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矽肺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可行性研究

陈璇

关键词:矽肺, 综合护理干预, 生存质量
摘要:筛选2014年1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矽肺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住院期间仅接受临床基础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采用健康自评量表(SF-36)评估矽肺患者干预前后生存质量情况并进行组间、组内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生存质量评价中PF、GH、RP、BP、VT、SF、RE、MH、PCS、MCS比较无显著差异,干预后两组患者各项评分明显改善,但以观察组患者改善效果更为显著,与对照组干预后各项评分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矽肺患者施行综合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降低患者身体疼痛及心理障碍发生率,有助于患者恢复正常情感职能,及早回归社会生活。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胸部不同X线检查方法与CT在诊断呼吸道非金属异物中的价值比较

    分析经临床支气管镜诊断的67例支气管异物患者的胸部X线检查及CT检查结果,根据检查方法的差异性,将其分为胸透组、摄片组、CT组,并对比每组诊断的准确率。胸透组诊断的准确率为65.67%,摄片组诊断的准确率23.88%,CT组诊断的准确率为100.0%。CT组诊断率优于胸透组的诊断率,也优于摄片组的诊断率。因而,临床上对呼吸道非金属异物患者进行诊断时,要注重选择CT检验。

    作者:张晓波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手足口病患儿,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干扰素治疗,试验组给予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观察并比较患儿病情治愈情况。结果试验组手足疱疹消褪时间(2.43±0.62d)、口腔溃疡愈合时间(2.90±0.46d)、退热时间(1.90±0.76d)明显低于对照组手足疱疹消褪时间(3.64±0.92d)、口腔溃疡愈合时间(3.63±0.72d)、退热时间(2.43±0.89d);试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33%,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采取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患儿,患儿退热快,食欲改善明显,溃疡消褪时间快,治疗效果明显,值得临床继续研究并广泛推广。

    作者:白晨艳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腹腔镜下行穿孔修补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临床效果观察

    选取2013年2月~2014年1月收治的77例急性胃穿孔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将其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行常规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腹腔镜下行穿孔修补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手术治疗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并发症率等指标均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急性胃穿孔患者采取腹腔镜下行穿孔修补术,能够显著缩短手术治疗时间与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并降低术后并发症率,可在临床中普及和推广。

    作者:李桢魁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妊娠和分娩及产科相关因素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影响

    选取我院妇产科2014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100例产妇设为观察组。并根据分娩方式将自然分娩的56例产妇设为A组,剖宫产的44例产妇设为B组。另选同期未妊娠的100例女性设为对照组。总结妊娠和分娩及产科相关因素对产后压力性失禁产生的影响。结果(1)A组在产后6周有17例(30.36%)发生产后压力性失禁,B组有4例(9.09%),组间发生率B组明显低于A组,差异经统计学分析有意义(P<0.05)。(2)观察组的膀胱颈活动度和尿道的旋转度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3)经多危险因素分析,自然分娩、流产次数、高体重新生儿、产后增加负压情况、孕前有尿失禁、难产助产、会阴撕裂等都是导致产后压力性失禁的危险因素。产后压力性失禁的危险性因素是妊娠和分娩,而且自然分娩的发生概率高于剖宫产。

    作者:黄琳;赵炳坤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和标准通道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的疗效对比

    收集我院在2014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肾结石患者10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标准通道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差异。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6%)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74%),同时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6%)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22%),差异均为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在对肾结石患者实施手术治疗的过程中,通过对患者进行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其治疗安全性以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标准通道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晏增亚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骨折外固定材料临床应用和疗效对比分析

    选取我院2015年1~12月收治的65例四肢骨折患者。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2例和试验组33例。对照组患者主要使用石膏绷带材料进行外固定治疗,而试验组患者主要是采用可卸式高分子夹板材料进行外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固定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经过相应治疗后,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25%,试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9%,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15%。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可卸式高分子夹板的外固定材料对四肢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患者在适时活动过程中感觉舒适轻便,疼痛明显减少,有利于观察伤口的复原情况,提升了患者功能的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庞红梅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宫腔镜子宫内膜切除术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42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对其行宫腔镜子宫内膜切除术,比较手术前后激素水平及随访期间月经有效情况。结果42例患者术后的雌二醇、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与孕酮水平较手术前均略微降低,术后随访3个月与6个月的有效率分别为92.86%与90.48%,其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功血患者实施宫腔镜子宫内膜切除术可以改善患者的月经情况,促进女性健康,建议广泛应用。

    作者:张改玲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全面护理干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4年11月收治的7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实验研究,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予以全面护理干预,采取生活质量量表(SQLS)评估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并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SQLS评分无差异(P>0.05),护理干预后研究组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为97.14%,对照组为80.00%,研究组护理总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面护理干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可明显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且患者满意度高,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与推广价值。

    作者:戴望娣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血清脂联素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相关性研究

    选取1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50例健康体验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实施双侧颈动脉检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清脂联素水平测定及颈动脉斑块测定。结果研究组血清脂联素水平(2.86±1.23mg/L)低于对照组(7.55±1.46mg/L),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12.88±3.52分;无斑块组、稳定斑块组、不稳定斑块组血清脂联素水平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血清脂联素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呈负相关(P<0.05)。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存在显著相关性。

    作者:贺兰兰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腹腔镜手术在治疗妇科肿瘤的应用效果分析

    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5年5月收治的100例妇科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及治疗满意度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且术后恢复相对对照组较快,术中切口相比于对照组较小,术后并发症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对治疗满意度(96.77%)明显高于对照组(88.71%)。对妇科肿瘤患者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能够明显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恢复时间,并降低患者手术中切口大小以及并发症发病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邓林花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不同模式进样血细胞分析结果的比对

    将80例患者与80例正常健康体检者分别采集EDTA-K2抗凝新鲜全血和预稀释血样用迪瑞BF-6700全自动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细胞分析检测并记录所有结果。结果两种进样模式检测结果的白细胞(WBC)和血小板(PLT)相关系数(r)均<0.975,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相关系数(r)均>0.975,无显著差异(P>0.05)。不同进样模式血细胞分析结果显示白细胞和血小板差异较大,红细胞各参数结果无明显差异。因此血细胞分析仪不但要进行定期的维护校准,也要定期对不同检测模式的测定结果进行规范、合理的比对,尽可能采用结果稳定、影响因素较少的静脉全血模式进行检测。

    作者:杨爱华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小儿肺炎病原菌289例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选择肺炎患儿痰液样本1200例进行培养,对结果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共分离出病原菌289株,检出率为24.1%。其中革兰阴性菌检出242株,革兰阳性菌47株。革兰阴性菌中铜绿假单胞菌占总数的3.72%,鲍曼不动杆菌占10.74%,阴沟肠杆菌占25.62%,大肠埃希菌占27.69%,而克雷伯菌多,占35.95%。革兰阴性菌中金黄色葡萄菌占17.02%,表皮葡萄菌占19.14%,肺炎链球菌多,占46.8%。通过分析小儿肺炎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探究引起小儿肺部感染的原因,并针对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小儿肺炎的预防及治疗效果。

    作者:徐建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创伤性休克的临床急救护理应用的研究

    回顾性分析我院42例创伤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1例患者抢救成功,抢救成功率为97.6%,1例患者因止血不及时死亡;平均有效救治时间42.5±12.3min。创伤性休克的临床护理要坚持一体化原则,有条不紊地做好评估病情、急救处理、保持呼吸道通畅护理、体液复苏、建立静脉通道、心理护理等急救护理,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陈红玲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右美托咪啶在功能神经术麻醉中的临床应用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6月在我院实施功能神经术的患者96例,按照随机数表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8例。两组患者都行全身麻醉,待手术结束前0.5h时,观察组静脉泵入右美托咪啶,而对照组按照同样的方式等量泵入生理盐水,比较诱导前、术后两组患者苏醒时的心率、动脉压及术后的呛咳次数、苏醒时间、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诱导前心率与动脉压无差异(P>0.05);而术后苏醒时,试验组患者的心率与动脉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的恢复主呼吸时间与苏醒时间无差异(P>0.05),而试验组患者的呛咳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患者的不良症状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右美托咪啶可减轻患者的应激反应,并减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孙兴波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乳腺导管内癌单纯保乳手术治疗与术后加用放疗对肿瘤复发影响的Meta分析

    搜集单纯保乳手术(对照组)和保乳手术后加用放疗(观察组)的临床对照试验,利用统计学Meta软件进行分析。选取了2011年1月~2015年10月的符合标准的文献10篇,患者共8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40例,对照组患者40例,Meta 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同侧乳腺肿瘤复发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侧乳腺肿瘤复发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远处转移乳腺肿瘤复发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乳腺导管内癌患者行保乳手术后加用放疗,能够明显减少同侧肿瘤复发率,相比单纯的保乳手术治疗,同侧肿瘤复发率较低,但对侧肿瘤发生率较高,肿瘤远处转移率间无差异。

    作者:黎细根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效果观察

    选取2012年10月~2015年11月我院接收74例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过系统治疗,临床症状基本得到缓解,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临床效率分别为70.27%、97.30%,对照组患者阿托品使用量、胆碱酯酶活性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336.8±12.50mg、15.2±1.62d、19.2±1.54d,观察组患者分别为158.3±16.77mg、8.8±0.74d、11.0±0.47d,上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患者,临床予以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毒素清除快,值得推广。

    作者:谢朝阳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超声产前筛查对中孕期胎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畸形的诊断探讨

    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我院480例中孕期妇女。研究其产前超声结果并且对产后随访记录做进一步分析。结果所有胎儿中共确诊出患有复杂先天性心脏畸形13例,检出率2.71%,其中2例大动脉转位,1例主动脉弓中断,2例单心室或单心房,2例右心发育不良,3例合并心外畸形,2例法络四联征以及1例室间隔缺损,产前检出率与产后随访率二者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所有胎儿中漏诊2例患有先天性心脏畸形者,分别是主动脉弓中断和肺动脉狭窄各1例,漏诊率0.42%。应用超声产前筛查对于中孕期胎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畸形进行诊断的临床检出率较高,可以有效降低先天性心脏畸形胎儿的出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王代强;夏明银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低剂量迭代重建技术CT扫描检查颅脑外伤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低剂量迭代重建技术(iDose)CT扫描检查颅脑外伤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颅脑外伤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3组,各30例。 A组:常规剂量滤波反投影法;B组:iDose法(2/3剂量);C组:iDose法(1/2剂量)。比较3组的图像质量,对比3组的CNR、SNR和图像噪声以及辐射剂量情况。结果 A组和B组在图像质量的图像主观噪声评分、病变显示评分、灰白质对比评分以及颅底伪影评分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图像主观噪声评分、病变显示评分、灰白质对比评分以及颅底伪影评分方面略差于A组和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噪声评分低于B、C组,CNR、SNR水平则高于B、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DLP和CTDIvol明显高于B组和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迭代重建技术CT扫描检查颅脑外伤可以显著降低辐射剂量,可有效显示病变情况,虽然噪声相对较大,但是其图像质量满足临床诊断要求,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杨鹏;陈宗发;杨文闻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微创与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选取2013~2015年收治的10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观察组行微创清除术治疗,对照组行开颅手术。术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出血量残留体积、术后3d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定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后出血量残留体积、术后3d内并发症的发生率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NIHSS评分与对照组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治疗手术时间短,手术液量残留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能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评分水平,疗效确切。

    作者:曹彩朋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盐酸曲美他嗪片辅助治疗心绞痛的临床效果及对IL6与BNP水平的影响

    我院心内科92例接受入院治疗的心绞痛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接受心绞痛常规治疗,观察组常规治疗联合使用盐酸曲美他嗪片。比较两组患者入院前、治疗后的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血IL-6及BNP水平变化。结果在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上,两组患者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改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均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IL-6和BNP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IL-6和BNP水平均较对照组低(P<0.05)。盐酸曲美他嗪片辅助治疗心绞痛临床效果显著,并显著降低IL-6和BNP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梁华添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