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小霞
将我院94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康复训练,观察组采用康复训练联合针刺疗法。比较两组患者运动功能及平衡功能的差异,高于同期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BBS评分显著提高,高于同期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Barthel指数显著增加,高于同期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满意率为89.4%高于对照组70.2%,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针刺疗法对脑卒中患者临床效果显著,其可改善患者运动及平衡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也得到较大提高,患者对治疗满意度评价也较高,值得临床选择。
作者:孙玉萍 刊期: 2016年第17期
选取2013年3月~2014年10月在我院采用血液透析法治疗的老年急性肾衰竭患者7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6例。两组患者均采用血液透析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采用整体护理措施,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经过护理人员的整体护理,研究组患者透析过程中低血压、高血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发生率为8.3%,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的33.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无死亡病例,对照组患者病死3例。整体护理配合在血液透析治疗老年急性肾衰竭的临床效果中具有显著效果,患者的治愈率得到很大的提高,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瑞花;吴敏慧;曾雪英;陈东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探讨牙体牙髓正畸联合修复术治疗恒上前牙龈下牙折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1月~2014年7月入院的160例恒上前牙龈下牙折患者共160颗患牙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牙采取常规断牙修复术,试验组患牙加施牙体牙髓正畸术,比较两组患牙整体治疗效果与不良并发症等。结果试验组患牙治疗成功率(51.25%)与总有效率(96.25%)显著性高于对照组(30%,82.5%),无效率(3.75%)显著性低于对照组(17.5%),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牙疼痛、牙冠移位与牙周炎单独发生率不存在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牙治疗后不良并发症总发生率(3.75%)显著性低于对照组(13.75%),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牙体牙髓正畸联合修复术治疗恒上前牙龈下牙折的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高,具有借鉴性。
作者:孙华 刊期: 2016年第17期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来我院产检的孕妇(检查项目为产前筛查、产前咨询、超声检查、羊水细胞遗传学检查),对其进行调查与分析,并追踪围产儿结局。2014年检查出异常的情况低于2015年检查出的异常,在孕妇产前筛查结果比较中,产前筛查、产前咨询、超声检测的比例,2015年的数据远高于2014年,P<0.05,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两年的随访情况中,2014年随访1179例(98.25%),失访21例(1.75%),2015年随访1391例(99.35%),失访9例(0.64%)。产前筛查和产前检查,可以有效的诊断出孕妇及胎儿的情况,发现存在的异常和潜在的风险,提高新生儿的素质,实现优生优育的目的,要重视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
作者:李连 刊期: 2016年第17期
选取2013年7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经过胃镜确诊的40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并对所有患者行病理检查,对比两者诊断结果。400例经过胃镜确诊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中,经过病理诊断后确诊302例,胃镜诊断符合率为75.5%(302/400)。可见黏膜皱襞趋于变平状态,甚至完全消失;黏膜呈现红白相间,主要白相较多;血管透见内镜表现,其病理诊断符合率为42.43%(42/98)。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采用单独胃镜诊断仍然具有一定误诊率,临床需联合病理诊断来提高诊断准确。
作者:付英;周皓岚;朱秀娟 刊期: 2016年第17期
在医院2014年6月~2016年3月期间诊治的关节面移位跟骨骨折患者中抽取58例作研究对象并随机分组,治疗组(n=29)应用小切口有限内固定治疗,对照组(n=29)采取跟骨外侧“L”形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足部功能恢复优良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治疗组患者的足部功能康复优良率是93.1%,其并发症发生率是6.9%;对照组的足部功能康复优良率是75.9%,其并发症发生率是27.6%;两组指标的组间对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小切口有限内固定治疗关节面移位跟骨骨折的疗效肯定,安全性较高。
作者:罗学辉;曾武全 刊期: 2016年第17期
选取2014年7月~2015年6月对我市9家娱乐场所暗娼人员进行健康教育、推广安全套使用、心理及医学咨询等综合干预,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暗娼人员艾滋病知晓情况及安全性行为情况。318例研究对象中,成功随访305例,占比95.91%;干预后暗娼人员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干预前(P<0.01);干预后暗娼人员在与客人或与固定性伴发生性行为时安全套的使用频率显著高于干预前(P<0.01)。对艾滋病高危人群进行健康教育及行为干预等综合干预措施可有效提高其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提高安全套使用率,进而有效遏制艾滋病经性途径进行传播。
作者:钟文彬 刊期: 2016年第17期
选取72例胆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则以全面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总有效率分别为97.2%、91.7%,护理满意度分别为100%、75%,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8.3%、27.8%。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胆结石患者的护理中采用全面护理模式能有效提升护理效果,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吴晓虹;匡姣;钟瑞莹;张焕玲;谢小筠 刊期: 2016年第17期
选择本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慢性宫颈炎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接受LEEP电灼治疗的观察组和阴道局部给药治疗的对照组,各51例。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要显著的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EEP电灼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效果更为可靠,效果更佳,但是在临床上还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分析选择为适宜的治疗方法。
作者:李高燕 刊期: 2016年第17期
收集2013年2月~2015年1月我院接受长期激素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钙尔奇D治疗,研究组接受唑来膦酸注射液(密固达)治疗。对比(1)研究组和对照组骨质疏松症治疗疗效。(2)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成本-效果比。结果:(1)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骨质疏松症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4%、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骨质疏松的成本-效果比分别为45.23、15.11,可以看出钙尔奇D治疗骨质疏松具有明显的成本-效果比优势。本次研究认为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的药物中密固达疗更为肯定,钙尔奇D更具有成本-效果比。
作者:王群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观察利用改良膀胱灌注法进行膀胱灌注对B超引导下冻融胚胎移植患者妊娠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生殖中心在进行冻融胚胎移植的患者共120个周期,试验组60例采用改良膀胱灌注法使膀胱充盈后移植,对照组60例采用传统方式使膀胱充盈后进行移植,比较分析两组方式对妊娠率的影响。结果两组间患者的膀胱充盈时间、膀胱充盈度、子宫屈度改变、患者满意度、妊娠率等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利用改良膀胱灌注法充盈膀胱对B超引导下冻融胚胎移植患者的妊娠率及患者满意度均有提升,临床工作效率提高,妊娠结局圆满。
作者:薛洁;熊跃婕;李琳;熊玉凤;陈名;宋莉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研究血必净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严重脓毒症患者的临床疗效,以便探究严重脓毒症更优的治疗方案。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5月在我院收治的严重脓毒症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血必净治疗,比较两组的血小板(PLT)与炎性因子水平的变化情况、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的PLT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但观察组的PLT变化较对照组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的白细胞介素6(IL-6)炎性因子水平与APACHEⅡ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白细胞介素10(IL-10)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观察组的机械通气时间与住ICU 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两组未见明显的出血、过敏等不良反应,在不良反应上两组无差异(P>0.05)。结论血必净联合低分子肝素能够明显提升严重脓毒症患者的血小板、减轻炎症反应,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且无明显的副作用。
作者:何盛琴 刊期: 2016年第17期
选取我院收治的86例复杂结直肠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数字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结肠镜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联合结肠镜治疗,对比分析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复杂性结直肠息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33%,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6.29%(P<0.05)。腹腔镜联合结肠镜治疗复杂结直肠息肉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具有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治疗优势,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作者:宁琦彪;李庆忠;杨军强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基因在涎腺多形性腺瘤(PA)中的表达,探讨IGF-1与涎腺多形性腺瘤的发生、发展及临床相关性的关系。选取2013年9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33例涎腺多形性腺瘤患者及10例涎腺恶性肿瘤患者,均经手术病理检查确诊。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进行检测IGF-1基因的mRNA,观察IGF-1在涎腺肿瘤中的表达情况。观察组涎腺多形性腺瘤患者及恶性组涎腺恶性肿瘤患者中IGF-1 mRNA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正常腺体组织(P<0.05);多形性腺瘤中有包膜浸润的IGF-1表达高于无包膜浸润患者(P<0.05)。IGF-1基因在涎腺多形性腺瘤及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且IGF-1mRNA的高表达可能与涎腺多形性腺瘤包膜浸润程度相关。
作者:向航;马洪;段晓峰 刊期: 2016年第17期
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11月我院急诊科负责转入或转出的年龄均≥16岁的患者286例,将实施MEWS评分转运管理模式前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将实施MEWS评分转运管理模式的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对比患者应用前后转运过程中发生病情恶化的比率以及满意度。观察组病情恶化的发生率为2.94%,对照组病情恶化的发生率为10.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死亡率为2.21%,对照组死亡率为18.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属满意度为97.06%,对照组家属满意度为78.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能对患者转运过程中的安全性进行客观、准确的评估,是一种快捷、简便、实用的病情评估模式,可有效降低患者转运过程中的死亡率,在临床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蔡燕颜;黎月银;区健民 刊期: 2016年第17期
探究慢性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血氨水平的关系。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2014年12月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78例慢性丙型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的48例幽门螺杆菌阳性的丙型肝硬化患者作为阳性组,30例幽门螺杆菌阴性的丙型肝硬化患者作为阴性组,并选取我院同期收治的64例幽门螺杆菌阳性的胃炎患者作为对照组。阳性组和对照组患者均给予埃索美拉唑(0.02g,2次/d)、阿莫西林(1.0g,2次/d)、左氧氟沙星(0.2g,2次/d)治疗。检测记录各组患者治疗前血氨水平,比较肝硬化患者肝功能不同患者血氨水平的情况并观察阳性组和对照组行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前后血氨浓度的变化。肝硬化患者中不同的肝功能分级血氨浓度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阳性组患者的血氨水平显著高于阴性组和对照组(P<0.05),而阴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幽门螺杆菌的感染可使慢性丙型肝硬化患者的血氨浓度升高,而幽门螺杆菌的根治性治疗有利于降低慢性丙型肝硬化患者的血氨水平,可应用于肝性脑病的预防和治疗。
作者:徐旭;钟丽梅;孙延君 刊期: 2016年第17期
选取2014年5月~2015年6月我院儿科收治的76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37)和治疗组(n=39),对照组行阿奇霉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对照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78.4%,治疗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4.9%,两组患儿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患儿的症状改善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1%,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1%,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χ2=4.520,P>0.05)。痰热清注射液联用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有效的改善了患儿的症状,促进了患儿的康复,可以应用。
作者:张予明 刊期: 2016年第17期
在我院收治的十二直肠溃疡患者中随机选出102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患者分成奥美拉唑组和法莫替丁组,分别给予奥美拉唑治疗和法莫替丁治疗,就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奥美拉唑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6.08%高于法莫替丁组患者的80.39%,且用药后1周、2周、4周,奥美拉唑组患者的症状积分均比法莫替丁组低(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奥美拉唑组患者的7.84%与法莫替丁组的9.80%差异不大(P>0.05)。在十二指肠的临床治疗中,奥美拉唑能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促进溃疡的愈合,可作为十二指肠临床治疗的首选药物在临床治疗中应用。
作者:卓文锋;王佳琦 刊期: 2016年第17期
选取收治的80例胆囊结石患者进行分组研究,结合临床随机表法将其列入观察组(50例)与对照组(30例),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行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对比两组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的发生率和手术及预后指标。观察组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发生率为6.0%,对照组为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手术及预后指标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能够有效地降低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的发生率,可显著改善手术和预后指标,可首选及推广。
作者:唐俊;徐晓忠;姚鑫 刊期: 2016年第17期
选取收治的40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作为试验组,选取同期30例上呼吸道感染无其他合并症的心脏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予以超敏C-反应蛋白和乳酸检测,观察其检测结果。结果对照组入院后即刻、入院后6h、12h、24h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分别为(2.11±1.08)mg/L、(2.09±1.48)mg/L、(2.49±1.46)mg/L、(2.31±2.11)mg/L,试验组分别为(4.52±1.62)mg/L、(7.07±1.42)mg/L、(7.82±1.76)mg/L、(10.91±2.37)mg/L,两组不同时刻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入院后即刻、入院后6h、12h、24h乳酸水平水平分别为(1.28±0.12)mmol/L、(1.40±0.41)mmol/L、(1.42±0.91)mmol/L、(1.49±0.81)mmol/L,试验组分别为(1.39±0.22) mmol/L、(1.68±0.55)mmol/L、(2.12±1.11)mmol/L、(2.52±1.17)mmol/L,两组不同时刻乳酸水平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超敏C-反应蛋白和乳酸检测在急性病毒性心肌炎中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可广泛应用。
作者:马远明;余锦燕;曾康港 刊期: 2016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