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金泉;张群贵;黄春兰;李为之;李晓静;朱淑芳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在麻醉恢复室使用羟考酮注射液镇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4月~2015年5月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视觉模拟评估值超过7分的患者64例,依据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各32例,试验组患者予以羟考酮注射液5mg稀释至5ml后静脉给药,对照组患者予以0.9%氯化钠注射液5ml静脉给药,应用视觉模拟评估法分析患者疼痛情况。并统计用药前后每间隔5min的NT评分,同时密切关注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在用药5min后VAS分数明显降低,于20min后降低至0分;对照组患者在用药10min后VAS分数升高到10分,并维持至离开麻醉恢复室;试验组患者在给药10min后出现NT值得一过性降低,但很快就恢复到原先水平;实验患者生命体征在用药后未出现明显改变,未延长患者在麻醉恢复室的停留时间,且不良反应未明显增多。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在PACU使用羟考酮注射液镇痛效果确切,未发现不良反应明显增多,能够在PACU的镇痛管理中广泛开展,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黄静 刊期: 2016年第17期
随机抽取2482例女性患者,采用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Hybrimax)进行HPV 基因型检测,选取部分病例同期进行宫颈活检病理检查。HPV阳性率为25.7%。高危型HPV发生率从高到低依次为HPV52、HPV16、HPV58、HPV39、HPV53;低危型前三位分别为HPV81、HPV6、HPV11;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亚型与宫颈病变有着密切关系。
作者:付向春;余艺萍;刘春菊;梁华 刊期: 2016年第17期
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5年6月收治的20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按用药方案不同,平均分为两组,一组奥美拉唑药物治疗,另一组泮托拉唑药物治疗,分析这两组的患者在用药以后,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情况,临床症状的缓解境况,HP(幽门螺杆菌)的根治情况等等。使用奥美拉唑药物治疗的一组有效率为84%,使用泮托拉唑药物治疗的一组有效率为89%,并且在油门螺杆菌的根治情况,溃疡的愈合率等方面,使用泮托拉唑药物治疗的患者明显高于使用奥美拉唑药物治疗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泮托拉唑相比奥美拉唑是治疗消化性溃疡佳的药物选择。
作者:孔志芸 刊期: 2016年第17期
回顾分析收治的120例年龄大于70岁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资料,分为干预组(给予经皮冠脉介入治疗)及对照组(单纯药物治疗),两组均行冠脉造影术明确存在冠脉显著病变,其中干预组60例给予经皮冠脉介入术治疗,对照组60例单纯给予药物治疗。1个月后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1年后随访比较两组死亡率、并发症发病率及种类。1个月后发现干预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78.3%。1年后发现干预组心脑血管死亡率低于对照组(10%VS 18.3%),干预组1年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2.6% VS 36.7%)。经皮冠脉介入术对于高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疗效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可以降低心脑血管死亡率及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陆志锋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探讨经皮锁定钢板治疗胫骨下段骨折的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及D-二聚体(DD)的影响。方法将80例胫骨下段骨折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n=39)与观察组(n=41),分别采用传统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与经皮锁定钢板治疗。比较两组临床优良率、肢体功能恢复情况及治疗前后血浆FDP、DD水平变化情况。结果(1)观察组临床优良率为95.12%(39/41),显著高于对照组(79.49%,31/39)(P<0.05);(2)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骨痂形成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0.01);(3)两组患者治疗后FDP及DD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0.01),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浆中上述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P<0.05)。结论经皮锁定钢板治疗胫骨下段骨折临床优良率较佳,可能是通过显著降低胫骨下段骨折患者血浆FDP及DD水平而发挥作用,应加以推广。
作者:苗瑞瑞;张文龙;邱南海;苗戍燕 刊期: 2016年第17期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龙岩市第一医院因高危因素进行剖宫产术100例产妇的临床资料,其中剖宫产术中在胎儿娩出后,预防性结扎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然后处理胎盘的50例为研究组;术中仅按常规处理胎盘的50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止血效果和术后并发症及康复情况。结果研究组术中、术后出血量明显减少,术后病率未增加,卵巢功能恢复正常。术中对预防性结扎子宫动脉上行支可以有效的减少术中、术后失血量,止血成功率高,该方法治疗剖宫产术中出血操作简单,止血迅速,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敏红;池晓玲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观察并分析雷贝拉唑四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收治的10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四联疗法,观察组患者采用雷贝拉唑四联疗法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0%,两组患者疗效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HP阳性根除率未出现显著差异性(P>0.05);观察组患者复发率为4.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贝拉唑四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疗效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与奥美拉唑四联疗法相比,雷贝拉唑四联疗法更具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闫小红 刊期: 2016年第17期
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82例老年腹股沟疝患者,回顾分析所有患者的麻醉情况,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对照组给予硬膜外麻醉,观察组患者给予神经阻滞麻醉,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时间、住院费用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相比术后恢复时间缩短,住院费用减少,并发症发生率降低,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于腹股沟神经阻滞麻醉下行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缩短了术后恢复时间,减少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性高,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魏长进 刊期: 2016年第17期
选取2014年7月~2015年6月对我市9家娱乐场所暗娼人员进行健康教育、推广安全套使用、心理及医学咨询等综合干预,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暗娼人员艾滋病知晓情况及安全性行为情况。318例研究对象中,成功随访305例,占比95.91%;干预后暗娼人员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干预前(P<0.01);干预后暗娼人员在与客人或与固定性伴发生性行为时安全套的使用频率显著高于干预前(P<0.01)。对艾滋病高危人群进行健康教育及行为干预等综合干预措施可有效提高其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提高安全套使用率,进而有效遏制艾滋病经性途径进行传播。
作者:钟文彬 刊期: 2016年第17期
探究环磷酰胺、他克莫司分别联合糖皮质激素在治疗狼疮性肾炎上的临床效果。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到本院进行治疗的35例狼疮性肾炎病人进行观察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18例,对照组17例。对两组患者都采用泼尼松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间断性的使用环磷酰胺进行冲击治疗,观察组患者则给予他克莫司进行治疗,在治疗后比较两组病人的血清细胞和免疫因子的水平,统计其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在治疗之后24h观察组患者的补体C3水平、尿蛋白定量、SLEDAI评分以及ANA阳性率都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性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他克莫司与糖皮质激素联合使用可以让狼疮性肾炎病人的血清细胞和免疫因子的水平降低,临床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更低,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刘维佳;黄俊波 刊期: 2016年第17期
将2015年1~12月收治于我院儿科住院部治疗的82例手足口病患儿纳入研究对象,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布洛芬混悬液口服进行退热治疗,观察组在口服布洛芬混悬液退热的同时,应用亚低温治疗仪持续降温,此外,给予两组患儿一定的护理干预措施,记录并评估两组的临床降温状况。观察组降温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不适症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亚低温治疗仪对手足口病患儿的降温疗效显著,不适症状较少,配合积极的护理干预,可尽快控制患儿体温在正常范围内。
作者:卢长江 刊期: 2016年第17期
选取2011年1月~2014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80例患儿病例,做回顾性分析。所选患儿均需行尿道下裂修复术,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将患儿分为A、B两组各90例。A组患儿行Duckett法治疗,B组患儿行阴茎皮管尿道成型术(Duplay)联合duckett法治疗。对比两组一次治疗成功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A、B两组的一次治疗成功率分别为75.6%、76.7%,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并发症37例,其中尿道憩室合并尿道瘘3例,尿道狭窄7例,尿道憩室16例,尿道瘘11例。B组并发症33例,其中尿道憩室合并尿道瘘2例,尿道狭窄5例,尿道憩室12例,尿道瘘14例。各项并发症例数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Duplay+Duckett法修复尿道下裂的效果比较理想,相比单纯的Duckett法而言,手术操作难度与治疗成功率大致相同,而术后并发症较少,其临床应用与推广价值均较高。
作者:叶剑辉 刊期: 2016年第17期
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4年10月收治的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常规组各50例。常规组给予一般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纳洛酮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与PaO2、PaCO2等血气指标水平。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气指标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血气指标水平明显优于常规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8.0%,常规组的为64.0%,说明治疗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常规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对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给予纳洛酮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血气指标水平。
作者:赵峥 刊期: 2016年第17期
选取我院妇产科2012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140例宫颈癌前病变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进行保守药物治疗,研究组进行电切术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97.14%,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81.43%,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通过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癌前病变,临床疗效显著,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能够在临床治疗宫颈癌前病变中应用并推广。
作者:欧阳小娟 刊期: 2016年第17期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10例薇拉美辅助下除皱术患者,分析其疗效,并随访3~6个月,观察患者面中部松弛下垂情况及并发症情况。本组患者效果基本满意,术后釆访3~6个月,面部松驰现象明显改善且无感染、皮肤坏死、面神经损伤及片状脱发等并发症。微拉美拉提整形带应用于面部松垂老化治疗、创伤小,效果明显,维持时间长,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会英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研究血必净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严重脓毒症患者的临床疗效,以便探究严重脓毒症更优的治疗方案。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5月在我院收治的严重脓毒症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血必净治疗,比较两组的血小板(PLT)与炎性因子水平的变化情况、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的PLT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但观察组的PLT变化较对照组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的白细胞介素6(IL-6)炎性因子水平与APACHEⅡ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白细胞介素10(IL-10)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观察组的机械通气时间与住ICU 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两组未见明显的出血、过敏等不良反应,在不良反应上两组无差异(P>0.05)。结论血必净联合低分子肝素能够明显提升严重脓毒症患者的血小板、减轻炎症反应,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且无明显的副作用。
作者:何盛琴 刊期: 2016年第17期
选取2008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进行超声筛查的8600例妊娠中期孕妇,比较产前超声筛查结果与产后随访结果。同时,对产前超声筛查出的复杂性心脏畸形儿童四腔心切面(4VC)、左室流出道切面(VOTV)、右室流出道切面(VOTV)、三血管气管切面(3VVT)和三血管平面(3VV)对畸形类型和复杂性心脏畸形的诊断情况进行对比得出结论。纳入本研究的385例妊娠中期胎儿中,共检出先天性复杂性心脏畸形340例,其中严重畸形244例(71.8%),非严重畸形96例(28.2%),与随访结果符合率为88.3%。单纯4CV切面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234例,占68.8%;4CV+(AR-SAV)切面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270例,占79.4%。研究结果显示,单纯4CV切面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的诊断符合率明显低于4CV+VOTV、4CV+3VV及4CV+3VVT切面,它们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4CV+3VV及4CV+3VVT切面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的诊断符合率均明显高于4CV切面、4CV+(AR-SAV)切面和4CV+VOTV切面(P<0.05)。产前超声检查是识别妊娠中期先天复杂性心脏畸形胎儿的重要手段,能有效指导孕妇终止妊娠从而降低复杂先天性心脏畸形胎儿出生率,对国家实现优生优育的政策具有促进作用。除此之外,采用多切面超声筛查可更好的提高检出率,降低漏检率。
作者:程军;吴爱华;夏炜;吴新民;周洋;徐嵩;杨丽;胡文辉 刊期: 2016年第17期
选择我院2011年3月~2015年5月住院的700例孕妇,按有无自然流产史分为观察组(有自然史孕妇组)和对照组(无自然史孕妇组)各350例,两组孕妇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对血清进行检测,比较两组孕妇TORCH的阳性率及孕妇不良妊娠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四种病毒的阳性率,如单纯疱疹病毒(HSV-Ⅱ)、巨细胞病毒(CMV)、风疹病毒(RV)、弓形虫(TXO)等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妊娠情况,如早产、流产、死胎等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孕妇产前进行TORCH感染检测在预防自然流产及预测出生胎儿是否畸形或患有先天性风疹综合征的可能性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简晓毅 刊期: 2016年第17期
随机抽取近些年来我院收治的150例HP阳性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按照患者用药不同分为两个组各75例,观察组经兰索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对照组经雷尼替丁+阿莫西林+甲硝唑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97.3%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2.7%,HP清除率96%高于对照组HP清除率80%,治疗后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采取兰索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三联疗法治疗,可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方国亮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探讨牙体牙髓正畸联合修复术治疗恒上前牙龈下牙折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1月~2014年7月入院的160例恒上前牙龈下牙折患者共160颗患牙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牙采取常规断牙修复术,试验组患牙加施牙体牙髓正畸术,比较两组患牙整体治疗效果与不良并发症等。结果试验组患牙治疗成功率(51.25%)与总有效率(96.25%)显著性高于对照组(30%,82.5%),无效率(3.75%)显著性低于对照组(17.5%),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牙疼痛、牙冠移位与牙周炎单独发生率不存在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牙治疗后不良并发症总发生率(3.75%)显著性低于对照组(13.75%),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牙体牙髓正畸联合修复术治疗恒上前牙龈下牙折的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高,具有借鉴性。
作者:孙华 刊期: 2016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