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效果观察

谢朝阳

关键词:血液灌流, 血液透析, 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
摘要:选取2012年10月~2015年11月我院接收74例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过系统治疗,临床症状基本得到缓解,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临床效率分别为70.27%、97.30%,对照组患者阿托品使用量、胆碱酯酶活性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336.8±12.50mg、15.2±1.62d、19.2±1.54d,观察组患者分别为158.3±16.77mg、8.8±0.74d、11.0±0.47d,上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患者,临床予以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毒素清除快,值得推广。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干预在人工流产术后132例中的应用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在我院行人工流产术的264例患者作为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3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及护理满意度等。干预组术后疼痛0、Ⅰ级者所占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Ⅱ、Ⅲ级所占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率为100.00%,对照组为88.64%,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的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高于干预组(P<0.05)。对人工流产术后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术后疼痛,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尧霞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无创正压机械通气在特发性肺纤维化呼吸衰竭治疗中的应用

    随机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我院呼吸科收治的70例特发性肺纤维化呼吸衰竭患者,按入院编号设为观察组35例,采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将另外35例患者设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组患者动脉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DLCO%、VC%状况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较高,P<0.05。观察组患者一年内死亡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P<0.05。临床上无创正压机械通气能有效改善患者血气状况及肺功能,减少患者死亡率,可在特发性肺纤维化呼吸衰竭患者治疗中推广运用。

    作者:郑银娥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分析

    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5年4月接收治疗的82例产后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分析对象,将所选患者按入院单双顺序号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缩宫素进行治疗,研究组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再给予米索前列醇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状况。结果比较两组产妇产后24h内出血量,研究组(197.6±62.8ml)明显低于对照组(307.1±78.8ml),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产妇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研究组(4.88%)明显比对照组(21.95%)要低,且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产妇治疗前后Hb和Hct指数下降状况,研究组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治疗产后出血症状可考虑将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方式作为首选方式,此治疗方式疗效明显,且安全可靠,具有较大应用推广价值。

    作者:艾勇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优质护理在婴儿肛周脓肿门诊治疗中的应用

    选择2014年1月~2016年2月医院门诊婴儿肛周脓肿治疗的患者共4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00例,对照组200例。观察组对婴儿肛周脓肿门诊治疗实行优质护理;对照组对婴儿肛周脓肿门诊治疗实行传统的功能制护理。对两组病人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观察组治愈率74%,脓肿形成率16%,肛瘘形成率12.5%;对照组的治愈率54%,脓肿形成率25%,肛瘘形成率21%,两组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通过优质护理高了门诊婴儿肛周脓肿的治愈率,减少了肛周脓肿形成,降低了肛瘘的发生率,减轻了患者及家属的痛苦,节约了医疗费用,减轻了患者家属负担,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作者:胡友娥;李淑玲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的新生儿筛查分析

    采集20000名出生72h的新生儿足底血,利用酶联免疫法测促甲状腺激素,当检测结果8.5μU/ml时,需要再次对患儿进行检测,所有检测结果中,两项以上(包含两项)结果显示阳性时,患儿诊断为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观察所有新生儿检测结果。结果在20000例新生儿中,初筛阳性300例,经复检确诊21例,发病率为0.1%。治疗与随访结果显示,无患儿智能和体格发育异常。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早期诊断的有效方法为新生儿疾病筛查,经过及早发现和治疗,保证患者智力和体格正常发育,提高患儿及家属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文高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CT在急性胰腺炎中的应用与临床分析研究

    分析经临床证实的急性胰腺炎患者67例,然后对其进行CT常规扫描和增强扫描。在67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中,急性水肿型胰腺炎患者有60例,而坏死型急性胰腺炎患者有7例,对于急性胰腺炎来说,其表现为单纯的胰腺体积增大的患者有60例,而体积增大且密度也增大,胰腺内坏死或者出血的患者有7例。对于急性胰腺炎诊断来说,CT诊断具有更加明显的表现形式,能够快速、准确的诊断胰腺炎的病理类型,从而增强治疗的准确性,且CT诊断对患者没有任何的副作用。

    作者:庞瑞奕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矽肺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可行性研究

    筛选2014年1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矽肺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住院期间仅接受临床基础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采用健康自评量表(SF-36)评估矽肺患者干预前后生存质量情况并进行组间、组内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生存质量评价中PF、GH、RP、BP、VT、SF、RE、MH、PCS、MCS比较无显著差异,干预后两组患者各项评分明显改善,但以观察组患者改善效果更为显著,与对照组干预后各项评分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矽肺患者施行综合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降低患者身体疼痛及心理障碍发生率,有助于患者恢复正常情感职能,及早回归社会生活。

    作者:陈璇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磁共振成像对脊柱关节病32例早期诊断的临床研究

    选择2014年6月~2015年6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32例脊柱关节病患者,20例患者进行CT横状位扫描;12例患者进行横状位、矢状位扫描,观察期信号改变、形态以及骨质等情况。本组32例脊柱关节病患者的CT及磁共振表现为韧带附着炎、脊柱关节炎、椎间盘炎、脊柱炎。32例脊柱关节病患者88个椎体中,侵犯S1、L5、T7、T6各2个;L4、T9、T8各4个;L3、L2、T10各6个;L1有12个;T11有16个;T12有22个。以T11~L1侵犯较多,共占58.14%(50/86)。单纯椎体受累26个,为30.23%;椎体及附件受累60个,为69.77%。磁共振成像诊断早期脊柱关节病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可清晰的显示韧带起止炎、关节软骨侵袭、滑膜炎、骨髓水肿、脊柱椎小节滑膜或骶髂关节结构改变,对临床早期诊断、治疗以及预后均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作者:胡院飞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阿德福韦酯联合丹参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疗效观察

    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2月接收治疗的122例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作为研究分析对象,将所选患者按入院单双号分为对照组(61例)和研究组(61例),对照组患者接受阿德福韦酯药物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给予丹参片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状况。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HBV-DNA阳性率,研究组100%和对照组98.3%,比较治疗后HBeAg阳性阳性率,研究组73.77%和对照组75.41%,组间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AST、ALT、LN、HA、Ⅳ-C、PCⅢ等指数状况,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数据存在一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疾病可采用阿德福韦酯联合丹参片进行治疗,此治疗方式可使患者各项指标得到更好改善,临床应用价值较大。

    作者:杨华锋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原发性肘关节骨关节炎52例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分析总结原发性肘关节骨关节炎(OA)的临床特点,以期早期发现。方法以52例原发性肘关节OA为研究对象,收集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及职业)、关节表现、伴随症状、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及抗CCP抗体,肘关节X线检查结果。结果(1)一般资料:52例患者中,男40例,女12例,男:女=3.3:1。年龄均>40岁。48例(92.3%)为肘部活动大的重体力劳动者。(2)临床资料:均有肘关节痛,多表现为活动时痛,其中31(59.62%)个患者已经出现肘关节活动受限。3(5.8%)个患者伴有关节的肿胀。38(73.0%)个患者有晨僵,但均小于半小时。27(51.9%)个患者伴发手小关节OA,32(61.5%)个伴发膝关节OA。8(15.4%)个伴发肘腕综合症。(3)实验室资料:2例患者RF低滴度阳性,所有患者抗CCP抗体均阴性,3例患者ESR轻度升高,未发现CRP升高患者。(4)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肘关节X线检查均有关节面骨质增生、骨赘形成,其中26(50.0%)例已经出现关节间隙的狭窄。结论肘关节OA临床相对较少,早期症状不明显,且常常被其它部位OA症状掩盖,血清学及炎症指标也多无异常,因此不易被早期发现。应加强临床病史询问及体格检查,以期早期发现。

    作者:谢传美;袁国华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原发性输卵管癌的超声诊断

    总结分析高淳县人民医院2009年1月~2015年12月共7例经手术及病理确诊的原发性输卵管癌的声像图特征及其相关资料。结果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合病理结果对照分析,超声诊断符合率为57%。超声检查结合病史及超声随访可提早发现并显著提高原发性输卵管癌的超声诊断符合率。

    作者:王秀;高波;秦冬梅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中医药辨证治疗慢性鼻-鼻窦炎患者术后远期疗效评价

    目的:观察及评估中医药辨证治疗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的术后远期疗效。方法将2011年1月~2012年10月于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60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按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所有患者统一接受FESS的围手术期规范治疗。观察组在实施内窥镜下鼻窦手术之后通过中医辨证方案进行治疗12w。然后将两组患者的随访1年总有效率、随访1年及随访2年的SNOT-20量表评分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随访1年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随访1年及随访2年的SNOT-20量表评分也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中医药辨证治疗在此类患者中的应用能促进黏膜上皮化,恢复鼻腔功能,我们认为中医药辨证治疗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的术后远期疗效较好,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林玲玲;林少雄;程耿斌;蔡晓敏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老年重症急性肾衰竭患者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预后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重症急性肾衰竭患者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广东省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肾病风湿科接受连续性肾脏替代(CRRT)治疗的120例老年重症急性肾衰竭患者,比较重症急性肾衰竭患者3个月存活组与死亡组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病史、APACHE-II评分、机械通气与否、尿素氮、血清肌酐含量等情况。结果3个月死亡43例,死亡率为35.83%,与存活组相比较,死亡组患者平均年龄高、有慢性肾病史、多器官衰竭比例较高、APACHE-II评分较高、需要机械通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多器官衰竭、机械通气与否是影响老年重症急性肾衰竭患者接受CRRT治疗后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CRRT治疗是老年重症急性肾衰竭的首选方案,年龄、多器官衰竭、机械通气与否与老年重症急性肾衰竭患者接受CRRT治疗后的的预后有密切相关性。

    作者:刘琴;黄志勇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胃切除术后小口径吻合器低位胃空肠吻合与胃后壁吻合技术的对比分析

    对我院2012年1月1日~2015年6月30日70例行胃大部分切除或根治性远端胃切除术患者,分对照组和研究组进行吻合,研究组35例胃切除术后行胃空肠吻合的改良,行大弯侧低位用小口径吻合器与空肠进行吻合。对照组35例行经典的用吻合器在胃体后壁与空肠端侧吻合。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相当,吻合口瘘发生率低,两组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对比差异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胃切除术后小口径吻合器低位胃空肠吻合技术是可行的,是胃空肠吻合手术的一种改良,对防止术后吻合口出血,吻合口瘘,吻合口溃疡等有一定帮助,而且对比经典的后壁吻合,减少吻合口出血,特别是继发性迟发性出血,减少碱性反流性胃炎发生,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江志远;陈华锋;吴登东;黄火成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乳腺导管内癌单纯保乳手术治疗与术后加用放疗对肿瘤复发影响的Meta分析

    搜集单纯保乳手术(对照组)和保乳手术后加用放疗(观察组)的临床对照试验,利用统计学Meta软件进行分析。选取了2011年1月~2015年10月的符合标准的文献10篇,患者共8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40例,对照组患者40例,Meta 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同侧乳腺肿瘤复发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侧乳腺肿瘤复发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远处转移乳腺肿瘤复发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乳腺导管内癌患者行保乳手术后加用放疗,能够明显减少同侧肿瘤复发率,相比单纯的保乳手术治疗,同侧肿瘤复发率较低,但对侧肿瘤发生率较高,肿瘤远处转移率间无差异。

    作者:黎细根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老年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的疗效观察

    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4年5月收治的48例老年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5.83%,高于对照组的79.17%;且观察组患者咳嗽消失时间、湿啰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PaO2、SaO2、PaO2/FiO2等血气指标水平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PaO2、SaO2、PaO2/FiO2等血气指标水平表现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在老年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胡琴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80例的诊治体会

    选用80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患儿所患病症的临床表现、临床治疗方法、实验室检测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患儿临床表现大多数为刺激性咳嗽以及发热症状,患儿肺部体征变化并不明显,外周围的大部分血白细胞都在正常范围,从X线胸片的检查结果来看,患儿的神经系统、肾脏、心肌、肝功能以及血液等都受到了损害。所有患儿都使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部分病情严重患儿则在此基础上加入第三代头孢菌素以及糖皮质激素治疗,治疗结束后,所有患儿均已康复。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表现为体征轻病症重,对该病进行诊断的主要方法为血清学检测,治疗的药物则以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为主。

    作者:封瑛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及预后的影响分析

    研究对象为我院近2年收治的83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传统组和标准组两个组别。传统组行常规去骨瓣减压术;标准组行标准大骨瓣减压术。观察指标:(1)预后有效率;(2)不良事件率;(3)治疗前和治疗后患者颅内压及格拉斯哥晕迷评分的差异。结果:(1)标准组相比于传统组预后有效率更高,χ2检验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2)标准组相比于传统组不良事件率更低,χ2检验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3)治疗前两组颅内压及格拉斯哥晕迷评分相似,t检验统计学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标准组相比于传统组颅内压及格拉斯哥晕迷评分改善更显著,t检验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效果确切,有助于降低颅内压,改善患者预后,减少脑积水、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值得推广。

    作者:钟军;甘正凯;蒋其俊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早产胎膜早破65例的母婴结局及分娩时机分析

    选取我院2012年1~12月65例PPROM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孕周长短不同分为两组,对孕28~33+6w、孕34~37w这两组中母婴情况进行分析,比较其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并且按照发生胎膜破损时间不同分为破损时间<48h、破损时间>48h两组,并分析比较其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孕28~33+6wPPROM者的新生儿并发症几率明显高于孕34~37wPPROM新生儿(P<0.05),在孕28~33+6wPPROM在胎膜破裂48h内和48h后分娩母婴预后无明显差异,在孕34~37wPPROM在胎膜破裂48h后分娩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胎膜破裂48h内分娩的新生儿。发生PPROM母婴孕周越小,胎儿发生新生儿并发症几率越高,且不同孕周PPROM应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分娩时机,孕34~37wPPROM者建议在发生破膜48h内分娩。

    作者:龚丽娟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贝那普利、缬沙坦对大鼠残肾Pax-2+细胞保护作用及其在非血液动力学肾保护作用机制中的意义

    目的:观察贝那普利及缬沙坦对大鼠残肾修复过程中Pax-2+细胞的影响,探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及血管紧张素1型受体阻断剂(ARB1)非血液动力学肾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5/6肾切除术制作SD大鼠残肾模型,术后分别以NS(模型组)、美托洛尔(普通降压药组)、贝那普利(贝那普利组)及缬沙坦(缬沙坦组)灌胃治疗,定期测血肌酐、尿素氮及24h尿蛋白;于设定时间采集肾脏标本,免疫组化及流式细胞术监测残肾Pax-2+细胞,流式细胞术分离Pax-2+细胞;RT-PCR检测Pax-2+细胞AT1R、AT2R和Pax-2 mRNA表达,Westernblot检测TGF-β1及VEGF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术后,残肾Pax-2+细胞数及Pax-2+细胞的Pax-2 mRNA的表达量逐渐减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贝那普利组及缬沙坦组残肾Day30,Day90 Pax-2+细胞数及Pax-2+细胞的Pax-2 mRNA的表达升高(P<0.05),普通降压药组与模型组各期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贝那普利组及缬沙坦组残肾d90肾小球硬化指数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普通降压药组及模型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5/6肾切除术后,大鼠残肾Pax-2+细胞及其Pax-2 mRNA表达逐渐减少,出现肾小球硬化及CRF,ACEI及ARB1对残肾Pax-2+细胞具有保护作用,这种保护作用可能是其非血液动力学肾保护作用重要机制。

    作者:刘军民;李勇年;李旻;张欣洲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