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产科护理新模式对自然分娩相关工作的意义分析

杨霞;成厚丕

关键词:产科护理新模式, 自然分娩, 推动意义
摘要:选择在2012年3月~2014年3月间入院的产科孕妇120例,按照入院的时间将其分作对照组与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选择传统护理,研究组选择产科护理新模式,观察两组产程时长、疼痛时间、分娩方式及自然分娩率。对照组选择自然分娩的例数是23例,自然分娩率为38.33%;研究组选择自然分娩的例数是58例,自然分娩率为96.67%,两组对比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产科新护理模式可以有效的提高自然分娩率,对推动自然分娩相关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非营养性吸吮对缓解足跟采血所致新生儿疼痛的临床效果研究

    探索非营养性吸吮对足跟采血致新生儿疼痛的干预效果。将128例新生儿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57例)和干预组(71例),在采足跟血前1min、穿刺后15s、1min、2min、3 min 分别记录心率、呼吸、经皮血氧饱和度,并在穿刺1min 后根据新生儿疼痛评估量表进行疼痛评分。采血后15s、1min,两组新生儿心率、呼吸较采血前明显加快(P<0.01),穿刺后3min 恢复穿刺前水平;两组新生儿经皮血氧饱和度仅在足跟采血后15s 有显著下降(P<0.01);干预组新生儿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非营养性吸吮可缓解足跟采血所致新生儿疼痛,在临床工作中可推广应用。

    作者:尹焕英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后应用药物辅助治疗的效果分析

    择取本院2012年9月~2015年1月接收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共计120例。按照随机分组分成甲、乙、丙三组。甲组术后应用孕三烯酮,乙组应用达菲林,丙组术后不给予药物辅助治疗。观察三组疗效,比较病情复发情况。结果甲组总有效率为97.5%,乙组为95.0%,丙组为77.5%。甲、乙两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乙、丙三组的病情复发率依次为5.0%、7.5%、27.5%。甲、乙两组明显低于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乙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对患者辅以药物治疗,可提高疗效,预防病情复发,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何洁丽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双排螺旋CT诊断肠梗阻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

    选取本院2005年1~12月收的肠梗阻96例患者。按照诊断时所用不同诊断方案分成两组,将应用 X 线平片诊断42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应用 GE 双排螺旋 CT 诊断54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疾病临床诊断结果和符合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梗阻原因、梗阻部位与梗阻符合率68.52%、79.63%与94.44%均较对照组35.71%、52.38%与69.05%高,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梗阻患者应用双排螺旋 CT 诊断的临床效果与价值较高,能够明确梗阻部位与具体原因,提高诊断符合率,从而为临床积极采取有效治疗措施提供参考,促进患者预后改善,具有较高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作者:周敬林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鼻内镜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效果分析

    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5年6月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资料40例,40例患者依照其病变范围和病变分期情况,接受不同程度的鼻内镜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切除手术,手术之后对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记录40例患者治疗效果。结果40例患者全部在鼻内镜下切除肿瘤,患者中没有出现眶内和颅内并发症,手术之后患者临床症状全部消失,对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显示,5例患者出现复发,复发率为12.5%。针对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通过鼻内镜手术治疗效果有效,治疗方法安全可靠,患者出血量比较少,视野清楚,手术之后为患者进行定期随访是治疗成功的重点。

    作者:何建波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胸腔镜与传统开胸术治疗创伤性血气胸的疗效观察

    选取2012年3月~2015年6月被我院收治的60例创伤性血气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胸手术治疗,研究组采用电视胸腔镜手术,综合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术后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胸腔引流时间、止痛药应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出现肺部感染1例,无切口感染、包裹性积液、肺不张及再次开胸止血等并发症发生,低于对照组的23.3%(P<0.05)。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创伤性血气胸效果确切,优于传统开胸术治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尹真红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社区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的疗效观察

    选取我中心2012年2月~2014年6月辖区内新纳入管理的20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自我管理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以分级管理模式为基础的综合干预模式进行干预,干预组采用自我管理模式进行干预。对比两组干预前后高血压知识的知晓率、服药依从性、血压自我监测和血压的控制情况。结果干预后自我管理组患者在知晓率、服药依从性、血压自我检测情况和血压控制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通过社区高血压自我管理可以明显增加高血压患者健康知识,改变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有效控制血压,是一种有效的社区高血压管理模式。

    作者:安秀莲;佟美娜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半肩关节置换术对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关节活动度及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究半肩关节置换术对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关节活动度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11年2月~2013年3月收治的79例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纳入研究对象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类型的不同分为锁定钢板内固定组(44例)与半肩关节置换组(35例)。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手术前、术后3个月肩关节活动度及术后1年内并发症情况。结果半肩关节置换组的手术时间为98.67±16.49min,显著低于内固定组107.23±14.68min(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及住院天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半肩关节置换组术后3个月时肩关节屈曲、外展、内旋、外旋活动度分别为121.46±24.51°、115.42±21.82°、69.51±8.59°、85.27±12.64°,均明显高于内固定组(P<0.05)。术后1年内,半肩关节置换组发生1例术后感染,无假体松动、移位情况发生,总并发症发生率2.86%;内固定组1例骨折部位不愈合,2例肱骨头坏死,总发生率为6.81%。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字2=0.636,P>0.05)。结论对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行办肩关节置换术,可明显增加其术后关节活动度,术后并发症少,治疗效果十分显著。

    作者:黄钟炼;邱开封;陈洪江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保护性回肠造口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的应用

    选取2010年10月~2015年8月本科收治的低位直肠癌患者64例,均行保肛术,将其中行保护性回肠造口的28例患者设为观察组,未行保护性回肠造口的36例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间吻合口漏发生率、术后恢复排气排便时间、恢复进食时间、住院时间等。结果观察组吻合口漏发生率3.5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89%(P<0.05);观察组术后恢复排气排便(3.0±0.5)d、恢复进食时间(3.1±0.4)d、住院时间(12.0±2.5)d 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保护性回肠造口能有效降低低位直肠癌保肛术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率,可有效缩短排气排便时间、住院时间,促进患者早期进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蔡徐杰;吴继营;曾彩华;蔡徐强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多次稽留流产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孕妇发生多次稽留流产危险因素,为预防稽留流产提供指导性意见。方法2013年7月~2015年7月,本院共收治稽留流产60例,其中多次稽留流产26例,调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多次稽留流产纳入多次组,单次稽留流产纳入单次组,并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多次组年龄(32.2±5.2)岁,高于单次组(24.6±1.8)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次组胚胎绒毛染色体阳性、生殖器异常、黄体功能不足、男方精液常规异常率高于单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示:年龄(P=0.033)、胚胎绒毛染色体阳性(P<0.001)、黄体功能不足(P=0.019)以及配偶精子异常(P=0.025)等为孕妇发生多次稽留流产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孕妇发生多次稽留流产与年龄、畸形、黄体功能、配偶精子质量等因素有关,应在早期进行针对性的预防。

    作者:郑晓霞;陈佩珊;张燕梅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多排螺旋CT多期扫描对胰腺癌诊断的临床价值分析

    56例检测发现胰腺肿块的患者均行超声和多排螺旋 CT 多期扫描检查,统计多排螺旋 CT 多期扫描和超声技术检测诊断胰腺癌的病例数,结合手术病理或穿刺活检结果比较两种检测方法对胰腺癌诊断的准确率,记录并对比分析胰腺癌患者和胰腺炎患者动脉期、门静脉期和延迟期三期的 CT 值。多排螺旋 CT 检查胰腺癌的准确率为90.69%,而超声检查的准确率为51.16%,多排螺旋 CT 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明显优于超声检测技术,且胰腺癌患者的CT 值在动脉期、门静脉期和延迟期均明显高于非胰腺癌患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排螺旋 CT 多期扫描辅助诊断胰腺癌可减少误诊率、漏诊率,提高癌症检出率,并能为临床诊治提供科学的数据资料和影像依据。

    作者:杨荣伟;刘栋云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米索前列醇在无痛人流术前应用临床分析

    选择2014年2月~2015年2月本院自愿要求进行无痛人流术的6~9周早孕、无阴道分娩史孕妇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孕妇术2h 阴道上药米索前列醇,对照组不用药,比较两组孕妇的无痛人流术效果。结果观察组在宫颈扩张程度、镇痛麻醉效果以及其他手术指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米索前列醇在无痛人流术前应用能够显著降低宫颈扩张难度,减少出血量和丙泊酚用量,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质量,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刘静娴;菜小红;谢晓英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羟糖苷滴眼液与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的疗效对比

    本研究为病例对照研究。收集拟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术(Phaco+IOL 植入术)的100例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47例(56只眼)术后使用羟糖苷滴眼液(第一组);53例(60只眼)术后使用玻璃酸钠滴眼液(第二组)。于术前,术后24h、1周、1个月收集患者四项干眼症检查结果。运用统计学软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在术后24h、1周、1个月时较术前的干眼症状评分升高,SIT 延长、BUT 缩短,CFST 评分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第一组干眼症量表评分,CFST 评分较第二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玻璃酸钠滴眼液在白内障术后早期及中期的观察中能够更加有效的缓解白内障术后干眼症不适症状。

    作者:陈永铃;杨婷婷;卢亚梅;周元清;邓洁飞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咪达唑仑复合舒芬太尼用于腰硬联合麻醉镇静的效果观察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于笔者所在医院接受 ASAⅠ~Ⅱ妇科手术患者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咪达唑仑复合舒芬太尼镇静,B 患者给予咪达唑仑镇静,对比两组患者给药10 min、30 min、60 min、90 min 的 OAA/S 评分和遗忘程度。观察组 OAA/S 评分和遗忘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具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体动反应发生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对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对临床手术患者采取咪达唑仑复合舒芬太尼具有良好的麻醉效果,麻醉效果优于单用咪达唑仑,但是在使用时要注意患者血氧饱和度等指标的变化。

    作者:肖航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产妇分娩中助产士护理的质量影响研究

    选取126例本院分娩的产妇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分娩,观察组采取助产士护理分娩,对比两组护理对分娩质量的影响。结果观察组自然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总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新生儿 Apgar 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产后2h 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 HAMD 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在产妇分娩过程中以助产士护理,可以缩短总产出时间而降低产妇痛苦,对母婴结局有利影响,保证母婴安全。

    作者:金生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下颌阻生齿拔除微创拔牙术的应用效果评定及分析

    择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于本院口腔科门诊行下颌阻生齿拔除的8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抽签法随机分为两组各44例,对照组行传统凿骨劈冠法拔牙,观察组行微创拔牙技术治疗拔牙,对比两组的拔牙时间、拔牙后疼痛及拔牙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拔牙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拔牙中 VAS 疼痛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微创拔牙术治疗下颌阻生齿疗效较佳,可缩短拔牙时间,减轻拔牙疼痛,减少术后并发症,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林钊锐;覃志程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雌激素联合钙剂预防高危孕妇产后出血的疗效分析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可能发生产后出血的高危孕妇6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催产素10 U 加0.9%生理盐水500ml 静脉滴注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雌激素联合钙剂治疗,比较两组高危孕妇患者2h 内出血量、2~24h 内出血量及子宫切除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2h 内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578.4±230.1ml vs 879.6±358.7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24h 两组患者出血量分别为(103.6±69.7)ml、(165.4±65.9)ml,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1例给予全部子宫切除术治疗,而观察组无子宫切除术及死亡病例。观察组30例患者中治疗后有1例出现恶心反应,对照组30例患者中治疗后1例出现恶心,两组都无呕吐和血栓形成。2例患者均未做特殊处理,均可自行缓解。雌激素联合钙剂预防产后出血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是预防产后出血的首选药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岑婷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应用胺碘酮治疗的临床观察

    选取2012年9月~2015年9月门诊收入的10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病患均存在室性心律失常。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55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利多卡因,观察组则应用胺碘酮。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心电图、心功能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9%,对照组为64.0%,两组患者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发作次数、心率和 QRS 波时间上均低于对照组(P<0.001);在 PR 间期和 LVEF 水平上均高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总发生率为5.5%,对照组28.0%,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应用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优于利多卡因,能良好改善患者心功能治疗,值得用于临床治疗中。

    作者:黄月华;张黔桓;彭赟;李勇逵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棘突椎板复位术应用于椎管肿瘤中的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棘突椎板复位术应用于椎管肿瘤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椎管肿瘤患者2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3例。观察组给予椎板棘突复位术治疗,对照组给予椎板棘突咬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出血量、脑脊液漏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3、6、12个月脊髓横截面积、脊髓成角畸形、脊柱不稳病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棘突椎板复位术应用于椎管肿瘤实现了解剖复位,减少了对脊柱生理结构的破坏,保证了脊柱的完整性、稳定性和活动度,有效地避免了术后脊柱不稳、椎管狭窄等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蔡丹辉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磺达肝癸钠与低分子肝素治疗肺栓塞临床对比研究

    选择本院2010年1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100例肺栓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2例。对照组采用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液治疗,观察组采用磺达肝癸钠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0%高于对照组的92.0%,但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2.0%低于对照组的1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磺达肝癸钠治疗肺栓塞患者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有一定安全性及临床价值,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刘晓黎;杨秀枝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右美托咪定与丙泊酚在硬膜外麻醉下妇科手术患者的镇静效果对比

    选取本院在2013年7月~2015年4月收治妇科手术患者116例为研究对象,均采取硬膜外麻醉,依照麻醉药物不同分为甲组和乙组各58例,甲组患者给予右美托咪定麻醉,乙组患者给予丙泊酚麻醉,分析镇痛效果。结果甲组手术5min(3.16±0.27)分、15min(4.29±0.74)分和手术完毕后镇静评分(4.26±0.31)分显著高于乙组手术5min(2.30±0.85)分、15min(2.85±0.53)分和手术完毕后(3.01±0.26)分(P<0.05),患者给药15min、手术开始15min MAP 均显著降低,但差异不明显,给药15min、手术开始15min、手术完毕后 HR、RR 显著降低,乙组患者 HR、RR下降程度显著高于甲组(P<0.05),甲组给药15min、手术开始15min、手术完毕后 BIS 均显著低于给药前和乙组(P<0.05),患者 SpO2均未出现明显变化,甲组术中躁动(6.9%)、心动过缓(6.9%)、低血糖发生率(6.9%)显著低于乙组躁动(10.3%)、心动过缓(10.3%)、低血糖发生率(25.9%)(P<0.05)。在妇科手术硬膜外麻醉中,采用右美托咪定麻醉镇静效果好,不良反应小,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黎卫华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