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治国
选取进行Ⅳ期非小细胞肺癌单器官转移治疗的患者11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9例。对照组只采取化疗治疗,观察组采取紫杉醇加顺铂的全身化疗结合胸部三维放疗,对两组治疗效果、预后因素及不良反应进行对比。两组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胸部原发灶计划靶区剂量和转移部位是影响患者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在治疗Ⅳ期非小细胞肺癌单器官转移患者时,采用全身化疗结合胸部三维放疗的效果突出,可以使疗效得以提高。
作者:丁金泉;张群贵;黄春兰;李为之;李晓静;朱淑芳 刊期: 2016年第17期
探讨康复新液在小儿外科感染伤口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研究本院近年来治疗的150例具有外科感染伤口患儿的临床资料,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75例,观察组75例,对比两组的治疗疗效、伤口愈合时间、分泌物渗出消失时间及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观察组伤口愈合时间(5.38±0.59)、分泌物渗出消失时间(4.32±0.41)、总有效率(96%)、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4%);对照组伤口愈合时间(7.08±1.03)、分泌物渗出消失时间(5.02±1.12)、总有效率(84%)、患者的护理满意度(7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康复新液治疗小儿外科感染伤口,能有效提高患儿的治愈率:疗效显著,对于提高护理质量,患者护理满意度具有积极的意义,具备推广价值。
作者:胡友娥;李淑玲 刊期: 2016年第17期
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肝硬化合并胆结石患者,均符合手术指征,采取外科治疗。观察记录手术指标、临床效果、并发症情况,以及治疗前后ALT、AST、γ-GT等指标,并对比分析。患者手术时间53.25±11.39min,术中出血量为402.17±110.36ml,住院时间5.34±1.06d;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8.00%,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治疗后ALT、AST、γ-GT等指标均有改善。肝硬化合并胆结石患者采取外科治疗,不仅疗效明显,而且可明显改善ALT、AST、γ-GT等指标,值得借鉴。
作者:黄伟 刊期: 2016年第17期
选取2009年10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180例行冠状动脉造影PCI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PCI治疗72h后心电图是否存在fQRS波情况分为非fQRS组和fQRS组,对比两组患者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及fQRS组fQRS出现的位置情况。90例fQRS组患者中fQRS波出现在ⅡⅢ avF导联90例,占100.00%,明显高于碎裂QRS波出现在Ⅲ avF导联(14.44%)、ⅠavF导联(37.78%)与V4~V6导联(45.56%),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fQRS组LVEF降低(26.67%)、再发型心绞痛(21.11%)、心源性死亡(2.22%)、心律失常(40.00%)的发生率明显低于非fQRS组的(61.11%)、(46.67%)、(27.78%)与(64.44%),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fQRS波对预测患者的心脏不良事件具有莫大的帮助,有效地提高了患者的预后与生存率,在临床检查中具有显著的价值意义。
作者:李艳红 刊期: 2016年第17期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门诊收治的200例行输尿管镜碎石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治疗资料进行分析,观察患者手术并发症的影响因素。结石位置和结石大小等因素对患者的并发症不存在明显的影响。而病程、结石嵌顿、合并尿路感染和碎石方法对患者的并发症存在较为明显的影响。导致输尿管镜手术并发症的影响因素相对较多,对其进行合理的分析,可以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方案,因此具有重要的分析价值。
作者:杨学刚 刊期: 2016年第17期
分析高粘度骨水泥在修复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中的运用效果,总结应用经验。脊柱外科收治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80例。椎体前房骨水泥渗漏发生率为10.0%,但未见症状体征;术后末次随访(6.8±2.1)个月,再骨折1例;术后、末次随访,椎体前缘高度、中部高度、平均高度高于术前,后凸Cobb角度低于术前,末次随访前缘高度低于术后、后凸Cobb角度高于术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水泥注射量与前缘高度(r=0.346)、中部高度(r=0.675)、平均高度术后高度(r=0.471)增长量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前、末次随访VAS与ODI低于术前,末次随访VAS高于出院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粘度骨水泥在修复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中疗效较好,有症状骨水泥渗漏发生率低,但并不能完全杜绝椎体高度丢失、再骨折。
作者:陈俊 刊期: 2016年第17期
收集36例无保护会阴助产分娩的初产妇设为观察组;选取同时间段36例常规接生技术分娩的初产妇设为对照组,对比两组会阴情况、产程、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率、住院时间、满意度等。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会阴Ⅰ度裂伤率显著提高,会阴切开率降低,产后出血率降低,产后第1、3d会阴疼痛评分减少,住院时间缩短,住院费用下降,护理满意度上升,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程时间、新生儿窒息率对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无保护会阴助产可降低会阴侧切率,改善裂伤症状,缓解会阴疼痛,缩短住院时间,对于初产妇自然分娩具有明显促进作用。
作者:劳莲珍 刊期: 2016年第17期
收集2013年2月~2015年1月我院接受长期激素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钙尔奇D治疗,研究组接受唑来膦酸注射液(密固达)治疗。对比(1)研究组和对照组骨质疏松症治疗疗效。(2)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成本-效果比。结果:(1)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骨质疏松症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4%、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骨质疏松的成本-效果比分别为45.23、15.11,可以看出钙尔奇D治疗骨质疏松具有明显的成本-效果比优势。本次研究认为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的药物中密固达疗更为肯定,钙尔奇D更具有成本-效果比。
作者:王群 刊期: 2016年第17期
选取我院收治的86例复杂结直肠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数字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结肠镜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联合结肠镜治疗,对比分析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复杂性结直肠息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33%,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6.29%(P<0.05)。腹腔镜联合结肠镜治疗复杂结直肠息肉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具有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治疗优势,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作者:宁琦彪;李庆忠;杨军强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探讨瑞舒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慢性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5年5月我院110例慢性心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心衰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瑞舒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综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及6min步行试验(6MWT)、心电图ST段下移及NYHA心功能分级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4%,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LVEF、LVESD、LVEDD及6MWT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研究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心电图ST段下移及NYHA心功能分级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瑞舒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慢性心衰效果确切,可有效提高心肌缺氧耐受性,改善心肌重构及预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区育华;吴文平;黎志成 刊期: 2016年第17期
回顾性分析采用组合式输尿管软镜联合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35例患者的资料,结石位于中上盏20例,下盏5例,肾盂10例。肾结石直径均不超过20mm。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找到结石后使用200um光纤,0.8~1.0J/15~20Hz(12-20w)功率钬激光碎石。术后常规留置5F D-J管和导尿管。术后3d内复查腹部平片(KUB)评价碎石效果,术后4周复查B超或KUB评价结石排净率。一次进镜成功率为80%(28/35),另外7例经留置D-J管2周后进镜成功。结石探及率为94.3%(33/35),碎石成功率为93.9%(31/33),手术时长55~125(平均90)min,术后住院2~7(平均4)d。无大出血、感染性休克及输尿管穿孔等严重并发症,术后发热4例。术后4周复查B超或KUB,2例残留结石≥4mm,均位于肾下盏。组合式输尿管软镜联合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肾结石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效果,具有碎石成功率高、副作用小等优点,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付昕阳;谢宝容;潘耀权;刘远;孙小齐;章毅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探讨经皮锁定钢板治疗胫骨下段骨折的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及D-二聚体(DD)的影响。方法将80例胫骨下段骨折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n=39)与观察组(n=41),分别采用传统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与经皮锁定钢板治疗。比较两组临床优良率、肢体功能恢复情况及治疗前后血浆FDP、DD水平变化情况。结果(1)观察组临床优良率为95.12%(39/41),显著高于对照组(79.49%,31/39)(P<0.05);(2)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骨痂形成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0.01);(3)两组患者治疗后FDP及DD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0.01),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浆中上述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P<0.05)。结论经皮锁定钢板治疗胫骨下段骨折临床优良率较佳,可能是通过显著降低胫骨下段骨折患者血浆FDP及DD水平而发挥作用,应加以推广。
作者:苗瑞瑞;张文龙;邱南海;苗戍燕 刊期: 2016年第17期
在分娩后因宫缩乏力而出现产后出血的产妇中随机抽取14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A组和B组,A组产妇给予卡前列甲酯栓治疗,B组给予卡前列甲酯栓+欣母沛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止血总有效率、用药后出血量、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结果A组止血总有效率(88.57%)低于B组(97.22%),且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0%)高于B组(2.78%),在用药后2h、12h的出血量上,A组均多于B组(P<0.05)。产后出血采用卡前列甲酯栓联合欣母沛的止血效果好,且不良反应少,有助于促进产妇的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小燕;周俐琼;杨翠萍 刊期: 2016年第17期
选取2014年7月~2015年6月对我市9家娱乐场所暗娼人员进行健康教育、推广安全套使用、心理及医学咨询等综合干预,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暗娼人员艾滋病知晓情况及安全性行为情况。318例研究对象中,成功随访305例,占比95.91%;干预后暗娼人员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干预前(P<0.01);干预后暗娼人员在与客人或与固定性伴发生性行为时安全套的使用频率显著高于干预前(P<0.01)。对艾滋病高危人群进行健康教育及行为干预等综合干预措施可有效提高其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提高安全套使用率,进而有效遏制艾滋病经性途径进行传播。
作者:钟文彬 刊期: 2016年第17期
探究慢性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血氨水平的关系。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2014年12月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78例慢性丙型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的48例幽门螺杆菌阳性的丙型肝硬化患者作为阳性组,30例幽门螺杆菌阴性的丙型肝硬化患者作为阴性组,并选取我院同期收治的64例幽门螺杆菌阳性的胃炎患者作为对照组。阳性组和对照组患者均给予埃索美拉唑(0.02g,2次/d)、阿莫西林(1.0g,2次/d)、左氧氟沙星(0.2g,2次/d)治疗。检测记录各组患者治疗前血氨水平,比较肝硬化患者肝功能不同患者血氨水平的情况并观察阳性组和对照组行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前后血氨浓度的变化。肝硬化患者中不同的肝功能分级血氨浓度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阳性组患者的血氨水平显著高于阴性组和对照组(P<0.05),而阴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幽门螺杆菌的感染可使慢性丙型肝硬化患者的血氨浓度升高,而幽门螺杆菌的根治性治疗有利于降低慢性丙型肝硬化患者的血氨水平,可应用于肝性脑病的预防和治疗。
作者:徐旭;钟丽梅;孙延君 刊期: 2016年第17期
在医院2014年6月~2016年3月期间诊治的关节面移位跟骨骨折患者中抽取58例作研究对象并随机分组,治疗组(n=29)应用小切口有限内固定治疗,对照组(n=29)采取跟骨外侧“L”形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足部功能恢复优良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治疗组患者的足部功能康复优良率是93.1%,其并发症发生率是6.9%;对照组的足部功能康复优良率是75.9%,其并发症发生率是27.6%;两组指标的组间对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小切口有限内固定治疗关节面移位跟骨骨折的疗效肯定,安全性较高。
作者:罗学辉;曾武全 刊期: 2016年第17期
选取2012年6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152例脑梗死急性期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76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于入院1w后接受康复训练,研究组于入院48h内接受康复训练。对比两组治疗前后Berg平衡功能量表、Fugl-meyer(FMA)评分和改良Barthel指数。两组治疗前Berg平衡功能量表、Fugl-meyer(FMA)评分和改良Barthel指数结果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Berg平衡功能量表、Fugl-meyer(FMA)评分和改良Barthel指数结果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本次研究认为早期综合康复治疗能够明显改善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各项功能,对提高生活活动能力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淼霞;陈钢;左若群 刊期: 2016年第17期
将2014年8月~2015年3月在我院接受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治疗的36例患者设为阴式组,将同一时间段内在我院接受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治疗的40例患者设为腹腔镜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腹腔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较阴式组患者短(P<0.05),术中出血量较阴式组患者少(P<0.05),治疗费用较阴式组患者多(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24h VAS评分(疼痛评分)和术后住院时间比较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和腹腔镜子宫全切术治疗子宫疾病患者,各有利弊,临床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为患者选择合适的手术治疗方法。
作者:郑志君 刊期: 2016年第17期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5月在我院收治的肾功能衰竭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单纯的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骨化三醇治疗,比较两组的血钙、血磷及钙磷乘积情况。治疗后两组的血磷、钙磷乘积等指标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但对照组的钙磷乘积下降更明显,并与观察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的血钙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但观察组的与治疗前无差异(P>0.05),且治疗后两组的血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38%;而对照组的为16.67%,其中大部分为低钙血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化三醇能够有效促进钙的吸收,纠正血液透析期间的低钙血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熊霞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探讨骨细胞CD44和纤连蛋白的表达在骨质疏松性骨折中所发挥的作用。方法选取28只SD大鼠建立骨质疏松性骨折模型,同时选取28只建立Ⅱ期骨折愈合模型SD大鼠作为对照,分别于骨折后10、20、40 d进行取材,分别对骨痂进行HE染色及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骨细胞CD44及纤连蛋白,观察各自分布情况。结果在骨质疏松性骨折SD大鼠的不同时间段其CD44及纤维表达具有一致性,且随着骨折愈合,其表达逐渐增加,接近正常SD大鼠组织水平。结论骨质疏松性骨折SD大鼠骨细胞CD44和纤连蛋白均显著减少,且随着骨折的恢复,水平逐渐上升。提示骨细胞CD44和纤连蛋白在骨细胞中的表达减少可能是造成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原因之一,为骨质疏松型骨折的临床治疗提供基础。
作者:陈健;郑洋 刊期: 2016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