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危险因素的临床研究

黄海川

关键词: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危险因素, 临床研究
摘要:随机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我院接受救治的50例HIE患儿及50例非HIE高危患儿,分别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就两组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危险因素。结果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主要危险因素包括:母亲妊娠期高血压(OR=3.46,P<0.01)、胎儿窘迫(OR=2.49,P<0.05)、脐带异常(OR=3.74,P<0.01)、脐带绕颈(OR=3.81,P<0.01)、产程异常(OR=4.72,P<0.01)、羊水污染(OR=4.72,P<0.01)等。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受多种因素影响,临床根据对应的危险因素开展护理干预对防治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改善患儿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皮质醇节律性与血液透析病人蛋白质-能量消耗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病人皮质醇昼夜节律性与蛋白质-能量消耗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维持性血透患者62例,主观营养评分(SGA)等级均为A级,按照皮质醇检测结果分为皮质醇节律正常组及节律异常组,两组均按照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营养摄入标准严格饮食控制3个月,比较相同饮食下各组营养不良-炎症评分(MIS)、血清白蛋白、总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转铁蛋白、铁蛋白、未饱和铁、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的组间及前后差异。结果在基础水平一致的前提下,比较两组3个月后各个营养指标,皮质醇节律正常组的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异常组(P<0.05),其余指标无差异。组内比较,皮质醇节律异常组所有营养指标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其中血清白蛋白、红细胞计数、总蛋白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炎症评分明显升高(P<0.01)。皮质醇节律正常组内所有营养指标均无明显改变。结论血液透析患者皮质醇节律性的紊乱消失可能导致蛋白质肌肉消耗加快,营养状态进一步恶化。提示皮质醇节律性可以作为血液透析病人营养状态的预测指标,有助于临床早期甄别预后差及具有营养不良高危倾向的患者。

    作者:刘永恒;刘裕;林旋霞;霍世寅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380例孕前妇女TORCH检测结果分析

    选取行孕前TORCH检测并出现异常妊娠的妇女190例设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行孕前TORCH检测并正常妊娠的妇女190例设为对照组。对两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组TORCH检查结果IgM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Ig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TORCH感染与不良妊娠结局密切相关,临床工作中重视TORCH检测,可有效避免不良妊娠的发生,对优生优育工作及提高人口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英杰;赖俊玲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居家养老在社区独居老人保健服务中的效果观察

    观察居家养老对社区老年保健体系的具体作用。从社区抽取160名独居老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生命质量量表及专业调查问卷分析居家养老后社区老年在生活质量水平及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的变化,评估居家养老个性服务的应用效果。社区老年的生活质量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与之前相比明显提升。居家养老社区服务可以显著提高社区保健服务工作的质量水平,提高社区中老年人的健康意识,改善其生活质量水平,因而具有显著的应用意义。

    作者:金锋;周丽文;萧树银;李秋萍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术后护理研究

    研究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术后护理效果。收集收治的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观察组治疗护理优良率为87.1%,并发症发生率为6.45%,对照组治疗护理优良率为51.6%,并发症发生率为6.45%,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实施综合护理方式能够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改善关节活动度,提高治疗有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明珠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呼吸道感染患儿多种呼吸道病毒抗原检测结果研究

    选择收治的1125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以直接免疫荧光方法,用抗病毒特异性单克隆抗体检测患儿呼吸道分泌物,测定合胞病毒(RSV)、腺病毒(ADV)、流感病毒 A 型(FA)、流感病毒 B 型(FB)、副流感病毒1型(PIVI)、副流感病毒2型(PIV2)、副流感病毒3型(PIV3)等常见呼吸道病毒抗原,统计分析检测结果。1125例患儿采集的标本中共发现阳性标本410例,检出率为36.44%,其中5例标本测定出2种病毒,RSV比率(51.71%)明显高于其他种类病毒,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2个月呼吸道感染患儿的阳性检出率(49.27%)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春季与冬季呼吸道感染患儿阳性比率分别为46.89%、48.01%,明显高于夏季与秋季,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直接免疫荧光法能高效、快速检测出呼吸道感染中的多种病毒抗原,为诊断、治疗提供指导,还能间接减少抗生素滥用。

    作者:乔杰;曾淑敏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5200例已婚妇女妇科体检结果分析

    按照随机数字表的方法选取5200例2014年1月~2015年1月来本院体检的已婚妇女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研究发现,入组的5200例已婚妇女中,共检出妇科疾病患者4312例,总检出率为82.92%;其中乳腺增生症、子宫肌瘤及附件炎、阴道炎及宫颈炎的检查例数分别为1422例、1284例、3734例,检出率分别为27.35%、24.69%、71.81%,而已婚妇女中以30~42岁为妇科疾病多发期,绝经期后妇科疾病发生率显著减少。目前在我国已婚女性中存在明显的健康问题,在密切关注患者妇科疾病和乳腺疾病的同时还要进一步进行健康宣传,定期组织女性进行妇科疾病普查,尤其观察女性生殖健康教育,提高已婚女性的健康水平。

    作者:苏丽雅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子宫动脉灌注栓塞联合清宫术在瘢痕妊娠中的疗效评价

    探讨子宫动脉灌注栓塞联合清宫术在瘢痕妊娠(CSP)中的治疗效果。以收治的70例CSP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子宫动脉灌注栓塞联合清宫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妇科手术方法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差异。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输血浆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6个月左右,其激素水平可恢复至正常。子宫栓塞灌注联合清宫术治疗瘢痕妊娠可以得到良好的临床效果,具有出血更少、恢复更快等优点。

    作者:彭锦燕;胡文格;伍春丽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重叠综合征的临床治疗

    重叠综合征(OS)是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合并发生于同一患者。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咳嗽、咳痰、气短、夜间睡眠差、白天嗜睡及记忆力减退等,同时易伴低氧血症、肺动脉高压、肺心病等并发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增加死亡率。临床中常采用抗感染、化痰止咳、解痉平喘等基本治疗,并及时处理气道梗阻,而气道通畅是改善患者病情和预后的关键。本文对OS的流行病学、病理生理改变、临床特征及治疗进展作一综述,旨在提高OS的治疗水平。

    作者:吴支喜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微生态制剂联合生大黄对急性胰腺炎肠源性感染影响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究微生态制剂联合生大黄对急性胰腺炎肠源性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8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微生态制剂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大黄治疗。治疗前后分别对炎性细胞因子(IL-1、IL-2、IL-6、IL-8、TNF-α)和肝功能(ALT、AST)进行检测,对两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疗效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及肝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生态制剂联合生大黄对急性胰腺炎肠源性感染临床效果显著,对于改善患者胃肠功能、肝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郑焕城;马炎松;张弢;吴文海;黄艺芳;梁湖聪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2352例健康体检者腹部彩色超声检查结果分析

    对2352例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的腹部彩色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检出疾病1320例,检出率56.12%;脂肪肝、肾囊肿、胆囊结石、肾结石在性别比较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脂肪肝、肾囊肿、胆囊结石的检出率不同年龄组有差异(P<0.05)。腹部彩色超声能够早期发现和诊断多种疾病,应作为健康体检腹部实质脏器的常规首选检查项目。

    作者:李瑜;林菱;郑淮武;李奕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舒适化护理在门诊静脉采血操作中的效果观察

    选取我院120例静脉采血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入院时间均在2015年5月~2016年5月,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0例,其中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舒适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等候时间、疼痛程度、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患者的等候时间、疼痛评分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舒适化护理在门诊静脉采血过程中,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鄢云平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64排CT及图像后处理技术在结直肠癌术前分期的应用研究

    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5年8月通过病理诊断确诊为结直肠癌的患者共56例,通过64排CT及图像后处理技术在术前对结直肠癌患者的分期进行诊断,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直肠癌患者的64排CT与病理诊断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诊断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通过64排CT及图像后处理技术能够有效在术前对患者的结直肠癌进行分期,诊断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成厚丕;杨霞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早期胃肠减压引流治疗重症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选取收治的30例重症高脂血症性胰腺炎患者进行分组研究,随机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应用早期持续胃肠减压引流疗法,对比两组腹痛、腹胀缓解时间和恢复排便时间以及病死率。观察组腹痛缓解时间(6.8±0.9)h,腹胀缓解时间(8.6±1.4)h,恢复排便时间(12.2±1.5)h,病死率为13.3%,对照组分别为(9.2±1.6)h、(10.3±0.9)h、(15.8±1.2)h和4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重症高脂血症性胰腺炎治疗中应用早期胃肠减压引流疗法能有效缓解症状,缩短恢复时间,降低病死率,可普及使用。

    作者:王佩君;吴文海;黄艺芳;张晶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将收治的50例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采用血管紧张素阻断剂治疗,观察组采用口服拉米夫定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尿蛋白量及内生肌酐清除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的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高,无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丽兰;张丽;陈国强;杨滔;雷海优;李雯芳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128层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脉斑块性质的有效性评价

    纳入51例冠心病患者,将X 线冠状动脉血管造影(CAG)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对患者进行128层螺旋CT冠脉成像检查,记录斑块大小和分布情况,并与CAG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入组的51例患者中,经 CTA 检测一共有612段冠状动脉良好显示,符合分析要求。其中,23.04%(141段)的冠状动脉上检测到斑块。141段中,混合性斑块占56.74%(80段),钙化斑块占26.95%(38段),软斑块占16.31%(23段)。对斑块在冠状动脉不同分支中的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可以发现,左主干软斑块发生率以及不同性质斑块总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右冠状动脉和左回旋支,(均P<0.05)。对两种检测方法的成像质量进行比较,CTA 成像质量好,对斑块性质的确定准确性较好。经CTA 检测,141段冠状动脉上,98处大斑块,25处中斑块,18处小斑块。以 CAG 为金标准进行评估,18处小斑块中1例出现低估,1例出现高估。25处中斑块中,3例出现高估,2例出现低估。98处大斑块,7例出现高估。128层螺旋CT冠脉成像检测冠脉斑可以获得较之CAG更好的成像质量,且安全无创,可以一定程度上代替CAG检查。

    作者:赖焕泉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社区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视黄醇结合蛋白水平分析

    将9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按照临床分期分为试验A组[尿微量清蛋白(UmAlb)排出量<30mg/24h]35例、试验B组(UmAlb排出量=30~500mg/24h)31例和试验C组(UmAlb排出量>500mg/24h)30例,选取同时期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志愿者30例为对照组,观察四组入选者UmAlb、血清胱抑素、RBP、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lc,HbAlc)、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以及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水平。结果四组入选者随着临床分期增加UmAlb、血清胱抑素以及RBP水平呈明显递增趋势,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入选者随着临床分期增加HbAlc、Scr、TC以及TG水平呈明显递增趋势,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UmAlb、血清胱抑素和RBP可作为评估老年糖尿病肾病临床分期的重要参考指标。

    作者:黄琨明;江志坚;刘爱云;赖争;宁小玲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耳鼻喉门诊内镜室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剖析及干预措施探究

    选取耳鼻喉门诊内镜室接受诊疗1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回顾性研究分析的方法,根据是否发生医院感染将患者分为感染组和未感染组,对两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总结分析,对可能引起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经单因素分析得出,年龄、ASA分级、诊疗季节、合并其他疾病、内镜消毒不规范可能与耳鼻喉门诊内镜室发生医院感染有关;经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确认,年龄、ASA分级、诊疗季节、合并其他疾病、内镜消毒不规范是耳鼻喉门诊内镜室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耳鼻喉门诊内镜室的诊疗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医院感染,年龄、ASA分级、诊疗季节、合并其他疾病、内镜消毒不规范是导致耳鼻喉门诊内镜室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临床上应针对相关危险因素实施有针对性的预防干预措施,以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康炜骠;罗育新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微创去腐技术对龋齿治疗的临床观察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龋齿患者8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43例,采用传统高速牙钻车针手术对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组43例,采用微创去腐手术对患者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治疗时间以及术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无痛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无剧烈疼痛现象发生,治疗时间也明显短于对照组,经手术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牙齿填充物的完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继发龋齿的概率和龋齿脱落的概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和预后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应用微创去腐技术对龋齿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缩短治疗时间,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和术后预后效果,具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章小梅;任静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疗效观察

    探讨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选择收治的腹股沟斜疝患儿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腹腔镜单孔手术组(B组)和腹腔镜双孔手术组(A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指标。腹腔镜双孔组和腹腔镜单孔组的平均住院时间、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费用、切口感染率和复发率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治疗效果确切,可予以推广。

    作者:肖强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西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进展讨论

    西格列汀为二肽基肽酶-4抑制药的一种,主要口服,单独使用该药可有效改善血糖,而与磺酰脲类、二甲双胍以及胰岛素等联合用药时,可明显提高效果,同时还不会使低血糖风险上升,患者体重增加。本文主要对西格列汀的药动学特征进行详细的分析,并且以此为基础对该药的单药治疗与联合治疗国内外临床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作者:王娟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