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健;郑洋
选取收治的80例胆囊结石患者进行分组研究,结合临床随机表法将其列入观察组(50例)与对照组(30例),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行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对比两组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的发生率和手术及预后指标。观察组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发生率为6.0%,对照组为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手术及预后指标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能够有效地降低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的发生率,可显著改善手术和预后指标,可首选及推广。
作者:唐俊;徐晓忠;姚鑫 刊期: 2016年第17期
将我院妇科住院部于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86例宫外孕患者参照治疗方案的差异进行分组,对照组41例单纯予以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45例在此基础上予以宫外孕II号治疗,并进行疗效对比分析。治疗1w后,观察组在给予宫外孕II号治疗后,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腹痛、腹部包块、阴道流血各临床体征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观察组在治愈率及临床病症改善方面均较理想。给予甲氨蝶呤联合宫外孕II号治疗宫外孕,疗效确切、快速,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郑若梅 刊期: 2016年第17期
对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送检的668例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的宫颈或阴道分泌物进行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联合检测,衣原体抗原检测采用单克隆抗体胶体金法检测,支原体检测及其药敏试验则采用培养法,回顾性分析检测及药敏分析结果。送检的668例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中Uu阳性患者324例,阳性率为48.50%;Ct检测阳性患者87例,阳性率为13.02%;Uu和Ct混合感染患者51例,阳性率为7.63%。女性泌尿生殖道感染主要集中在21~30岁年龄阶段,感染212例,占阳性患者的比率为45.89%;Uu药敏结果显示,Uu阳性的女性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其中Uu对美满霉素、强力霉素、交沙霉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和加替沙星较为敏感,对红霉素、克林霉素、罗红霉素和甲砜霉素耐药性较高。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的感染与女性泌尿生殖道炎症的发生密切相关。通过对女性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的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进行筛查和治疗,可以有效降低女性泌尿生殖道感染的发生,值得应用于临床。
作者:廖桂周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研究枸橼酸钠抗凝技术在血液净化中的应用推广。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6年7月在我院行血液透析的2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观察组13例行枸橼酸钠抗凝血液净化1542例次,对照组12例行普通肝素抗凝血液净化1473例次。观察枸橼酸钠抗凝技术治疗后全血活化凝血时间(WBAC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其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后WBACT和APTT分别为(108.62±9.54)s和(33.26±2.89)s,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Ca2+、血清枸橼酸根及p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枸橼酸钠抗凝效果显著,安全性高,高浓度枸橼酸钠还可节约医疗资源,降低医疗费用,适宜在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陈治国 刊期: 2016年第17期
收集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来我院牙科门诊就诊的牙列缺损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46)与观察组(56),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固定修复,观察组患者行口腔种植修复,1年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满意程度。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语言,固位、咀嚼功能、舒适度和美观度提升程度明显较大,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口腔种植修复在治疗牙列缺损上明显比常规固定修复要好,可以在大程度上保证患者牙齿美观性,提升咀嚼能力,而且不用以缺失牙邻牙做基牙,保护了剩余牙齿的完整性,是一种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的口腔修复方式。
作者:詹春华;刘冰;黄杏颜;戴丽冰;黄雁红 刊期: 2016年第17期
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4年8月接收治疗的96例心衰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方式,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肾上腺素β-受体阻滞剂酒石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心功指标。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没有严重的不良反应;治疗后治疗组的心功指标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结果存在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以常规治疗为前提,对中轻度心衰病情相对稳定的病人采用肾上腺素β-受体阻滞剂进行治疗,能够显著提升临床疗效,提升心功,具备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梁业辉 刊期: 2016年第17期
将2015年1~12月收治于我院儿科住院部治疗的82例手足口病患儿纳入研究对象,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布洛芬混悬液口服进行退热治疗,观察组在口服布洛芬混悬液退热的同时,应用亚低温治疗仪持续降温,此外,给予两组患儿一定的护理干预措施,记录并评估两组的临床降温状况。观察组降温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不适症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亚低温治疗仪对手足口病患儿的降温疗效显著,不适症状较少,配合积极的护理干预,可尽快控制患儿体温在正常范围内。
作者:卢长江 刊期: 2016年第17期
选取我院妇产科2012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140例宫颈癌前病变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进行保守药物治疗,研究组进行电切术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97.14%,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81.43%,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通过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癌前病变,临床疗效显著,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能够在临床治疗宫颈癌前病变中应用并推广。
作者:欧阳小娟 刊期: 2016年第17期
在分娩后因宫缩乏力而出现产后出血的产妇中随机抽取14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A组和B组,A组产妇给予卡前列甲酯栓治疗,B组给予卡前列甲酯栓+欣母沛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止血总有效率、用药后出血量、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结果A组止血总有效率(88.57%)低于B组(97.22%),且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0%)高于B组(2.78%),在用药后2h、12h的出血量上,A组均多于B组(P<0.05)。产后出血采用卡前列甲酯栓联合欣母沛的止血效果好,且不良反应少,有助于促进产妇的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小燕;周俐琼;杨翠萍 刊期: 2016年第17期
在医院2014年6月~2016年3月期间诊治的关节面移位跟骨骨折患者中抽取58例作研究对象并随机分组,治疗组(n=29)应用小切口有限内固定治疗,对照组(n=29)采取跟骨外侧“L”形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足部功能恢复优良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治疗组患者的足部功能康复优良率是93.1%,其并发症发生率是6.9%;对照组的足部功能康复优良率是75.9%,其并发症发生率是27.6%;两组指标的组间对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小切口有限内固定治疗关节面移位跟骨骨折的疗效肯定,安全性较高。
作者:罗学辉;曾武全 刊期: 2016年第17期
探究环磷酰胺、他克莫司分别联合糖皮质激素在治疗狼疮性肾炎上的临床效果。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到本院进行治疗的35例狼疮性肾炎病人进行观察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18例,对照组17例。对两组患者都采用泼尼松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间断性的使用环磷酰胺进行冲击治疗,观察组患者则给予他克莫司进行治疗,在治疗后比较两组病人的血清细胞和免疫因子的水平,统计其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在治疗之后24h观察组患者的补体C3水平、尿蛋白定量、SLEDAI评分以及ANA阳性率都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性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他克莫司与糖皮质激素联合使用可以让狼疮性肾炎病人的血清细胞和免疫因子的水平降低,临床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更低,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刘维佳;黄俊波 刊期: 2016年第17期
随机抽取近些年来我院收治的150例HP阳性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按照患者用药不同分为两个组各75例,观察组经兰索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对照组经雷尼替丁+阿莫西林+甲硝唑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97.3%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2.7%,HP清除率96%高于对照组HP清除率80%,治疗后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采取兰索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三联疗法治疗,可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方国亮 刊期: 2016年第17期
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5年6月收治的20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按用药方案不同,平均分为两组,一组奥美拉唑药物治疗,另一组泮托拉唑药物治疗,分析这两组的患者在用药以后,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情况,临床症状的缓解境况,HP(幽门螺杆菌)的根治情况等等。使用奥美拉唑药物治疗的一组有效率为84%,使用泮托拉唑药物治疗的一组有效率为89%,并且在油门螺杆菌的根治情况,溃疡的愈合率等方面,使用泮托拉唑药物治疗的患者明显高于使用奥美拉唑药物治疗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泮托拉唑相比奥美拉唑是治疗消化性溃疡佳的药物选择。
作者:孔志芸 刊期: 2016年第17期
通过对比三种不同型号血细胞分析仪的血常规参数,分析不同仪器间的相关性及应用效果,从而确保实验室检测结果的一致性和可靠性。以贝克曼·库尔特LH780 ANALYZER(Beckman COULTER LH 780 ANALYZER)作为参照仪器,两台贝克曼·库尔特 Ac.t 5diff血细胞仪作为比对仪器。连续8d收集低值、中值、高值的新鲜血液在三台血细胞仪上分别完成红细胞(RBC)、白细胞(WBC)、血小板(PLT)、红细胞比积(HCT)、血红蛋白(HGB)的检测,对比检测结果,分析比对结果的回归性及线性关系。参照仪器与比对仪器的RBC、WBC、PLT、HCT、HGB的CV%(相对偏差)在误差允许范围内;经统计学检验显示,三组仪器精密度均在允许范围内,且比对仪器与参照仪器之间的相关系数均>0.975。不同仪器对血常规参数检测结果无影响,可提供一致性的检测结果,临床应用安全可靠性。
作者:文碧金 刊期: 2016年第17期
选取我院2014年12月~2015年6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7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小剂量倍他乐克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心率、血压变化情况和治疗效果。观察组在心率、收缩压、舒张压等方面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14%,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4.29%,在治疗有效率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剂量倍他乐克能够有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促进患者心功能更快恢复,起到较高的治疗效果,临床应用价值十分理想。
作者:陈光辉 刊期: 2016年第17期
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胃溃疡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所有患者在进行药物治疗前,均采用四联疗法行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铝碳酸镁片联合奥美拉唑进行治疗,对照组只采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均有较大改善,溃疡直径均有缩小或痊愈迹象,其中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7.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5%,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为20%,观察组无不良反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铝碳酸镁咀嚼片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效果显著、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冯云赋;杨燕婷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探讨瑞舒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慢性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5年5月我院110例慢性心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心衰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瑞舒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综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及6min步行试验(6MWT)、心电图ST段下移及NYHA心功能分级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4%,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LVEF、LVESD、LVEDD及6MWT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研究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心电图ST段下移及NYHA心功能分级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瑞舒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慢性心衰效果确切,可有效提高心肌缺氧耐受性,改善心肌重构及预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区育华;吴文平;黎志成 刊期: 2016年第17期
回顾分析收治的120例年龄大于70岁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资料,分为干预组(给予经皮冠脉介入治疗)及对照组(单纯药物治疗),两组均行冠脉造影术明确存在冠脉显著病变,其中干预组60例给予经皮冠脉介入术治疗,对照组60例单纯给予药物治疗。1个月后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1年后随访比较两组死亡率、并发症发病率及种类。1个月后发现干预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78.3%。1年后发现干预组心脑血管死亡率低于对照组(10%VS 18.3%),干预组1年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2.6% VS 36.7%)。经皮冠脉介入术对于高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疗效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可以降低心脑血管死亡率及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陆志锋 刊期: 2016年第17期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来我院产检的孕妇(检查项目为产前筛查、产前咨询、超声检查、羊水细胞遗传学检查),对其进行调查与分析,并追踪围产儿结局。2014年检查出异常的情况低于2015年检查出的异常,在孕妇产前筛查结果比较中,产前筛查、产前咨询、超声检测的比例,2015年的数据远高于2014年,P<0.05,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两年的随访情况中,2014年随访1179例(98.25%),失访21例(1.75%),2015年随访1391例(99.35%),失访9例(0.64%)。产前筛查和产前检查,可以有效的诊断出孕妇及胎儿的情况,发现存在的异常和潜在的风险,提高新生儿的素质,实现优生优育的目的,要重视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
作者:李连 刊期: 2016年第17期
选取收治的40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作为试验组,选取同期30例上呼吸道感染无其他合并症的心脏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予以超敏C-反应蛋白和乳酸检测,观察其检测结果。结果对照组入院后即刻、入院后6h、12h、24h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分别为(2.11±1.08)mg/L、(2.09±1.48)mg/L、(2.49±1.46)mg/L、(2.31±2.11)mg/L,试验组分别为(4.52±1.62)mg/L、(7.07±1.42)mg/L、(7.82±1.76)mg/L、(10.91±2.37)mg/L,两组不同时刻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入院后即刻、入院后6h、12h、24h乳酸水平水平分别为(1.28±0.12)mmol/L、(1.40±0.41)mmol/L、(1.42±0.91)mmol/L、(1.49±0.81)mmol/L,试验组分别为(1.39±0.22) mmol/L、(1.68±0.55)mmol/L、(2.12±1.11)mmol/L、(2.52±1.17)mmol/L,两组不同时刻乳酸水平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超敏C-反应蛋白和乳酸检测在急性病毒性心肌炎中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可广泛应用。
作者:马远明;余锦燕;曾康港 刊期: 2016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