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烧伤导致应激性溃疡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治措施的探讨

张凤刚;沈锐;陈晓东;刘婕婷;阮树斌

关键词:烧伤导致应激性溃疡, 危险因素, 大面积烧伤, 休克
摘要:纳入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大面积烧伤患者266例,其中并发应激性溃疡患者28例作为烧伤导致应激性溃疡组,其余作为烧伤未导致应激性溃疡组,收集此28例患者的相关资料,同时对烧伤导致应激性溃疡患者进行治疗及观察,分析防治方案。结果发生烧伤导致应激性溃疡的患者发病率为10.5%,分析发生烧伤导致应激性溃疡的危险因素并通过应用抗酸剂、吸氧、止痛等综合性预防,积极液体复苏,积极防治感染和创面处理,症状得到了有效控制,其中烧伤导致应激性溃疡组高龄、大面积烧伤、休克比例高于烧伤未导致应激性溃疡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高龄、大面积烧伤、休克是大面积烧伤患者并发应激性溃疡的独立危险因素。影响烧伤导致应激性溃疡的危险因素有高龄、大面积烧伤、休克;对高危患者应当密切观察病情,规范化管理运用于预防烧伤导致应激性溃疡是十分必要的。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连续护理干预模式对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的研究

    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于本院住院治疗的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7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连续护理干预模式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治疗组采取连续护理干预模式,采用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和护理质量调查对护理工作质量及满意度进行调查分析;统计两组患者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早期并发症情况及住院费用等指标情况。结果连续护理干预模式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的并发症及住院费用也少于对照组;连续护理干预模式组的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连续护理干预模式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连续护理干预模式在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中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更加经济有效的促进脊髓损伤临床患者的术后康复。

    作者:于亚英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应用B超定位经皮膀胱穿刺联合输尿管镜治疗尿道损伤的临床应用价值

    选取2013年3月始笔者所在科住院的尿道损伤患者24例,患者需经直肠指检、尿道造影、诊断性导尿确诊为尿道损伤。所有患者均在诊断性导尿失败后行急诊手术,手术方式为应用 B 超定位经皮膀胱穿刺联合输尿管镜尿道会师术。结果23例Ⅰ期成功会师,1例因后尿道长段损伤及合并严重骨盆骨折,仅作膀胱造瘘尿流改道,待病情稳定3个月后行尿道成形术治疗。所有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出现尿道狭窄2例。复查残余尿量均<20ml,大尿流率为12.5~24.8ml/s,平均20.5ml/s,无尿瘘、无尿失禁和无勃起功能障碍。应用 B 超定位经皮膀胱穿刺联合输尿管镜治疗尿道损伤,手术时间短,创伤小,会师成功率高,临床疗效佳,术后并发症少,可作为急诊治疗尿道损伤的首选方法。

    作者:江方波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实施预见性护理对手术室麻醉患者的应用效果评价

    选取120例手术室麻醉患者,依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列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预见性护理。结果两组血压、心率情况和术后疼痛评分以及满意度情况比较,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室麻醉患者中应用预见性护理有助于稳定其生命体征,能够有效地缓解其疼痛,提高满意度。

    作者:刘频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精子形态学分析中染色方法的对比分析

    选择76例标本,分别涂片两张,而后采取 Diff-Quik 染色法及改良巴氏染色法展开分别染色,对同一标本不同染色方法的检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观察指标包括: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头部、中段、尾段缺陷精子百分率、畸形精子形态指数(TZI)以及精子畸形指数(SDI)等。结果对比发现,两种染色方法在对精子形态进行评估的过程中,正常形态率、各种类型的缺陷率、畸形精子指数、精子畸形指数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取Diff-Quik 染色法和改良巴氏染色法对精子形态评估时,结果比较无明显差异,尽管改良巴氏染色法相对经典,但是其操作比较繁琐,因此,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若是工作量较大,并且急需准确的精子形态学检验报告,建议考虑采取 Diff-Quik 染色法进行精子形态学染色分析。

    作者:李林;吴励梅;罗一平;李彩英;徐妙容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胃食管癌前病变内镜下黏膜切除的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对于胃食管癌前病变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70例胃食管癌前病变患者,抽签分为两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应用开放式外科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疼痛等级、疗效、并发症以及术后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出血量、疼痛程度均比对照组低,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比例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术后3、6、12个月癌细胞复发概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胃食管癌前病变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郑丽梅;陈治熙;黎静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与磁共振检查对胆胰疾病的诊断评估与比较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与磁共振检查(MRI)对胆胰疾病的诊断评估与比较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1月~2014年6月期间本院采用 MRI 诊断及 ERCP 诊治的200例胆胰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诊断率、疾病种类、治疗方法、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等因素进行研究。结果单纯 ERCP 诊断病例42例,治疗性ERCP158例,包括胆总管结石78例(49.4%),恶性胆道梗阻32例(20.3%),慢性胰腺炎合并胰管狭窄28例(17.7%),化脓性胆管炎20例(12.7%)。全组 ERCP 诊断率为91.5%,高于 MRI 诊断率的70.0%(P<0.05)。结论ERCP 是诊断及治疗胆胰疾病的有效手段,适合胆总管结石、恶性胆道梗阻、慢性胰腺炎合并胰管狭窄及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等疾病,因其具有微创的特点,更适合于年老体弱患者。

    作者:魏方军;云永兴;郑广平;陆普选;王立非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效果初步评定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均采取美托洛尔药物治疗,而联合组则采取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后比对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94.00%显著高于对照组69.39%,且不良反应发生率4.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4.29%,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治疗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时,采取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药物有较好的临床价值,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疗效。

    作者:陈炀森;王侠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丙卡氟替卡松吸入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观察

    入选我院符合标准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98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丙卡氟替卡松吸入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后的症状变化、大呼气峰流值变化及复发情况等。结果两组患儿经过治疗后,其咳嗽的频度均减轻,但观察组的症状评分情况、PEF 指标升高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的复发率6.1%明显低于对照组28.6%,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临床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采用丙卡氟替卡松治疗,大大缓解了患儿的不适症状,提高了患儿大呼气峰流值水平,减少了临床复发率,提高了患儿的生活质量,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玲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CT定量测量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 MSCT 定量测量肺密度及肺容积指标与肺功能指标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7月60例 COPD 患者为 COPD 组,6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均行胸部 MSCT 检查及肺功能检查检查。测量并比较 COPD 组和对照组 MSCT 定量测量指标及肺功能指标的差异,观察 COPD 患者 MSCT 定量测量指标与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COPD 组 Vex、Vin、Vex/Vin 均显著高于对照组,MLDex、MLDin、Vin-Vex 及 MLDex-MLDin 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OPD 组 FEV1、FVC 及FEV1/FVC 均显著高于对照组,RV、TLC、RV/TLC 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相关性分析显示,MLDex-MLDin 与肺功能指标 FEV1、FVC 及 FEV1/FVC 呈正相关,RV/TLC 呈负相关(P<0.05)。Vex/Vin 与肺功能指标 RV/TLC 存在正相关,Vin-Vex 与 FVC 具有正相关(P<0.05)。结论COPD 患者 MSCT 定量测量肺密度及肺容积指标均出现明显的改变,并与临床肺功能检测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作者:黄毅华;彭明;罗萍;蓝英萍;马进;肖新华;吴家东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三种手术方法治疗SchatzkerⅣ、Ⅴ型及Ⅵ型胫骨平台骨折对患者生存质量以及功能康复的改善评价

    目的:探讨三种手术方法治疗 Schatzker Ⅳ、Ⅴ及Ⅵ型胫骨平台骨折对患者生存质量以及功能康复的改善评价。方法2014年6月~2015年2月,本院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 Schatzker Ⅳ、Ⅴ及Ⅵ型胫骨平台骨折的患者108例随机分为Ⅰ、Ⅱ、Ⅲ组,每组36例患者。比较三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以及术后膝关节6个月和12个月的 HSS 评分,以此来评价术后患者的生存质量以及膝关节的功能康复。结果三组患者术后并发症以及骨折愈合时间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三组患者膝关节 HSS 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比较和Ⅱ、Ⅲ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三组患者膝关节 HSS 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Ⅲ组比较和Ⅱ、Ⅲ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和Ⅱ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种手术方式术后并发症以及骨折愈合时间相差不大。但是术中对鹅足进行保护或者修复的患者术后膝关节 HSS 评分较高,患者生存质量较高并膝关节有较好的活动度和稳定性。

    作者:吴福棠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艾灸在混合痔术后尿潴留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本次研究的104例混合痔术后尿潴留患者均为本院在2014年4月~2015年4月收治,将其根据住院顺序单双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观察组采用艾炙关元穴、气海穴和中极穴疗法,对照组患者只进行常规疗法,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平均排尿时间以及排尿量。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8%,排尿时间为(17.46±3.16)min,排尿量为(194.43±14.39)ml;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7.31%,排尿时间为(49.95±7.26)min,排尿量为(106.49±7.41)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艾灸在混合痔术后尿潴留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患者尿潴留症状得到明显缓解,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刘凡汝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体检护理管理中应用柔性管理理论的效果研究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10月~2015年4月体检的5000例受检对象,采取随机表数字法分为柔性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照常规体检护理要求和流程实施护理管理,柔性组应用柔性管理理论实施护理管理,对比分析两组受检对象满意情况、投诉情况以及护理人员满意情况。结果柔性组体检对象满意度评分(95.64±3.25)分明显比对照组高,投诉率(2.4%)低于对照组,且护理人员满意度评分(96.34±3.1)分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体检护理管理中应用柔性管理理论,可优化体检护理流程,强化护理工作者工作的创造性以及积极性,以此进一步提高受检对象以及护理人员的满意度,确保体检护理质量达标,提高其工作效率和水平。

    作者:吴红敏;虞敏;郑红菊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B族链球菌核酸检测在产前筛查中的应用

    目的:探索 B 族链球菌核酸检测在产前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来本院产检的孕妇中随机选出2000例作为观察对象,在孕周35~37周时采集孕妇的阴道分泌和肛周分泌物,对其进行细菌培养和 PCR 检测,对比分析两种方法的 B 族链球菌阳性率。并对 B 族链球菌阳性组(n=122)和阴性组(n=120,随机抽取)对象的分娩方式、产妇并发症、新生儿并发症进行对比。结果PCR 检测的阳性率为6.0%,明显高于采用细菌培养检测的阳性率4.45%(P<0.05);且阳性组的产妇早产、产后出血、胎膜早破发生率均高于阴性组,阳性组新生儿的感染、败血症、窒息发生率均高于阴性组(P<0.05)。结论对孕35~37周的孕妇采用 PCR 方法进行 B 族链球菌的检测检出率高,及早对 B 族链球菌阳性产妇进行干预,有助于减少母儿并发症,保障母婴健康。

    作者:杨笑琼;肖翔;钟阳青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持续肾脏替代治疗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效果分析

    选取收治的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者112例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均给予了持续肾脏替代治疗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比较治疗前后各项指标,以此明确临床疗效。112例患者治疗后,肌酸激酶(CK)、氮末端-前体脑钠肽(NT-ProBNP)、乳酸脱氢酶(LDH)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经联合治疗后,均好转出院。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采用持续肾脏替代治疗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疗效确切。

    作者:宋小宁;刘培健;陈德珠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深圳市罗湖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健康现状调查

    对罗湖区60岁及以上户籍老人进行健康体检,分析其体检结果。结果罗湖区老年人检出率较高的疾病或指标有甲状腺结节(或肿大)(55.64%)、主动脉硬化(52.38%)、高脂血症(52.23%)、高血压(43.77%)、高尿酸血症(41.90%)、超重或肥胖(41.50%)、心电图异常(36.06%)、脂肪肝(27.31%)、高血糖(26.50%)。男性心电图异常率高于女性,女性甲状腺结节(或肿大)、主动脉硬化、高脂血症、高血压、脂肪肝检出率均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人群中的甲状腺结节(或肿大)、主动脉硬化、高血压、高尿酸血症以及心电图异常随年龄的增加而增高,高脂血症、超重或肥胖以及脂肪肝检出率随年龄的增加而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深圳市罗湖区老年人群是一个甲状腺结节(或肿大)、主动脉硬化、高脂血症、高血压、高尿酸血症等慢性病高发的人群,应据此采取各种方法手段进行干预。

    作者:章敬芳;徐聪兵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无痛胃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护理配合

    选取2013年7月~2014年9月于本院实施无痛胃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患者共计72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临床常规护理,护理组患者在上述基础上给予围术期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护理组中患者套扎术成功率100%,对照组为63.9%,护理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护理组并发症发生1例(咳嗽),对照组发生9例(咳嗽2例,出血5例,躁动以及神志不清2例),护理组在并发症情况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组满意例数31例,满意度100%,对照组满意例数11例,不满意7例,满意度80.6%。护理组优于对照组(P<0.05)。适当的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手术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的反生情况,增强患者生存舒适度。值得临床深入研究和广泛推广。

    作者:谢琴琴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特殊护理干预在子宫输卵管造影术中的应用

    随机选笔者所在医院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子宫输卵管造影术患者100例作为观察对象,将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特殊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子宫输卵管造影术检查效果和术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两组的检查状况,观察组检查成功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对比两组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23.34%)低于对照组(60.00%),组间对比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子宫输卵管造影术中采用特殊护理干预,可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时,检查成功率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郭翠英;袁丽群;宋玲;阵秀娟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改良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口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疗效探讨

    将患有慢性泪囊炎的患者60例80眼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分别行改良鼻内镜下泪囊造口术和常规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口术,术后进行半年至一年的回访,根据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以及术后炎症反应情况评价手术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愈26例,好转4例,治疗无效者0例,治疗总有效率达100%,而对照组治愈23例,好转2例,治疗无效者5例,治疗总有效率83.3%,两者相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较常规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口术效果好,术后炎症反应轻,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手术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志雄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雷贝拉唑联合替普瑞酮治疗慢性胃炎患者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雷贝拉唑联合替普瑞酮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82例慢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n=41),两组均先给予替普瑞酮进行基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雷贝拉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观察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以及治疗前后胃黏膜修复效果情况,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对患者进行为期半年的随访,并记录患者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12%,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2.93%,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胃黏膜修复效果显著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随访结果表明,对照组复发率为19.51%,观察组复发率为2.44%,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慢性胃炎患者的治疗,采用雷贝拉唑联合替普瑞酮治疗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修复患者胃黏膜,促进患者恢复健康,具有安全性高,复发率低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段晓霞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血清胱抑素c及B2微球蛋白对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预测价值研究

    选取住院的2型糖尿病 DR 患者(DR 组)60例作为研究对象,2型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患者(NDR 组)及体检健康对照组各60例,检测血清胱抑素 C、β2微球蛋白等。结果 DR 组血清胱抑素 C 及β2微球蛋白均高于NDR 组和对照组,而 NDR 组的β2微球蛋白水平又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胱抑素 C 与病程、β2微球蛋白、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呈正相关,与肾小球滤过率(eGFR)呈负相关。Logistic 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胱抑素 C、β2微球蛋白、TC 和收缩压(SBP)为影响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的危险因素。DR 患者的血清胱抑素 C 及β2微球蛋白均呈升高趋势,胱抑素 C 联合β2微球蛋白的检测对2型糖尿病视网病变的诊治有一定指导意义。

    作者:胡丽;皮银珍;刘罗坤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