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漂浮体位联合手术在下肢多发骨折中的护理观察

陈慕莹

关键词:漂浮体位, 下肢多发骨折, 护理观察
摘要:将80例下肢多发联合骨折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按传统体位进行手术,观察组采用漂浮体位,一次体位摆放同时进行下肢多部位骨折复位内固定术。观察组在节省时间、节省人力物力,保障患者安全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漂浮体位在下肢多发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联合手术中,能节省手术时间,减少人力物力浪费,增加患者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优化社区产后访视对早期发现产后抑郁症的效果观察

    选取笔者所在社区2015年8月~2016年2月产妇176例,按照随机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8例。观察组按照优化方案进行访视,对照组按照原方案进行访视,对比并分析两组产妇产后抑郁症的早期发现率。观察组实施优化社区产后访视后,产后抑郁症早期发现率为6.82%,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社区产后访视中进行优化干预,能够明显提高产后抑郁症的早期发现率,值得推广。

    作者:白晓丹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舒适化护理在门诊静脉采血操作中的效果观察

    选取我院120例静脉采血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入院时间均在2015年5月~2016年5月,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0例,其中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舒适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等候时间、疼痛程度、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患者的等候时间、疼痛评分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舒适化护理在门诊静脉采血过程中,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鄢云平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丙泊酚、瑞芬太尼、右美托咪定联用安全性及有效性观察

    选取我院于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44例腹腔镜手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2例,两组患者均接受丙泊酚+瑞芬太尼麻醉维持,对照组不接受右美托咪定输注,观察组从麻醉诱导开始至手术结束持续输注右美托咪定,对比两组患者丙泊酚与瑞芬太尼的药物用量。结果观察组术中丙泊酚与瑞芬太尼的用量分别为(3.71±0.19)mg/(kg·h)、(0.11±0.01)μg/(kg·min),均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丙泊酚+瑞芬太尼麻醉患者术中持续输注右美托咪定,可有效减少丙泊酚与瑞芬太尼用量,确保剂量在正常范围,减少不良应激,具有显著的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肖航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细节管理对老年患者肺功能测定的影响

    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2月于我院呼吸科治疗的老年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和细节组两组,分别予以常规测试前宣教和细节化宣教,比较两组患者在接受常规检查前宣教指导和细节管理指导下的宣教指导后,对宣教内容掌握程度、肺功能测定的有效成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细节组患者的总体满意度为95%、肺功能测定成功率完全有效为47.62%,对宣教内容的各细节掌握情况明显高于常规宣教指导后的阶段,但两阶段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χ2=0.19,P>0.05)。细节管理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老年患者肺功能测定的配合度及成功率及满意度,效果显著,可用于临床推广。

    作者:丁雪梅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偏瘫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中的循证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本研究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于我院行人工髋关节置换的偏瘫患者10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循证护理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行常规护理干预,治疗组在采取循证护理干预,采用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和护理质量调查对护理工作质量及满意度进行调查分析;统计两组患者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早期并发症情况及住院费用等指标情况。循证护理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的并发症及住院费用也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循证护理组的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循证护理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偏瘫患者中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更加经济有效的促进偏瘫患者临床患者的术后康复。

    作者:曾惠玲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排龈术在龈下楔状缺损修复中的临床应用观察

    研究排龈术在修复牙龈下楔状缺损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抽选接诊的100例牙龈下楔状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复合树脂填充治疗;观察组应用排龈线技术排龈后填充复合树脂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白细胞介素-1β(IL-1β)等炎症水平,菌斑指数(PLI)与龈沟出血指数(BI)评分及临床疗效。治疗前,两组PLI、BI、TNF-α及IL-1β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PLI、BI、TNF-α以及IL-1β水平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填充修复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牙龈下楔状缺损应用排龈术能有效降低填充修复后牙周组织的炎症反应,减少牙龈区菌斑,提高填充修复效果。

    作者:叶伟彪;林宝宝;严研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微生态制剂联合生大黄对急性胰腺炎肠源性感染影响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究微生态制剂联合生大黄对急性胰腺炎肠源性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8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微生态制剂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大黄治疗。治疗前后分别对炎性细胞因子(IL-1、IL-2、IL-6、IL-8、TNF-α)和肝功能(ALT、AST)进行检测,对两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疗效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及肝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生态制剂联合生大黄对急性胰腺炎肠源性感染临床效果显著,对于改善患者胃肠功能、肝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郑焕城;马炎松;张弢;吴文海;黄艺芳;梁湖聪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甲氨蝶呤妊娠囊内注射联合清宫术对子宫瘢痕处妊娠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妊娠囊内注射联合清宫术对子宫瘢痕处妊娠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6例子宫瘢痕处妊娠患者,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甲氨蝶呤囊内注射治疗,观察组采用甲氨蝶呤妊娠囊内注射联合清宫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血β-hCG回归正常值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血β-hCG回归正常值时间、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氨蝶呤妊娠囊内注射联合清宫术治疗子宫瘢痕处妊娠患者,临床效果显著,有效改善了患者身体状况,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李火财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改良式Hayman子宫缝合术在治疗高危孕妇剖宫产产后岀血中的应用

    抽取2013年3月~2016年3月入住我院的108例剖宫产产后岀血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三组各36例。 A组采取B-lynch缝合法治疗,B组采取Hayman缝合法治疗,C组采取改良式Hayman缝合法治疗,分析比较三组剖宫产产后岀血患者的手术操作时间、子宫色泽、收缩情况、阴道流血量、尿量及生命体征等情况。三组剖宫产产后岀血患者的有效率均为100.00%;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三组手术操作时间、阴道流血量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的结果存在差异(P<0.05)。对剖宫产产后岀血患者应用改良式Hayman子宫缝合术的手术时间更短,阴道流血量更少,操作更简单,可有效保留子宫,无不良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傅春华;彭灿;王静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危险因素的临床研究

    随机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我院接受救治的50例HIE患儿及50例非HIE高危患儿,分别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就两组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危险因素。结果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主要危险因素包括:母亲妊娠期高血压(OR=3.46,P<0.01)、胎儿窘迫(OR=2.49,P<0.05)、脐带异常(OR=3.74,P<0.01)、脐带绕颈(OR=3.81,P<0.01)、产程异常(OR=4.72,P<0.01)、羊水污染(OR=4.72,P<0.01)等。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受多种因素影响,临床根据对应的危险因素开展护理干预对防治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改善患儿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黄海川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2015年我院儿科肺炎痰培养结果及临床分析

    选择收集的1072份普通细菌痰液培养标本进行培养和耐药性试验。1072份普通细菌培养标本,检出致病菌183株,检出率为17.10%。痰标本检出菌以流感嗜血杆菌为首(12.87%),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2.27%)、肺炎克雷伯杆菌(10.85%)及肺炎链球菌(9.38%)。对于小儿肺炎抗感染治疗中,临床上常需要痰液培养检查,尤其在经验治疗效果不佳的情况下更需要了解病原菌类别和耐药性情况,以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陈宏君;王玉屏;贾晓云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64排CT及图像后处理技术在结直肠癌术前分期的应用研究

    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5年8月通过病理诊断确诊为结直肠癌的患者共56例,通过64排CT及图像后处理技术在术前对结直肠癌患者的分期进行诊断,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直肠癌患者的64排CT与病理诊断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诊断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通过64排CT及图像后处理技术能够有效在术前对患者的结直肠癌进行分期,诊断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成厚丕;杨霞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西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进展讨论

    西格列汀为二肽基肽酶-4抑制药的一种,主要口服,单独使用该药可有效改善血糖,而与磺酰脲类、二甲双胍以及胰岛素等联合用药时,可明显提高效果,同时还不会使低血糖风险上升,患者体重增加。本文主要对西格列汀的药动学特征进行详细的分析,并且以此为基础对该药的单药治疗与联合治疗国内外临床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作者:王娟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血必净对连枷胸患者行肋骨内固定后合并肺挫伤的临床研究

    研究连枷胸行肋骨内固定后合并肺挫伤患者采用血必净治疗的临床效果。临床纳入80例我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连枷胸患者,所有患者均行肋骨内固定手术并术后合并肺挫伤。将所有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机械通气并给与抗感染、祛痰止血等方式治疗,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给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时间、肺损伤情况以及感染情况。观察组在ICU住院时间、胸管留置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上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前及术后1d两组患者肺损伤评分无差异,P>0.05;术后3d及7d,观察组肺损伤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发生肺部感染2例,占5.0%;对照组中发生肺部感染9例,占22.5%,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血必净对连枷胸肋骨内固定术后合并肺挫伤患者有明显治疗作用,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肺损伤,且有效促进抗感染效果,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俞文俊;唐会峰;张欢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重叠综合征的临床治疗

    重叠综合征(OS)是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合并发生于同一患者。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咳嗽、咳痰、气短、夜间睡眠差、白天嗜睡及记忆力减退等,同时易伴低氧血症、肺动脉高压、肺心病等并发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增加死亡率。临床中常采用抗感染、化痰止咳、解痉平喘等基本治疗,并及时处理气道梗阻,而气道通畅是改善患者病情和预后的关键。本文对OS的流行病学、病理生理改变、临床特征及治疗进展作一综述,旨在提高OS的治疗水平。

    作者:吴支喜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5200例已婚妇女妇科体检结果分析

    按照随机数字表的方法选取5200例2014年1月~2015年1月来本院体检的已婚妇女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研究发现,入组的5200例已婚妇女中,共检出妇科疾病患者4312例,总检出率为82.92%;其中乳腺增生症、子宫肌瘤及附件炎、阴道炎及宫颈炎的检查例数分别为1422例、1284例、3734例,检出率分别为27.35%、24.69%、71.81%,而已婚妇女中以30~42岁为妇科疾病多发期,绝经期后妇科疾病发生率显著减少。目前在我国已婚女性中存在明显的健康问题,在密切关注患者妇科疾病和乳腺疾病的同时还要进一步进行健康宣传,定期组织女性进行妇科疾病普查,尤其观察女性生殖健康教育,提高已婚女性的健康水平。

    作者:苏丽雅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选取2014年5月~2015年10月期间在我院进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7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观察组采用中医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分析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及术后髋关节功能(Hariis评分)。手术前,两组髋关节功能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手术后,观察组髋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1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14%,差异显著(χ2=4.590,P<0.05)。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采用中医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效果显著,对减轻患者的疼痛、恢复髋关节功能及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作用,在临床应用中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龙艳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妊娠期治疗甲状腺功能低下对母婴预后的影响

    选取被检出甲状腺功能低下且进行治疗和未检出甲状腺功能低下的孕产妇各50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将其分别设置为观察组、对照组。对两组妊娠不良结局发生率及新生儿孕周、体重进行比较。观察组的妊娠不良结局发生率为10%,与对照组的8%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的孕周和体重进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妊娠期对甲状腺功能低下孕产妇进行治疗,可有效纠正孕产妇的甲状腺功能低下情况,改善母婴结局。

    作者:陈映芬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将收治的50例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采用血管紧张素阻断剂治疗,观察组采用口服拉米夫定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尿蛋白量及内生肌酐清除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的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高,无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丽兰;张丽;陈国强;杨滔;雷海优;李雯芳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妊娠早期糖化血红蛋白联合体重指数筛查妊娠期糖尿病的应用研究

    目的:分析妊娠早期孕妇采用糖化血红蛋白、体重指数联合测定在妊娠期糖尿病中的筛查价值。方法抽选我院于2014年1月~2015年6月接收的产前检查孕妇1000例,分别在妊娠8~14周测定体重指数、糖化血红蛋白,在妊娠24~28周实施葡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以OGTT诊断结果为参照标准。观察筛查结果,并与健康孕妇进行平行比较。结果 HbAlc≥5.5%且BMI≥24时的敏感性、特异性和OGTT筛查结果为接近。试验组孕妇的FBG、HbAlc、BMI等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体重指数和正常孕妇存在明显差异,糖化血红蛋白联合体重指数测定能够作为临床诊断指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韩凤琼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