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生物素链霉亲和素系统基因芯片检测ApoE基因多态性

许睿;宋家武;乔薇;黄小燕;郭国威;魏涛;杨永强

关键词:载脂蛋白E, 基因芯片, 基因型, 基因多态性
摘要:目的:建立一种准确、简便、低成本的临床实用型ApoE基因多态性芯片检测技术。方法通过基因文库获取ApoE基因全序列;以Primer Primer 5.0设计探针和引物,oligo6验证。摸索PCR扩增条件,产物测序确认;质粒构建并测序确认。探针点样在含链亲蛋白的基因芯片(专利技术)上,待检样品以生物素dUTP标记3'端进行扩增,然后与基因芯片杂交洗脱,阳性结果为纳米金紫红色的圆点状,肉眼即可判断实验结果。以本法检测160例临床样本,并进行测序验证。结果基因芯片检测完毕后通过肉眼识别紫色点状(生物素-链霉亲和素系统biotin-streptavidin systems,BSAS)分布位置,由此可准确分辨ApoE基因型。临床样本实测结果与测序结果具高度一致性(kappa=0.971, P<0.001)。结论在具备标准基因实验室的条件下即可应用此技术进行ApoE基因多态性分析,可临床常规应用。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硫酸镁和硝苯地平联合酚妥拉明治疗妊高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硫酸镁、硝苯地平和酚妥拉明三种药物联合治疗妊高症的临床疗效。方法78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硫酸镁和硝苯地平联合酚妥拉明治疗,对照组仅给予硫酸镁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生理指标变化,并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临床疗效更明显,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硫酸镁、硝苯地平和酚妥拉明三种药物联合治疗妊高症,降压更平稳,疗效满意,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饶晓艳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甲氨蝶呤妊娠囊内注射联合清宫术对子宫瘢痕处妊娠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妊娠囊内注射联合清宫术对子宫瘢痕处妊娠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6例子宫瘢痕处妊娠患者,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甲氨蝶呤囊内注射治疗,观察组采用甲氨蝶呤妊娠囊内注射联合清宫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血β-hCG回归正常值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血β-hCG回归正常值时间、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氨蝶呤妊娠囊内注射联合清宫术治疗子宫瘢痕处妊娠患者,临床效果显著,有效改善了患者身体状况,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李火财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优化社区产后访视对早期发现产后抑郁症的效果观察

    选取笔者所在社区2015年8月~2016年2月产妇176例,按照随机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8例。观察组按照优化方案进行访视,对照组按照原方案进行访视,对比并分析两组产妇产后抑郁症的早期发现率。观察组实施优化社区产后访视后,产后抑郁症早期发现率为6.82%,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社区产后访视中进行优化干预,能够明显提高产后抑郁症的早期发现率,值得推广。

    作者:白晓丹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盐酸替罗非班对心功能及BNP的影响探讨

    目的:研究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联合盐酸替罗非班对心功能及血浆B型利钠肽(BNP)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直接PCI治疗的86例STEMI患者,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行PCI治疗,观察组联合PCI和盐酸替罗非班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术后1、5w心功能,术前、术后1、5wBNP,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后5w心功能指标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5w较术后1w相比,LVEDD和LVEF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1、5w较对照组相比,血浆BNP水平显著降低;观察组术后5w较术前及术后1w相比血浆BNP水平较低;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7.0%和25.6%,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直接PCI后联合盐酸替罗非班对急性STEMI患者进行治疗,可明显改善心功能及血浆BNP水平,且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方填源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艾司洛尔联合瑞芬太尼对腹腔镜手术围拔管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预防作用

    探讨艾司洛尔联合瑞芬太尼对腹腔镜手术围拔管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预防作用。选取2014年4月~2015年8月在我院择期行腹腔镜手术的86例,ASAI~II级,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n=44)和对照组(n=42),两组患者均予以持续靶控输注瑞芬太尼,术毕待有拔管指征时,对照组患者静注生理盐水10ml,试验组患者静注艾司洛尔1.0mg/kg。记录用药前(T0)、拔管时(T1)、拔管后1min(T2)、3min(T3)、5min(T4)SBP、DBP、HR,并进行组间比较。给药前,两组患者SBP、DBP、H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T1、T2时 SBP、DBP、HR和T3时DBP、HR及T4时HR均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艾司洛尔联合瑞芬太尼可更好地预防腹腔镜全麻手术患者拔管时的心血管反应。

    作者:高玉兰;刘莹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皮质醇节律性与血液透析病人蛋白质-能量消耗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病人皮质醇昼夜节律性与蛋白质-能量消耗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维持性血透患者62例,主观营养评分(SGA)等级均为A级,按照皮质醇检测结果分为皮质醇节律正常组及节律异常组,两组均按照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营养摄入标准严格饮食控制3个月,比较相同饮食下各组营养不良-炎症评分(MIS)、血清白蛋白、总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转铁蛋白、铁蛋白、未饱和铁、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的组间及前后差异。结果在基础水平一致的前提下,比较两组3个月后各个营养指标,皮质醇节律正常组的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异常组(P<0.05),其余指标无差异。组内比较,皮质醇节律异常组所有营养指标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其中血清白蛋白、红细胞计数、总蛋白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炎症评分明显升高(P<0.01)。皮质醇节律正常组内所有营养指标均无明显改变。结论血液透析患者皮质醇节律性的紊乱消失可能导致蛋白质肌肉消耗加快,营养状态进一步恶化。提示皮质醇节律性可以作为血液透析病人营养状态的预测指标,有助于临床早期甄别预后差及具有营养不良高危倾向的患者。

    作者:刘永恒;刘裕;林旋霞;霍世寅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偏瘫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中的循证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本研究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于我院行人工髋关节置换的偏瘫患者10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循证护理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行常规护理干预,治疗组在采取循证护理干预,采用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和护理质量调查对护理工作质量及满意度进行调查分析;统计两组患者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早期并发症情况及住院费用等指标情况。循证护理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的并发症及住院费用也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循证护理组的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循证护理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偏瘫患者中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更加经济有效的促进偏瘫患者临床患者的术后康复。

    作者:曾惠玲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细孔钻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配合

    目的:探讨细孔钻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1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全部患者均采用细孔钻颅血肿清除术,对照组58例,采用常规护理配合措施,观察组60例,在对照组患者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配合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程度(S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SSS评分与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全部患者SSS评分与ADL评分明显高于护理前,护理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患者SSS评分与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配合措施有助于显著改善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细孔钻颅血肿清除术治疗患者的神经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黎藜;高志玲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超薄大鱼际皮瓣提供甲板生长载体的临床研究

    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1月手外伤科收治的甲床损伤的患者50例,纳入的患者具有甲床不规则的缺损,甲床缺损的范围在0.5×0.5cm到1.0×1.0cm之间,入院后均第一时间进行甲床的清创,之后采取超薄大鱼际皮瓣对缺损的甲床进行修复,皮瓣及甲床上方用甲板或自制塑料甲板覆盖。结果所有患者的皮瓣均成活,甲板或自制塑料甲板脱落时间1~2(平均1.5)w。均无皮肤或甲床坏死;感染2例,经加强换药后治愈。甲再生疗效标准评定疗效,本组优27指,良21指,可2例,差0指。手术后随访半年,所有患者均无需再次手术修复,外观恢复良好,功能活动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功能活动的评定标准进行评估,其中优良率达到92%。超薄大鱼际皮瓣对甲板生长提供了良好的载体,是各种外伤所致手指甲床损伤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近期疗效较好。

    作者:相文龙;利春叶;许丽芳;吴迪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微波治疗不同类型疣的临床疗效分析

    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5年2月~2016年2月治疗的58例诊断患有疣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取微波治疗,具体如下:消毒皮肤、选择探头、确定治疗时间、设置治疗功率、逐个皮损进行微波治疗;根据各病种的一次治愈率、二次治愈率、无效率、总治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综合评价微波治疗不同类型的疣的临床疗效。本组158例患者经微波治疗后,治愈148例、其中一次治愈136例、二次治愈12例,总治愈率为93.67%;无效10例、无效率为6.33%,总治愈率大于无效率,经χ2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4种不同类型的疣中,以尖锐湿疣和丝状疣的临床疗效好,总治愈率均为100.0%;患者经微波治疗的不良反应,以局部轻度的阴道内热灼痛为主,其中14例患者创面出血,经微波止血后缓解;21例患者创面溃疡,经换药治疗后缓解;无其他不良反应发生,且随访6个月,有11例尖锐湿疣患者的病情复发,经微波治疗后治愈。微波治疗各种类型的疣都有较为确切的临床疗效,治愈率高、复发率低,且不良反应发生少,安全性高,可作为治疗皮肤疣和生殖器疣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

    作者:黄良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观察

    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选取收治的闭角型青光眼患者84例,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行常规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组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对比两组治疗后的视力、眼压及前房深度,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6%,对照组为76.2%,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1.9%,对照组为33.3%,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廖锐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与尿微量白蛋白、血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研究

    观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BPV)与尿微量白蛋白(MAU)、同型半胱氨酸(Hcy)的相关性。选取100例在我院就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研究,将之作为高血压组,并选择正常对照组60名,检测三组MAU和Hcy水平,比较MAU、Hcy和BPV的关联性。高血压组患者MAU、Hcy和收缩压变异与血压高低有关,MAU、Hcy与24h昼夜收缩压变异及舒张压变异呈正相关,P<0.05。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与尿微量白蛋白、血同型半胱氨酸关系密切。

    作者:陈清群;蔡灿锋;蔡凯;李健洪;李妍妍;侯玉琴;禤倩雯;吕自明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美托洛尔联合中药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有效性分析

    选取2014年7月~2015年7月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80例,动态随机化法分为2组,分别给予美托洛尔治疗以及美托洛尔联合中药治疗,对比2组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经不同方法治疗后的症状改善情况以及有效性。试验组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疗效、症状评分(盗汗、胸闷、心烦、口干、心悸)均与对照组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相比,差异显著(P<0.05);2组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不良反应相比,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较好改善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不良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小,具有较好的安全性以及有效性,值得应用。

    作者:陈玉环;邓永宏;周运东;叶超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探讨风险管理在新生儿PICC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究风险管理在新生儿PICC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到我院进行临床治疗的106例新生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3例。对两组患者均采取PICC临床治疗,研究组患儿在常规临床护理过程中进行风险管理,而对照组患儿则不进行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患儿在临床护理中风险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风险事件的总发生率为3.77%,而对照组则高达18.87%,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新生患儿PICC临床护理中采取风险管理具有很好的应用效果,能够有效的降低新生患儿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可以更好的保障新生患儿的生命安全,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易燕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PDCA管理模式在产科治疗质量改进中的应用

    本次研究选取笔者所在科2014年4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20例产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从2014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产妇中随机抽选60例产妇作为对照组,从2015年4~12月收治的产妇中随机抽选60例产妇作为观察组。对照组产妇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PCDA管理模式护理。观察组有效满意率(93.33%:66.67%)明显高于对照组。对于笔者所在医院产科以往存在的护理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并通过对护理人员的出院深造和相关特训提升等措施提升其护理水平。结合实际病例分析,PDCA管理模式在产科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相当显著,充分解决以往产科存在的护理缺陷。

    作者:陈尚轩;温丽娥;黄亦辉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应用介入穿刺针治疗剖宫产术后疤痕妊娠的临床分析

    选取我院于2014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120例剖宫产术后疤痕妊娠患者,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应用全身化疗或经腹行子宫疤痕妊娠病灶切除术治疗,研究组采用介入穿刺针经阴道于疤痕妊娠局部注射甲氨蝶啶化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治愈率、住院时间与总住院费用,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时间与出血量,研究组明显少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介入穿刺针治疗剖宫产术后疤痕妊娠的方法临床疗效显著,且在治疗时间与出血量方面,使用介入穿刺针治疗方法更优于传统治疗方法。

    作者:曾巧平;旷文佳;李欠娇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社区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视黄醇结合蛋白水平分析

    将9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按照临床分期分为试验A组[尿微量清蛋白(UmAlb)排出量<30mg/24h]35例、试验B组(UmAlb排出量=30~500mg/24h)31例和试验C组(UmAlb排出量>500mg/24h)30例,选取同时期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志愿者30例为对照组,观察四组入选者UmAlb、血清胱抑素、RBP、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lc,HbAlc)、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以及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水平。结果四组入选者随着临床分期增加UmAlb、血清胱抑素以及RBP水平呈明显递增趋势,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入选者随着临床分期增加HbAlc、Scr、TC以及TG水平呈明显递增趋势,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UmAlb、血清胱抑素和RBP可作为评估老年糖尿病肾病临床分期的重要参考指标。

    作者:黄琨明;江志坚;刘爱云;赖争;宁小玲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子宫动脉灌注栓塞联合清宫术在瘢痕妊娠中的疗效评价

    探讨子宫动脉灌注栓塞联合清宫术在瘢痕妊娠(CSP)中的治疗效果。以收治的70例CSP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子宫动脉灌注栓塞联合清宫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妇科手术方法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差异。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输血浆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6个月左右,其激素水平可恢复至正常。子宫栓塞灌注联合清宫术治疗瘢痕妊娠可以得到良好的临床效果,具有出血更少、恢复更快等优点。

    作者:彭锦燕;胡文格;伍春丽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呼吸道感染患儿多种呼吸道病毒抗原检测结果研究

    选择收治的1125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以直接免疫荧光方法,用抗病毒特异性单克隆抗体检测患儿呼吸道分泌物,测定合胞病毒(RSV)、腺病毒(ADV)、流感病毒 A 型(FA)、流感病毒 B 型(FB)、副流感病毒1型(PIVI)、副流感病毒2型(PIV2)、副流感病毒3型(PIV3)等常见呼吸道病毒抗原,统计分析检测结果。1125例患儿采集的标本中共发现阳性标本410例,检出率为36.44%,其中5例标本测定出2种病毒,RSV比率(51.71%)明显高于其他种类病毒,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2个月呼吸道感染患儿的阳性检出率(49.27%)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春季与冬季呼吸道感染患儿阳性比率分别为46.89%、48.01%,明显高于夏季与秋季,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直接免疫荧光法能高效、快速检测出呼吸道感染中的多种病毒抗原,为诊断、治疗提供指导,还能间接减少抗生素滥用。

    作者:乔杰;曾淑敏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利普刀联合阴道镜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3月收治的120例慢性宫颈炎患者进行分析研究,根据患者住院号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阴道镜下联合应用利普刀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微波治疗。对患者手术情况与治疗3个月后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8.4±3.8)分低于对照组(61.8±7.3)分,对比差异显著(t=50.2604,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4.8±2.8)ml低于对照组(84.2±6.3)ml,对比差异显著(t=89.2097,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0.0%,对比差异显著(χ2=8.0863,P<0.05)。在阴道镜下联合利普刀治疗慢性宫颈炎取得效果显著,值的在临床中推广利用。

    作者:钟琼兰;曾艳芳;李丹;黄小美;陈秋敏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