氨氯地平的治疗效果更为突出,且不良反应较低,适宜在治疗中应用。

    作者:刘明;谭兴华;李亮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髂耻束与凹间韧带缝合应用于儿童腹腔镜疝手术的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儿童腹腔镜疝手术中应用髂耻束和凹陷韧带对患儿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78例腹股沟斜疝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对常规组患儿实施腹腔镜下内环结扎术治疗,对研究组患儿实施内环结扎术治疗的同时缝合髂耻束和凹间韧带,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儿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6%,较对照组患儿的7.8%低(P<0.05),术后随访两组患儿6个月,对照组患儿的复发率为12.8%,高于研究组患儿2.6%(P<0.05)。结论儿童腔镜疝手术中应用髂耻束和凹间韧,可有效改善患儿手术治疗效果,降低患儿术后远期疾病复发率,是一种值得临床深入推广和应用的儿童腹股沟斜疝治疗方法。

    作者:陈建良;范真;赵曦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翰岭社区产妇心理状况分析

    回顾性分析翰岭社区产妇169例,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分析产妇心理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产妇均完成调查,13例(7.7%)有流产史,74例(43.8%)有剖宫产史,3例(1.8%)有产后出血史,4例(2.4%)有妊高症史,1例(0.6%)有产后感染史。强迫22例(13.0%),躯体化19例(11.2%),抑郁25例(14.8%),敌对13例(7.7%),焦虑11例(6.5%),偏执8例(4.7%),恐怖11例(6.5%)。胎次、家人介意胎儿性别是心理异常独立危险因素(P<0.05),文化程度和年龄是保护因素(P<0.05)。翰岭社区产妇心理焦虑抑郁发生率高于正常人,建议针对初产、年龄小等产妇给予更多关怀,提供针对性的保健指导,加强护理干预。

    作者:柯楚真;李燕;苏景玫;张永珍;荣丽红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