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航
选择2013年2月~2015年2月来我院就诊的162例角膜异物合并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临床病例资料,总结发病特点,随访3个月,观察预后。结果角膜异物合并感染患者男性显著多于女性,年龄15~35岁的体力劳动者患者显著多于其他人群,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视力在0.8以上的患者例数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角膜异物合并感染多发于青年体力劳动者,治疗后可伴有不同程度的视力下降,尤其是瞳孔区的异物,临床工作中应十分重视异物剔除的操作过程,尽量避免损伤异物周围的角膜组织,同时进行针对性健康知识教育,降低角膜异物合并感染发生率,防止治疗后视力下降。
作者:徐鑫;王智强 刊期: 2016年第13期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2月~2015年1月就诊经临床、影像学及病理证实为Ⅲ期、Ⅳ期且无脑转移的NSCLC 患者72例,且确诊当时伴有肿瘤相关性疼痛(数字评分量表评分≥4分),无手术指征或不愿手术治疗, KPS 评分>60分,局部晚期患者未针对原发部位行放射治疗,知情并同意接受化疗及热疗,随机将其分成三组,每组24例。A 组采用热疗结合化疗共同治疗,B 组采用单纯热疗治疗,C 组采用单纯对症治疗,A 组与 B 组治疗过程中出现爆发疼痛时仍予以对症处理,观察三组治疗前后疼痛情况、KPS 评分及爆发痛次数情况,观察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疼痛情况采用主诉疼痛分级(VRS)进行评定,采用卡方检验法统计分析。结果通过治疗发现,B 组的疼痛情况、KPS 评分情况明显优于 C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 组的疼痛情况、KPS 评分情况明显优于 B 组、C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 组、B 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亚高温全身热疗在晚期 NSCLC 癌痛治疗中有确切疗效,能有效的减轻患者癌痛,减少爆发痛发作次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结合化疗疗效更明显,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郑炎标;叶燕明 刊期: 2016年第13期
随机选取2011年3月~2014年10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80例,依据干预方法将这些患者分为研究组(n=40)和对照组(n=40)。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给予研究组护理风险干预,然后对两组的护理风险率和焦虑程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组的护理风险率7.5%(3/40)显著低于对照组27.5%(11/40)(P<0.05),GLU、P2hPG、HbA1c、TG、BMI 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SAS 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满意度97.5%(39/40)显著高于对照组75.0%(30/40)(P<0.05)。护理风险干预能够降低糖尿病患者护理风险率,缓解其焦虑程度。
作者:欧秀莲 刊期: 2016年第13期
选取2013年7月~2014年9月于本院实施无痛胃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患者共计72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临床常规护理,护理组患者在上述基础上给予围术期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护理组中患者套扎术成功率100%,对照组为63.9%,护理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护理组并发症发生1例(咳嗽),对照组发生9例(咳嗽2例,出血5例,躁动以及神志不清2例),护理组在并发症情况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组满意例数31例,满意度100%,对照组满意例数11例,不满意7例,满意度80.6%。护理组优于对照组(P<0.05)。适当的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手术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的反生情况,增强患者生存舒适度。值得临床深入研究和广泛推广。
作者:谢琴琴 刊期: 2016年第13期
选取就诊的冠心病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个7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之上,同时给予积极心理护理干预,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自我效能感水平和医学应对方式方面的变化。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自我效能感和医学应对方式均发生变化,观察组干预后“面对”评分为16.35±2.51分,“畏惧”评分为0.02±2.51分,“逃避”评分为0.56±2.12分;对照组分别为14.17±2.0分、2.56±3.00分、2.63±3.25分,观察组评分结果要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为了提高冠心病患者的自我效能感和医学应对方式等方面的水平,可以在患者接受治疗的同时,给予积极、科学的心理护理干预,以提高改善患者预后质量。
作者:蒋淑红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顺尓宁联合万托林配合储雾罐辅助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及安全性的探讨。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近收治的98名毛细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9例。两组均采用综合治疗,但对照组主要使用顺尓宁,而治疗组主要使用顺尓宁联合万托林配合 CWG-Ⅲ面罩(320ml)储雾罐辅助吸入,进行疗效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治愈35例,好转9例,无效5例;对照组治愈24例,好转9例,无效16例。结论在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方面,顺尔宁联合万托林配合储雾罐辅助吸入治疗效果明显,有助于降低住院率,值得医院推广使用。
作者:林俊芳;方炳武;黄炳壮 刊期: 2016年第13期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8月~2014年3月就诊的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中11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6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基于强化心理支持,探究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在 PaO2、PaCO2、呼吸频率和心率的对比中,观察组的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强化心理支持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具有较高的临床护理效果,且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的进一步康复,其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意义,值得进一步应用以及推广。
作者:熊慧英 刊期: 2016年第13期
选择临床确诊的 DCM 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随机抽取4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进行研究,每位患者均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二尖瓣舒张早期峰值流速(E 峰)和舒张晚期峰值流速(A 峰),并采用双通道多普勒法(DPw)和传统方法分别获得左心室 Tei 指数和舒张早期二尖瓣血流峰值流速(E)与彩色 M 型舒张早期血流传播速度(Vp)比值(E/Vp),观察对比分析各组心脏结构及心功能参数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两种方法测得 Tei 指数和 E/Vp 均高于对照组(P<0.05);与传统方法相比,双通道多普勒超声成像技术测的 Tei 指数和 E/Vp 均增大(P<0.05)。双通道多普勒超声成像技术测量 Tei 指数及 E/Vp 不受心律的影响,可作为准确敏感评估 DCM 患者左心室功能的指标。
作者:纪宗萍 刊期: 2016年第13期
本次研究将选取我院各科室护士,每个科室选择1~3名护士,一共选择护士60名。将护士组成糖尿病联络护士小组,并对所有组员进行糖尿病相关知识的系统培训。待小组成员掌握了糖尿病相关知识后,让组员去带动非糖尿病科室护士学习糖尿病相关知识。结果糖尿病联络护士小组成立前后其护理技能与相关知识掌握程度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均存在明显差异,且成立后各指标明显优于成立前(P<0.05)。通过为糖尿病护士进行糖尿病相关知识的系统培训后,能够对非糖尿病病区护理风险管理中起到的作用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罗明春 刊期: 2016年第13期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产科的初产妇35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7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理性情绪疗法。对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产程时间及新生儿窒息率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的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新生儿窒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产程平均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理性情绪疗法对初产妇可提高自然分娩率、缩短第一产程时间、降低新生儿窒息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章帮秀;孙正芳;梁洁平;姚荐芳;麦玉芳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纳入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大面积烧伤患者266例,其中并发应激性溃疡患者28例作为烧伤导致应激性溃疡组,其余作为烧伤未导致应激性溃疡组,收集此28例患者的相关资料,同时对烧伤导致应激性溃疡患者进行治疗及观察,分析防治方案。结果发生烧伤导致应激性溃疡的患者发病率为10.5%,分析发生烧伤导致应激性溃疡的危险因素并通过应用抗酸剂、吸氧、止痛等综合性预防,积极液体复苏,积极防治感染和创面处理,症状得到了有效控制,其中烧伤导致应激性溃疡组高龄、大面积烧伤、休克比例高于烧伤未导致应激性溃疡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高龄、大面积烧伤、休克是大面积烧伤患者并发应激性溃疡的独立危险因素。影响烧伤导致应激性溃疡的危险因素有高龄、大面积烧伤、休克;对高危患者应当密切观察病情,规范化管理运用于预防烧伤导致应激性溃疡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张凤刚;沈锐;陈晓东;刘婕婷;阮树斌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研究分析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对于胃食管癌前病变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70例胃食管癌前病变患者,抽签分为两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应用开放式外科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疼痛等级、疗效、并发症以及术后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出血量、疼痛程度均比对照组低,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比例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术后3、6、12个月癌细胞复发概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胃食管癌前病变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郑丽梅;陈治熙;黎静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比较腹腔镜微创手术与传统对开腹胃癌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月~2013年1月接受胃癌切除术的患者88例,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1例),观察组行腹腔镜下胃癌切除术,对照组行开腹胃癌切除术,术后对两组术中情况、术后情况、并发症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术后在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方面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8.51%、21.9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淋巴结清扫总数、第一及第二站淋巴结数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胃癌切除术属微创手术,术中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等情况均优于开腹手术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铠生 刊期: 2016年第13期
对本院网球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小针刀合穴位贴敷治疗网球肘的临床治疗效果。选择本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门诊治疗的网球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一共100例,随机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为50例,对照组采用电针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小针刀和玉龙散(院内中药贴剂)穴位贴敷进行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结果(1)观察组治疗有效率达到90%,对照组治疗有效率达到60%,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三个月后随访,观察组治疗有效率达94%,对照组治疗有效率达60%,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单纯保守治疗方法治疗对比,采用小针刀和玉龙散穴位贴敷治疗方法对网球肘进行联合治疗具有更加确切的治疗效果,同时远期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肘关节疼痛,消除关节炎症,值得临床广泛应用以及推广。
作者:侯军杰;符名赟;李灿杨;黄狄 刊期: 2016年第13期
选取2015年6月~2015年12月收集的78例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结果本组78例患儿中,33例(42.31%)为 IVS-II654(C → T)、21例(26.92%)为 CD41-42(-TCTT)、8例(10.26%)为 TATAbox-28(A → G)、8例(10.26%)为 CD17(A → C)、5例(6.41%)为 CD27-28(+C),SD43(G → T)、TATAbox-29(A → G)及 CD71-72(+A)各1例;临床表现型特点主要包括年龄、血红蛋白 A2、血糖蛋白 F,其中-28/654型患儿发病年龄(11.31±7.82)个月,相较于41-42/654型(5.83±3.50)个月、17/654型(3.49±0.56)个月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t=5.649、8.809, P<0.05);相较于其他类型,-28/41-42型 Hbg(85.97±5.98)l 显著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β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类型具有显著的复杂性,不同类型下的临床表现性特征也会产生相应变化,积极利用基因检测技术加强β地中海贫血的诊断对提高治疗针对性与有效性尤为重要。
作者:王葭 刊期: 2016年第13期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10月~2014年11月治疗阑尾炎的患者7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全面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观察两组的排气功能恢复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治疗总时间。结果治疗组的排气功能恢复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护理满意度为100%,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64.10%,治疗组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阑尾炎手术患者中采用全面护理干预能有效的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缩短患者的排气功能恢复时间、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治疗总时间,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万来平 刊期: 2016年第13期
对31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取 PLDD+O3术,术后随访12个月。结果术后3个月统计纳入31例病例,手术成功率100%,其中有6例无效,显效加有效率81%。经皮椎间盘激光消融联合臭氧注射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韩建农;王云鹏;陈家营;陈文英;杨辉;张薇;赖继东 刊期: 2016年第13期
收集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择期行甲状腺瘤手术患者10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行认知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手术应激指标变化。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心理应激(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血压(SBP、DBP)、心率(HR)、皮质醇及血管紧张素Ⅱ(ATⅡ)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甲状腺瘤手术患者开展认知护理干预有利于降低患者的心理和生理应激反应,提高手术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余莉 刊期: 2016年第13期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月~2015年11月成功进行胸外科手术的1254例患者进行分析,其中48例发生了下肢深静脉血栓,其他的病例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特征,运用 Logistic 分析胸外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1254例患者中有48例发生了下肢深静脉血栓,经过单因素条件 Logistic 分析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为下肢骨折及骨科相关性疾病、脑血管病致卧床、恶性肿瘤、高血压、糖尿病、肥胖、长时间制动、静脉内应用刺激性强的药物、静脉内留置管道,多因素 Logistic 分析发现长时间制动、静脉内应用刺激性强的药物及静脉内留置管道是诱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独立危险因素。影响胸外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对高危患者应当密切观察病情。
作者:任康奇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与磁共振检查(MRI)对胆胰疾病的诊断评估与比较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1月~2014年6月期间本院采用 MRI 诊断及 ERCP 诊治的200例胆胰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诊断率、疾病种类、治疗方法、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等因素进行研究。结果单纯 ERCP 诊断病例42例,治疗性ERCP158例,包括胆总管结石78例(49.4%),恶性胆道梗阻32例(20.3%),慢性胰腺炎合并胰管狭窄28例(17.7%),化脓性胆管炎20例(12.7%)。全组 ERCP 诊断率为91.5%,高于 MRI 诊断率的70.0%(P<0.05)。结论ERCP 是诊断及治疗胆胰疾病的有效手段,适合胆总管结石、恶性胆道梗阻、慢性胰腺炎合并胰管狭窄及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等疾病,因其具有微创的特点,更适合于年老体弱患者。
作者:魏方军;云永兴;郑广平;陆普选;王立非 刊期: 2016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