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伟
选择2014年1~6月采用传统护理模式的60例脑卒中患者,设为对照组;选择2014年7~12月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的66例脑卒中患者,设为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健康知识掌握程度、Barthel 和护理满意度等情况。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分别为(22.4±3.8)d和(8320.6±680.4)元,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Barthel指数、满意度分别为(64.3±12.4)分、(73.6±2.8)、95.45%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临床路径模式能明显提高脑卒中患者的护理临床效果,缩短住院时间和费用,提高患者自我康复意识和服务满意度。
作者:钟桂香;钟丽霞;林冬梅 刊期: 2016年第17期
将我院妇科住院部于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86例宫外孕患者参照治疗方案的差异进行分组,对照组41例单纯予以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45例在此基础上予以宫外孕II号治疗,并进行疗效对比分析。治疗1w后,观察组在给予宫外孕II号治疗后,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腹痛、腹部包块、阴道流血各临床体征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观察组在治愈率及临床病症改善方面均较理想。给予甲氨蝶呤联合宫外孕II号治疗宫外孕,疗效确切、快速,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郑若梅 刊期: 2016年第17期
在医院2014年6月~2016年3月期间诊治的关节面移位跟骨骨折患者中抽取58例作研究对象并随机分组,治疗组(n=29)应用小切口有限内固定治疗,对照组(n=29)采取跟骨外侧“L”形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足部功能恢复优良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治疗组患者的足部功能康复优良率是93.1%,其并发症发生率是6.9%;对照组的足部功能康复优良率是75.9%,其并发症发生率是27.6%;两组指标的组间对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小切口有限内固定治疗关节面移位跟骨骨折的疗效肯定,安全性较高。
作者:罗学辉;曾武全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研究血必净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严重脓毒症患者的临床疗效,以便探究严重脓毒症更优的治疗方案。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5月在我院收治的严重脓毒症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血必净治疗,比较两组的血小板(PLT)与炎性因子水平的变化情况、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的PLT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但观察组的PLT变化较对照组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的白细胞介素6(IL-6)炎性因子水平与APACHEⅡ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白细胞介素10(IL-10)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观察组的机械通气时间与住ICU 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两组未见明显的出血、过敏等不良反应,在不良反应上两组无差异(P>0.05)。结论血必净联合低分子肝素能够明显提升严重脓毒症患者的血小板、减轻炎症反应,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且无明显的副作用。
作者:何盛琴 刊期: 2016年第17期
选取首诊卵巢肿瘤患者200例,将72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作为观察组和128例卵巢癌患者作为对照组,通过分析外周血中糖类抗原125(CA125)、人附睾蛋白4(HE4)及 D-二聚体(DD)、血小板(PLT)水平,运用Logistic回归和ROC曲线分析肿瘤标志物及凝血功能对卵巢癌的诊断及监控中的意义。卵巢癌患者治疗前CA25、HE4、D-二聚体、PLT均明显高于卵巢良性肿瘤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晚期卵巢癌患者(Ⅲ~Ⅳ期)CA125、HE4、DD、PLT水平均明显高于早期(Ⅰ~Ⅱ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卵巢癌的指标检测中,以联合检测的敏感度、特异性和准确率高于单项指标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P<0.05)。治疗前肿瘤标志物及凝血功能的测定有助于提高卵巢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争取及早诊断与治疗。
作者:吴蕴瑜 刊期: 2016年第17期
观察经筋取穴疗法对中风偏瘫的治疗效果。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中风偏瘫患者6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经筋取穴疗法治疗,对照组行传统循经针刺治疗。两组均可参与现代康复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并进行对比分析。治疗组显效17例,有效10例,总有效率90%,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经筋取穴疗法对中风偏瘫的治疗效果明显。
作者:陈闯 刊期: 2016年第17期
选取我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79例,随机分为A组40例和B组39例。A组给予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12.5mg/d口服;B组给予大剂量米非司酮治疗,25.0mg/d口服。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相较于治疗前,两组患者治疗后子宫体积、子宫肌瘤体积、雌二醇(E2)、孕酮(P)、促卵泡生成素(FSH)及黄体生成素(LH)水平均明显改善(P<0.05),其中A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B组(P<0.05)。子宫肌瘤采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可明显缩小肌瘤体积,改善体内激素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廖凌芸 刊期: 2016年第17期
常规工艺中挥发油是直接喷洒在制剂中,但由于挥发油化学性质很不稳定,影响药物的疗效。由于本方所含挥发油具有重要的药理作用,应稳定存在于制剂中,故本实验采用了β- CD包合,使挥发油稳定性增强,且提高了制剂的药效。
作者:李瑾;李娜 刊期: 2016年第17期
选取2013年3月~2014年10月在我院采用血液透析法治疗的老年急性肾衰竭患者7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6例。两组患者均采用血液透析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采用整体护理措施,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经过护理人员的整体护理,研究组患者透析过程中低血压、高血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发生率为8.3%,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的33.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无死亡病例,对照组患者病死3例。整体护理配合在血液透析治疗老年急性肾衰竭的临床效果中具有显著效果,患者的治愈率得到很大的提高,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瑞花;吴敏慧;曾雪英;陈东 刊期: 2016年第17期
选取2014年7月~2015年6月对我市9家娱乐场所暗娼人员进行健康教育、推广安全套使用、心理及医学咨询等综合干预,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暗娼人员艾滋病知晓情况及安全性行为情况。318例研究对象中,成功随访305例,占比95.91%;干预后暗娼人员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干预前(P<0.01);干预后暗娼人员在与客人或与固定性伴发生性行为时安全套的使用频率显著高于干预前(P<0.01)。对艾滋病高危人群进行健康教育及行为干预等综合干预措施可有效提高其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提高安全套使用率,进而有效遏制艾滋病经性途径进行传播。
作者:钟文彬 刊期: 2016年第17期
选取进行Ⅳ期非小细胞肺癌单器官转移治疗的患者11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9例。对照组只采取化疗治疗,观察组采取紫杉醇加顺铂的全身化疗结合胸部三维放疗,对两组治疗效果、预后因素及不良反应进行对比。两组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胸部原发灶计划靶区剂量和转移部位是影响患者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在治疗Ⅳ期非小细胞肺癌单器官转移患者时,采用全身化疗结合胸部三维放疗的效果突出,可以使疗效得以提高。
作者:丁金泉;张群贵;黄春兰;李为之;李晓静;朱淑芳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研究枸橼酸钠抗凝技术在血液净化中的应用推广。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6年7月在我院行血液透析的2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观察组13例行枸橼酸钠抗凝血液净化1542例次,对照组12例行普通肝素抗凝血液净化1473例次。观察枸橼酸钠抗凝技术治疗后全血活化凝血时间(WBAC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其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后WBACT和APTT分别为(108.62±9.54)s和(33.26±2.89)s,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Ca2+、血清枸橼酸根及p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枸橼酸钠抗凝效果显著,安全性高,高浓度枸橼酸钠还可节约医疗资源,降低医疗费用,适宜在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陈治国 刊期: 2016年第17期
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82例老年腹股沟疝患者,回顾分析所有患者的麻醉情况,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对照组给予硬膜外麻醉,观察组患者给予神经阻滞麻醉,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时间、住院费用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相比术后恢复时间缩短,住院费用减少,并发症发生率降低,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于腹股沟神经阻滞麻醉下行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缩短了术后恢复时间,减少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性高,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魏长进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探讨谷氨酰胺联合低渗口服补液盐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4月我院儿科门诊就诊的小儿腹泻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低渗口服补液盐治疗,观察组予以低渗口服补液盐结合谷氨酰胺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腹泻次数及腹泻缓解所用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8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谷氨酰胺联合低渗口服补液盐能有效治疗小儿腹泻,可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林婕华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研究中药沐浴配合五行音乐治疗对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2014年2月~2016年2月确诊的4000例黄疸新生儿,根据患儿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2000例)与观察组(2000例)。两组患儿均接受常规光疗,观察组加用中药沐浴配合五行音乐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胆红素水平变化,比较两组黄疸消退时间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第3、5d观察组血清胆红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总疗效为96.10%(1922/2000),明显高于照组的84.05%(1681/2000),同时观察组患儿黄疸消退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沐浴配合五行音乐治疗新生儿黄疸具有疗效显著、安全性高、起效快等优势,可显著降低患儿胆红素水平,改善患儿胃肠道症状,减轻胆红素的重吸收,促进身体快速康复。
作者:韦瑶;朱带娣;郭利香 刊期: 2016年第17期
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50例昏迷患者,所有患者行动态脑电图检查,对患者脑电图的变化进行观察。结果脑电图分级与Glasgow评分为负相关,前者越高,后者越低。EEG类型与昏迷患者的预后存在密切关联。通过动态脑电图变化观察,可以准确判断昏迷患者的脑电功能损害程度,对昏迷患者的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吴大鸿;李燕;刘志远;吴文娟;刘唯阳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在麻醉恢复室使用羟考酮注射液镇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4月~2015年5月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视觉模拟评估值超过7分的患者64例,依据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各32例,试验组患者予以羟考酮注射液5mg稀释至5ml后静脉给药,对照组患者予以0.9%氯化钠注射液5ml静脉给药,应用视觉模拟评估法分析患者疼痛情况。并统计用药前后每间隔5min的NT评分,同时密切关注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在用药5min后VAS分数明显降低,于20min后降低至0分;对照组患者在用药10min后VAS分数升高到10分,并维持至离开麻醉恢复室;试验组患者在给药10min后出现NT值得一过性降低,但很快就恢复到原先水平;实验患者生命体征在用药后未出现明显改变,未延长患者在麻醉恢复室的停留时间,且不良反应未明显增多。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在PACU使用羟考酮注射液镇痛效果确切,未发现不良反应明显增多,能够在PACU的镇痛管理中广泛开展,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黄静 刊期: 2016年第17期
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3月收治的76例消化道早期癌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外科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内镜新技术治疗,观察临床诊断和治疗效果。传统内镜技术诊断准确率为71.05%(54/76),低于内镜新技术准确率96.05%(73/76);观察组患者未发生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0.00%,较对照组13.16%明显降低,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44.21±6.23)min、(6.76±2.12)d、(14276.12±233.41)元,明显低于对照组(92.32±16.76)min、(13.41±3.72)d、(23187.08±568.99)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消化道早期癌症患者,应用内镜新技术诊断,可明显提高准确率,治疗效果显著,有利于减少并发症,减轻患者身心痛苦,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严斌 刊期: 2016年第17期
通过对比三种不同型号血细胞分析仪的血常规参数,分析不同仪器间的相关性及应用效果,从而确保实验室检测结果的一致性和可靠性。以贝克曼·库尔特LH780 ANALYZER(Beckman COULTER LH 780 ANALYZER)作为参照仪器,两台贝克曼·库尔特 Ac.t 5diff血细胞仪作为比对仪器。连续8d收集低值、中值、高值的新鲜血液在三台血细胞仪上分别完成红细胞(RBC)、白细胞(WBC)、血小板(PLT)、红细胞比积(HCT)、血红蛋白(HGB)的检测,对比检测结果,分析比对结果的回归性及线性关系。参照仪器与比对仪器的RBC、WBC、PLT、HCT、HGB的CV%(相对偏差)在误差允许范围内;经统计学检验显示,三组仪器精密度均在允许范围内,且比对仪器与参照仪器之间的相关系数均>0.975。不同仪器对血常规参数检测结果无影响,可提供一致性的检测结果,临床应用安全可靠性。
作者:文碧金 刊期: 2016年第17期
探讨阴式剖宫产疤痕部位妊娠病灶清除术的效果。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40例剖宫产手术切口疤痕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她们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行阴式剖宫产疤痕部位妊娠病灶清除术,对照组则行腹式病灶清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血hCG、住院时间与治愈率。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血hCG下降恢复正常的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少,且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式剖宫产疤痕部位妊娠病灶清除术应用于剖宫产手术切口疤痕妊娠患者,具有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治愈率高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海英;肖六妹 刊期: 2016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