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超敏C-反应蛋白和乳酸检测在急性病毒性心肌炎中的应用分析

马远明;余锦燕;曾康港

关键词:超敏C-反应蛋白, 乳酸检测,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
摘要:选取收治的40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作为试验组,选取同期30例上呼吸道感染无其他合并症的心脏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予以超敏C-反应蛋白和乳酸检测,观察其检测结果。结果对照组入院后即刻、入院后6h、12h、24h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分别为(2.11±1.08)mg/L、(2.09±1.48)mg/L、(2.49±1.46)mg/L、(2.31±2.11)mg/L,试验组分别为(4.52±1.62)mg/L、(7.07±1.42)mg/L、(7.82±1.76)mg/L、(10.91±2.37)mg/L,两组不同时刻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入院后即刻、入院后6h、12h、24h乳酸水平水平分别为(1.28±0.12)mmol/L、(1.40±0.41)mmol/L、(1.42±0.91)mmol/L、(1.49±0.81)mmol/L,试验组分别为(1.39±0.22) mmol/L、(1.68±0.55)mmol/L、(2.12±1.11)mmol/L、(2.52±1.17)mmol/L,两组不同时刻乳酸水平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超敏C-反应蛋白和乳酸检测在急性病毒性心肌炎中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可广泛应用。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选取了2014年6月~2016年6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92例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根据不同的手术方式分成了常规治疗组和研究组,每组各有患者46例。常规治疗组使用比较常规的方法进行治疗,研究组则使用微波联合α-糜蛋白酶的方法进行治疗,将常规治疗组和研究组的临床治疗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根据对比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时间、换药的次数以及伤口的愈合时间都比常规治疗组的少,并且研究组患者的总体治疗效果以及患者的总体满意度都比常规治疗组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采用微波联合α-糜蛋白酶的方法治疗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的治疗方法,能使患者的伤口尽早的愈合,从而缩短治疗的时间,帮助患者尽早的恢复健康,是一种非常可取的治疗方法。

    作者:赵莉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TST联合壳聚糖痔疮抗菌凝胶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TST联合壳聚糖痔疮抗菌凝胶治疗混合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混合痔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自动痔疮套扎术(RPH术)联合壳聚糖痔疮抗菌凝胶进行治疗,试验组采用选择性痔上黏膜吻合术(TST术)联合壳聚糖痔疮抗菌凝胶治疗,治疗后对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切口愈合时间、满意度及术后并发症(疼痛、出血、尿潴留、肛门狭窄、水肿、脱垂、肛门功能)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97.5%)明显高于对照组(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切口愈合时间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满意度(97.5%)明显高于对照组(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混合痔患者进行TST联合壳聚糖痔疮抗菌凝胶治疗可以减少治疗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满意度比较高。

    作者:李国华;王剑光;覃正国;宋建忠;谢文娟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护理风险管理在早期拔除胃管与正常拔胃管中的护理应用体会

    选取我科40例急腹症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取护理风险管理,观察两组的肛门排气时间以及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经过护理之后,观察组的肛门排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护理不良事件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在腹部肿瘤患者术后的护理中,采取护理风险管理能够使患者的胃肠功能尽快恢复,有利于早期拔除胃管,减少不良事件。

    作者:梁涛;刘琴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胃十二指肠穿孔经腹腔镜修补术对比开腹手术疗效及预后

    选择2014年5月~2015年10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81例胃十二指肠穿孔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1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患者行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行经腹腔镜修补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疗效和预后情况。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3%(3/41),低于对照组的27.5%(11/40),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随访,2组穿孔愈合良好,均未见溃疡复发。胃十二指肠穿孔经腹腔镜修补术治疗,疗效显著,并发症发生率低,预后良好,值得推广。

    作者:黎细根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奥美拉唑与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比较分析

    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5年6月收治的20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按用药方案不同,平均分为两组,一组奥美拉唑药物治疗,另一组泮托拉唑药物治疗,分析这两组的患者在用药以后,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情况,临床症状的缓解境况,HP(幽门螺杆菌)的根治情况等等。使用奥美拉唑药物治疗的一组有效率为84%,使用泮托拉唑药物治疗的一组有效率为89%,并且在油门螺杆菌的根治情况,溃疡的愈合率等方面,使用泮托拉唑药物治疗的患者明显高于使用奥美拉唑药物治疗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泮托拉唑相比奥美拉唑是治疗消化性溃疡佳的药物选择。

    作者:孔志芸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腹腔镜联合结肠镜治疗复杂结直肠息肉的优势研究

    选取我院收治的86例复杂结直肠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数字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结肠镜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联合结肠镜治疗,对比分析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复杂性结直肠息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33%,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6.29%(P<0.05)。腹腔镜联合结肠镜治疗复杂结直肠息肉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具有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治疗优势,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作者:宁琦彪;李庆忠;杨军强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CA125、HE4联合D-二聚体、血小板在卵巢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

    选取首诊卵巢肿瘤患者200例,将72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作为观察组和128例卵巢癌患者作为对照组,通过分析外周血中糖类抗原125(CA125)、人附睾蛋白4(HE4)及 D-二聚体(DD)、血小板(PLT)水平,运用Logistic回归和ROC曲线分析肿瘤标志物及凝血功能对卵巢癌的诊断及监控中的意义。卵巢癌患者治疗前CA25、HE4、D-二聚体、PLT均明显高于卵巢良性肿瘤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晚期卵巢癌患者(Ⅲ~Ⅳ期)CA125、HE4、DD、PLT水平均明显高于早期(Ⅰ~Ⅱ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卵巢癌的指标检测中,以联合检测的敏感度、特异性和准确率高于单项指标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P<0.05)。治疗前肿瘤标志物及凝血功能的测定有助于提高卵巢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争取及早诊断与治疗。

    作者:吴蕴瑜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1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碎裂QRS波的临床分析

    选取2009年10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180例行冠状动脉造影PCI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PCI治疗72h后心电图是否存在fQRS波情况分为非fQRS组和fQRS组,对比两组患者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及fQRS组fQRS出现的位置情况。90例fQRS组患者中fQRS波出现在ⅡⅢ avF导联90例,占100.00%,明显高于碎裂QRS波出现在Ⅲ avF导联(14.44%)、ⅠavF导联(37.78%)与V4~V6导联(45.56%),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fQRS组LVEF降低(26.67%)、再发型心绞痛(21.11%)、心源性死亡(2.22%)、心律失常(40.00%)的发生率明显低于非fQRS组的(61.11%)、(46.67%)、(27.78%)与(64.44%),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fQRS波对预测患者的心脏不良事件具有莫大的帮助,有效地提高了患者的预后与生存率,在临床检查中具有显著的价值意义。

    作者:李艳红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超声心动图对高血压性心脏病的诊断价值分析

    超声心动图已经被业内证实为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具体诊断中超声心动图检查能够发挥哪些优势、具有哪些价值都是当下研究的热点。本文基于这样的考虑,对确诊高血压者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并在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探讨超声心动图对高血压性心脏病的诊断价值分析。

    作者:蒋玲玲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参竹心康汤对慢性心衰患者的临床疗效

    将我院收治的40例患者,经临床诊断,均确诊为慢性心衰患者,现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西医治疗,试验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口服参竹心康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内皮素、每分输出量、左室短轴缩短率、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左室射血分数、舒张早期流速峰值以及舒张晚期流速峰值等指标。经过治疗后,试验组在内皮素、每分输出量、左室短轴缩短率、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左室射血分数、舒张早期流速峰值以及舒张晚期流速峰值等指标上,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的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慢性心衰患者,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之参竹心康汤治疗,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以及收缩、舒张功能,具备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张和金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胆碱脂酶与血清前白蛋白在各类病毒性肝炎检测中的临床意义

    选取2013年9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100例各类病毒性肝炎患者,并选取同期20例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测定两组血CHE、血清PA水平。与对照组相比,100例各类乙型肝炎患者其CHE水平均有降低,其中慢性乙型肝炎轻度组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其余各组与对照组均有明显差异(P<0.05),血清PA水平同CHE结果相同。39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中8例A级,18例B级,13例C级;肝硬化患者A级-C级CHE、血清PA水平进行性下降,不同级别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CHE、血清PA是反映肝功能重要指标,能为肝硬化患者预后做出准确判断,为肝硬化分级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马洪熹;曹聪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血必净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严重脓毒症患者的临床疗效

    目的:研究血必净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严重脓毒症患者的临床疗效,以便探究严重脓毒症更优的治疗方案。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5月在我院收治的严重脓毒症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血必净治疗,比较两组的血小板(PLT)与炎性因子水平的变化情况、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的PLT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但观察组的PLT变化较对照组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的白细胞介素6(IL-6)炎性因子水平与APACHEⅡ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白细胞介素10(IL-10)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观察组的机械通气时间与住ICU 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两组未见明显的出血、过敏等不良反应,在不良反应上两组无差异(P>0.05)。结论血必净联合低分子肝素能够明显提升严重脓毒症患者的血小板、减轻炎症反应,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且无明显的副作用。

    作者:何盛琴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黛力新联合洛赛克治疗十二指肠溃疡临床分析

    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消化内科门诊治疗的128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4例。两组均先实施抗HP三联治疗方案一周,随后治疗组给予黛力新和洛赛克治疗;对照组给予谷维素和洛赛克治疗,均连服4周。观察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胃镜检测、14C尿素呼气试验、幽门螺杆菌(HP)根除情况、不良反应和患者情绪等,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组患者第2、4w治疗有效率为87.5%和93.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1%和84.4%,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治疗组HP根除率分别为85.9%和95.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4%和82.8%,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黛力新联合洛赛克较谷维素联合洛赛克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效果好,能显著缓解患者焦虑情绪,明显提高十二指肠溃疡的疗效,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王伟镇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输尿管镜手术并发症200例影响因素分析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门诊收治的200例行输尿管镜碎石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治疗资料进行分析,观察患者手术并发症的影响因素。结石位置和结石大小等因素对患者的并发症不存在明显的影响。而病程、结石嵌顿、合并尿路感染和碎石方法对患者的并发症存在较为明显的影响。导致输尿管镜手术并发症的影响因素相对较多,对其进行合理的分析,可以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方案,因此具有重要的分析价值。

    作者:杨学刚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枸橼酸钠抗凝技术在血液净化中的应用推广

    目的:研究枸橼酸钠抗凝技术在血液净化中的应用推广。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6年7月在我院行血液透析的2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观察组13例行枸橼酸钠抗凝血液净化1542例次,对照组12例行普通肝素抗凝血液净化1473例次。观察枸橼酸钠抗凝技术治疗后全血活化凝血时间(WBAC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其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后WBACT和APTT分别为(108.62±9.54)s和(33.26±2.89)s,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Ca2+、血清枸橼酸根及p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枸橼酸钠抗凝效果显著,安全性高,高浓度枸橼酸钠还可节约医疗资源,降低医疗费用,适宜在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陈治国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针灸联合肌内效贴贴扎治疗脑卒中后足内翻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针灸联合肌内效贴贴扎治疗脑卒中后足内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在我院诊治的脑卒中后足内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所有患者均予以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针灸联合肌内效贴贴扎治疗,所有治疗均持续4w,治疗前、治疗4w后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BI)、Fugl-Meyer量表(FMA)、Ashworth量表(MAS)、Clonus分级法对患者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下肢运动功能、小腿三头肌痉挛程度、踝阵挛评分进行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BI、FMA、MAS、Clonu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组内比较,BI、FMA均较治疗前增高(P<0.05),MAS、Clonus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后,两组组间比较,观察组BI、FMA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MAS、Clonus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辅以针灸和肌内效贴治疗脑卒中后足内翻可显著改善其运动功能,促进康复。

    作者:黄宇涛;李雅薇;吴松辉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对转院患者转运过程影响的临床研究

    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11月我院急诊科负责转入或转出的年龄均≥16岁的患者286例,将实施MEWS评分转运管理模式前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将实施MEWS评分转运管理模式的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对比患者应用前后转运过程中发生病情恶化的比率以及满意度。观察组病情恶化的发生率为2.94%,对照组病情恶化的发生率为10.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死亡率为2.21%,对照组死亡率为18.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属满意度为97.06%,对照组家属满意度为78.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能对患者转运过程中的安全性进行客观、准确的评估,是一种快捷、简便、实用的病情评估模式,可有效降低患者转运过程中的死亡率,在临床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蔡燕颜;黎月银;区健民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左卡尼汀对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老年患者心功能的效果分析

    探讨左卡尼汀对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老年患者心功能的临床疗效。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10月于我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老年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分配原则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血液透析基本治疗一致,其中观察组患者于每次透析结束回血前3min从血路管静脉端注入左卡尼汀1g,每周进行三次,三个月为一个疗程,对照组患者采用同样方式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脏指数,左心功能指数,每分钟心搏出量、每搏心输出量等指标。两组患者组内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心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两组患者组间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心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维持性血液透析老年患者中应用左卡尼汀可以有效的保护患者心肌,显著的改善患者的心功能。

    作者:李明珠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全身化疗联合胸部三维放疗治疗Ⅳ期非小细胞肺癌单器官转移的效果及预后

    选取进行Ⅳ期非小细胞肺癌单器官转移治疗的患者11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9例。对照组只采取化疗治疗,观察组采取紫杉醇加顺铂的全身化疗结合胸部三维放疗,对两组治疗效果、预后因素及不良反应进行对比。两组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胸部原发灶计划靶区剂量和转移部位是影响患者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在治疗Ⅳ期非小细胞肺癌单器官转移患者时,采用全身化疗结合胸部三维放疗的效果突出,可以使疗效得以提高。

    作者:丁金泉;张群贵;黄春兰;李为之;李晓静;朱淑芳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血液标本不同放置时间对生化检验结果的相关影响探究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8月我站检验科收检的80例健康患者进行研究,采集所有患者的静脉血,并用离心机分离血清,采集后的1、6、12、24h应用上海科华卓越3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患者的血糖、肌酐、谷丙转氨酶等生化项目进行检测,比较不同时间的检测结果。健康患者空腹静脉采血1h的测定血糖(GLU)、肌酐(Cre)、谷丙转氨酶(ALT)指标结果分别为(5.02±1.14)μom/L、(64.8±5.97)μom/L、(27.02±2.01)U/L,以健康空腹静脉采血1h的测定结果为标准,患者采血后的6h测定血糖(GLU)、肌酐(Cre)、谷丙转氨酶(ALT)指标结果分别为(4.81±1.20)μom/L、(65.62±5.91)μom/L、(30.32±2.07)U/L;12h测定血糖(GLU)、肌酐、谷丙转氨酶(ALT)指标结果分别为(4.11±1.31)μom/L、(65.51±5.82)μom/L、(32.82±2.71)U/L;24h测定血糖(GLU)、肌酐、谷丙转氨酶(ALT)指标结果分别为(3.62±1.11)μom/L、(66.21±6.22)μom/L、(38.62±1.85)U/L,血液标本放置6h,血糖与1h测定结果比较,差异显著(P<0.05),血液标本放置12h,血糖和谷丙转氨酶1h测定结果比较,差异显著,P<0.05,肌酐放置24h后与1h测定结果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大部分血液标本放置的时间对生化检验结果存在一定的影响,因此,要及时对血液标本进行检测,减少误差的发生。

    作者:李翠玲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