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下小儿疝气手术舒适护理效果分析

邱翠银

关键词:小儿疝气, 腹腔镜, 舒适护理
摘要:选取2014年1月~2015年4月在我院行腹腔镜下疝气手术的患儿,按照护理模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两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及舒适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心率加快、呼吸加快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手术时间、麻醉用量及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舒适护理应用于腹腔镜小儿疝气手术中,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112例急症剖宫产与择期剖宫产临床对比分析

    将本院收治的112例拟行剖宫产孕妇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6例采用急症剖宫产手术治疗,试验组56例采用择期剖宫产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住院及不良事件的差异;试验组手术出血、手术时间、排气时间及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7%,显著低于对照组28.6%,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择期剖宫产较急症剖宫产创伤小、费用低及恢复快,并发症也较少,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增加其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值得临床选择。

    作者:张晓华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脊髓损伤病人神经功能评估护士培训的实施与体会

    成立专科护理培训小组并实施:理论授课与临床实践培训相结合。实施前后进行问卷调查及效果评价。实施前后护士脊髓损伤神经功能评估专科内涵、护理患者信心、压力经t检验有统计学意义,患者并发症及满意度有统计学差异。对护士进行脊髓损伤神经系统评估技能的专题培训可激发护士参与脊髓损伤病人管理的积极性,提高护理质量,改善病人的护理结局。

    作者:许燕杏;许美卿;周玉华;余天峰;庄晓静;肖智真;张燕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CD64指数、血清降钙素原、IL-6及TNF-α鉴别细菌感染的价值评价

    选取2012年2月~2013年8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64例细菌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试验组)。选取同时期来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志愿者64例作为对照组。对患者CD64指数、血清降钙素原、IL-6及TNF-α进行检测。观察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表面CD64指数、血清降钙素原、IL-6及TNF-α水平,进行ROC曲线分析,患者CD64指数、血清降钙素原、IL-6及TNF-α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析。试验组患者CD64指数、血清降钙素原、IL-6及TNF-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CD64指数、血清降钙素原、IL-6及TNF-α鉴别细菌感染有一定的价值,可辅助细菌感染的临床诊断。

    作者:苏莉斯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小针刀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及肌腱附着点炎的疗效观察

    选取本院2014年5月~2015年10月收治的强直性脊柱炎及肌腱附着点炎患者57例,根据患者治疗方式的差异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8例,采用非甾体抗炎镇痛药结合中药大黄、雷公藤、青风藤、制川乌、芒硝、制乳香、透骨草、伸筋草、制没药等煎熬外敷;观察组29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小针刀疗法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达93.1%(27例),对照组为71.4%(20例),两组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针刀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及肌腱附着点炎疗效确切,迅速缓解病症痛苦,治疗操作简便,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韬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丹参注射液对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的影响研究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10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病历资料,随机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中的50例患者实施微创清除术进行治疗,而观察组中的患者,结合丹参注射液和微创清除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术后各项指标。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和对照组比较,明显较高, 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和对照组比较,住院时间较短,术后患者恢复较快,术后再出血率较对照组无增大,P<0.05,有统计学意义。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微创清除术治疗中结合丹参注射液治疗,临床疗效显著,术后再出血率无升高和生存率高,对于神经功能的恢复以及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有着积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百欣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自拟蛇百洗液外洗联合α-2b干扰素治疗复发性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观察

    将85例复发性尖锐湿疣患者在CO2清除去肉眼可见疣体后,按患者意愿分为3组,A组28例肌肉注射干扰素注射液,B组25例以中药复方蛇百洗液外洗治疗,C组32例采用肌肉注射干扰素注射液和中药复方蛇百洗液外洗治疗,治疗结束后随访6个月,观察治疗效果及复发率。C组复发率(9.4%)明显低于A组(28.6%)及B组(32%)。A组治愈19例,占28.6%;乙组治愈17例,占68%,C组治愈29例,占90.6%。C组复发率及治愈率与A、B两组经统计学处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A、B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对复发性尖锐湿疣的治疗,蛇百洗液外洗联合干扰素治疗明显优于单纯中药治疗或单纯肌肉注射干扰素,中药蛇百洗液外洗与肌肉注射α-2b干扰素疗效相当。

    作者:谭锦辉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巨大肠息肉80例临床病理特征及内镜治疗研究

    将2015年1月~2016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80例巨大肠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对全部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本研究中80例巨大肠息肉患者中有68例(85.00%)通过手术完整切除;有12例(15.00%)通过手术分切除。全部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5~7d,且在完成手术出院后都接受了3~16个月的复查随访。内镜应用在巨大肠息肉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具有着安全有效及简便可行的特点,可以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及临床疗效,是临床中较为可靠的诊疗方法,在临床中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刘秀鹏;吴东海;丁世华;谭永港;郭海建;刘俊;熊鹰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与七氟醚吸入麻醉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行全麻手术治疗的14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观察组采用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对照组采用七氟醚吸入麻醉。对比两组患者的肺功能状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状况。观察组患者麻醉后FVC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P<0.05);FEV1及FVC/FEV1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4.3%与对照组2.9%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与七氟醚吸入麻醉均会影响患者肺功能,但七氟醚吸入麻醉对患者影响相对较小。

    作者:肖航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家庭跟进式护理模式对初产妇生活质量及产后抑郁发生率的影响

    研究家庭跟进式护理模式在初产妇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必要性。根据自愿入组、随机分组原则,将186例初产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3例,对照组用常规护理,在出院时进行简单教育及指导,观察组制定个性化家庭跟进式护理计划,出院后跟进式护理3个月,出院时生存质量量表(SF-36)进行测评,3个月跟进式护理结束后再次进行生活质量测评,并用抑郁症自测(EPDS)量表测评产后抑郁(PPD)发生情况。两组出院时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3个月测评时,观察组在总体健康、活力、生理职能、生理功能等八个方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跟进式护理3个月后PPD发生率为5.38%,对照组为15.05%,观察组PPD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字2=4.2164,P<0.05)。跟进式护理模式可从生理、心理、新生儿养育多方面提供信息支持,帮助初产妇尽快适应角色转换,从而获得较高的生活质量,对预防PPD发生具有显著效果。

    作者:孙舒畅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ICU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护理干预措施研究

    分析ICU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护理干预措施。研究对象为80例ICU气管切开肺部感染患者,根据住院编号奇偶随机分成对症组和综合组。对症组护理措施为对症处理,综合组护理措施为综合处理。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肺部感染治愈时间、ICU住院时间、护理工作评分。综合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症组,肺部感染治愈时间和ICU住院时间明显比对症组短,护理工作评分明显高于对症组,组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ICU气管切开肺部感染患者实施综合处理护理干预,可促进患者治愈,缩短治愈时间和ICU住院时间,提升患者对护理的认可度,值得推广。

    作者:李雪芬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腹腔镜下小儿疝气手术舒适护理效果分析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4月在我院行腹腔镜下疝气手术的患儿,按照护理模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两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及舒适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心率加快、呼吸加快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手术时间、麻醉用量及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舒适护理应用于腹腔镜小儿疝气手术中,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邱翠银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干扰素α-2b用于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效果分析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在本院进行手足口病治疗的86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入院顺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给予干扰素α-2b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利巴韦林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后临床疗效及病毒性效果。结果研究组患儿的退热时间、疱疹消退时间以及溃疡完全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另外,相对于对照组,研究组在使用干扰素治疗48h后,明显抑制病毒复制,尤其针对抑制V71型和高病毒滴度型的效果更显著(P<0.05)。两组患儿均未发生不良反应及重症并发症。使用干扰素α-2b治疗手足口病,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抑制病毒复制,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邓静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患儿应激状态下胰岛素抵抗对心肌损伤的研究

    目的:探讨危重症患儿应激状态下胰岛素抵抗对心肌的损伤作用。方法选择本院儿科重症监护室收治的危重症患儿,根据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分为抵抗组、非抵抗组。同期选择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检测胰岛素水平、血糖、心肌酶和肌钙蛋白I(CTnI)。结果三组研究对象的心肌酶指标均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研究对象的CTnl均差异明显,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抵抗组的HOMA-IR 与心肌酶、CTnI 水平均呈正相关(LDH:r=0.684;AST:r=0.638;CK:r=0.725;CK-MB:r=0.775;α-HBOH:r=0.378;CTnI:r=0.831),其中HOMA-IR与CTnI的相关性密切。结论在治疗危重患儿时需要同时给予心肌的保护,以防止因胰岛素抵抗造成患儿的心肌损伤。

    作者:刘婉文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糖尿病合并妊娠致胎儿窘迫的护理干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改善糖尿病合并妊娠致胎儿窘迫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以本院收治的100例妊娠合并糖尿病产妇为研究对象,数字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行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产妇血糖水平及妊娠结局。结果研究组的2hPG水平(6.25±1.03)mmol、FBG水平(4.09±1.24)mmol、HbA1c水平(6.00±1.41)%,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28±1.16)mmol、(5.67±1.35)mmol、HbA1(7.45±1.8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剖宫产、胎儿窘迫等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改善糖尿病合并妊娠致胎儿窘迫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明显,可明显改善妊娠合并糖尿病产妇的血糖水平及妊娠结局,适合临床推广。

    作者:卢荔婕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多层螺旋CT在急性胰腺炎累及腹膜后间隙的表现及应用价值

    入选符合标准的急性胰腺炎患者96例,回顾性分析患者CT表现,并按照Balthzar分级标准进行分级。96例患者中,CT诊断为单纯水肿性胰腺炎32例(33.3%),其中A级3例,B或C级共24例,D级有5例;急性出血坏死性64例(66.7%),其中43例属为D级,剩余21例为E级。6例患者死亡,死亡率为6.2%。多层螺旋CT扫描对胰腺的坏死、出血以及病变严重程度的判断有很大价值,对临床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杨荣伟;郑海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传统钻孔与微创锥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对比分析

    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共110例,采用随机区组法分为钻孔组(55例)和锥孔组(55例),分别采用传统钻孔术与微创锥孔引流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手术前后腔内积液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钻孔组和锥孔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2.73%(40/55),90.91%(50/55);锥孔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优于钻孔组(P<0.05);锥孔组患者术后腔内积液量显著优于钻孔组、术前(P<0.05);锥孔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钻孔组(P<0.05)。相较于传统钻孔术,微创锥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可有效缓解症状体征,提高血肿清除效果,并有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

    作者:梁武乔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护理延伸服务对尿路结石患者体外冲击波碎石疗效的影响

    探究护理延伸服务对尿路结石患者体外冲击波碎石的疗效的影响。选取收治的80例尿路结石需进行冲击波碎石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的均分为A、B两组,两组经冲击波碎石后均给予常规的护理干预,A组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出院后给予护理延伸服务。观察两组结石排净时间、疼痛完全缓解情况、并发症情况及生活质量。A组结石排净时间为(10.5±1.5)d、疼痛完全缓解率为87.50%、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躯体健康评分为(88.65±5.32)分、心理健康评分为(89.87±6.25)分,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护理延伸服务能显著提高尿路结石患者体外冲击波碎石的疗效,患者术后恢复良好。

    作者:戴文艺;吴学东;郭静;毛婷;李亚琼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不同补液方式在创伤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急救中的应用

    随机选取2012年6月~2015年6月到本院接受治疗的46例创伤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并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补液方式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限制性补液方式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3.0%)显著低于对照组(34.8%),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病死率(4.3%)也明显低于对照组(13.0%),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对于传统的常规补液方式,限制性补液法在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急救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并降低病死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苏杰慧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手足口病并发病毒性脑炎的护理分析

    选择我院于2012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手足口病900例,其中46例并发病毒性脑炎,根据手足口病并发病毒性脑炎患儿特点,给予消毒隔离、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控制体温、配置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易消化吸食的流质饮食等护理。46例患儿住院时间8~21d,平均住院(11.2±5.8)d。全部治愈,无后遗症发生,无1例死亡。在手足口病并发病毒性脑炎患儿的康复中,精心护理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护士应加强观察,制订相应的预见性护理干预计划,及时发现HFMD并发脑膜脑炎,从而减少其从重症向危重症发展,降低死亡率。

    作者:唐玉花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胸膜纤维板剥脱术对脓胸患者肺功能影响的研究

    选取25例慢性脓胸患者做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应用胸膜纤维板剥除术方法进行手术治疗,并于术前1周和术后3个月,分别对其肺功能进行检测,统计分析胸膜纤维板剥脱术对脓胸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手术前和手术后肺功能中的平均FEV1%(62.5%vs 83.2%P<0.05)和平均FVC%(60.2%vs 8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膜纤维板剥脱术可以改善无明显肺实质破坏的脓胸患者的肺功能。

    作者:万小云;刘春齐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