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南昌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1-8174
  • 国内刊号:36-1160/R
  • 影响因子:0.73
  • 创刊:1990
  • 周期:半月刊
  • 发行:江西
  • 语言:中文
  • 邮发:44-60
  • 全年订价:552.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 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奖(02第三届)
  • 临床医学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6年17期文献
  • 产前超声筛查对妊娠中期胎儿复杂性心脏畸形的诊断价值分析

    选取2008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进行超声筛查的8600例妊娠中期孕妇,比较产前超声筛查结果与产后随访结果。同时,对产前超声筛查出的复杂性心脏畸形儿童四腔心切面(4VC)、左室流出道切面(VOTV)、右室流出道切面(VOTV)、三血管气管切面(3VVT)和三血管平面(3VV)对畸形类型和复杂性心脏畸形的诊断情况进行对比得出结论。纳入本研究的385例妊娠中期胎儿中,共检出先天性复杂性心脏畸形340例,其中严重畸形244例(71.8%),非严重畸形96例(28.2%),与随访结果符合率为88.3%。单纯4CV切面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234例,占68.8%;4CV+(AR-SAV)切面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270例,占79.4%。研究结果显示,单纯4CV切面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的诊断符合率明显低于4CV+VOTV、4CV+3VV及4CV+3VVT切面,它们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4CV+3VV及4CV+3VVT切面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的诊断符合率均明显高于4CV切面、4CV+(AR-SAV)切面和4CV+VOTV切面(P<0.05)。产前超声检查是识别妊娠中期先天复杂性心脏畸形胎儿的重要手段,能有效指导孕妇终止妊娠从而降低复杂先天性心脏畸形胎儿出生率,对国家实现优生优育的政策具有促进作用。除此之外,采用多切面超声筛查可更好的提高检出率,降低漏检率。

    作者:程军;吴爱华;夏炜;吴新民;周洋;徐嵩;杨丽;胡文辉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头孢呋辛与阿奇霉素联合治疗小儿细菌性肺炎的疗效

    选取收治的细菌性肺炎患儿86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头孢呋辛)和试验组(头孢呋辛+阿奇霉素),观察两组疗效。试验组较对照组临床有效率显著要高(P<0.05),同时试验组较对照组咳嗽咳痰、啰音、喘息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治疗时间均要短(P<0.05)。小儿细菌性肺炎采取阿奇霉素联合头孢呋辛治疗,可增强临床疗效,缩短病程,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田锋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运动反馈训练干预对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为了提高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探讨和研究运动反馈训练干预在治疗过程中的价值和意义。根据随机原则从治疗的偏瘫患者中选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通过抽签的方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同时给予一般作业疗法训练,而试验组则同时给予上肢运动反馈的作业疗法训练,比较不同训练方案对患者上肢主动关节活动度(AROM)、改良Barthel指数(MBI)、Fugl-Meyer评定量表(FMA)影响。经过分析发现,试验组和对照组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有所改善,但试验组AROM、MBI、FMA评分更占优势,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偏瘫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实施运动反馈训练干预,有助于改善上肢和手的运动能力,提高其日常生活质量,效果显著,值得运用。

    作者:王昕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全身化疗联合胸部三维放疗治疗Ⅳ期非小细胞肺癌单器官转移的效果及预后

    选取进行Ⅳ期非小细胞肺癌单器官转移治疗的患者11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9例。对照组只采取化疗治疗,观察组采取紫杉醇加顺铂的全身化疗结合胸部三维放疗,对两组治疗效果、预后因素及不良反应进行对比。两组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胸部原发灶计划靶区剂量和转移部位是影响患者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在治疗Ⅳ期非小细胞肺癌单器官转移患者时,采用全身化疗结合胸部三维放疗的效果突出,可以使疗效得以提高。

    作者:丁金泉;张群贵;黄春兰;李为之;李晓静;朱淑芳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IGF-1在涎腺多形性腺瘤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基因在涎腺多形性腺瘤(PA)中的表达,探讨IGF-1与涎腺多形性腺瘤的发生、发展及临床相关性的关系。选取2013年9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33例涎腺多形性腺瘤患者及10例涎腺恶性肿瘤患者,均经手术病理检查确诊。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进行检测IGF-1基因的mRNA,观察IGF-1在涎腺肿瘤中的表达情况。观察组涎腺多形性腺瘤患者及恶性组涎腺恶性肿瘤患者中IGF-1 mRNA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正常腺体组织(P<0.05);多形性腺瘤中有包膜浸润的IGF-1表达高于无包膜浸润患者(P<0.05)。IGF-1基因在涎腺多形性腺瘤及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且IGF-1mRNA的高表达可能与涎腺多形性腺瘤包膜浸润程度相关。

    作者:向航;马洪;段晓峰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治疗药物的药物经济学分析

    收集2013年2月~2015年1月我院接受长期激素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钙尔奇D治疗,研究组接受唑来膦酸注射液(密固达)治疗。对比(1)研究组和对照组骨质疏松症治疗疗效。(2)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成本-效果比。结果:(1)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骨质疏松症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4%、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骨质疏松的成本-效果比分别为45.23、15.11,可以看出钙尔奇D治疗骨质疏松具有明显的成本-效果比优势。本次研究认为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的药物中密固达疗更为肯定,钙尔奇D更具有成本-效果比。

    作者:王群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慢性宫颈炎102例临床治疗情况分析

    选择本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慢性宫颈炎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接受LEEP电灼治疗的观察组和阴道局部给药治疗的对照组,各51例。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要显著的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EEP电灼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效果更为可靠,效果更佳,但是在临床上还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分析选择为适宜的治疗方法。

    作者:李高燕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改良柳木小夹板与传统小夹板治疗桡骨下端伸直型骨折的临床疗效对比

    探究改良柳木小夹板与传统小夹板治疗桡骨下端伸直型骨折的临床疗效。研究对象为就诊的桡骨下端伸直型骨折患者112例,通过动态化随机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小夹板治疗,观察组采用改良柳木小夹板治疗,探究不同方法治疗后疼痛评分、肿胀评分、优良率的差异性。在疼痛评分、肿胀评分、优良率的比较中,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柳木小夹板治疗桡骨下端伸直型骨折具有一定的效果,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消除肿痛感,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具有较高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铭;李启中;杜国聪;区杰雄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神经阻滞麻醉下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82例老年腹股沟疝患者,回顾分析所有患者的麻醉情况,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对照组给予硬膜外麻醉,观察组患者给予神经阻滞麻醉,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时间、住院费用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相比术后恢复时间缩短,住院费用减少,并发症发生率降低,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于腹股沟神经阻滞麻醉下行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缩短了术后恢复时间,减少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性高,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魏长进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关节镜下袢钢板固定治疗胫骨髁间隆突撕脱性骨折

    本次试验对象选取我院76例胫骨髁间隆突撕脱性骨折患者,以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平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切开复位治疗,试验组在关节镜下进行带袢钢板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和生活质量。结果经过治疗之后,试验组的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试验组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关节镜下带袢钢板固定治疗胫骨髁间隆突撕脱性骨折的疗效显著,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着可靠的保障。

    作者:许鹏雍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膀胱部分切除术与经尿道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癌比较分析

    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浅表性膀胱癌患者10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尿道电切术治疗,对比两组留置导尿管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和病情复发率。结果观察组留置导尿管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IL-6、TNF-α指标均低于对照组,IL-10指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于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浅表性膀胱癌患者采用经尿道电切术治疗可明显提高疗效,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留置导尿管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炎症因子水平。

    作者:王飞;李锋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阴式剖宫产疤痕部位妊娠病灶清除术的效果分析

    探讨阴式剖宫产疤痕部位妊娠病灶清除术的效果。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40例剖宫产手术切口疤痕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她们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行阴式剖宫产疤痕部位妊娠病灶清除术,对照组则行腹式病灶清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血hCG、住院时间与治愈率。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血hCG下降恢复正常的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少,且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式剖宫产疤痕部位妊娠病灶清除术应用于剖宫产手术切口疤痕妊娠患者,具有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治愈率高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海英;肖六妹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癌前病变的效果观察

    选取我院妇产科2012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140例宫颈癌前病变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进行保守药物治疗,研究组进行电切术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97.14%,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81.43%,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通过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癌前病变,临床疗效显著,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能够在临床治疗宫颈癌前病变中应用并推广。

    作者:欧阳小娟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镜诊断与病理诊断对照分析

    选取2013年7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经过胃镜确诊的40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并对所有患者行病理检查,对比两者诊断结果。400例经过胃镜确诊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中,经过病理诊断后确诊302例,胃镜诊断符合率为75.5%(302/400)。可见黏膜皱襞趋于变平状态,甚至完全消失;黏膜呈现红白相间,主要白相较多;血管透见内镜表现,其病理诊断符合率为42.43%(42/98)。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采用单独胃镜诊断仍然具有一定误诊率,临床需联合病理诊断来提高诊断准确。

    作者:付英;周皓岚;朱秀娟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输尿管镜手术并发症200例影响因素分析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门诊收治的200例行输尿管镜碎石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治疗资料进行分析,观察患者手术并发症的影响因素。结石位置和结石大小等因素对患者的并发症不存在明显的影响。而病程、结石嵌顿、合并尿路感染和碎石方法对患者的并发症存在较为明显的影响。导致输尿管镜手术并发症的影响因素相对较多,对其进行合理的分析,可以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方案,因此具有重要的分析价值。

    作者:杨学刚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羊水粪污染阴道分娩416例可行性研究

    对2013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产科分娩、进入活跃期后羊水Ⅱ~Ⅲ度粪染胎位正常的产妇共416例,对其中连续胎心监护正常的阴道分娩247例和同期所有阴道分娩新生儿预后对比分析。羊水粪污染而胎心监护正常阴道分娩和同期两组新生儿预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因胎心监护异常而行剖宫产(169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羊水Ⅱ~Ⅲ度粪染而胎心监护正常者,经阴道分娩不影响新生儿结局,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刘胜辉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对转院患者转运过程影响的临床研究

    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11月我院急诊科负责转入或转出的年龄均≥16岁的患者286例,将实施MEWS评分转运管理模式前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将实施MEWS评分转运管理模式的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对比患者应用前后转运过程中发生病情恶化的比率以及满意度。观察组病情恶化的发生率为2.94%,对照组病情恶化的发生率为10.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死亡率为2.21%,对照组死亡率为18.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属满意度为97.06%,对照组家属满意度为78.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能对患者转运过程中的安全性进行客观、准确的评估,是一种快捷、简便、实用的病情评估模式,可有效降低患者转运过程中的死亡率,在临床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蔡燕颜;黎月银;区健民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胃十二指肠穿孔经腹腔镜修补术对比开腹手术疗效及预后

    选择2014年5月~2015年10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81例胃十二指肠穿孔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1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患者行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行经腹腔镜修补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疗效和预后情况。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3%(3/41),低于对照组的27.5%(11/40),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随访,2组穿孔愈合良好,均未见溃疡复发。胃十二指肠穿孔经腹腔镜修补术治疗,疗效显著,并发症发生率低,预后良好,值得推广。

    作者:黎细根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联合检测在女性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对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送检的668例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的宫颈或阴道分泌物进行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联合检测,衣原体抗原检测采用单克隆抗体胶体金法检测,支原体检测及其药敏试验则采用培养法,回顾性分析检测及药敏分析结果。送检的668例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中Uu阳性患者324例,阳性率为48.50%;Ct检测阳性患者87例,阳性率为13.02%;Uu和Ct混合感染患者51例,阳性率为7.63%。女性泌尿生殖道感染主要集中在21~30岁年龄阶段,感染212例,占阳性患者的比率为45.89%;Uu药敏结果显示,Uu阳性的女性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其中Uu对美满霉素、强力霉素、交沙霉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和加替沙星较为敏感,对红霉素、克林霉素、罗红霉素和甲砜霉素耐药性较高。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的感染与女性泌尿生殖道炎症的发生密切相关。通过对女性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的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进行筛查和治疗,可以有效降低女性泌尿生殖道感染的发生,值得应用于临床。

    作者:廖桂周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与磁敏感加权成像在脑出血急性期中诊断价值分析

    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5年9月急性脑血管病人58例,其中脑出血患者26例,脑梗死患者32例。患者进行轴位T1WI、T2WI以及DWI、SWI扫描,比较两组患者的影像学特点、检出情况以及ADC、PW值。两组患者的影像学特点均不一样,两组患者磁共振一般检查查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DWI梗死组检出率100%, SWI出血组检出率100%,两组患者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组ADC值((0.54±0.22)×103)低于梗死组((0.64±0.11)×103),出血组PW值(-0.72±0.02)明显低于脑梗死(-0.22±0.12)(P<0.05)。SWI诊断脑出血更为敏感,DWI诊断脑梗死更为准确,只有将SWI和DWI联合起来,才可有效诊断出疾病类型,为临床治疗作出有效参考。

    作者:陈俊清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超早期综合康复应用于脑梗死急性期患者治疗的临床分析

    选取2012年6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152例脑梗死急性期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76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于入院1w后接受康复训练,研究组于入院48h内接受康复训练。对比两组治疗前后Berg平衡功能量表、Fugl-meyer(FMA)评分和改良Barthel指数。两组治疗前Berg平衡功能量表、Fugl-meyer(FMA)评分和改良Barthel指数结果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Berg平衡功能量表、Fugl-meyer(FMA)评分和改良Barthel指数结果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本次研究认为早期综合康复治疗能够明显改善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各项功能,对提高生活活动能力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淼霞;陈钢;左若群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TORCH感染对自然流产患者的影响观察

    选择我院2011年3月~2015年5月住院的700例孕妇,按有无自然流产史分为观察组(有自然史孕妇组)和对照组(无自然史孕妇组)各350例,两组孕妇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对血清进行检测,比较两组孕妇TORCH的阳性率及孕妇不良妊娠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四种病毒的阳性率,如单纯疱疹病毒(HSV-Ⅱ)、巨细胞病毒(CMV)、风疹病毒(RV)、弓形虫(TXO)等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妊娠情况,如早产、流产、死胎等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孕妇产前进行TORCH感染检测在预防自然流产及预测出生胎儿是否畸形或患有先天性风疹综合征的可能性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简晓毅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空心螺钉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60例临床效果分析

    以2014年9月~2015年9月我院接诊的94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患者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两组,对照组通过传统手术方式治疗,观察组通过空心螺钉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观察组治疗优良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Harri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骨折愈合时间上均有显著优势(P<0.05)。空心螺钉固定手术创伤小,耗时短,患者恢复快,骨折愈合效果显著。

    作者:刘中兵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2014年与2015年医院产前筛查与产前诊断结果对比分析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来我院产检的孕妇(检查项目为产前筛查、产前咨询、超声检查、羊水细胞遗传学检查),对其进行调查与分析,并追踪围产儿结局。2014年检查出异常的情况低于2015年检查出的异常,在孕妇产前筛查结果比较中,产前筛查、产前咨询、超声检测的比例,2015年的数据远高于2014年,P<0.05,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两年的随访情况中,2014年随访1179例(98.25%),失访21例(1.75%),2015年随访1391例(99.35%),失访9例(0.64%)。产前筛查和产前检查,可以有效的诊断出孕妇及胎儿的情况,发现存在的异常和潜在的风险,提高新生儿的素质,实现优生优育的目的,要重视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

    作者:李连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艾滋病高危人群健康教育及行为干预效果分析

    选取2014年7月~2015年6月对我市9家娱乐场所暗娼人员进行健康教育、推广安全套使用、心理及医学咨询等综合干预,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暗娼人员艾滋病知晓情况及安全性行为情况。318例研究对象中,成功随访305例,占比95.91%;干预后暗娼人员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干预前(P<0.01);干预后暗娼人员在与客人或与固定性伴发生性行为时安全套的使用频率显著高于干预前(P<0.01)。对艾滋病高危人群进行健康教育及行为干预等综合干预措施可有效提高其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提高安全套使用率,进而有效遏制艾滋病经性途径进行传播。

    作者:钟文彬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三种不同型号血细胞分析仪的血常规参数比较分析

    通过对比三种不同型号血细胞分析仪的血常规参数,分析不同仪器间的相关性及应用效果,从而确保实验室检测结果的一致性和可靠性。以贝克曼·库尔特LH780 ANALYZER(Beckman COULTER LH 780 ANALYZER)作为参照仪器,两台贝克曼·库尔特 Ac.t 5diff血细胞仪作为比对仪器。连续8d收集低值、中值、高值的新鲜血液在三台血细胞仪上分别完成红细胞(RBC)、白细胞(WBC)、血小板(PLT)、红细胞比积(HCT)、血红蛋白(HGB)的检测,对比检测结果,分析比对结果的回归性及线性关系。参照仪器与比对仪器的RBC、WBC、PLT、HCT、HGB的CV%(相对偏差)在误差允许范围内;经统计学检验显示,三组仪器精密度均在允许范围内,且比对仪器与参照仪器之间的相关系数均>0.975。不同仪器对血常规参数检测结果无影响,可提供一致性的检测结果,临床应用安全可靠性。

    作者:文碧金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发生情况比较

    选取收治的80例胆囊结石患者进行分组研究,结合临床随机表法将其列入观察组(50例)与对照组(30例),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行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对比两组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的发生率和手术及预后指标。观察组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发生率为6.0%,对照组为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手术及预后指标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能够有效地降低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的发生率,可显著改善手术和预后指标,可首选及推广。

    作者:唐俊;徐晓忠;姚鑫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手辅式腹腔镜在复杂的根治性膀胱切除术中的应用

    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7月在我院实施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的70例患者。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行手辅式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治疗,对照组行单纯腹腔镜根治治疗。将两组手术情况、预后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两组患者在住院时间、并发症、复发率等方面比较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失血量及手术时间较对照组患者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具有疗效高、安全性高等优势,针对肿瘤体积大、分期高患者,应给予手辅式腹腔镜手术治疗,以减少围术期并发症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贾守法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CA125、HE4联合D-二聚体、血小板在卵巢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

    选取首诊卵巢肿瘤患者200例,将72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作为观察组和128例卵巢癌患者作为对照组,通过分析外周血中糖类抗原125(CA125)、人附睾蛋白4(HE4)及 D-二聚体(DD)、血小板(PLT)水平,运用Logistic回归和ROC曲线分析肿瘤标志物及凝血功能对卵巢癌的诊断及监控中的意义。卵巢癌患者治疗前CA25、HE4、D-二聚体、PLT均明显高于卵巢良性肿瘤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晚期卵巢癌患者(Ⅲ~Ⅳ期)CA125、HE4、DD、PLT水平均明显高于早期(Ⅰ~Ⅱ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卵巢癌的指标检测中,以联合检测的敏感度、特异性和准确率高于单项指标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P<0.05)。治疗前肿瘤标志物及凝血功能的测定有助于提高卵巢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争取及早诊断与治疗。

    作者:吴蕴瑜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选取了2014年6月~2016年6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92例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根据不同的手术方式分成了常规治疗组和研究组,每组各有患者46例。常规治疗组使用比较常规的方法进行治疗,研究组则使用微波联合α-糜蛋白酶的方法进行治疗,将常规治疗组和研究组的临床治疗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根据对比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时间、换药的次数以及伤口的愈合时间都比常规治疗组的少,并且研究组患者的总体治疗效果以及患者的总体满意度都比常规治疗组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采用微波联合α-糜蛋白酶的方法治疗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的治疗方法,能使患者的伤口尽早的愈合,从而缩短治疗的时间,帮助患者尽早的恢复健康,是一种非常可取的治疗方法。

    作者:赵莉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组合式输尿管软镜联合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临床分析

    回顾性分析采用组合式输尿管软镜联合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35例患者的资料,结石位于中上盏20例,下盏5例,肾盂10例。肾结石直径均不超过20mm。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找到结石后使用200um光纤,0.8~1.0J/15~20Hz(12-20w)功率钬激光碎石。术后常规留置5F D-J管和导尿管。术后3d内复查腹部平片(KUB)评价碎石效果,术后4周复查B超或KUB评价结石排净率。一次进镜成功率为80%(28/35),另外7例经留置D-J管2周后进镜成功。结石探及率为94.3%(33/35),碎石成功率为93.9%(31/33),手术时长55~125(平均90)min,术后住院2~7(平均4)d。无大出血、感染性休克及输尿管穿孔等严重并发症,术后发热4例。术后4周复查B超或KUB,2例残留结石≥4mm,均位于肾下盏。组合式输尿管软镜联合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肾结石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效果,具有碎石成功率高、副作用小等优点,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付昕阳;谢宝容;潘耀权;刘远;孙小齐;章毅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牙周基础治疗对重度侵袭性牙周炎患者血清及龈沟液中TNF-α、IL-4水平的影响

    观察并评价牙周基础治疗对重度侵袭性牙周炎患者血清及龈沟液中TNF-α、IL-4水平的影响。随机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于本院接受牙周基础治疗的70例重度侵袭性牙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在其接受治疗前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患者血清及龈沟液中TNF-α、IL-4水平,并进行对比。治疗后患者龈沟液中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龈沟液中IL-4水平有明显升高(P<0.05)。对比治疗前后血清中的TNF-α、IL-4水平则未见明显差异(P>0.05)。牙周基础治疗重度侵袭性牙周炎临床疗效较为理想,其不会对血清中TNF-α、IL-4水平造成明显影响,但对于龈沟液中TNF-α、IL-4水平影响较大。

    作者:侯玉一;侯玉泽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乳晕入路切除术和传统手术方式治疗乳腺良性肿瘤的疗效分析

    将我院收治的360例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0例,分别行乳晕入路切除术和传统手术方式切除肿瘤。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切口瘢痕VSS评分及住院时间并记录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组患者虽然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1),但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且瘢痕VS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及血肿等并发症发生率3.3%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11.7%(P<0.01)。乳晕入路切除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瘤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好、安全性高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勇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内镜新技术用于消化道早期癌症诊治临床分析

    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3月收治的76例消化道早期癌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外科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内镜新技术治疗,观察临床诊断和治疗效果。传统内镜技术诊断准确率为71.05%(54/76),低于内镜新技术准确率96.05%(73/76);观察组患者未发生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0.00%,较对照组13.16%明显降低,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44.21±6.23)min、(6.76±2.12)d、(14276.12±233.41)元,明显低于对照组(92.32±16.76)min、(13.41±3.72)d、(23187.08±568.99)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消化道早期癌症患者,应用内镜新技术诊断,可明显提高准确率,治疗效果显著,有利于减少并发症,减轻患者身心痛苦,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严斌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血液标本不同放置时间对生化检验结果的相关影响探究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8月我站检验科收检的80例健康患者进行研究,采集所有患者的静脉血,并用离心机分离血清,采集后的1、6、12、24h应用上海科华卓越3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患者的血糖、肌酐、谷丙转氨酶等生化项目进行检测,比较不同时间的检测结果。健康患者空腹静脉采血1h的测定血糖(GLU)、肌酐(Cre)、谷丙转氨酶(ALT)指标结果分别为(5.02±1.14)μom/L、(64.8±5.97)μom/L、(27.02±2.01)U/L,以健康空腹静脉采血1h的测定结果为标准,患者采血后的6h测定血糖(GLU)、肌酐(Cre)、谷丙转氨酶(ALT)指标结果分别为(4.81±1.20)μom/L、(65.62±5.91)μom/L、(30.32±2.07)U/L;12h测定血糖(GLU)、肌酐、谷丙转氨酶(ALT)指标结果分别为(4.11±1.31)μom/L、(65.51±5.82)μom/L、(32.82±2.71)U/L;24h测定血糖(GLU)、肌酐、谷丙转氨酶(ALT)指标结果分别为(3.62±1.11)μom/L、(66.21±6.22)μom/L、(38.62±1.85)U/L,血液标本放置6h,血糖与1h测定结果比较,差异显著(P<0.05),血液标本放置12h,血糖和谷丙转氨酶1h测定结果比较,差异显著,P<0.05,肌酐放置24h后与1h测定结果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大部分血液标本放置的时间对生化检验结果存在一定的影响,因此,要及时对血液标本进行检测,减少误差的发生。

    作者:李翠玲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VITEKMS、APINH、V+X因子三种方法鉴定流感嗜血杆菌临床价值对比分析

    本研究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1248例呼吸道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取其痰液或咽拭子标本,分别行16SrDNA、VITEKMS、APINH、V+X因子检测,以16SrDNA检测结果为金标准,分析三种鉴定方法的临床价值。VITEKMS的检出率为94.59%,明显高于其他两种方法,差异明显(P<0.05);VITEKMS相比其他两种鉴定方法,具有经济成本低、操作方法简单、时间短、结果判读准确等优势。VITEKMS可以快速、准确的鉴定流感嗜血杆菌,在临床中可应用该方法进行流感嗜血杆菌的鉴定及指导治疗。

    作者:蔡国雄;肖光文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慢性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血氨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探究慢性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血氨水平的关系。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2014年12月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78例慢性丙型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的48例幽门螺杆菌阳性的丙型肝硬化患者作为阳性组,30例幽门螺杆菌阴性的丙型肝硬化患者作为阴性组,并选取我院同期收治的64例幽门螺杆菌阳性的胃炎患者作为对照组。阳性组和对照组患者均给予埃索美拉唑(0.02g,2次/d)、阿莫西林(1.0g,2次/d)、左氧氟沙星(0.2g,2次/d)治疗。检测记录各组患者治疗前血氨水平,比较肝硬化患者肝功能不同患者血氨水平的情况并观察阳性组和对照组行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前后血氨浓度的变化。肝硬化患者中不同的肝功能分级血氨浓度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阳性组患者的血氨水平显著高于阴性组和对照组(P<0.05),而阴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幽门螺杆菌的感染可使慢性丙型肝硬化患者的血氨浓度升高,而幽门螺杆菌的根治性治疗有利于降低慢性丙型肝硬化患者的血氨水平,可应用于肝性脑病的预防和治疗。

    作者:徐旭;钟丽梅;孙延君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对高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疗效观察

    回顾分析收治的120例年龄大于70岁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资料,分为干预组(给予经皮冠脉介入治疗)及对照组(单纯药物治疗),两组均行冠脉造影术明确存在冠脉显著病变,其中干预组60例给予经皮冠脉介入术治疗,对照组60例单纯给予药物治疗。1个月后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1年后随访比较两组死亡率、并发症发病率及种类。1个月后发现干预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78.3%。1年后发现干预组心脑血管死亡率低于对照组(10%VS 18.3%),干预组1年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2.6% VS 36.7%)。经皮冠脉介入术对于高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疗效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可以降低心脑血管死亡率及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陆志锋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口腔种植修复和常规固定修复在牙列缺损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收集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来我院牙科门诊就诊的牙列缺损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46)与观察组(56),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固定修复,观察组患者行口腔种植修复,1年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满意程度。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语言,固位、咀嚼功能、舒适度和美观度提升程度明显较大,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口腔种植修复在治疗牙列缺损上明显比常规固定修复要好,可以在大程度上保证患者牙齿美观性,提升咀嚼能力,而且不用以缺失牙邻牙做基牙,保护了剩余牙齿的完整性,是一种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的口腔修复方式。

    作者:詹春华;刘冰;黄杏颜;戴丽冰;黄雁红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50例昏迷患者的动态脑电图变化观察

    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50例昏迷患者,所有患者行动态脑电图检查,对患者脑电图的变化进行观察。结果脑电图分级与Glasgow评分为负相关,前者越高,后者越低。EEG类型与昏迷患者的预后存在密切关联。通过动态脑电图变化观察,可以准确判断昏迷患者的脑电功能损害程度,对昏迷患者的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吴大鸿;李燕;刘志远;吴文娟;刘唯阳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高压氧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血管痉挛的疗效探讨

    以治疗方案的不同,随机将2014年4月~2016年4月期间于我院实施治疗的91例颅内破裂动脉瘤血管痉挛患者分为对照组(n=45例)和观察组(n=46例),两组均于介入或者手术治疗后,采用相应治疗方案,前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案,而后者采用高压氧,通过对比研究的方式,探讨高压氧的临床应用价值。干预前,两组患者ADL评分、MMSE评分、VMCA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3项指标均优于干预前(P<0.05),组间干预后对比,观察组ADL评分、MMSE评分、VMCA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临床上针对颅内破裂动脉瘤血管痉挛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高压氧治疗,可取得较为显著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王浩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亚型和宫颈病变的关系分析

    随机抽取2482例女性患者,采用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Hybrimax)进行HPV 基因型检测,选取部分病例同期进行宫颈活检病理检查。HPV阳性率为25.7%。高危型HPV发生率从高到低依次为HPV52、HPV16、HPV58、HPV39、HPV53;低危型前三位分别为HPV81、HPV6、HPV11;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亚型与宫颈病变有着密切关系。

    作者:付向春;余艺萍;刘春菊;梁华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颧弓骨膜上入路面中部薇拉美辅助下除皱术的临床应用分析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10例薇拉美辅助下除皱术患者,分析其疗效,并随访3~6个月,观察患者面中部松弛下垂情况及并发症情况。本组患者效果基本满意,术后釆访3~6个月,面部松驰现象明显改善且无感染、皮肤坏死、面神经损伤及片状脱发等并发症。微拉美拉提整形带应用于面部松垂老化治疗、创伤小,效果明显,维持时间长,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会英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手术室感染控制路径在降低颅脑外伤手术患者感染率中的应用

    选取2012年5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71例颅脑外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6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常规消毒,观察组采取手术室感染控制路径,对比两组手术细菌数和术后情况。观察组手术室术前10min、术中20min、结束手术时的细菌数均明显地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3dWBC异常例数、术后发热例数、术后抗生素应用时间均显著地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感染3例,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3例(P<0.05)。手术室感染控制路径能够有效地减少颅脑外伤手术时手术室细菌数,降低术后感染情况的发生,值得推广。

    作者:方丽萍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小切口有限内固定治疗关节面移位跟骨骨折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在医院2014年6月~2016年3月期间诊治的关节面移位跟骨骨折患者中抽取58例作研究对象并随机分组,治疗组(n=29)应用小切口有限内固定治疗,对照组(n=29)采取跟骨外侧“L”形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足部功能恢复优良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治疗组患者的足部功能康复优良率是93.1%,其并发症发生率是6.9%;对照组的足部功能康复优良率是75.9%,其并发症发生率是27.6%;两组指标的组间对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小切口有限内固定治疗关节面移位跟骨骨折的疗效肯定,安全性较高。

    作者:罗学辉;曾武全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腹腔镜联合结肠镜治疗复杂结直肠息肉的优势研究

    选取我院收治的86例复杂结直肠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数字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结肠镜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联合结肠镜治疗,对比分析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复杂性结直肠息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33%,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6.29%(P<0.05)。腹腔镜联合结肠镜治疗复杂结直肠息肉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具有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治疗优势,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作者:宁琦彪;李庆忠;杨军强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1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碎裂QRS波的临床分析

    选取2009年10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180例行冠状动脉造影PCI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PCI治疗72h后心电图是否存在fQRS波情况分为非fQRS组和fQRS组,对比两组患者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及fQRS组fQRS出现的位置情况。90例fQRS组患者中fQRS波出现在ⅡⅢ avF导联90例,占100.00%,明显高于碎裂QRS波出现在Ⅲ avF导联(14.44%)、ⅠavF导联(37.78%)与V4~V6导联(45.56%),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fQRS组LVEF降低(26.67%)、再发型心绞痛(21.11%)、心源性死亡(2.22%)、心律失常(40.00%)的发生率明显低于非fQRS组的(61.11%)、(46.67%)、(27.78%)与(64.44%),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fQRS波对预测患者的心脏不良事件具有莫大的帮助,有效地提高了患者的预后与生存率,在临床检查中具有显著的价值意义。

    作者:李艳红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肝硬化合并胆结石的外科治疗效果研究

    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肝硬化合并胆结石患者,均符合手术指征,采取外科治疗。观察记录手术指标、临床效果、并发症情况,以及治疗前后ALT、AST、γ-GT等指标,并对比分析。患者手术时间53.25±11.39min,术中出血量为402.17±110.36ml,住院时间5.34±1.06d;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8.00%,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治疗后ALT、AST、γ-GT等指标均有改善。肝硬化合并胆结石患者采取外科治疗,不仅疗效明显,而且可明显改善ALT、AST、γ-GT等指标,值得借鉴。

    作者:黄伟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探讨无保护会阴助产在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

    收集36例无保护会阴助产分娩的初产妇设为观察组;选取同时间段36例常规接生技术分娩的初产妇设为对照组,对比两组会阴情况、产程、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率、住院时间、满意度等。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会阴Ⅰ度裂伤率显著提高,会阴切开率降低,产后出血率降低,产后第1、3d会阴疼痛评分减少,住院时间缩短,住院费用下降,护理满意度上升,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程时间、新生儿窒息率对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无保护会阴助产可降低会阴侧切率,改善裂伤症状,缓解会阴疼痛,缩短住院时间,对于初产妇自然分娩具有明显促进作用。

    作者:劳莲珍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尿道下裂修复中应用带蒂管状岛状包皮瓣尿道成形术的临床价值探析

    选取2011年1月~2014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80例患儿病例,做回顾性分析。所选患儿均需行尿道下裂修复术,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将患儿分为A、B两组各90例。A组患儿行Duckett法治疗,B组患儿行阴茎皮管尿道成型术(Duplay)联合duckett法治疗。对比两组一次治疗成功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A、B两组的一次治疗成功率分别为75.6%、76.7%,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并发症37例,其中尿道憩室合并尿道瘘3例,尿道狭窄7例,尿道憩室16例,尿道瘘11例。B组并发症33例,其中尿道憩室合并尿道瘘2例,尿道狭窄5例,尿道憩室12例,尿道瘘14例。各项并发症例数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Duplay+Duckett法修复尿道下裂的效果比较理想,相比单纯的Duckett法而言,手术操作难度与治疗成功率大致相同,而术后并发症较少,其临床应用与推广价值均较高。

    作者:叶剑辉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对剖宫产术出血的防治研究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龙岩市第一医院因高危因素进行剖宫产术100例产妇的临床资料,其中剖宫产术中在胎儿娩出后,预防性结扎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然后处理胎盘的50例为研究组;术中仅按常规处理胎盘的50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止血效果和术后并发症及康复情况。结果研究组术中、术后出血量明显减少,术后病率未增加,卵巢功能恢复正常。术中对预防性结扎子宫动脉上行支可以有效的减少术中、术后失血量,止血成功率高,该方法治疗剖宫产术中出血操作简单,止血迅速,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敏红;池晓玲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高粘度骨水泥在修复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中的运用探讨

    分析高粘度骨水泥在修复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中的运用效果,总结应用经验。脊柱外科收治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80例。椎体前房骨水泥渗漏发生率为10.0%,但未见症状体征;术后末次随访(6.8±2.1)个月,再骨折1例;术后、末次随访,椎体前缘高度、中部高度、平均高度高于术前,后凸Cobb角度低于术前,末次随访前缘高度低于术后、后凸Cobb角度高于术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水泥注射量与前缘高度(r=0.346)、中部高度(r=0.675)、平均高度术后高度(r=0.471)增长量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前、末次随访VAS与ODI低于术前,末次随访VAS高于出院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粘度骨水泥在修复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中疗效较好,有症状骨水泥渗漏发生率低,但并不能完全杜绝椎体高度丢失、再骨折。

    作者:陈俊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卡前列甲酯栓与欣母沛用于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分析

    在分娩后因宫缩乏力而出现产后出血的产妇中随机抽取14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A组和B组,A组产妇给予卡前列甲酯栓治疗,B组给予卡前列甲酯栓+欣母沛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止血总有效率、用药后出血量、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结果A组止血总有效率(88.57%)低于B组(97.22%),且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0%)高于B组(2.78%),在用药后2h、12h的出血量上,A组均多于B组(P<0.05)。产后出血采用卡前列甲酯栓联合欣母沛的止血效果好,且不良反应少,有助于促进产妇的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小燕;周俐琼;杨翠萍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连枷胸92例不同手术方案的临床效果

    探讨早期手术内固定治疗对连枷胸患者疗效的影响。选取2011年6月~2015年1月我院确诊治疗的连枷胸患者92例,依据随机分配原则分为早期组和择期组,每组46例,择期组患者行择期肋骨内固定治疗,早期组患者给予早期肋骨内固定治疗,随访12个月,统计分析所有患者治疗后肺功能[包括大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0)、肺总量(TLC)]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早期组患者治疗后FVC、FEV1.0、TLC明显高于择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组和择期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9.13%、63.04%,前者明显低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肋骨内固定治疗可有效改善连枷胸患者的肺功能,提高临床疗效及减少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作进一步推广。

    作者:黎伟文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阴式全子宫切除术与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临床对照分析

    将2014年8月~2015年3月在我院接受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治疗的36例患者设为阴式组,将同一时间段内在我院接受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治疗的40例患者设为腹腔镜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腹腔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较阴式组患者短(P<0.05),术中出血量较阴式组患者少(P<0.05),治疗费用较阴式组患者多(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24h VAS评分(疼痛评分)和术后住院时间比较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和腹腔镜子宫全切术治疗子宫疾病患者,各有利弊,临床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为患者选择合适的手术治疗方法。

    作者:郑志君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胆碱脂酶与血清前白蛋白在各类病毒性肝炎检测中的临床意义

    选取2013年9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100例各类病毒性肝炎患者,并选取同期20例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测定两组血CHE、血清PA水平。与对照组相比,100例各类乙型肝炎患者其CHE水平均有降低,其中慢性乙型肝炎轻度组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其余各组与对照组均有明显差异(P<0.05),血清PA水平同CHE结果相同。39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中8例A级,18例B级,13例C级;肝硬化患者A级-C级CHE、血清PA水平进行性下降,不同级别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CHE、血清PA是反映肝功能重要指标,能为肝硬化患者预后做出准确判断,为肝硬化分级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马洪熹;曹聪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宫腔镜下微型剪刀分离复发宫腔粘连的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68例复发宫腔粘连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宫腔镜下电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宫腔镜下微型剪刀分离术。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宫腔形态恢复、月经改善以及宫腔粘连复发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宫腔形态恢复、月经改善以及宫腔粘连复发等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腔镜下微型剪刀分离宫腔粘连复发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其预后,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龚琴芳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血栓弹力图改变对复发性流产早期诊断的价值分析

    2014年1月~2015年1月于我科就诊并且有RSA病史的孕妇中随机抽取70例纳入研究组,从同时期于我科就诊的健康孕妇中随机抽取50例纳入对照组,以美国唯美血液技术公司HAEMONETICS TEG5000血栓弹力图仪分别对两组孕妇进行TEG检测,对比血栓弹力图中凝血反应时间(R)、凝固时间(K)、凝固角(α)、大振幅(MA)以及综合凝血指数(CI)等参数在两组患者之间的变化情况,以及在研究组中流产孕妇与未流产孕妇之间的变化情况。研究组相比于对照组,R值、K值、α角、MA值以CI值等参数均有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孕妇后有47例再次发生流产,23例未流产,流产孕妇与未流产孕妇的TEG各项参数除R值与CI值,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TEG指标能较为准确地反映孕妇复发性流产情况,并较为敏感地早期反映孕妇复发性流产的倾向,对复发性流产的早期诊断有重要价值。

    作者:刘悦珠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超敏C-反应蛋白和乳酸检测在急性病毒性心肌炎中的应用分析

    选取收治的40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作为试验组,选取同期30例上呼吸道感染无其他合并症的心脏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予以超敏C-反应蛋白和乳酸检测,观察其检测结果。结果对照组入院后即刻、入院后6h、12h、24h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分别为(2.11±1.08)mg/L、(2.09±1.48)mg/L、(2.49±1.46)mg/L、(2.31±2.11)mg/L,试验组分别为(4.52±1.62)mg/L、(7.07±1.42)mg/L、(7.82±1.76)mg/L、(10.91±2.37)mg/L,两组不同时刻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入院后即刻、入院后6h、12h、24h乳酸水平水平分别为(1.28±0.12)mmol/L、(1.40±0.41)mmol/L、(1.42±0.91)mmol/L、(1.49±0.81)mmol/L,试验组分别为(1.39±0.22) mmol/L、(1.68±0.55)mmol/L、(2.12±1.11)mmol/L、(2.52±1.17)mmol/L,两组不同时刻乳酸水平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超敏C-反应蛋白和乳酸检测在急性病毒性心肌炎中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可广泛应用。

    作者:马远明;余锦燕;曾康港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脂肪乳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的临床疗效观察

    从我院2014年3月~2015年9月收治的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中随机选取92例进行研究,并根据其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46例,经常规治疗)和观察组(46例,经脂肪乳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44例评价为有效,总有效率为95.65%(44/46),对照组患者36例评价为有效,总有效率为78.26%(36/46),观察组评价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之间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1w后,两组患者的ALT、AST和TBIL等肝功能指标均明显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观察组肝功能各项指标变化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脂肪乳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不仅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改善患者的肝功能,而且安全性高,适合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郑浪宁;吴新宝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瑞舒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慢性心衰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瑞舒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慢性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5年5月我院110例慢性心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心衰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瑞舒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综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及6min步行试验(6MWT)、心电图ST段下移及NYHA心功能分级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4%,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LVEF、LVESD、LVEDD及6MWT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研究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心电图ST段下移及NYHA心功能分级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瑞舒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慢性心衰效果确切,可有效提高心肌缺氧耐受性,改善心肌重构及预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区育华;吴文平;黎志成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黛力新联合洛赛克治疗十二指肠溃疡临床分析

    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消化内科门诊治疗的128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4例。两组均先实施抗HP三联治疗方案一周,随后治疗组给予黛力新和洛赛克治疗;对照组给予谷维素和洛赛克治疗,均连服4周。观察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胃镜检测、14C尿素呼气试验、幽门螺杆菌(HP)根除情况、不良反应和患者情绪等,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组患者第2、4w治疗有效率为87.5%和93.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1%和84.4%,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治疗组HP根除率分别为85.9%和95.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4%和82.8%,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黛力新联合洛赛克较谷维素联合洛赛克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效果好,能显著缓解患者焦虑情绪,明显提高十二指肠溃疡的疗效,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王伟镇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观察比较环磷酰胺、他克莫司分别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狼疮性肾炎的效果

    探究环磷酰胺、他克莫司分别联合糖皮质激素在治疗狼疮性肾炎上的临床效果。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到本院进行治疗的35例狼疮性肾炎病人进行观察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18例,对照组17例。对两组患者都采用泼尼松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间断性的使用环磷酰胺进行冲击治疗,观察组患者则给予他克莫司进行治疗,在治疗后比较两组病人的血清细胞和免疫因子的水平,统计其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在治疗之后24h观察组患者的补体C3水平、尿蛋白定量、SLEDAI评分以及ANA阳性率都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性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他克莫司与糖皮质激素联合使用可以让狼疮性肾炎病人的血清细胞和免疫因子的水平降低,临床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更低,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刘维佳;黄俊波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氟西汀应用于辅助治疗伴抑郁状态心血管疾病的疗效观察

    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6月收治的107例伴抑郁心血管疾病患者,分为对照组52例和观察组5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扩冠、抗凝、降压等常规心血管药物治疗;而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氟西汀进行辅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LVEF、LVEDD、LVESV等指标的改善情况,评价心脏功能,并于治疗前及治疗后l、2、4、6周末使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患者抑郁情绪的缓解情况,比较两种方法的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治疗后对心脏功能的改善优于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P<0.01),但两组间无显著性(P>0.05);两组抑郁评分显示,对照组在2周末与入组时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观察组则在1周末即显示出明显疗效,两组间的评分及减分率均在治疗的1、2、4、6周末显示出显著性的差异(P<0.05);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2.73%,不良反应率10.91%,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6.92%、21.15%,其差异也具有显著性(P<0.01)。氟西汀应用于辅助治疗伴抑郁状态心血管疾病中,在保证心脏功能疗效的基础上,有效缓解了患者的抑郁情绪,其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廖春华;朱瑞光;冯文钦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甲氨蝶呤与米非司酮联合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2014年12月在本院收治的98例异位妊娠患者临床资料,按治疗所用不同方案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行甲氨蝶呤治疗,治疗组(54例)在其基础上加米非司酮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性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β-HCG、血孕酮水平均比对照组低,包块直径比对照组小,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总不良反应率均较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氨蝶呤与米非司酮联合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独的甲氨蝶呤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聂娅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临床效果观察

    选取我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79例,随机分为A组40例和B组39例。A组给予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12.5mg/d口服;B组给予大剂量米非司酮治疗,25.0mg/d口服。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相较于治疗前,两组患者治疗后子宫体积、子宫肌瘤体积、雌二醇(E2)、孕酮(P)、促卵泡生成素(FSH)及黄体生成素(LH)水平均明显改善(P<0.05),其中A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B组(P<0.05)。子宫肌瘤采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可明显缩小肌瘤体积,改善体内激素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廖凌芸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在PACU应用羟考酮注射液镇痛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在麻醉恢复室使用羟考酮注射液镇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4月~2015年5月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视觉模拟评估值超过7分的患者64例,依据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各32例,试验组患者予以羟考酮注射液5mg稀释至5ml后静脉给药,对照组患者予以0.9%氯化钠注射液5ml静脉给药,应用视觉模拟评估法分析患者疼痛情况。并统计用药前后每间隔5min的NT评分,同时密切关注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在用药5min后VAS分数明显降低,于20min后降低至0分;对照组患者在用药10min后VAS分数升高到10分,并维持至离开麻醉恢复室;试验组患者在给药10min后出现NT值得一过性降低,但很快就恢复到原先水平;实验患者生命体征在用药后未出现明显改变,未延长患者在麻醉恢复室的停留时间,且不良反应未明显增多。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在PACU使用羟考酮注射液镇痛效果确切,未发现不良反应明显增多,能够在PACU的镇痛管理中广泛开展,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黄静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银杏叶片联合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认知损害的作用研究

    将4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24例)和对照组(22例),对照组采用奥氮平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银杏叶片治疗。疗程为3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采用连线测试A(TMTA)、数字-符号编码测验(DSCT)和持续操作测验(CPT)评定患者的认知功能。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在TMTA、DSCT和CPT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改善程度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银杏叶片联合奥氮平治疗可以明显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疗效显著。

    作者:陈娟茹;程茜;徐强;杜群丽;杨远坚;鲍成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应用小剂量倍他乐克的临床研究

    选取我院2014年12月~2015年6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7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小剂量倍他乐克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心率、血压变化情况和治疗效果。观察组在心率、收缩压、舒张压等方面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14%,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4.29%,在治疗有效率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剂量倍他乐克能够有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促进患者心功能更快恢复,起到较高的治疗效果,临床应用价值十分理想。

    作者:陈光辉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肾上腺素β-受体阻滞剂在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应用

    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4年8月接收治疗的96例心衰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方式,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肾上腺素β-受体阻滞剂酒石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心功指标。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没有严重的不良反应;治疗后治疗组的心功指标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结果存在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以常规治疗为前提,对中轻度心衰病情相对稳定的病人采用肾上腺素β-受体阻滞剂进行治疗,能够显著提升临床疗效,提升心功,具备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梁业辉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谷氨酰胺联合低渗口服补液盐治疗小儿腹泻患者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谷氨酰胺联合低渗口服补液盐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4月我院儿科门诊就诊的小儿腹泻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低渗口服补液盐治疗,观察组予以低渗口服补液盐结合谷氨酰胺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腹泻次数及腹泻缓解所用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8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谷氨酰胺联合低渗口服补液盐能有效治疗小儿腹泻,可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林婕华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骨化三醇在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5月在我院收治的肾功能衰竭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单纯的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骨化三醇治疗,比较两组的血钙、血磷及钙磷乘积情况。治疗后两组的血磷、钙磷乘积等指标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但对照组的钙磷乘积下降更明显,并与观察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的血钙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但观察组的与治疗前无差异(P>0.05),且治疗后两组的血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38%;而对照组的为16.67%,其中大部分为低钙血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化三醇能够有效促进钙的吸收,纠正血液透析期间的低钙血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熊霞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进口与国产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评定

    目的比较进口恩替卡韦片与国产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慢性乙型肝炎患者98例,选取时间为2012年5月~2014年7月,将其随机分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进口恩替卡韦片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国产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血清HBV DNA下降水平、HBV DNA转阴率、ALT复常率以及治疗费用。结果两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期间不同时期的HBV DNA下降水平无明显差异,且HBV DNA转阴率和ALT复常率与对照组患者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但是,两组患者的治疗成本对比,观察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治疗中,采用国产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疗效与采用进口恩替卡韦片治疗疗效相当,但国产恩替卡韦治疗成本低于进口恩替卡韦。

    作者:冯霞;李声方;刘贵章;赵登蕴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奥美拉唑与法莫替丁的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在我院收治的十二直肠溃疡患者中随机选出102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患者分成奥美拉唑组和法莫替丁组,分别给予奥美拉唑治疗和法莫替丁治疗,就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奥美拉唑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6.08%高于法莫替丁组患者的80.39%,且用药后1周、2周、4周,奥美拉唑组患者的症状积分均比法莫替丁组低(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奥美拉唑组患者的7.84%与法莫替丁组的9.80%差异不大(P>0.05)。在十二指肠的临床治疗中,奥美拉唑能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促进溃疡的愈合,可作为十二指肠临床治疗的首选药物在临床治疗中应用。

    作者:卓文锋;王佳琦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兰索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效果研究

    随机抽取近些年来我院收治的150例HP阳性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按照患者用药不同分为两个组各75例,观察组经兰索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对照组经雷尼替丁+阿莫西林+甲硝唑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97.3%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2.7%,HP清除率96%高于对照组HP清除率80%,治疗后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采取兰索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三联疗法治疗,可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方国亮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左卡尼汀对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老年患者心功能的效果分析

    探讨左卡尼汀对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老年患者心功能的临床疗效。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10月于我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老年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分配原则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血液透析基本治疗一致,其中观察组患者于每次透析结束回血前3min从血路管静脉端注入左卡尼汀1g,每周进行三次,三个月为一个疗程,对照组患者采用同样方式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脏指数,左心功能指数,每分钟心搏出量、每搏心输出量等指标。两组患者组内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心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两组患者组间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心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维持性血液透析老年患者中应用左卡尼汀可以有效的保护患者心肌,显著的改善患者的心功能。

    作者:李明珠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木香、砂仁混合挥发油包合工艺研究

    常规工艺中挥发油是直接喷洒在制剂中,但由于挥发油化学性质很不稳定,影响药物的疗效。由于本方所含挥发油具有重要的药理作用,应稳定存在于制剂中,故本实验采用了β- CD包合,使挥发油稳定性增强,且提高了制剂的药效。

    作者:李瑾;李娜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铝碳酸镁咀嚼片联合奥美拉唑治疗80例胃溃疡患者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胃溃疡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所有患者在进行药物治疗前,均采用四联疗法行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铝碳酸镁片联合奥美拉唑进行治疗,对照组只采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均有较大改善,溃疡直径均有缩小或痊愈迹象,其中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7.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5%,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为20%,观察组无不良反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铝碳酸镁咀嚼片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效果显著、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冯云赋;杨燕婷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雷贝拉唑四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并分析雷贝拉唑四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收治的10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四联疗法,观察组患者采用雷贝拉唑四联疗法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0%,两组患者疗效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HP阳性根除率未出现显著差异性(P>0.05);观察组患者复发率为4.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贝拉唑四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疗效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与奥美拉唑四联疗法相比,雷贝拉唑四联疗法更具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闫小红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不同用法行早期妊娠药物流产的有效性研究

    将114例实施药物流产的早期孕妇随机分为3组,包括研究组A、研究组B及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孕妇连续口服米非司酮片(25mg)3d,在第3d服用24h后加用米索前列醇(0.2mg)3片;研究组A、研究组B均按对照组方法口服米非司酮,第3d 24h后分别加米索前列醇(0.2mg)6片及9片。于胚囊排出后第8、15及30d随访,比较三组孕妇引产成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研究组A、研究组B引产成功率更高,胚囊排出时间、住院时间及阴道出血量更少,组间比较,差异显著。用药后仅研究组B出现2例恶心、呕吐,孕囊排出后自然缓解,其余两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在米非司酮常规剂量基础上加用米索前列醇(以1.2mg为宜)可显著提升引产成功率及胚囊排出时间,降低住院时间及出血量。

    作者:卢敏;全冬群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非淋菌性宫颈炎患者应用阿奇霉素联合阴道栓剂的临床观察

    选取2013年4月~2014年5月前来我院就诊的非淋菌性宫颈炎患者共64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阿奇霉素单独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阿奇霉素联合阴道栓剂治疗,两组患者均以2w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统计两组患者不良反应。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7.5%、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68.8%,两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血常规检查以及肝肾功能检查结果显示均无变化,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9.4%,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9.4%,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奇霉素联合阴道栓剂治疗非淋菌性宫颈炎患者有着显著的临床效果,对各种类型的感染患者均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同时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何楠英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纳洛酮治疗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疾病的临床病效观察

    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4年10月收治的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常规组各50例。常规组给予一般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纳洛酮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与PaO2、PaCO2等血气指标水平。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气指标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血气指标水平明显优于常规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8.0%,常规组的为64.0%,说明治疗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常规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对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给予纳洛酮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血气指标水平。

    作者:赵峥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托烷司琼预防含顺铂化疗药物所致恶心、呕吐的临床研究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7月我院接治的74例恶性肿瘤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观察组于化疗前应用托烷司琼;对照组于化疗前应用昂丹司琼。治疗后比较两组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治疗后,观察组的呕吐总有效率、恶心总有效率分别为81.08%、75.68%,均高于对照组的59.46%、51.35%,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各项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托烷司琼预防含顺铂化疗药物所致恶心、呕吐的临床效果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邓昆;段辉;刘锦全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猪肺磷脂注射液治疗早产儿肺透明膜病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对猪肺磷脂注射液治疗早产儿肺透明膜病临床效果展开探讨研究。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本院接收的60例肺透明膜病早产儿,将其划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沐舒坦治疗,研究组接受猪肺磷脂注射液治疗,观察对比临床疗效。结果接受治疗后,研究组FiO2(0.31±0.11)、PaO2(64.48±8.22)、OI(134.12±29.21)相较于对照组(0.37±0.15)、(79.63±11.30)、(169.55±21.15)显著更低,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上呼吸机时间(30.8±5.6)h、住院时长(30.8±5.6)d、0病死率相较于对照组(91.7±22.3)h、(40.6±10.2)d、20.0%显著更低,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猪肺磷脂注射液应用于治疗早产儿肺透明膜病疗效满意,可有效提升救治成功率,具备临床借鉴普及意义。

    作者:马萍璇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奥美拉唑与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比较分析

    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5年6月收治的20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按用药方案不同,平均分为两组,一组奥美拉唑药物治疗,另一组泮托拉唑药物治疗,分析这两组的患者在用药以后,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情况,临床症状的缓解境况,HP(幽门螺杆菌)的根治情况等等。使用奥美拉唑药物治疗的一组有效率为84%,使用泮托拉唑药物治疗的一组有效率为89%,并且在油门螺杆菌的根治情况,溃疡的愈合率等方面,使用泮托拉唑药物治疗的患者明显高于使用奥美拉唑药物治疗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泮托拉唑相比奥美拉唑是治疗消化性溃疡佳的药物选择。

    作者:孔志芸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尼莫通联合复方丹参、右旋糖酐治疗脑梗塞100例临床效果分析

    选择2013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接诊的200例脑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用药方案将其分为两组,每组100例。联合1组采用复方丹参+右旋糖酐治疗,联合2组除联合1组所用的两种药物外,另加以尼莫通治疗。分析比较两组临床效果。联合2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0.0%,较之于联合1组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联合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2组副反应发生率为6.0%,联合1组为7.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尼莫通联合复方丹参、右旋糖酐治疗脑梗塞,可促进神经功能与病灶范围的改善,临床效果明显,副作用少,值得推广利用。

    作者:王尖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依达拉奉联合银杏达莫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选择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与对照组41例,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联合银杏达莫,对照组仅给予银杏达莫,对比临床疗效。观察组好转率62.79%高于对照组46.34%,2w后两组NIHSS评分低于入院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90d后观察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4h后,观察组UA、CRP低于入院时、对照组,对照组CRP高于入院时,对照组UA低于入院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达拉奉联合银杏达莫治疗CI疗效较好,可有效减轻神经功能损伤,促患者生活能力恢复,依达拉奉可减轻炎症水平、神经细胞损伤,银杏达莫可抑制梗死进展,联合用药安全可靠,在银杏达莫治疗基础上,联合依达拉奉不会增加并发症发生风险。

    作者:郑宋元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全面护理模式在胆结石患者中的效果分析

    选取72例胆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则以全面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总有效率分别为97.2%、91.7%,护理满意度分别为100%、75%,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8.3%、27.8%。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胆结石患者的护理中采用全面护理模式能有效提升护理效果,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吴晓虹;匡姣;钟瑞莹;张焕玲;谢小筠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舒适化护理在门诊静脉采血操作中的效果观察

    选取我院120例静脉采血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入院时间均在2015年5月~2016年5月期间,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舒适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等候时间、疼痛程度、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患者的等候时间、疼痛评分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舒适化护理在门诊静脉采血过程中,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鄢云平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延续性护理支持对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选取2013年2月~2014年12月妇科恶性肿瘤行手术治疗患者128例,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延续组与常规组各64例。常规组患者围手术期内给予常规护理;延续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同时,出院后给予延续性护理支持,将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差异。两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相比较:延续组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延续组一年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延续性护理支持对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患者生活质量有重大影响,值得推广。

    作者:谢小霞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应用亚低温治疗仪针对手足口病患儿的降温疗效观察及护理对策

    将2015年1~12月收治于我院儿科住院部治疗的82例手足口病患儿纳入研究对象,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布洛芬混悬液口服进行退热治疗,观察组在口服布洛芬混悬液退热的同时,应用亚低温治疗仪持续降温,此外,给予两组患儿一定的护理干预措施,记录并评估两组的临床降温状况。观察组降温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不适症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亚低温治疗仪对手足口病患儿的降温疗效显著,不适症状较少,配合积极的护理干预,可尽快控制患儿体温在正常范围内。

    作者:卢长江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护理风险管理在早期拔除胃管与正常拔胃管中的护理应用体会

    选取我科40例急腹症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取护理风险管理,观察两组的肛门排气时间以及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经过护理之后,观察组的肛门排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护理不良事件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在腹部肿瘤患者术后的护理中,采取护理风险管理能够使患者的胃肠功能尽快恢复,有利于早期拔除胃管,减少不良事件。

    作者:梁涛;刘琴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对凶险性前置胎盘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对凶险性前置胎盘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2014年12月本院诊治的60例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临床资料,均单胎。按照护理时不同护理方案分为两组,将采用常规护理的3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其余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的30例患者设为研究组,对比两组临床具体护理情况。结果研究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对照组低,护理工作总满意度(93.33%)比对照组(70.00%)高,并且胎儿贫血及血小板减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对凶险性前置胎盘具有积极影响,且护理满意度较高,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作者:谷秀芹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骨科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应对措施

    140例骨科病患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观察组进行风险因素分析并实施针对性预防措施,对照组实施骨科护理常规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风险发生率进行对比。观察组发生风险2例,对照组13例。两组患者发生风险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满意度调查,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骨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因素较多,通过提高骨科护士风险防范意识,完善管理体制,可以有效地防范骨科病房常见护理风险,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的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

    作者:徐春艳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康复新液在治疗小儿外科感染伤口中的临床观察和护理

    探讨康复新液在小儿外科感染伤口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研究本院近年来治疗的150例具有外科感染伤口患儿的临床资料,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75例,观察组75例,对比两组的治疗疗效、伤口愈合时间、分泌物渗出消失时间及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观察组伤口愈合时间(5.38±0.59)、分泌物渗出消失时间(4.32±0.41)、总有效率(96%)、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4%);对照组伤口愈合时间(7.08±1.03)、分泌物渗出消失时间(5.02±1.12)、总有效率(84%)、患者的护理满意度(7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康复新液治疗小儿外科感染伤口,能有效提高患儿的治愈率:疗效显著,对于提高护理质量,患者护理满意度具有积极的意义,具备推广价值。

    作者:胡友娥;李淑玲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优质护理对儿科患者的护理质量影响

    选择我院2013年7月~2014年11月所收治的140例儿科患儿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利用随机分组法均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对照组患儿给予传统护理,观察组患儿给予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儿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患儿护理满意度及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儿,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儿科患儿临床应用优质护理模式,不仅能够提高患儿的护理效果,而且还可强化患儿及家属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普及。

    作者:向琼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整体护理配合在改善老年急性肾衰竭患者血液透析治疗效果的影响分析

    选取2013年3月~2014年10月在我院采用血液透析法治疗的老年急性肾衰竭患者7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6例。两组患者均采用血液透析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采用整体护理措施,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经过护理人员的整体护理,研究组患者透析过程中低血压、高血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发生率为8.3%,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的33.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无死亡病例,对照组患者病死3例。整体护理配合在血液透析治疗老年急性肾衰竭的临床效果中具有显著效果,患者的治愈率得到很大的提高,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瑞花;吴敏慧;曾雪英;陈东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优质护理服务对男性不育患者护理效果的分析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南昌市生殖医院男性不育科住院患者180例,实施常规护理的90例为对照组,实施优质护理的90例为观察组,分析两组患者对疾病认知度、对治疗的配合率、对治愈的信心以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上的差别。观察组患者对疾病认知度(93%与65%)、对治疗的配合率(99%与76%)、对治愈的信心(89%与41%)以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99%与68%)上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优质护理服务可以增加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增强护患沟通的有效性,进而促进患者能够更大程度的配合治疗,从而提升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黄静雅;刘燕;魏琴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临床护理路径与传统护理模式在脑卒中患者的应用对比分析

    选择2014年1~6月采用传统护理模式的60例脑卒中患者,设为对照组;选择2014年7~12月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的66例脑卒中患者,设为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健康知识掌握程度、Barthel 和护理满意度等情况。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分别为(22.4±3.8)d和(8320.6±680.4)元,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Barthel指数、满意度分别为(64.3±12.4)分、(73.6±2.8)、95.45%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临床路径模式能明显提高脑卒中患者的护理临床效果,缩短住院时间和费用,提高患者自我康复意识和服务满意度。

    作者:钟桂香;钟丽霞;林冬梅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经筋取穴疗法治疗中风偏瘫的疗效观察

    观察经筋取穴疗法对中风偏瘫的治疗效果。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中风偏瘫患者6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经筋取穴疗法治疗,对照组行传统循经针刺治疗。两组均可参与现代康复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并进行对比分析。治疗组显效17例,有效10例,总有效率90%,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经筋取穴疗法对中风偏瘫的治疗效果明显。

    作者:陈闯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参竹心康汤对慢性心衰患者的临床疗效

    将我院收治的40例患者,经临床诊断,均确诊为慢性心衰患者,现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西医治疗,试验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口服参竹心康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内皮素、每分输出量、左室短轴缩短率、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左室射血分数、舒张早期流速峰值以及舒张晚期流速峰值等指标。经过治疗后,试验组在内皮素、每分输出量、左室短轴缩短率、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左室射血分数、舒张早期流速峰值以及舒张晚期流速峰值等指标上,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的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慢性心衰患者,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之参竹心康汤治疗,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以及收缩、舒张功能,具备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张和金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甲氨蝶呤联合宫外孕II号治疗宫外孕的疗效观察

    将我院妇科住院部于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86例宫外孕患者参照治疗方案的差异进行分组,对照组41例单纯予以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45例在此基础上予以宫外孕II号治疗,并进行疗效对比分析。治疗1w后,观察组在给予宫外孕II号治疗后,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腹痛、腹部包块、阴道流血各临床体征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观察组在治愈率及临床病症改善方面均较理想。给予甲氨蝶呤联合宫外孕II号治疗宫外孕,疗效确切、快速,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郑若梅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针刺疗法对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将我院94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康复训练,观察组采用康复训练联合针刺疗法。比较两组患者运动功能及平衡功能的差异,高于同期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BBS评分显著提高,高于同期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Barthel指数显著增加,高于同期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满意率为89.4%高于对照组70.2%,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针刺疗法对脑卒中患者临床效果显著,其可改善患者运动及平衡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也得到较大提高,患者对治疗满意度评价也较高,值得临床选择。

    作者:孙玉萍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血必净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严重脓毒症患者的临床疗效

    目的:研究血必净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严重脓毒症患者的临床疗效,以便探究严重脓毒症更优的治疗方案。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5月在我院收治的严重脓毒症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血必净治疗,比较两组的血小板(PLT)与炎性因子水平的变化情况、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的PLT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但观察组的PLT变化较对照组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的白细胞介素6(IL-6)炎性因子水平与APACHEⅡ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白细胞介素10(IL-10)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观察组的机械通气时间与住ICU 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两组未见明显的出血、过敏等不良反应,在不良反应上两组无差异(P>0.05)。结论血必净联合低分子肝素能够明显提升严重脓毒症患者的血小板、减轻炎症反应,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且无明显的副作用。

    作者:何盛琴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活血止痛汤治疗骨折术后肢体肿胀疼痛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活血止痛汤治疗骨折术后肢体肿胀疼痛疗效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5月收治的60例肢体骨折术后肢体肿胀疼痛患者。采用数字单双号的模式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片+静脉滴注甘露醇和抬高患肢方案治疗。治疗组则在上述基础上辅以活血止痛汤。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6%。另外,通过治疗后,治疗组的止痛时间与消肿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对骨折术后肢体肿胀疼痛患者,在基础治疗的同时辅以活血止痛汤,能够在提升临床疗效的同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大力的推广。

    作者:徐为顺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痰热清注射液联用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2014年5月~2015年6月我院儿科收治的76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37)和治疗组(n=39),对照组行阿奇霉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对照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78.4%,治疗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4.9%,两组患儿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患儿的症状改善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1%,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1%,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χ2=4.520,P>0.05)。痰热清注射液联用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有效的改善了患儿的症状,促进了患儿的康复,可以应用。

    作者:张予明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针灸联合肌内效贴贴扎治疗脑卒中后足内翻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针灸联合肌内效贴贴扎治疗脑卒中后足内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在我院诊治的脑卒中后足内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所有患者均予以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针灸联合肌内效贴贴扎治疗,所有治疗均持续4w,治疗前、治疗4w后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BI)、Fugl-Meyer量表(FMA)、Ashworth量表(MAS)、Clonus分级法对患者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下肢运动功能、小腿三头肌痉挛程度、踝阵挛评分进行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BI、FMA、MAS、Clonu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组内比较,BI、FMA均较治疗前增高(P<0.05),MAS、Clonus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后,两组组间比较,观察组BI、FMA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MAS、Clonus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辅以针灸和肌内效贴治疗脑卒中后足内翻可显著改善其运动功能,促进康复。

    作者:黄宇涛;李雅薇;吴松辉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中药沐浴配合五行音乐治疗对新生儿黄疸的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中药沐浴配合五行音乐治疗对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2014年2月~2016年2月确诊的4000例黄疸新生儿,根据患儿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2000例)与观察组(2000例)。两组患儿均接受常规光疗,观察组加用中药沐浴配合五行音乐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胆红素水平变化,比较两组黄疸消退时间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第3、5d观察组血清胆红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总疗效为96.10%(1922/2000),明显高于照组的84.05%(1681/2000),同时观察组患儿黄疸消退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沐浴配合五行音乐治疗新生儿黄疸具有疗效显著、安全性高、起效快等优势,可显著降低患儿胆红素水平,改善患儿胃肠道症状,减轻胆红素的重吸收,促进身体快速康复。

    作者:韦瑶;朱带娣;郭利香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牙体牙髓正畸联合修复治疗恒上前牙龈下牙折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牙体牙髓正畸联合修复术治疗恒上前牙龈下牙折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1月~2014年7月入院的160例恒上前牙龈下牙折患者共160颗患牙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牙采取常规断牙修复术,试验组患牙加施牙体牙髓正畸术,比较两组患牙整体治疗效果与不良并发症等。结果试验组患牙治疗成功率(51.25%)与总有效率(96.25%)显著性高于对照组(30%,82.5%),无效率(3.75%)显著性低于对照组(17.5%),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牙疼痛、牙冠移位与牙周炎单独发生率不存在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牙治疗后不良并发症总发生率(3.75%)显著性低于对照组(13.75%),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牙体牙髓正畸联合修复术治疗恒上前牙龈下牙折的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高,具有借鉴性。

    作者:孙华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经皮锁定钢板治疗胫骨下段骨折的疗效及相关作用机制研究

    目的:探讨经皮锁定钢板治疗胫骨下段骨折的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及D-二聚体(DD)的影响。方法将80例胫骨下段骨折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n=39)与观察组(n=41),分别采用传统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与经皮锁定钢板治疗。比较两组临床优良率、肢体功能恢复情况及治疗前后血浆FDP、DD水平变化情况。结果(1)观察组临床优良率为95.12%(39/41),显著高于对照组(79.49%,31/39)(P<0.05);(2)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骨痂形成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0.01);(3)两组患者治疗后FDP及DD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0.01),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浆中上述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P<0.05)。结论经皮锁定钢板治疗胫骨下段骨折临床优良率较佳,可能是通过显著降低胫骨下段骨折患者血浆FDP及DD水平而发挥作用,应加以推广。

    作者:苗瑞瑞;张文龙;邱南海;苗戍燕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枸橼酸钠抗凝技术在血液净化中的应用推广

    目的:研究枸橼酸钠抗凝技术在血液净化中的应用推广。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6年7月在我院行血液透析的2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观察组13例行枸橼酸钠抗凝血液净化1542例次,对照组12例行普通肝素抗凝血液净化1473例次。观察枸橼酸钠抗凝技术治疗后全血活化凝血时间(WBAC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其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后WBACT和APTT分别为(108.62±9.54)s和(33.26±2.89)s,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Ca2+、血清枸橼酸根及p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枸橼酸钠抗凝效果显著,安全性高,高浓度枸橼酸钠还可节约医疗资源,降低医疗费用,适宜在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陈治国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TST联合壳聚糖痔疮抗菌凝胶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TST联合壳聚糖痔疮抗菌凝胶治疗混合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混合痔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自动痔疮套扎术(RPH术)联合壳聚糖痔疮抗菌凝胶进行治疗,试验组采用选择性痔上黏膜吻合术(TST术)联合壳聚糖痔疮抗菌凝胶治疗,治疗后对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切口愈合时间、满意度及术后并发症(疼痛、出血、尿潴留、肛门狭窄、水肿、脱垂、肛门功能)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97.5%)明显高于对照组(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切口愈合时间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满意度(97.5%)明显高于对照组(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混合痔患者进行TST联合壳聚糖痔疮抗菌凝胶治疗可以减少治疗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满意度比较高。

    作者:李国华;王剑光;覃正国;宋建忠;谢文娟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改良膀胱灌注法对B超引导下冻融胚胎移植患者妊娠率的影响#

    目的:观察利用改良膀胱灌注法进行膀胱灌注对B超引导下冻融胚胎移植患者妊娠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生殖中心在进行冻融胚胎移植的患者共120个周期,试验组60例采用改良膀胱灌注法使膀胱充盈后移植,对照组60例采用传统方式使膀胱充盈后进行移植,比较分析两组方式对妊娠率的影响。结果两组间患者的膀胱充盈时间、膀胱充盈度、子宫屈度改变、患者满意度、妊娠率等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利用改良膀胱灌注法充盈膀胱对B超引导下冻融胚胎移植患者的妊娠率及患者满意度均有提升,临床工作效率提高,妊娠结局圆满。

    作者:薛洁;熊跃婕;李琳;熊玉凤;陈名;宋莉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老年重症肺炎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病死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影响老年患者患有重症肺炎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病死率的危险性因素。方法回顾分析我院73例老年重症肺炎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探究体重质量指数、血细胞比容以及APACHE II评分、肺部感染评分和机械通气等因素对患者病死率的影响。结果肺部感染评分﹥6的患者病死率相对较高;是否接受机械通气治疗也是影响患者病死率的重要因素,未接受通气治疗的要比接受治疗的患者病死率高;其次,当患者的APACHE II的评分超过30分时患者的病死率也会明显提高。但患者的白蛋白水平以及体重质量指数等因素在死亡组和存活组两组之间并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在诸多临床因素中,患者的肺部感染评分是否大于6,APACHE II的评分是否超过30以及患者是否接受机械通气治疗可能是影响老年患者患有重症肺炎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病死率的重要危险性因素。

    作者:魏桂芳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不同可视技术喉镜在困难气管插管中的临床应用对比研究

    目的:分析探讨不同可视技术在困难气管插管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气管插管困难患者60例,按照抛硬币法分成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Macintosh可视喉镜对患者进行气管插管;观察组采用Artraq可视喉镜对患者进行气管插管。观察所有患者的气管插管情况,并对比两组患者插管前后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的变化情况以及气管插管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插管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插管后,两组患者MAP和HR参数均明显升高,且对照组的MAP和HR参数明显高于观察组;同时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上述对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Artraq可视喉镜进行气管插管,操作简便,安全有效,在困难气管插管中有良好的应用优势,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作者:郭名文;焦丰;黄重峰;陈文清;李铨华;吴文吉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子宫肌瘤给予亮丙瑞林比照米非司酮的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讨论亮丙瑞林比照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现选取笔者所在医院诊疗的116例子宫肌瘤患者为对象,参照双盲随机法将其划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8例,分别给予亮丙瑞林与米非司酮治疗,完成3个疗程后测定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前后子宫、子宫肌瘤体积及血清激素水平的差异,同时评析用药的安全性。结果对比各组用药前后子宫、子宫肌瘤体积均有所缩小(P<0.05),但不论用药前还是用药后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对比各组用药前后E2、FSH、LH、P等各项激素水平均有所改善(P<0.05),相比下试验组的改善更为显著(P<0.05);两组用药期间均未见明显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针对子宫肌瘤予以米非司酮治疗有助于缩小子宫肌瘤体积,改善血清激素水平,比照亮丙瑞林效果更优,且不良反应较轻,可作为理想用药方案在临床普及应用。

    作者:张璇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骨细胞CD44和纤连蛋白在骨质疏松性骨折中表达的意义

    目的:探讨骨细胞CD44和纤连蛋白的表达在骨质疏松性骨折中所发挥的作用。方法选取28只SD大鼠建立骨质疏松性骨折模型,同时选取28只建立Ⅱ期骨折愈合模型SD大鼠作为对照,分别于骨折后10、20、40 d进行取材,分别对骨痂进行HE染色及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骨细胞CD44及纤连蛋白,观察各自分布情况。结果在骨质疏松性骨折SD大鼠的不同时间段其CD44及纤维表达具有一致性,且随着骨折愈合,其表达逐渐增加,接近正常SD大鼠组织水平。结论骨质疏松性骨折SD大鼠骨细胞CD44和纤连蛋白均显著减少,且随着骨折的恢复,水平逐渐上升。提示骨细胞CD44和纤连蛋白在骨细胞中的表达减少可能是造成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原因之一,为骨质疏松型骨折的临床治疗提供基础。

    作者:陈健;郑洋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地中海贫血应用平均红细胞体积与血红蛋白量的筛查价值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地中海贫血应用平均红细胞体积和血红蛋白量的筛查价值。方法纳入研究的对象为2013年6月~2015年10月我院接收的体检者和住院患者,共有240例,检测受检者平均红细胞体积以及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分别单独用平均红细胞体积和血红蛋白量作为筛查地中海贫血的指标,联合应用平均红细胞体积与血红蛋白量作为筛查指标,比较分析非地贫患者和地贫患者检测情况,评价地中海贫血应用平均红细胞体积与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的筛查价值。结果经检测,240例受检者中有18例为地中海贫血,阳性率为7.5%,通过基因型分析可知,β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有5例,α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有12例,α与β地中海贫血基因同时携带者1例。和正常者相比,地中海贫血患者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和平均红细胞体积均比较低,数据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和单独用均红细胞体积和血红蛋白量筛查地贫相比,联合应用均红细胞体积和血红蛋白量筛查地贫,特异度较高。结论在地中海贫血筛查中检测机体平均红细胞体积和血红蛋白量,可为地中海贫血鉴别筛查提供合理的参考依据,价值较高。

    作者:杨三珍;何洲;古超群;陆彩香;彭升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对比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和传统的开胸手术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的临床疗效,分析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5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支气管扩张症的患者105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患者采取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的开胸手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手术中的各项指标。结果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6.4%,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4.0%,两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试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胸腔引流量、术后拔管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4.5%,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8.0%,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疗效显著,术后并发症低,节省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唐文;付毅;鱼宁;拜都如拉·艾尼吐;周旭东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超声心动图对高血压性心脏病的诊断价值分析

    超声心动图已经被业内证实为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具体诊断中超声心动图检查能够发挥哪些优势、具有哪些价值都是当下研究的热点。本文基于这样的考虑,对确诊高血压者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并在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探讨超声心动图对高血压性心脏病的诊断价值分析。

    作者:蒋玲玲 刊期: 2016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