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雪仪;陈映慧;秋辉;梁惠碧
应用MTT比色法对纳米羟基磷灰石、纳米羟基磷灰石天然复合材料、纳米羟基磷灰石半合成复合材料、纳米羟基磷灰石全合成复合材料及致密羟基磷灰石对牙周膜细胞生长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不同材料对于细胞增殖活性OD450值比较结果显示,第1~4组与对照组相比,各组在细胞培养后OD值第2天、第3天、第4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4组与5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组、2组、3组、4组各组之间OD值比较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米羟基磷灰石及其复合材料对促进牙周组织再生有一定作用。
作者:陈向深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在社区精神疾病患者中实施家庭医生责任制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龙岗中心医院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登记在册的精神病患者40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05例)与观察组(204例),对照组遵医嘱给予常规的精神药物维持治疗与心理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为期1年的家庭医生责任制管理。结果两组干预前监护率、社会参与率、显好率、肇事率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监护率、社会参与率、显好率高于对照组,肇事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家庭医生责任制管理能够有效促进社区精神疾病患者的康复。
作者:张永生 刊期: 2016年第14期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需要引产的孕妇76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均分为两组,分别为采用米非司酮与依沙吖啶联合使用的观察组,与仅采用依沙吖啶羊膜腔内注射引产的对照组,对两组孕妇的引产状况进行统计学分析与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在产后出血量、产程时间及引产并发症、引产成功率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米非司酮联合依沙吖啶在瘢痕子宫的引产方面,安全有效,可明显减少引产并发症的发生,效果显著,且具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张志英;钟惠娣 刊期: 2016年第14期
将本院收治的78例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给予单用奥美拉唑治疗的对照组和给予雷贝拉唑联用呋喃唑酮、克拉霉素治疗的观察组,然后将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进行比较。在给予雷贝拉唑联用呋喃唑酮克拉霉素治疗的观察组患者中,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8.00%,给予单用奥美拉唑治疗的对照组患者中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9.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实验室检查发现,在观察组患者中有35例患者Hp已得到根除,根除率为92.31%;对照组中有27例患者Hp已得到根除,根除率为66.6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雷贝拉唑联用呋喃唑酮克拉霉素治疗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效果明显、Hp根除率高,有着重要的临床参考意义。
作者:陈锦雄;曾焕萍;陈炳星;张仕辉 刊期: 2016年第14期
选取本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128例妇科肿瘤患者,并选取同时期的32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均采用人附睾蛋白4诊断,观察HE4的应用价值。结果卵巢癌组、子宫内膜癌组患者的血清HE4均高于良性病变组与对照组(P<0.05);良性病变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人附睾蛋白4对卵巢癌、子宫内膜癌患者有较高的诊断率,但对妇科良性肿瘤无明显作用,常与其他检测指标联合应用,以便降低漏诊率。
作者:唐霓;黄华仪;李惠清;许茵 刊期: 2016年第14期
对笔者所在医院普外科2013年3月~2015年2月治疗的94例阑尾炎患者进行分析,分为预防护理组和常规组,两组均接受切除术后一般护理,预防护理组加用感染预防与护理方法。结果预防护理组中切口感染与脂肪液化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实施手术后应充分重视预防切口感染,并给予针对性的护理。
作者:祝晓莲;汪细平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自主呼吸试验与肺部感染控制窗在序贯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时机选择的对比研究。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84例行有创-无创序贯通气治疗的AE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自主呼吸试验组及肺部感染控制窗组各42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并发症及肺功能情况。结果自主呼吸试验组肺部感染发生率、黏膜出血率、病死率低于肺部感染控制窗组(P<0.05),自主呼吸试验组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少于肺部感染控制窗组(P<0.05)。自主呼吸试验组干预后动脉血压分压(PaO2)、氧合指数(S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显著低于肺部感染控制窗组(P<0.05)。结论以自主呼吸试验时间作为无创正压通气序贯通气时机,能有效降低患者肺部感染率,提高患者治疗成功率,并能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有利于患者预后。
作者:林明江;汤秀珍 刊期: 2016年第14期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11月~2015年12月接治的84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的临床记录资料。结果治疗后,两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48%、73.81%,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淋巴结肿大消退时间为(5.36±1.45)d,肝脾肿大恢复时间为(5.92±1.27)d,体温恢复时间为(3.77±1.56)d,异型淋巴细胞<10%时间为(8.35±2.06)d,咽颊炎症状消失时间为(6.75±1.94)d,住院时间为(9.15±2.79)d,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肝功能异常例数、单核细胞增高例数、变异淋巴细胞>10%例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昔洛韦治疗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宏君;黄翩翩;贾晓云 刊期: 2016年第14期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妇科26例EMS患者为研究组,分别取其异位内膜组织(A组)和在位内膜组织(B组),同时选择27例非EMS患者正常子宫内膜作为对照组(C组),采用免疫组化化学法检测survivin、casPase-3在各组子宫内膜组织增生期、分泌期的表达水平。A、B两组增生期、分泌期子宫内膜组织survivin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组增生期、分泌期子宫内膜组织survivin表达水平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增生期、分泌期子宫内膜组织casPase-3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组增生期、分泌期子宫内膜组织casPase-3表达水平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组织survivin表达水平与casPase-3表达水平呈负相关性关系(P<0.05)。survivin可能通过抑制casPase-3表达在EMS发生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作者:谢宝玲;别川定;刘万红;刘洋 刊期: 2016年第14期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2年12月,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体检科行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和HC2-HPV检测,并行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已确定为宫颈癌前病变的472例病例随访结果。结果宫颈癌前病变高发年龄在30~49岁(375例,77.80%);疾病分类集中在ASC-US(183例,37.97%)及CIN1(166例,34.44%)。经过相对应治疗,2年后随访绝大部分病理结果发生逆转:如ASC-US(176例,96.17%),CIN1(103例,62.04%),CIN2(12例,24.49%), CIN3(11例,20.75%);仅少数持续;极少数有进展,但无一例发展为癌。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TCT)联合HC2-HPV检测是筛查宫颈癌前病变的重要方法;大部分癌前病变与HPV经治疗,随访结果为自然消退;继续关注HPV持续增高的癌前病变,建议有性生活史的女性早期定期进行宫颈癌的筛查,仍然有现实意义。
作者:陈家云;尹春艳;贺京军;徐晓明;周婧 刊期: 2016年第14期
选取2013年9月~2015年9月在我院治疗急性喘息性支气管炎幼儿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及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治疗,观察组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喘可治治疗[1]。观察患者用药治疗后病症的改善情况进行评分记录,采用耶格公司生产的MasterScreenPaed型肺功能仪测定潮气呼吸肺功能。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92%,观察组总有效率96%,两组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儿治疗后潮气量上升,呼吸频率下降,吸气时间、呼气时间均上升,达峰时间比、达峰容积比均明显上升(P<0.05)差异具统计学意义。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及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和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喘可治治疗幼儿喘息性支气管炎均有很好的治疗效果,潮气呼吸肺功能的测定有助于婴幼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道损伤程度评价,能作为观察治疗效果的客观依据。
作者:张莉;黄嘉瑜;曾秋娟 刊期: 2016年第14期
选择医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92例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干预后生活质量及服药依从性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干预后服药依从性率明显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结核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提高服药依从性,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君财;林奕;赵秀芝 刊期: 2016年第14期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3月~2015年3月60例子宫内特殊部位异位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经腹部超声诊断、经阴道超声诊断、经阴道联合经腹部超声诊断,对比分析上述三种诊断方案的临床效果。结果经阴道超声诊断及经腹部联合经阴道超声诊断的诊断准确率和不同妊娠类型的诊断鉴别结果符合率均显著优于经腹部超声诊断(P<0.05);经阴道超声诊断与经腹部联合经阴道超声诊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特殊部位异位妊娠的诊断和鉴别均可采用经腹部超声诊断、经阴道超声诊断、经阴道联合经腹部超声诊断的方法,其中经阴道超声诊断及经阴道联合经腹部超声诊断的准确性更高。
作者:李绿娟 刊期: 2016年第14期
将120例妊娠剧吐的孕妇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周围静脉营养配合胰岛素治疗(10%葡萄糖、糖盐、脂肪乳、氨基酸,含葡萄糖液中加入适量正规胰岛素,酌情补钾,液体3000ml),对照组采用常规补液治疗(用5%葡萄糖或氯化钠加入氯化钾、维生素B6、维生素C等,每日补液3000ml左右)。治疗第4、6天,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周围静脉营养配合胰岛素治疗妊娠剧吐效果显著,可以推广应用。
作者:陈比娟;陆莲珍;吴雪仪 刊期: 2016年第14期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1月~2015年6月进行治疗的9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患者术前术后加服替格瑞洛治疗,对照组患者加服氯吡格雷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血小板聚集率,术前及术后7d时患者的血浆血浆NO、ET-1、MDA水平与血小板CD62p、CD63水平。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AST与血肌酐水平均升高,但研究组的血肌酐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替格瑞洛能够有效抑制血小板的活性,有助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丽雅 刊期: 2016年第14期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78例,根据其手术时间将其分为早期组和晚期组,每组各39例,两组予以相同的手术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术后再出血发生率。结果早期组临床疗效优良率为33.33%与晚期组优良率25.6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字2=0.555,P=0.456);早期组术后再出血发生率为7.69%与晚期组2.5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字2=1.054,P=0.305);早期组生活质量总得分为(43.53±6.41)分高于晚期组(41.55±5.6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83,P=0.032)。与晚期治疗相比,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予以早期治疗不会增加术后再出血的发生率,且对于出血速度较快的患者,早期手术是较为安全且有效的手术时机,此外早期手术治疗还对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作者:徐菲;陈东 刊期: 2016年第14期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4月~2015年4月收治行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的69例肾结石患者,对患者采取术前心理护理、术中巡回护士和器械护士的密切配合,观察术中配合的效果,统计分析护理前后患者SF-36维度评分。结果69例患者均手术治疗成功,无因器械原因及护理人员配合不当而影响患者手术的进行程度,医师及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较高;护理后患者SF-36维度评分(活力、心理健康、社会功能、疼痛、躯体角色、躯体功能、总体健康)各项与护理前比较均明显升高,组内比较有明显差异性(P<0.05)。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具有安全、高效及操作过程精密的优点,在术中应用有效的护理方法,保证了手术的顺利进行,护理后患者各项指标均有提高,护理满意度提高。
作者:戴玮 刊期: 2016年第14期
选取86例肋骨骨折患者,分为治疗组49例和对照组37例。治疗组采用医用记忆胸部护板外固定,对照组采用宽胶布胸带外固定。胸部护板治疗组治愈率,疼痛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及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用记忆胸部护板外固定治疗肋骨骨折疗效肯定,明显优于宽胶布胸带外固定治疗方法。
作者:葛晓松 刊期: 2016年第14期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94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美沙拉嗪联合益生菌治疗法治疗,均以4周为一疗程,对比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根据疗效标准显示,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达98%以上,对照组的有效率达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均无不良反应发生。对于溃疡性结肠炎病症而言,美沙拉嗪联合益生菌治疗的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较少,具有着十分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房玉海 刊期: 2016年第14期
在2014年2月~2015年3月按入院编号随机选取确诊的50例急慢性白血病患者、50例慢性白血病患者和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急性白血病组、慢性白血病组、正常组,分别采用血液分析仪进行血液检测,对比分析三组研究对象的检测数据。结果经检测,急性白血病组和慢性白血病组患者的白细胞及C-反应蛋白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体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白血病组和慢性白血病组患者的血红蛋白含量明显低于正常体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白血病组与慢性白血病组的白细胞、血红蛋白、C-反应蛋白含量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血液分析仪检测急慢性白血病患者的血液学情况,诊断准确,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张雪;许业栋 刊期: 2016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