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乳腺导管内癌单纯保乳手术治疗与术后加用放疗对肿瘤复发影响的Meta分析

黎细根

关键词:乳腺导管内癌患者, 保乳手术后加用放疗, 肿瘤复发率
摘要:搜集单纯保乳手术(对照组)和保乳手术后加用放疗(观察组)的临床对照试验,利用统计学Meta软件进行分析。选取了2011年1月~2015年10月的符合标准的文献10篇,患者共8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40例,对照组患者40例,Meta 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同侧乳腺肿瘤复发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侧乳腺肿瘤复发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远处转移乳腺肿瘤复发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乳腺导管内癌患者行保乳手术后加用放疗,能够明显减少同侧肿瘤复发率,相比单纯的保乳手术治疗,同侧肿瘤复发率较低,但对侧肿瘤发生率较高,肿瘤远处转移率间无差异。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循证护理在习惯性流产患者妊娠后心理护理中的应用观察

    将79例习惯性流产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以数字随机分组法分为两组。对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循证护理方式,对3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依从性、疗效与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时的依从性与治疗总有效率皆更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更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习惯性流产患者妊娠后采用循证心理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帮助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且患者护理满意度能得到较好的提升,缓解患者心理压力。

    作者:刘婉虹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支气管哮喘临床控制与睡眠呼吸障碍的关系分析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9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以哮喘控制测试结果为依据,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6例。对两组患者夜间血氧、肺功能指标以及睡眠呼吸暂停低气综合征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在BIM、ODI4、STI90三项指标方面,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FVC、MSaO2、LSaO2三项指标方面,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睡眠呼吸暂停低气综合征发生9例,发生率为18.00%;对照组发生22例,发生率为47.83%。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支气管哮喘患者,其临床控制与夜间血氧、肺功能以及睡眠呼吸暂停低气综合征均存在较为密切的关系。为此,有必要实施哮喘控制测试,同时做好夜间血氧及肺功能的监测及控制工作,进一步使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控制效果得到有效增强。

    作者:吴贵平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宫腹腔镜联合下输卵管疏通术治疗不孕症的临床观察

    选择收治的60例输卵管不孕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35例及对照组25例。对照组接受宫腔镜输卵管疏通手术;观察组接受宫腹腔镜联合输卵管疏通手术。对比两组输卵管疏通率、原发性不孕与继发性不孕者输卵管再通率。观察组输卵管再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中继发性不孕症患者的输卵管再通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原发性不孕症患者的输卵管再通率差异较小(P>0.05)。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不孕症的疗效显著,尤其是对于继发性不孕症患者而言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彭建铁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探讨

    目的:对比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与传统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临床症状与影像学检查确诊为高血压脑出血,根据治疗方式将其分为微创组(n=33)与对照组(n=31),两组患者基础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其中对照组行常规开颅手术,微创组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预后结局情况。结果微创组治疗后治疗总有效率为84.8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4.19%,微创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微创组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完全清除颅内血肿,并且患者术中出血量较小,医源性创伤较低,患者术后康复速度较快,手术安全性相对较高,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作者:罗华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小儿肺炎病原菌289例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选择肺炎患儿痰液样本1200例进行培养,对结果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共分离出病原菌289株,检出率为24.1%。其中革兰阴性菌检出242株,革兰阳性菌47株。革兰阴性菌中铜绿假单胞菌占总数的3.72%,鲍曼不动杆菌占10.74%,阴沟肠杆菌占25.62%,大肠埃希菌占27.69%,而克雷伯菌多,占35.95%。革兰阴性菌中金黄色葡萄菌占17.02%,表皮葡萄菌占19.14%,肺炎链球菌多,占46.8%。通过分析小儿肺炎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探究引起小儿肺部感染的原因,并针对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小儿肺炎的预防及治疗效果。

    作者:徐建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X线结合双排CT诊断10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价值研究

    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5年4月收治的10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所有患者采取X线诊断、CT诊断及X线联合CT诊断进行临床影像学检查,对比三种方法临床诊断符合率。结果X线临床诊断符合率为70.75%,CT诊断临床符合率为82.08%,X线联合CT诊断符合率为100.00%,X线联合CT诊断符合率显著高于单独X线诊断与CT诊断,CT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X线诊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X线与CT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准确率均较高,而CT诊断符合率相对高于X线诊断,将两种临床诊断方法联合使用准确率更高,具有极高临床应用以及推广价值。

    作者:葛强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2980例足月阴道分娩会阴裂伤情况及新生儿结局分析

    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2015年9月我院足月头位经阴道分娩产妇2980例,按胎数分为第一胎组和经产妇组,按年龄分为16~30岁组和31~44岁组,比较产妇会阴裂伤状况及新生儿窒息发生情况。结果第一胎组发生会阴Ⅱ度和Ⅲ度裂伤、侧切、新生儿窒息及死亡的几率大于经产妇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6~30岁组侧切率明显高于31~44岁组。不论胎次、年龄,足月头位阴道顺产大部分会阴会裂伤,会阴裂伤以Ⅰ度为主,会阴严重裂伤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不高,需避免会阴侧切成为常规。

    作者:刘楚妙;邝凤田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黏膜下切除术(ESD)联合色素内镜在早期胃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

    选择我院2014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胃癌患者124例,所有患者均接受茶常规内镜检查和色素内镜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病灶的情况。后取活检标本,对疑似早期胃癌的患者行黏膜下切除术治疗,后送检病理,观察病灶大小、病理特征及侵犯深度。常规内镜检查124例患者中11例早期胃癌,其中4例为癌前病变、4为未分化型,3例为分化型。色素内镜检查124例患者中42例早期胃癌患者,其中31例癌前病变、5为未分化型、6例为分化型。色素内镜诊断癌前病变、分化型早期胃癌的准确率显著优于常规内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黏膜下切除术联合色素内镜能够较为准确的确定早期胃癌,指导内镜下的胃黏膜病变活检,提高检出率,为胃癌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余水平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VEGFR-2在鼻咽癌中的表达与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性的探索

    目的:分析VEGFR-2在鼻咽癌中的表达与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性。方法入选收治鼻咽癌患者50例,标本均由病理科提供。选择同期病理科所提供鼻咽部炎性组织标本50例作为对照。对比鼻咽癌标本与鼻部炎性组织标本在VEGFR-2、PI3K、以及AKT方面的表达情况,同时应用回归分析对鼻咽癌VEGFR-2与PI3K、VEGFR-2与AKT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鼻咽癌组织VEGFR-2表达显著高于鼻部炎性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咽癌组织PI3K表达显著高于鼻部炎性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咽癌组织AKT表达显著高于鼻部炎性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咽癌VEGFR-2与PI3K、VEGFR-2与AKT均有显著直线相关关系(P<0.05)。鼻咽癌组织中VEGFR-2、PI3K、AKT表达与鼻黏膜炎性组织表达水平有显著差异,提示VEGFR-2、PI3K、AKT分子均在鼻咽癌的发生、发展、转移中起作用。同时,鼻咽癌VEGFR-2与PI3K、VEGFR-2与AKT呈正相关关系,提示VEGFR-2可能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在鼻咽癌发生、发展、转移中发挥作用。

    作者:周江成;万明;周姝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综合心理护理干预对实施辅助生殖技术患者焦虑与预后影响的研究

    选择2014年3月~2015年3月在我院接受辅助生殖技术的不孕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后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并通过彩超及血HCG、孕酮检测比较两组患者的成功妊娠率与胚胎优质率。观察组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成功妊娠4周后血清HCG、孕酮值高于对照组(P<0.05);彩超可见卵黄囊及心管搏动病例数高于对照组(P<0.05)。综合心理护理干预可改善不孕症患者的紧张焦虑,提高成功妊娠率与胚胎优质率。

    作者:熊玉凤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氧氟沙星耳镜下冲洗治疗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氧氟沙星耳镜下冲洗治疗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方法126例化脓性中耳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各63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耳镜直视下氧氟沙星冲洗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0.25%氯霉素滴耳液治疗,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气导听阈值和骨导听阈值,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听力恢复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用耳镜直视下氧氟沙星冲洗治疗化脓性中耳炎,安全、高效,且无内耳毒性的副作用。

    作者:熊剑丁;夏良勇;杨剑锋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的新生儿筛查分析

    采集20000名出生72h的新生儿足底血,利用酶联免疫法测促甲状腺激素,当检测结果8.5μU/ml时,需要再次对患儿进行检测,所有检测结果中,两项以上(包含两项)结果显示阳性时,患儿诊断为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观察所有新生儿检测结果。结果在20000例新生儿中,初筛阳性300例,经复检确诊21例,发病率为0.1%。治疗与随访结果显示,无患儿智能和体格发育异常。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早期诊断的有效方法为新生儿疾病筛查,经过及早发现和治疗,保证患者智力和体格正常发育,提高患儿及家属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文高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院前急救护理方式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分析

    对我院2013年5月~2015年1月收治的7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将其分作对照组与试验组各35例,对照组不采取院前急救护理,试验组则采取院前急救护理,对比两组预后效果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试验组的护理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P<0.05),试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P<0.05)。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院前急救护理能够提高护理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与死亡率,提高患者生存的质量。

    作者:陈莉华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雌激素联合甲硝唑治疗34例萎缩性阴道炎疗效分析

    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68例萎缩性阴道炎患者。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4例。两组均给予甲硝唑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雌激素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8.2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萎缩性阴道炎,采用雌激素与甲硝唑联合治疗的方案,效果显著。

    作者:龚文先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新生儿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感染临床及耐药性分析

    收集送检新生儿的标本,通过细菌扩增,用Vitek32全自动细菌鉴定系统进行鉴定,确定菌株,通过PCR扩增方法扩增超广谱β-内酰胺酶基因,确定阳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菌株,并对菌株进行耐药性分析及药敏统计分析,筛选敏感抗生素及监测耐药性。从临床送检的2936份标本中分离到1533株细菌,其中大肠埃希杆菌729株,分离率47.6%,产 ESBLs 菌457株,阳性率62.7%;克雷伯氏菌498株,分离率32.4%,产 ESBLs 菌株272株,阳性率54.6%;变形杆菌113株,分离率7.4%,产ESBLs菌49株,阳性率43.4%。此外,分离到阴沟肠杆菌102株,分离率6.7%,沙雷氏菌87株,分离率5.7%,柠檬酸盐菌90株,分离率5.9%,其他革兰氏阴性菌及真菌等91株,分离率5.9%。药敏实验发现分离到的产ESBLs菌除对碳青霉烯类药物(亚胺培南)及加酶抑制剂药物(哌拉西林)敏感外,对常见的其余8种抗生素菌有不同程度严重的耐药性。从分离的年份来看,分离到的菌株有呈逐年升高的趋势。新生儿产ESBLs菌感染情况比较严重,近年来呈逐步增多的趋势,主要病原体为大肠埃希杆菌、克雷伯氏菌以及变形杆菌,这些细菌对常见的抗生素耐药性高,治疗时刻采用敏感性高的碳青霉烯类以及加酶抑制剂类抗生素进行治疗。

    作者:谭运雄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肠套叠超声诊断与腹部X线平片诊断的对比研究

    选取65例肠套叠患儿分别行超声和X线平片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诊断准确性。结果X线平片灵敏度为61.3%,准确性为58.5%,超声检查的灵敏度为98.4%,准确性为95.4%。两种检查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超检查方法不仅具有操作方便、安全可靠的优点,而且在诊疗过程中易被患儿所接受,且灵敏度及真确性均显著优于X线片检查,故对于疑似肠套叠的患儿而言,可先建议其行B超检查方法。

    作者:张海燕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试验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试验组的顺产率高于对照组,疾病转归情况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综合性护理干预作为一种现代化的医疗模式,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刘慧君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剜除术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并分析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剜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300例行子宫肌瘤剜除术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剜除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开腹子宫肌瘤剜除术进行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及术中出血量等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3%,高于对照组的9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剜除术能有效地减少患者手术中的出血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能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及术后排气时间,促进患者康复时间,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彭雪秀;林燕珍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结石性胆囊炎采用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切除胆囊的效果对比

    选取成都华西医院胆道外科2013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结石性胆囊炎需手术切除治疗患者共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观察组实施腹腔镜手术,对比手术情况及术后状态差异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情况更优、术后恢复更快且并发症更少,各项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切除胆囊采用腹腔镜方式在手术安全性上更高,患者术后恢复快,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巴桑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胸部不同X线检查方法与CT在诊断呼吸道非金属异物中的价值比较

    分析经临床支气管镜诊断的67例支气管异物患者的胸部X线检查及CT检查结果,根据检查方法的差异性,将其分为胸透组、摄片组、CT组,并对比每组诊断的准确率。胸透组诊断的准确率为65.67%,摄片组诊断的准确率23.88%,CT组诊断的准确率为100.0%。CT组诊断率优于胸透组的诊断率,也优于摄片组的诊断率。因而,临床上对呼吸道非金属异物患者进行诊断时,要注重选择CT检验。

    作者:张晓波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