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瑞奕
总结分析高淳县人民医院2009年1月~2015年12月共7例经手术及病理确诊的原发性输卵管癌的声像图特征及其相关资料。结果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合病理结果对照分析,超声诊断符合率为57%。超声检查结合病史及超声随访可提早发现并显著提高原发性输卵管癌的超声诊断符合率。
作者:王秀;高波;秦冬梅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研究对象为我院近2年收治的83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传统组和标准组两个组别。传统组行常规去骨瓣减压术;标准组行标准大骨瓣减压术。观察指标:(1)预后有效率;(2)不良事件率;(3)治疗前和治疗后患者颅内压及格拉斯哥晕迷评分的差异。结果:(1)标准组相比于传统组预后有效率更高,χ2检验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2)标准组相比于传统组不良事件率更低,χ2检验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3)治疗前两组颅内压及格拉斯哥晕迷评分相似,t检验统计学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标准组相比于传统组颅内压及格拉斯哥晕迷评分改善更显著,t检验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效果确切,有助于降低颅内压,改善患者预后,减少脑积水、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值得推广。
作者:钟军;甘正凯;蒋其俊 刊期: 2016年第18期
选择我院2013年11月~2015年11月接收的经病理活检、手术切除确诊的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患者采用MRI进行检查,对照组患者采用CT进行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予以诊断,比较分析两组诊断结果。观察组诊断符合率比对照组高,误诊率比对照组低,两组数据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及MRI在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诊断中均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而MRI比CT更具优势。
作者:朱大兵;谢劲军;高玉萍;梁丽梅;黄春玉 刊期: 2016年第18期
对我院2012年9月~2014年9月间内科治疗的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进行筛选,选取符合研究需要的98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采用联合抗生素治疗;对照组48例,采用单一抗生素治疗。治疗后就疗效、安全性及治疗依从性等数据进行组间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2%(P<0.05);观察组用药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1.3%(P<0.05);两组研究对象治疗依从率分别为96.0%和81.3%,组间比较,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联合抗生素治疗医院获得性肺炎具有疗效显著,安全性高等优势,应用于临床安全可行,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秦鸿;张庆 刊期: 2016年第18期
选取2013年9月~2014年9月间治疗的滴虫性阴道炎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和对照2个研究组,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分别予以奥硝唑和甲硝唑进行治疗,并对其疗效和安全性进行组间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4%,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2.7%(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3%(P<0.05)。奥硝唑治疗滴虫性阴道炎具有疗效显著、安全性高等优势,用于临床安全可行。
作者:刘侃;彭娟 刊期: 2016年第18期
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7月收治的8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分组方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孕三烯酮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明确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从本文研究中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例数为43例(97.73%),不良反应发生例数为4例(9.09%),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例数为34例(77.27%),不良反应发生例数为22例(50.0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采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应用价值较高,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以及体征,促进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其具有较高临床治疗意义,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蔡雅琦 刊期: 2016年第18期
选取104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采取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进行分组;两组患儿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采取红霉素治疗,观察组采取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或体征消失情况,综合评价患儿的临床疗效,并作对比分析。观察组发热消失时间3.73±1.49d、咳嗽消失时间3.22±0.35d、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5.42±2.12d,对照组发热消失时间4.72±1.64d、咳嗽消失时间4.71±0.82d、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7.80±2.49d;经t检验,观察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或体征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2.69%,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63.46%;经χ2检验,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确切,可快速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或体征,对于缩短病程,改善预后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梁芳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观察低剂量迭代重建技术(iDose)CT扫描检查颅脑外伤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颅脑外伤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3组,各30例。 A组:常规剂量滤波反投影法;B组:iDose法(2/3剂量);C组:iDose法(1/2剂量)。比较3组的图像质量,对比3组的CNR、SNR和图像噪声以及辐射剂量情况。结果 A组和B组在图像质量的图像主观噪声评分、病变显示评分、灰白质对比评分以及颅底伪影评分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图像主观噪声评分、病变显示评分、灰白质对比评分以及颅底伪影评分方面略差于A组和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噪声评分低于B、C组,CNR、SNR水平则高于B、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DLP和CTDIvol明显高于B组和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迭代重建技术CT扫描检查颅脑外伤可以显著降低辐射剂量,可有效显示病变情况,虽然噪声相对较大,但是其图像质量满足临床诊断要求,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杨鹏;陈宗发;杨文闻 刊期: 2016年第18期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在我院行人工流产术的264例患者作为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3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及护理满意度等。干预组术后疼痛0、Ⅰ级者所占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Ⅱ、Ⅲ级所占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率为100.00%,对照组为88.64%,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的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高于干预组(P<0.05)。对人工流产术后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术后疼痛,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尧霞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妇女实施输卵管结扎术对其骨密度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行输卵管结扎术妇女98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行体检健康未行结扎妇女95例作为对照组,观察对比两组妇女性激素水平及骨密度变化。结果观察组结扎5年妇女的P、E2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严格执行操作规范下的输卵管结扎术仅会短暂的引起雌激素缺乏,但并不会引起持续性的骨丢失,因此骨密度并不会因为该术式而降低。
作者:张迟凯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老年重症急性肾衰竭患者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广东省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肾病风湿科接受连续性肾脏替代(CRRT)治疗的120例老年重症急性肾衰竭患者,比较重症急性肾衰竭患者3个月存活组与死亡组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病史、APACHE-II评分、机械通气与否、尿素氮、血清肌酐含量等情况。结果3个月死亡43例,死亡率为35.83%,与存活组相比较,死亡组患者平均年龄高、有慢性肾病史、多器官衰竭比例较高、APACHE-II评分较高、需要机械通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多器官衰竭、机械通气与否是影响老年重症急性肾衰竭患者接受CRRT治疗后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CRRT治疗是老年重症急性肾衰竭的首选方案,年龄、多器官衰竭、机械通气与否与老年重症急性肾衰竭患者接受CRRT治疗后的的预后有密切相关性。
作者:刘琴;黄志勇 刊期: 2016年第18期
选取65例肠套叠患儿分别行超声和X线平片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诊断准确性。结果X线平片灵敏度为61.3%,准确性为58.5%,超声检查的灵敏度为98.4%,准确性为95.4%。两种检查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超检查方法不仅具有操作方便、安全可靠的优点,而且在诊疗过程中易被患儿所接受,且灵敏度及真确性均显著优于X线片检查,故对于疑似肠套叠的患儿而言,可先建议其行B超检查方法。
作者:张海燕 刊期: 2016年第18期
选择我院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108例需择期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n=53)按常规方法进行护理,而观察组患者(n=55)则采用巡回无缝隙护理模式干预。采用知觉心理压力量表观察患者护理后的紧张度缓解情况,比较两组满意度差异。观察组护理后紧张缓解52例,占94.55%,而对照组护理后紧张缓解41例,占77.36%;另外,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表示满意40例,良好13例,一般2例,差0例,总满意率高达96.36%(53/55),而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表示满意16例,良好27例,一般7例,差3例,总满意率为81.13%(43/53),两组紧张度缓解与满意度差异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巡回无缝隙护理模式可有效减轻手术室患者的紧张度,提高临床满意度,其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杨慧玲;邹玮君;罗月兰;李玉如 刊期: 2016年第18期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心肌梗死120例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54例和观察组66例。对照组患者行单药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患者行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对比两组疗效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且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对照组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梗死患者行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并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具有较高安全性,值得推广。
作者:张咏梅 刊期: 2016年第18期
选取我院收治的103例胃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其临床病例特征。103例胃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的年龄分布情况中,60~70岁患者居多,共44例;<50岁患者少,共12例;病灶部位分布情况中,贲门胃底居多,共47例;小弯侧少,共17例;临床症状情况中,出现上腹不适居多,共41例;出现黑便少,共8例。对胃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可为治疗与预后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作者:高艮枝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分析VEGFR-2在鼻咽癌中的表达与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性。方法入选收治鼻咽癌患者50例,标本均由病理科提供。选择同期病理科所提供鼻咽部炎性组织标本50例作为对照。对比鼻咽癌标本与鼻部炎性组织标本在VEGFR-2、PI3K、以及AKT方面的表达情况,同时应用回归分析对鼻咽癌VEGFR-2与PI3K、VEGFR-2与AKT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鼻咽癌组织VEGFR-2表达显著高于鼻部炎性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咽癌组织PI3K表达显著高于鼻部炎性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咽癌组织AKT表达显著高于鼻部炎性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咽癌VEGFR-2与PI3K、VEGFR-2与AKT均有显著直线相关关系(P<0.05)。鼻咽癌组织中VEGFR-2、PI3K、AKT表达与鼻黏膜炎性组织表达水平有显著差异,提示VEGFR-2、PI3K、AKT分子均在鼻咽癌的发生、发展、转移中起作用。同时,鼻咽癌VEGFR-2与PI3K、VEGFR-2与AKT呈正相关关系,提示VEGFR-2可能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在鼻咽癌发生、发展、转移中发挥作用。
作者:周江成;万明;周姝 刊期: 2016年第18期
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我院480例中孕期妇女。研究其产前超声结果并且对产后随访记录做进一步分析。结果所有胎儿中共确诊出患有复杂先天性心脏畸形13例,检出率2.71%,其中2例大动脉转位,1例主动脉弓中断,2例单心室或单心房,2例右心发育不良,3例合并心外畸形,2例法络四联征以及1例室间隔缺损,产前检出率与产后随访率二者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所有胎儿中漏诊2例患有先天性心脏畸形者,分别是主动脉弓中断和肺动脉狭窄各1例,漏诊率0.42%。应用超声产前筛查对于中孕期胎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畸形进行诊断的临床检出率较高,可以有效降低先天性心脏畸形胎儿的出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王代强;夏明银 刊期: 2016年第18期
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胃癌根治术的90例患者,按照术后患者是否出现肺部感染将患者分为感染组50例和未感染组40例。将患者的一般资料和治疗过程中所涉及的关键因素应用单因素筛选法确定其是否对胃癌根治术后患者的肺部感染发生几率有影响。结果患者年龄≥60岁,有吸烟史及术前呼吸道感染的患者,胃癌根治术后肺部感染的几率会增加,且如果术后患者抗生素应用的时间过短,术后未行胃肠加压及适当的护理干预,也会导致肺部感染几率增加(P<0.05)。胃癌手术后肺部感染的几率较高,所以医护人员应加强对此类患者的监护和治疗,尽量消除导致患者感染的危险因素,促进患者的术后康复。
作者:李勇平;雷傲利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观察并分析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剜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300例行子宫肌瘤剜除术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剜除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开腹子宫肌瘤剜除术进行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及术中出血量等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3%,高于对照组的9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剜除术能有效地减少患者手术中的出血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能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及术后排气时间,促进患者康复时间,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彭雪秀;林燕珍 刊期: 2016年第18期
搜集单纯保乳手术(对照组)和保乳手术后加用放疗(观察组)的临床对照试验,利用统计学Meta软件进行分析。选取了2011年1月~2015年10月的符合标准的文献10篇,患者共8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40例,对照组患者40例,Meta 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同侧乳腺肿瘤复发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侧乳腺肿瘤复发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远处转移乳腺肿瘤复发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乳腺导管内癌患者行保乳手术后加用放疗,能够明显减少同侧肿瘤复发率,相比单纯的保乳手术治疗,同侧肿瘤复发率较低,但对侧肿瘤发生率较高,肿瘤远处转移率间无差异。
作者:黎细根 刊期: 2016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