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胸部不同X线检查方法与CT在诊断呼吸道非金属异物中的价值比较

张晓波

关键词:胸透, 摄片, CT, 呼吸道, 非金属异物
摘要:分析经临床支气管镜诊断的67例支气管异物患者的胸部X线检查及CT检查结果,根据检查方法的差异性,将其分为胸透组、摄片组、CT组,并对比每组诊断的准确率。胸透组诊断的准确率为65.67%,摄片组诊断的准确率23.88%,CT组诊断的准确率为100.0%。CT组诊断率优于胸透组的诊断率,也优于摄片组的诊断率。因而,临床上对呼吸道非金属异物患者进行诊断时,要注重选择CT检验。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超声弹性成像联合常规超声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8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所有患者分别进行超声弹性成像诊断、常规超声诊断及超声弹性成像与常规超声联合诊断,并分别作为弹性成像组、常规组及联合组,诊断结束后,与病理诊断结果对照,分析三组的良恶性结节诊断符合率。结果弹性成像组良性结节的诊断符合率为85.71%、恶性结节的诊断符合率为78.18%,常规超声诊断组良性结节的诊断符合率为77.14%、恶性结节的诊断符合率为72.73%,联合诊断组良性结节的诊断符合率为97.14%、恶性结节的诊断符合率为96.36%,联合组的诊断符合率高于弹性成像组和常规超声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弹性成像在一定程度上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具有诊断价值,但为了进一步确保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可在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过程中应用超声弹性成像联合常规超声诊断。

    作者:彭珊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及预后的影响分析

    研究对象为我院近2年收治的83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传统组和标准组两个组别。传统组行常规去骨瓣减压术;标准组行标准大骨瓣减压术。观察指标:(1)预后有效率;(2)不良事件率;(3)治疗前和治疗后患者颅内压及格拉斯哥晕迷评分的差异。结果:(1)标准组相比于传统组预后有效率更高,χ2检验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2)标准组相比于传统组不良事件率更低,χ2检验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3)治疗前两组颅内压及格拉斯哥晕迷评分相似,t检验统计学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标准组相比于传统组颅内压及格拉斯哥晕迷评分改善更显著,t检验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效果确切,有助于降低颅内压,改善患者预后,减少脑积水、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值得推广。

    作者:钟军;甘正凯;蒋其俊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骨折外固定材料临床应用和疗效对比分析

    选取我院2015年1~12月收治的65例四肢骨折患者。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2例和试验组33例。对照组患者主要使用石膏绷带材料进行外固定治疗,而试验组患者主要是采用可卸式高分子夹板材料进行外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固定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经过相应治疗后,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25%,试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9%,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15%。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可卸式高分子夹板的外固定材料对四肢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患者在适时活动过程中感觉舒适轻便,疼痛明显减少,有利于观察伤口的复原情况,提升了患者功能的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庞红梅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普外急腹症中应用腹腔镜的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72例普外急腹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开腹术,观察组采取腹腔镜手术。对两组患者相关指标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7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9.44%,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普外急腹症患者采取腹腔镜手术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创伤小,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因此,值得在临床中采纳应用。

    作者:王学信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免散瞳眼底照相筛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观察

    对304例、595眼确诊为糖尿病的患者先后采用日本Kowa nonmyd α-D Ⅲ无散瞳眼底照相机进行免散瞳眼底照相,然后散瞳用Kowa VX-10α眼底照相机行眼底照相及眼底血管荧光造影,按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国际临床分级标准(2014年)诊断分级,以眼底荧光造影结果为诊断标准,评价免散瞳照相的结果,分析免散瞳眼底照相用于筛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检出率。结果筛查的糖尿病患者中,以眼底血管荧光造影为标准,免散瞳眼底照相糖尿病视网膜眼底病变诊断的符合率为86.7%,散瞳后眼底照相糖尿病视网膜眼底病变诊断的符合率为88.3%。免散瞳眼底照相对于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眼底病变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用于糖尿病视网膜眼底病变筛选准确、易行。

    作者:廖燕;崔红;陈超丽;万基敏;韩育洪;龚文广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颈动脉多普勒超声在提高冠心病诊断准确性的应用

    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疑是冠心病患者106例,所有患者均给予颈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查、动态心电图检查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以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为冠心病诊断的金标准,统计分析颈动脉多普勒超声和动态心电图检查诊断冠心病的准确性。结果动态心电图检查诊断冠心病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75.81%、46.78%、71.70%,颈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冠心病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0.32%、84.09%、87.74%,前者明显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查可有效提高诊断冠心病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对冠心病诊断具有良好的准确性,且具有无创、简便的特点,值得临床作进一步推广。

    作者:黎天明;刘芳;梁杏芬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优质护理在婴儿肛周脓肿门诊治疗中的应用

    选择2014年1月~2016年2月医院门诊婴儿肛周脓肿治疗的患者共4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00例,对照组200例。观察组对婴儿肛周脓肿门诊治疗实行优质护理;对照组对婴儿肛周脓肿门诊治疗实行传统的功能制护理。对两组病人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观察组治愈率74%,脓肿形成率16%,肛瘘形成率12.5%;对照组的治愈率54%,脓肿形成率25%,肛瘘形成率21%,两组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通过优质护理高了门诊婴儿肛周脓肿的治愈率,减少了肛周脓肿形成,降低了肛瘘的发生率,减轻了患者及家属的痛苦,节约了医疗费用,减轻了患者家属负担,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作者:胡友娥;李淑玲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对COPD合并肺性脑病的疗效评价

    随机抽取在我院就诊的4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性脑病患者,患者在接受常规治疗时,接受无创BiPAP呼吸机治疗。结果患者通气后3、24、72h及撤机后24h pH、PaO2值较通气前显著增加,PaCO2较通气前显著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呼吸机辅助通气期间,未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并发症,均好转出院,无死亡病例,平均住院时间18.2±6.7d。无创BiPAP呼吸机治疗COPD合并肺性脑病效果显著,安全性高。

    作者:何洪文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医院+社工联动模式实施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观察

    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在我院就诊后出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出院后进行常规随访;观察组出院后按照医院+社工联动模式予以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病情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含量分别为5.37±2.10mmol/L、8.65±1.89mmol/L、6.47±1.22%,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间的临床效果对比差异显著(t=11.75,14.66,12.47;P<0.05);观察组的健康知识知晓率、自我管理能力以及满意度分别为95.0%、87.5%、100.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χ2=6.27,9.03,6.49;P<0.05);院外护理期间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将医院社工联动模式应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出院后护理干预中,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提高健康知识掌握情况,降低并发症率,改善预后。

    作者:尹瑞华;张婷容;黄校权;陈瑜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改善偏头痛患者不良情绪的影响分析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本院所接收的偏头痛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就诊前后顺序分成观察组与参照组,参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在此基础之上,对观察组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改善情况。两组患者护理前的SAS评分与SDS评分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本组护理前及参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就头痛发作频率、头痛持续时间而言,观察组优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对偏头痛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谌洁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妊娠和分娩及产科相关因素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影响

    选取我院妇产科2014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100例产妇设为观察组。并根据分娩方式将自然分娩的56例产妇设为A组,剖宫产的44例产妇设为B组。另选同期未妊娠的100例女性设为对照组。总结妊娠和分娩及产科相关因素对产后压力性失禁产生的影响。结果(1)A组在产后6周有17例(30.36%)发生产后压力性失禁,B组有4例(9.09%),组间发生率B组明显低于A组,差异经统计学分析有意义(P<0.05)。(2)观察组的膀胱颈活动度和尿道的旋转度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3)经多危险因素分析,自然分娩、流产次数、高体重新生儿、产后增加负压情况、孕前有尿失禁、难产助产、会阴撕裂等都是导致产后压力性失禁的危险因素。产后压力性失禁的危险性因素是妊娠和分娩,而且自然分娩的发生概率高于剖宫产。

    作者:黄琳;赵炳坤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胸部不同X线检查方法与CT在诊断呼吸道非金属异物中的价值比较

    分析经临床支气管镜诊断的67例支气管异物患者的胸部X线检查及CT检查结果,根据检查方法的差异性,将其分为胸透组、摄片组、CT组,并对比每组诊断的准确率。胸透组诊断的准确率为65.67%,摄片组诊断的准确率23.88%,CT组诊断的准确率为100.0%。CT组诊断率优于胸透组的诊断率,也优于摄片组的诊断率。因而,临床上对呼吸道非金属异物患者进行诊断时,要注重选择CT检验。

    作者:张晓波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综合心理护理干预对实施辅助生殖技术患者焦虑与预后影响的研究

    选择2014年3月~2015年3月在我院接受辅助生殖技术的不孕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后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并通过彩超及血HCG、孕酮检测比较两组患者的成功妊娠率与胚胎优质率。观察组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成功妊娠4周后血清HCG、孕酮值高于对照组(P<0.05);彩超可见卵黄囊及心管搏动病例数高于对照组(P<0.05)。综合心理护理干预可改善不孕症患者的紧张焦虑,提高成功妊娠率与胚胎优质率。

    作者:熊玉凤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三维多普勒超声在评估卵巢功能中的临床价值

    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135例妇科患者。所有患者按照患者自身的基础激素水平进行分组,主要划分为卵巢功能正常组、卵巢功能降低组和卵巢功能衰竭组。超声检测仪对患者的卵巢体积、卵巢血管化指数、卵巢血流指数和卵巢血管化-血流指数进行检测,分析患者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激素(LH)和雌二醇(E2)与超声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卵巢功能正常组的卵巢体积、血管化指数、血流指数以及血管化-血流指数明显高于卵巢功能降低组,且卵巢功能降低组显著高于卵巢功能衰竭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与FSH为负相关,与LH和E2无相关性。三维多普勒超声技术能够更好地在临床上对患者的卵巢功能进行评价,是一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的方法。

    作者:黄日林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宫腔镜和B超对62例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对比分析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62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对62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分别应用宫腔镜和B超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诊断结果。结果宫腔镜组检查62例患者均有子宫内膜息肉,B超组检查62例患者有45例患者有子宫内膜息肉,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临床研究结果证明,宫腔镜检查子宫内膜息肉诊断效果更为理想,诊断准确率较高。

    作者:方丽萍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心肌梗死120例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54例和观察组66例。对照组患者行单药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患者行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对比两组疗效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且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对照组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梗死患者行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并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具有较高安全性,值得推广。

    作者:张咏梅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乳腺导管内癌单纯保乳手术治疗与术后加用放疗对肿瘤复发影响的Meta分析

    搜集单纯保乳手术(对照组)和保乳手术后加用放疗(观察组)的临床对照试验,利用统计学Meta软件进行分析。选取了2011年1月~2015年10月的符合标准的文献10篇,患者共8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40例,对照组患者40例,Meta 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同侧乳腺肿瘤复发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侧乳腺肿瘤复发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远处转移乳腺肿瘤复发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乳腺导管内癌患者行保乳手术后加用放疗,能够明显减少同侧肿瘤复发率,相比单纯的保乳手术治疗,同侧肿瘤复发率较低,但对侧肿瘤发生率较高,肿瘤远处转移率间无差异。

    作者:黎细根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个性化延续性护理对变应性鼻炎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选取12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个性化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鼻症状积分变化,应用Morisky问卷调查评价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护理后鼻症状积分较护理前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降低较对照组更为显著;观察组遵医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个性化延续性护理可明显提高变应性鼻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遵医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珏;李桂湖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效果观察

    选取2012年10月~2015年11月我院接收74例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过系统治疗,临床症状基本得到缓解,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临床效率分别为70.27%、97.30%,对照组患者阿托品使用量、胆碱酯酶活性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336.8±12.50mg、15.2±1.62d、19.2±1.54d,观察组患者分别为158.3±16.77mg、8.8±0.74d、11.0±0.47d,上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患者,临床予以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毒素清除快,值得推广。

    作者:谢朝阳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宫腹腔镜联合下输卵管疏通术治疗不孕症的临床观察

    选择收治的60例输卵管不孕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35例及对照组25例。对照组接受宫腔镜输卵管疏通手术;观察组接受宫腹腔镜联合输卵管疏通手术。对比两组输卵管疏通率、原发性不孕与继发性不孕者输卵管再通率。观察组输卵管再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中继发性不孕症患者的输卵管再通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原发性不孕症患者的输卵管再通率差异较小(P>0.05)。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不孕症的疗效显著,尤其是对于继发性不孕症患者而言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彭建铁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