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关节镜治疗膝关节损伤的临床效果观察

赵腾飞

关键词:膝关节, 关节镜, 损伤
摘要:选择收治的85例膝关节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实施常规开放手术治疗;观察组43例,经关节镜治疗,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为93.02%,对照组为71.43%,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JOA评分无差异,手术结束后不同时间段,观察组JOA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关节镜对膝关节损伤进行治疗,可尽量修复受损组织,减少周围组织损伤,减轻痛苦,也能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维持性透析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经高通量血液透析的临床研究

    目的:分析维持性透析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经高通量血液透析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2例维持性透析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低通量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磷、β2-微球蛋白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者尿素氮、肌酐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维持性透析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更有利于清除大中分子毒素,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朱林勋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救治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临床治疗的价值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重型颅脑损伤手术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检查方式分为颅内监测组和对照组各30例。比较两组患者脱水剂使用剂量、术后GCS评分及预后。结果对照组甘露醇使用时间为17.1±7.3d、剂量为900±75g,颅内监测组分别为10.4±5.7d、500±80g,组间比较,差异显著(t=3.962、19.979,P<0.01)。两组患者颅内压均逐渐下降,GCS评分均逐渐升高。术后第1d开始,颅内监测组患者颅内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第7d开始,颅内监测组GCS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颅内监测组预后不良率更低。结论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救治具有重要价值,可及时评估病情变化并给予有效处置,可避免盲目使用脱水剂,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开华;冉启山;文远超;余云湖;王飞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实施输卵管结扎术对妇女骨密度变化的影响

    目的:探讨妇女实施输卵管结扎术对其骨密度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行输卵管结扎术妇女98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行体检健康未行结扎妇女95例作为对照组,观察对比两组妇女性激素水平及骨密度变化。结果观察组结扎5年妇女的P、E2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严格执行操作规范下的输卵管结扎术仅会短暂的引起雌激素缺乏,但并不会引起持续性的骨丢失,因此骨密度并不会因为该术式而降低。

    作者:张迟凯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对剖宫产腹部切口愈合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商品名金因肽,由深圳华生元基因工程发展有限公司研制)对促进剖宫产腹部切口愈合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1月本院80例剖宫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剖宫产腹壁切口术后无特殊处理;治疗组使用金因肽进行临床对照观察。对比两组间切口愈合情况。结果两组产妇在术后第3d切口愈合及疼痛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产妇术后第10d切口愈合分类及疼痛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切口愈合时间与肉芽肿形成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产妇术后第42、90d比较观察两组伤口愈合情况,有无感染、裂开、硬结等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具有促进剖宫产腹壁切口愈合、减少疤痕形成、降低感染率的作用。

    作者:邓娅莉;丁依玲;李黎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育龄妇女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结果的分析

    选取江苏省张家港市2014年7月~2015年10月1300对计划怀孕的夫妇,对其进行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内容包括常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对所获得的信息汇总、分析,评估妊娠风险因素。经检查有573例检查出现异常,所占比例为22.0%,且其中促甲状腺激素异常多,有93例占7.2%,其次是血常规以及白带异常分别有83例和78例,所占比例为6.4%和6.0%,有2例经检查出现梅毒螺旋体异常占0.1%,乙肝异常者有102例占3.9%,尿常规检查异常有76例占2.9%,肝功能异常有49例占1.9%,沙眼衣原体异常有24例占1.8%,空腹血糖检查异常有18例占1.4%,肾功能异常者有21例占0.8%,淋球菌检查异常有4例占0.3%。通过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可了解计划怀孕夫妇身体状况、家族病史等情况,综合评估不良妊娠风险因素并给予相应建议,从而提高计划怀孕夫妇的健康水平,降低缺陷儿出生率,提高人口素质。

    作者:杨增芳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宫腹腔镜联合下输卵管疏通术治疗不孕症的临床观察

    选择收治的60例输卵管不孕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35例及对照组25例。对照组接受宫腔镜输卵管疏通手术;观察组接受宫腹腔镜联合输卵管疏通手术。对比两组输卵管疏通率、原发性不孕与继发性不孕者输卵管再通率。观察组输卵管再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中继发性不孕症患者的输卵管再通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原发性不孕症患者的输卵管再通率差异较小(P>0.05)。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不孕症的疗效显著,尤其是对于继发性不孕症患者而言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彭建铁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N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 BNP)、降钙素原(PCT)及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

    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观察组,根据病情分为稳定期组40例和急性加重期组40例,另外选取我院同时期收治的80例普通肺炎康复患者作为对照组,对全部NT-pro BNP、PCT、D-D水平进行监测。观察组患者NT-pro BNP、PCT、D-D高于对照组,急性加重期患者NT-pro BNP、PCT、D-D高于稳定期患者,治疗后急性加重期患者NT-pro BNP、PCT、D-D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NT-pro BNP、PCT、D-D水平变化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情有关,三者联合检测,可帮助医师评估和监测病情,为临床治疗、预后评估提供科学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蔚诗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正畸治疗中自攻型微种植体支抗钉的临床稳定性分析

    选取2012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90例成年双颌前突畸形患者。根据种植方式的不同分为助攻型组与自攻型组,观察两组矫治结束后支抗种植体的脱落数及自攻组治疗前后的X线投影测量值变化。结果两组支抗体的脱落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所有支抗体在上颌、下颌的脱落率分别为6.9%、1.1%,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拔牙间隙关系后患者的软组织侧貌得到显著改善,U1-SN、U1-L1、UL-EPlane、LL-EPlane、U1-Y、前牙覆盖均较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自攻型微种植体支抗钉无需预备种植孔,对骨损伤相对要小,操作简便,能有效内收上颌前牙,矫治上颌前突,使支抗磨牙稳定,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王家杰;崔国志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不同模式进样血细胞分析结果的比对

    将80例患者与80例正常健康体检者分别采集EDTA-K2抗凝新鲜全血和预稀释血样用迪瑞BF-6700全自动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细胞分析检测并记录所有结果。结果两种进样模式检测结果的白细胞(WBC)和血小板(PLT)相关系数(r)均<0.975,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相关系数(r)均>0.975,无显著差异(P>0.05)。不同进样模式血细胞分析结果显示白细胞和血小板差异较大,红细胞各参数结果无明显差异。因此血细胞分析仪不但要进行定期的维护校准,也要定期对不同检测模式的测定结果进行规范、合理的比对,尽可能采用结果稳定、影响因素较少的静脉全血模式进行检测。

    作者:杨爱华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骨折外固定材料临床应用和疗效对比分析

    选取我院2015年1~12月收治的65例四肢骨折患者。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2例和试验组33例。对照组患者主要使用石膏绷带材料进行外固定治疗,而试验组患者主要是采用可卸式高分子夹板材料进行外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固定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经过相应治疗后,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25%,试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9%,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15%。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可卸式高分子夹板的外固定材料对四肢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患者在适时活动过程中感觉舒适轻便,疼痛明显减少,有利于观察伤口的复原情况,提升了患者功能的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庞红梅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个性化延续性护理对变应性鼻炎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选取12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个性化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鼻症状积分变化,应用Morisky问卷调查评价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护理后鼻症状积分较护理前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降低较对照组更为显著;观察组遵医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个性化延续性护理可明显提高变应性鼻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遵医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珏;李桂湖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改善偏头痛患者不良情绪的影响分析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本院所接收的偏头痛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就诊前后顺序分成观察组与参照组,参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在此基础之上,对观察组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改善情况。两组患者护理前的SAS评分与SDS评分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本组护理前及参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就头痛发作频率、头痛持续时间而言,观察组优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对偏头痛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谌洁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应用价值

    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7月收治的8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分组方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孕三烯酮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明确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从本文研究中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例数为43例(97.73%),不良反应发生例数为4例(9.09%),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例数为34例(77.27%),不良反应发生例数为22例(50.0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采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应用价值较高,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以及体征,促进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其具有较高临床治疗意义,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蔡雅琦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效果观察

    选取104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采取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进行分组;两组患儿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采取红霉素治疗,观察组采取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或体征消失情况,综合评价患儿的临床疗效,并作对比分析。观察组发热消失时间3.73±1.49d、咳嗽消失时间3.22±0.35d、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5.42±2.12d,对照组发热消失时间4.72±1.64d、咳嗽消失时间4.71±0.82d、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7.80±2.49d;经t检验,观察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或体征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2.69%,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63.46%;经χ2检验,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确切,可快速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或体征,对于缩短病程,改善预后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梁芳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新生儿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感染临床及耐药性分析

    收集送检新生儿的标本,通过细菌扩增,用Vitek32全自动细菌鉴定系统进行鉴定,确定菌株,通过PCR扩增方法扩增超广谱β-内酰胺酶基因,确定阳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菌株,并对菌株进行耐药性分析及药敏统计分析,筛选敏感抗生素及监测耐药性。从临床送检的2936份标本中分离到1533株细菌,其中大肠埃希杆菌729株,分离率47.6%,产 ESBLs 菌457株,阳性率62.7%;克雷伯氏菌498株,分离率32.4%,产 ESBLs 菌株272株,阳性率54.6%;变形杆菌113株,分离率7.4%,产ESBLs菌49株,阳性率43.4%。此外,分离到阴沟肠杆菌102株,分离率6.7%,沙雷氏菌87株,分离率5.7%,柠檬酸盐菌90株,分离率5.9%,其他革兰氏阴性菌及真菌等91株,分离率5.9%。药敏实验发现分离到的产ESBLs菌除对碳青霉烯类药物(亚胺培南)及加酶抑制剂药物(哌拉西林)敏感外,对常见的其余8种抗生素菌有不同程度严重的耐药性。从分离的年份来看,分离到的菌株有呈逐年升高的趋势。新生儿产ESBLs菌感染情况比较严重,近年来呈逐步增多的趋势,主要病原体为大肠埃希杆菌、克雷伯氏菌以及变形杆菌,这些细菌对常见的抗生素耐药性高,治疗时刻采用敏感性高的碳青霉烯类以及加酶抑制剂类抗生素进行治疗。

    作者:谭运雄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巡回无缝隙护理模式在减轻手术室患者紧张度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选择我院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108例需择期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n=53)按常规方法进行护理,而观察组患者(n=55)则采用巡回无缝隙护理模式干预。采用知觉心理压力量表观察患者护理后的紧张度缓解情况,比较两组满意度差异。观察组护理后紧张缓解52例,占94.55%,而对照组护理后紧张缓解41例,占77.36%;另外,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表示满意40例,良好13例,一般2例,差0例,总满意率高达96.36%(53/55),而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表示满意16例,良好27例,一般7例,差3例,总满意率为81.13%(43/53),两组紧张度缓解与满意度差异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巡回无缝隙护理模式可有效减轻手术室患者的紧张度,提高临床满意度,其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杨慧玲;邹玮君;罗月兰;李玉如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免散瞳眼底照相筛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观察

    对304例、595眼确诊为糖尿病的患者先后采用日本Kowa nonmyd α-D Ⅲ无散瞳眼底照相机进行免散瞳眼底照相,然后散瞳用Kowa VX-10α眼底照相机行眼底照相及眼底血管荧光造影,按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国际临床分级标准(2014年)诊断分级,以眼底荧光造影结果为诊断标准,评价免散瞳照相的结果,分析免散瞳眼底照相用于筛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检出率。结果筛查的糖尿病患者中,以眼底血管荧光造影为标准,免散瞳眼底照相糖尿病视网膜眼底病变诊断的符合率为86.7%,散瞳后眼底照相糖尿病视网膜眼底病变诊断的符合率为88.3%。免散瞳眼底照相对于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眼底病变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用于糖尿病视网膜眼底病变筛选准确、易行。

    作者:廖燕;崔红;陈超丽;万基敏;韩育洪;龚文广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中医药辨证治疗慢性鼻-鼻窦炎患者术后远期疗效评价

    目的:观察及评估中医药辨证治疗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的术后远期疗效。方法将2011年1月~2012年10月于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60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按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所有患者统一接受FESS的围手术期规范治疗。观察组在实施内窥镜下鼻窦手术之后通过中医辨证方案进行治疗12w。然后将两组患者的随访1年总有效率、随访1年及随访2年的SNOT-20量表评分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随访1年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随访1年及随访2年的SNOT-20量表评分也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中医药辨证治疗在此类患者中的应用能促进黏膜上皮化,恢复鼻腔功能,我们认为中医药辨证治疗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的术后远期疗效较好,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林玲玲;林少雄;程耿斌;蔡晓敏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安珂微创旋切手术在良性乳腺肿物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行手术了的乳腺良性肿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行传统乳晕弧形切口或乳晕外横切口开放式切除术,观察组行安珂微创旋切手术,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平均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术后疼痛持续时间及住院时间相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肿块清除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5%(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5%(P<0.05)。针对乳腺良性肿块患者采用安珂微创旋切手术进行治疗,患者的肿块得到有效清除,具有推广的价值。

    作者:罗榜柱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循证护理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气管切开气道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选取2013年9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100例神经外科行气管切开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辅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循证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气管套管痰液阻塞、气管黏膜损伤、肺部感染发生率,及氧气分压、二氧化碳分压、术后满意度。结果通过对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观察组的气管套管痰液阻塞、气管黏膜损伤、肺部感染发生率分别为10.0%、14.0%、9.0%,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氧气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及碱剩余量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满意度为96.21%,对照组为77.9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循证护理能明显降低各项并发症的发生率,还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显著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吴慧萍;温玉枚;陈彩青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