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改良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口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疗效探讨

张志雄

关键词:内窥镜, 改良泪囊鼻腔造口术, 慢性泪囊炎, 鼻泪管, 鼻黏膜
摘要:将患有慢性泪囊炎的患者60例80眼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分别行改良鼻内镜下泪囊造口术和常规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口术,术后进行半年至一年的回访,根据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以及术后炎症反应情况评价手术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愈26例,好转4例,治疗无效者0例,治疗总有效率达100%,而对照组治愈23例,好转2例,治疗无效者5例,治疗总有效率83.3%,两者相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较常规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口术效果好,术后炎症反应轻,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手术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肝衰竭患者血浆滤过透析过程中心理状况调查及分析

    对2012年10月~2014年10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90例肝衰竭患者开展问卷调查,分析患者的焦虑状态、焦虑诱发原因及焦虑程度的影响因素。结果90例患者中69例 SAS 评分超过50分,焦虑发生率为76.67%。对患者焦虑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家庭经济负担、医疗人员治疗经验和预后效果是引发患者焦虑的3个主要原因;90例患者平均 SAS 评分为(54.25±10.17)分,年龄、学历和医疗费用支付方式是影响患者焦虑状态严重程度的主要危险因素,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肝衰竭患者血浆滤过透析过程中多存在焦虑状态,家庭经济负担、医疗人员治疗经验和预后效果是引发患者焦虑的3个主要原因,年龄、学历和医疗费用支付方式是影响患者焦虑状态严重程度的主要危险因素。

    作者:陈苑莉;林晓岚;陈菲菲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桂枝汤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桂枝汤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效果及炎症反应情况。方法纳入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1月~2014年11月确诊为慢性湿疹的患者100例,同时纳入笔者所在医院体检科检查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收集患受试者的临床治疗及入院检查的实验室数据,同时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纳入研究的受试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5和白细胞介素-7的表达水平,将患者的一般数据及血清白细胞介素-25和白细胞介素-7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慢性湿疹患者白细胞介素-7、白细胞介素-25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湿疹组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桂枝汤能有效促进慢性湿疹疾病恢复,缓解症状及体征,通过降低炎症反应以提高疗效。

    作者:王晓燕;陈家兴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烧伤导致应激性溃疡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治措施的探讨

    纳入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大面积烧伤患者266例,其中并发应激性溃疡患者28例作为烧伤导致应激性溃疡组,其余作为烧伤未导致应激性溃疡组,收集此28例患者的相关资料,同时对烧伤导致应激性溃疡患者进行治疗及观察,分析防治方案。结果发生烧伤导致应激性溃疡的患者发病率为10.5%,分析发生烧伤导致应激性溃疡的危险因素并通过应用抗酸剂、吸氧、止痛等综合性预防,积极液体复苏,积极防治感染和创面处理,症状得到了有效控制,其中烧伤导致应激性溃疡组高龄、大面积烧伤、休克比例高于烧伤未导致应激性溃疡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高龄、大面积烧伤、休克是大面积烧伤患者并发应激性溃疡的独立危险因素。影响烧伤导致应激性溃疡的危险因素有高龄、大面积烧伤、休克;对高危患者应当密切观察病情,规范化管理运用于预防烧伤导致应激性溃疡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张凤刚;沈锐;陈晓东;刘婕婷;阮树斌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血清胱抑素c及B2微球蛋白对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预测价值研究

    选取住院的2型糖尿病 DR 患者(DR 组)60例作为研究对象,2型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患者(NDR 组)及体检健康对照组各60例,检测血清胱抑素 C、β2微球蛋白等。结果 DR 组血清胱抑素 C 及β2微球蛋白均高于NDR 组和对照组,而 NDR 组的β2微球蛋白水平又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胱抑素 C 与病程、β2微球蛋白、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呈正相关,与肾小球滤过率(eGFR)呈负相关。Logistic 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胱抑素 C、β2微球蛋白、TC 和收缩压(SBP)为影响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的危险因素。DR 患者的血清胱抑素 C 及β2微球蛋白均呈升高趋势,胱抑素 C 联合β2微球蛋白的检测对2型糖尿病视网病变的诊治有一定指导意义。

    作者:胡丽;皮银珍;刘罗坤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行常规推拿手法合用髂胫束压痛点推拿治疗的效果评价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康复科2014年7月~2015年8月收治的7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照随机平行的方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通过常规推拿手法,联合髂胫束压痛点推拿治疗,对照组采取单纯常规推拿手法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7.14%,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通过常规推拿手法,联合髂胫束压痛点治疗,可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同时安全、可靠,可促使患者及早获得康复,值得临床深入推广。

    作者:梁爱军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子宫动脉栓塞在中晚孕合并前置胎盘中的应用研究

    选取2012年9月~2015年8月本院收治的中晚孕合并前置胎盘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剖宫取胎术,观察组实施子宫动脉栓塞后再行剖宫术。记录两组手术时间、子宫切除率、术中及产后出血量,并比较产后血清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水平及卵巢动脉阻力指数(RI),评价生育功能。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73.48±3.21)min、产后 LH(6.92±0.46)IU/ml、FSH(7.18±0.66) IU/ml、E2(377.04±18.31)pg/ml、RI(0.62±0.36)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987.56±18.79)ml、产后出血量(297.6±31.53)m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子宫切除率11.4%、6.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动脉栓塞可有效降低前置胎盘术中及产后出血量,同时对女性血清性激素及卵巢动脉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影响,不会增加子宫切除率,是一种有效治疗手段。

    作者:孟庆举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早期嚼服氯吡格雷及阿斯匹林联合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10月~2015年11月确诊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100例,依据随机分配原则分为早期组和晚期组,每组5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嚼服氯吡格雷及阿斯匹林联合静脉溶栓治疗,其中早期组溶栓时间在发病后6h 内,晚期组溶栓时间在发病后6h 后,统计分析所有患者溶栓、CK-MB、CPK 的峰值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情况。结果早期组溶栓成功率明显高于晚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组 CK-MB、CPK的峰值明显、LVEF 水平明显高于晚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嚼服氯吡格雷及阿斯匹林联合静脉溶栓治疗可有效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溶栓成功率,改善患者心功能,进而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作进一步推广。

    作者:黄秀琴;黄贵生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二维超声心动图联合STIC技术在胎儿心脏畸形筛查中的应用研究

    选取2013年4月~2016年2月间来本院进行胎儿畸形产前筛查的部分孕妇530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二维超声心动图和 STIC 技术检查,记录两者的检查时间并对比单纯的二维超声心动图与二维超声心动图联合STIC 技术两种检查方法在房室连接异常、房室间隔异常、动脉与心室连接异常等准确率。结果采用二维超声心动图联合 STIC 技术诊断符合率为99.40%,单纯使用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方法诊断符合率为95.29%。使用二维超声心动图联合 STIC 技术可显著提升诊断的准确率,更准确了解胎儿心室、心房异常情况,判断胎儿的心室-动脉连接是否异常,为胎儿心脏畸形产前诊断提供依据。

    作者:陈秋妹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右美托咪啶与芬太尼对七氟醚麻醉术后躁动的预防作用研究

    探讨右美托咪啶与芬太尼对七氟醚麻醉术后躁动的预防作用。选取实施外科手术并采用七氟醚麻醉的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右美托咪啶组、芬太尼组和氯化钠组各40例,分别在手术结束前10min 给予右美托咪啶、芬太尼和氯化钠溶液,观察三组用药后的躁动情况、苏醒时间及麻醉恢复时间。三组的躁动率分别为10.00%、17.50%和35.00%,,右美托咪啶组的躁动预防效果好,其次为芬太尼组;三组苏醒时间比较,氯化钠组短,三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麻醉恢复时间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右美托咪啶与芬太尼对七氟醚麻醉术后患者躁动均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右美托咪啶抑制躁动的效果更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肖航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与开腹子宫肌瘤剥除术的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48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对照研究,结合临床随机表法将其平均地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应用开腹子宫肌瘤剥除术与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对比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手术及预后指标(手术时间、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是8.4%,对照组是2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残留率是8.4%,复发率是12.5%,对照组残留率是4.2%,复发率是16.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子宫肌瘤的治疗中,开腹子宫肌瘤剥除术与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均有着确切的疗效,但是后者能够有效地改善手术及预后指标,减少并发症,可普及。

    作者:唐莉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纤维支气管镜辅助治疗重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疗效及对患者呼吸力学、炎症因子含量的影响分析

    抽选2014年6月~2015年7月就诊于本院呼吸内科的重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98例,随机法分为联合组(n=49)和对照组(n=49),对照组给予抗生素和灌洗吸痰治疗,联合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纤维支气管镜辅助治疗。评估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检测治疗前后患者气道峰压(PIP)、气道阻力(Raw)、动脉顺应性(Cdyn)、呼吸做功(WOB)及 C 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前降钙素(PCT)水平。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97.96%与对照组85.71%比较显著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后 PIP、Raw、WOB 水平低于对照组[(17.53±2.12)cm H2O、(8.07±0.61)cm H2O/(L×S)、(0.33±0.04)J/LVS(27.48±5.06)cm H2O、(12.83±0.87)cm H2O/(L×S)、(0.56±0.07)J/L], Cdyn 水平高于对照组[(35.18±5.69)ml/cm H2O VS(28.33±3.04)ml/cm H2O],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 CRP、IL-6及 PCT 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联合组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纤维支气管镜辅助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能有效清除患者气道分泌物,改善患者呼吸力学指标及炎症因子水平,临床疗效佳。

    作者:黄岸佳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与磁共振检查对胆胰疾病的诊断评估与比较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与磁共振检查(MRI)对胆胰疾病的诊断评估与比较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1月~2014年6月期间本院采用 MRI 诊断及 ERCP 诊治的200例胆胰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诊断率、疾病种类、治疗方法、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等因素进行研究。结果单纯 ERCP 诊断病例42例,治疗性ERCP158例,包括胆总管结石78例(49.4%),恶性胆道梗阻32例(20.3%),慢性胰腺炎合并胰管狭窄28例(17.7%),化脓性胆管炎20例(12.7%)。全组 ERCP 诊断率为91.5%,高于 MRI 诊断率的70.0%(P<0.05)。结论ERCP 是诊断及治疗胆胰疾病的有效手段,适合胆总管结石、恶性胆道梗阻、慢性胰腺炎合并胰管狭窄及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等疾病,因其具有微创的特点,更适合于年老体弱患者。

    作者:魏方军;云永兴;郑广平;陆普选;王立非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连续护理干预模式对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的研究

    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于本院住院治疗的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7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连续护理干预模式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治疗组采取连续护理干预模式,采用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和护理质量调查对护理工作质量及满意度进行调查分析;统计两组患者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早期并发症情况及住院费用等指标情况。结果连续护理干预模式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的并发症及住院费用也少于对照组;连续护理干预模式组的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连续护理干预模式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连续护理干预模式在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中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更加经济有效的促进脊髓损伤临床患者的术后康复。

    作者:于亚英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腹腔镜微创手术与传统开腹术治疗胃癌的临床对比分析

    目的:比较腹腔镜微创手术与传统对开腹胃癌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月~2013年1月接受胃癌切除术的患者88例,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1例),观察组行腹腔镜下胃癌切除术,对照组行开腹胃癌切除术,术后对两组术中情况、术后情况、并发症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术后在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方面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8.51%、21.9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淋巴结清扫总数、第一及第二站淋巴结数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胃癌切除术属微创手术,术中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等情况均优于开腹手术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铠生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解剖面神经总干在28例第一鳃裂囊肿及瘘管切除术中临床应用

    选取笔者所在科室2013年4月~2015年2月收治的28例第一鳃裂囊肿及瘘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随机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14例,采用面神经总干解剖法,对照组14例,采用面神经下颌缘支解剖法,回顾性分析两种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与复发情况等。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0.0%)明显低于对照组(28.6%),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1年后,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观察组的复发率为0.0%,对照组的复发率为35.7%,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解剖面神经总干在第一腮裂囊肿及瘘管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地降低患者不良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患者的复发率,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罗德保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强化心理支持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8月~2014年3月就诊的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中11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6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基于强化心理支持,探究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在 PaO2、PaCO2、呼吸频率和心率的对比中,观察组的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强化心理支持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具有较高的临床护理效果,且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的进一步康复,其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意义,值得进一步应用以及推广。

    作者:熊慧英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临床应用效果评价的研究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进行自然分娩的初产妇20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这200例产妇均通过信封抽取的方式进行分组,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试验组在自然分娩中使用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对照组在自然分娩中使用传统会阴保护接生技术,并在结束分娩后,对比分析两组的会阴侧切率、会阴完整率、会阴裂伤率、会阴水肿率及新生儿 Apgar 评分。试验组新生儿 Apgar 评分为(8.74±1.22)分,对照组新生儿 Apgar 评分为(8.12±1.32)分,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t=3.449,P<0.01);试验组的会阴侧切率、会阴Ⅱ度裂伤率、会阴水肿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会阴完整率、会阴Ⅰ度裂伤率高于对照组(P<0.05)。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在自然分娩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可有效减少会阴损伤,改善新生儿的预后结局,值得在自然分娩中应用。

    作者:焦瑞平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免缝型硬脑膜在重型颅脑损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选取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普通硬脑膜进行缝合修补,研究组采用免缝型硬脑膜进行修补,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术中硬脑膜破损例数、ICU 住院天数、总住院天数及颅骨修补手术时间和修补时间间隔。研究组 ICU 住院天数和总住院天数和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研究组术中出血量(125.6±60.2)ml,术中硬脑膜破损1例;对照组术中出血量(330.2±103.4)ml,硬脑膜破损10例,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及术中硬脑膜破损例数均比对照组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颅骨修补时间间隔(218.3±20.6)d,比对照组的(103.5±10.4)d 更长,且研究组颅骨修补手术时间(75.2±6.7)min,比对照组的(128.3±12.9)min 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重型颅脑损伤手术中使用免缝型硬脑膜,可有效降低术中出血量和硬脑膜破损次数,此外还为后期颅骨的修补奠定了有利的基础。

    作者:李宝嘉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临床研究

    将90例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美托洛尔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稳心颗粒口服治疗,比较两组在第4周和第8周的临床疗效。结果第4周时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2.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2%;第8周时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7%)与对照组(1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有助于改善临床症状,疗效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作者:张艳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用于腹部手术控制性降压的胃肠保护作用观察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用于腹部手术控制性降压的胃肠保护作用。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6月~2015年6月140例腹部手术控制性降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抽签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70例。观察组采用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对照组采用七氟醚,用于腹部手术控制性降压。比较两组术后血流动力学及动脉血气指标,包括动脉压(MAP)、心率(HR)、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并观察两组胃张力及血清指标变化,包括胃黏膜二氧化碳分压(PgCO2)黏膜酸碱度(PHi),肠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结果比较两组血流动力学及动脉血气指标中,观察组术后,MAP、HR、PaCO2、PetCO2等指标上升,分别为(87.7±6.6)mmHg,(81.1±7.1)次/min,(4.87±0.14)kPa,(4.52±0.13)kPa,较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较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胃张力及血清指标中,观察组术后 PgCO2、I-FABP 明显上升,PHi 下降,分别为(5.61±0.47)kPa、(143.21±34.5)μg/L、(7.26±0.02),较组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用于腹部手术控制性降压的胃肠保护中,相对于七氟醚更能减弱胃肠道缺血,对胃肠道损伤的保护作用更具有优势。

    作者:陈永亮;刘晖;黄风贞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