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超声弹性成像联合常规超声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彭珊

关键词:超声弹性成像, 常规超声, 甲状腺, 结节, 价值
摘要: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8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所有患者分别进行超声弹性成像诊断、常规超声诊断及超声弹性成像与常规超声联合诊断,并分别作为弹性成像组、常规组及联合组,诊断结束后,与病理诊断结果对照,分析三组的良恶性结节诊断符合率。结果弹性成像组良性结节的诊断符合率为85.71%、恶性结节的诊断符合率为78.18%,常规超声诊断组良性结节的诊断符合率为77.14%、恶性结节的诊断符合率为72.73%,联合诊断组良性结节的诊断符合率为97.14%、恶性结节的诊断符合率为96.36%,联合组的诊断符合率高于弹性成像组和常规超声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弹性成像在一定程度上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具有诊断价值,但为了进一步确保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可在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过程中应用超声弹性成像联合常规超声诊断。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N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 BNP)、降钙素原(PCT)及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

    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观察组,根据病情分为稳定期组40例和急性加重期组40例,另外选取我院同时期收治的80例普通肺炎康复患者作为对照组,对全部NT-pro BNP、PCT、D-D水平进行监测。观察组患者NT-pro BNP、PCT、D-D高于对照组,急性加重期患者NT-pro BNP、PCT、D-D高于稳定期患者,治疗后急性加重期患者NT-pro BNP、PCT、D-D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NT-pro BNP、PCT、D-D水平变化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情有关,三者联合检测,可帮助医师评估和监测病情,为临床治疗、预后评估提供科学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蔚诗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小剂量环孢素联合左旋咪唑治疗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我院收治的96例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一定剂量的环孢素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小剂量的环孢素+左旋咪唑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小板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5.83%)显著高于对照组(7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患有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患者而言,采用小剂量环孢素+左旋咪唑治疗的效果优越,尤其是改善患者血小板含量方面,效果显著,建议在临床上可以推广运用。

    作者:梁波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效果观察

    选取104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采取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进行分组;两组患儿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采取红霉素治疗,观察组采取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或体征消失情况,综合评价患儿的临床疗效,并作对比分析。观察组发热消失时间3.73±1.49d、咳嗽消失时间3.22±0.35d、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5.42±2.12d,对照组发热消失时间4.72±1.64d、咳嗽消失时间4.71±0.82d、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7.80±2.49d;经t检验,观察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或体征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2.69%,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63.46%;经χ2检验,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确切,可快速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或体征,对于缩短病程,改善预后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梁芳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应用价值

    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7月收治的8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分组方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孕三烯酮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明确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从本文研究中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例数为43例(97.73%),不良反应发生例数为4例(9.09%),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例数为34例(77.27%),不良反应发生例数为22例(50.0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采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应用价值较高,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以及体征,促进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其具有较高临床治疗意义,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蔡雅琦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脑脊液降钙素原对颅内感染的诊断价值探讨

    选取2014年5月~2016年4月收治的70例颅内感染患者纳入观察组,同时另选取同期另76例非颅内感染患者纳入对照组。对两组入选对象均行脑脊液降钙素原的测定,并予以比较。观察组脑脊液降钙素原水平为(0.41±0.06)ng/m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27±0.05)ng/ml(P<0.05)。脑脊液降钙素原在颅内感染患者中检测价值较高,有助于对颅内感染的确诊。

    作者:董能本;许浩生;梅良奎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院前急救护理方式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分析

    对我院2013年5月~2015年1月收治的7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将其分作对照组与试验组各35例,对照组不采取院前急救护理,试验组则采取院前急救护理,对比两组预后效果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试验组的护理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P<0.05),试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P<0.05)。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院前急救护理能够提高护理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与死亡率,提高患者生存的质量。

    作者:陈莉华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护理干预在人工流产术后132例中的应用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在我院行人工流产术的264例患者作为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3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及护理满意度等。干预组术后疼痛0、Ⅰ级者所占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Ⅱ、Ⅲ级所占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率为100.00%,对照组为88.64%,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的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高于干预组(P<0.05)。对人工流产术后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术后疼痛,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尧霞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异位妊娠采用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对比

    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我院妇科收治的94例异位妊娠患者。根据患者意愿及医生建议分为腹腔镜组49例和开腹组45例,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腹腔镜组患者手术所用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开腹组;腹腔镜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异位妊娠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创伤小,术中出血少,能够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恢复。

    作者:王小华;孙大华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关节镜治疗膝关节损伤的临床效果观察

    选择收治的85例膝关节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实施常规开放手术治疗;观察组43例,经关节镜治疗,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为93.02%,对照组为71.43%,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JOA评分无差异,手术结束后不同时间段,观察组JOA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关节镜对膝关节损伤进行治疗,可尽量修复受损组织,减少周围组织损伤,减轻痛苦,也能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赵腾飞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个性化延续性护理对变应性鼻炎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选取12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个性化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鼻症状积分变化,应用Morisky问卷调查评价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护理后鼻症状积分较护理前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降低较对照组更为显著;观察组遵医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个性化延续性护理可明显提高变应性鼻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遵医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珏;李桂湖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胸部不同X线检查方法与CT在诊断呼吸道非金属异物中的价值比较

    分析经临床支气管镜诊断的67例支气管异物患者的胸部X线检查及CT检查结果,根据检查方法的差异性,将其分为胸透组、摄片组、CT组,并对比每组诊断的准确率。胸透组诊断的准确率为65.67%,摄片组诊断的准确率23.88%,CT组诊断的准确率为100.0%。CT组诊断率优于胸透组的诊断率,也优于摄片组的诊断率。因而,临床上对呼吸道非金属异物患者进行诊断时,要注重选择CT检验。

    作者:张晓波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肠套叠超声诊断与腹部X线平片诊断的对比研究

    选取65例肠套叠患儿分别行超声和X线平片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诊断准确性。结果X线平片灵敏度为61.3%,准确性为58.5%,超声检查的灵敏度为98.4%,准确性为95.4%。两种检查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超检查方法不仅具有操作方便、安全可靠的优点,而且在诊疗过程中易被患儿所接受,且灵敏度及真确性均显著优于X线片检查,故对于疑似肠套叠的患儿而言,可先建议其行B超检查方法。

    作者:张海燕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巡回无缝隙护理模式在减轻手术室患者紧张度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选择我院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108例需择期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n=53)按常规方法进行护理,而观察组患者(n=55)则采用巡回无缝隙护理模式干预。采用知觉心理压力量表观察患者护理后的紧张度缓解情况,比较两组满意度差异。观察组护理后紧张缓解52例,占94.55%,而对照组护理后紧张缓解41例,占77.36%;另外,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表示满意40例,良好13例,一般2例,差0例,总满意率高达96.36%(53/55),而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表示满意16例,良好27例,一般7例,差3例,总满意率为81.13%(43/53),两组紧张度缓解与满意度差异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巡回无缝隙护理模式可有效减轻手术室患者的紧张度,提高临床满意度,其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杨慧玲;邹玮君;罗月兰;李玉如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试验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试验组的顺产率高于对照组,疾病转归情况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综合性护理干预作为一种现代化的医疗模式,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刘慧君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对COPD合并肺性脑病的疗效评价

    随机抽取在我院就诊的4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性脑病患者,患者在接受常规治疗时,接受无创BiPAP呼吸机治疗。结果患者通气后3、24、72h及撤机后24h pH、PaO2值较通气前显著增加,PaCO2较通气前显著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呼吸机辅助通气期间,未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并发症,均好转出院,无死亡病例,平均住院时间18.2±6.7d。无创BiPAP呼吸机治疗COPD合并肺性脑病效果显著,安全性高。

    作者:何洪文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妊娠和分娩及产科相关因素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影响

    选取我院妇产科2014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100例产妇设为观察组。并根据分娩方式将自然分娩的56例产妇设为A组,剖宫产的44例产妇设为B组。另选同期未妊娠的100例女性设为对照组。总结妊娠和分娩及产科相关因素对产后压力性失禁产生的影响。结果(1)A组在产后6周有17例(30.36%)发生产后压力性失禁,B组有4例(9.09%),组间发生率B组明显低于A组,差异经统计学分析有意义(P<0.05)。(2)观察组的膀胱颈活动度和尿道的旋转度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3)经多危险因素分析,自然分娩、流产次数、高体重新生儿、产后增加负压情况、孕前有尿失禁、难产助产、会阴撕裂等都是导致产后压力性失禁的危险因素。产后压力性失禁的危险性因素是妊娠和分娩,而且自然分娩的发生概率高于剖宫产。

    作者:黄琳;赵炳坤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小儿肺炎病原菌289例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选择肺炎患儿痰液样本1200例进行培养,对结果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共分离出病原菌289株,检出率为24.1%。其中革兰阴性菌检出242株,革兰阳性菌47株。革兰阴性菌中铜绿假单胞菌占总数的3.72%,鲍曼不动杆菌占10.74%,阴沟肠杆菌占25.62%,大肠埃希菌占27.69%,而克雷伯菌多,占35.95%。革兰阴性菌中金黄色葡萄菌占17.02%,表皮葡萄菌占19.14%,肺炎链球菌多,占46.8%。通过分析小儿肺炎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探究引起小儿肺部感染的原因,并针对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小儿肺炎的预防及治疗效果。

    作者:徐建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CT及MRI诊断与临床应用价值

    选择我院2013年11月~2015年11月接收的经病理活检、手术切除确诊的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患者采用MRI进行检查,对照组患者采用CT进行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予以诊断,比较分析两组诊断结果。观察组诊断符合率比对照组高,误诊率比对照组低,两组数据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及MRI在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诊断中均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而MRI比CT更具优势。

    作者:朱大兵;谢劲军;高玉萍;梁丽梅;黄春玉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免散瞳眼底照相筛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观察

    对304例、595眼确诊为糖尿病的患者先后采用日本Kowa nonmyd α-D Ⅲ无散瞳眼底照相机进行免散瞳眼底照相,然后散瞳用Kowa VX-10α眼底照相机行眼底照相及眼底血管荧光造影,按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国际临床分级标准(2014年)诊断分级,以眼底荧光造影结果为诊断标准,评价免散瞳照相的结果,分析免散瞳眼底照相用于筛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检出率。结果筛查的糖尿病患者中,以眼底血管荧光造影为标准,免散瞳眼底照相糖尿病视网膜眼底病变诊断的符合率为86.7%,散瞳后眼底照相糖尿病视网膜眼底病变诊断的符合率为88.3%。免散瞳眼底照相对于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眼底病变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用于糖尿病视网膜眼底病变筛选准确、易行。

    作者:廖燕;崔红;陈超丽;万基敏;韩育洪;龚文广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支气管哮喘临床控制与睡眠呼吸障碍的关系分析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9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以哮喘控制测试结果为依据,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6例。对两组患者夜间血氧、肺功能指标以及睡眠呼吸暂停低气综合征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在BIM、ODI4、STI90三项指标方面,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FVC、MSaO2、LSaO2三项指标方面,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睡眠呼吸暂停低气综合征发生9例,发生率为18.00%;对照组发生22例,发生率为47.83%。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支气管哮喘患者,其临床控制与夜间血氧、肺功能以及睡眠呼吸暂停低气综合征均存在较为密切的关系。为此,有必要实施哮喘控制测试,同时做好夜间血氧及肺功能的监测及控制工作,进一步使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控制效果得到有效增强。

    作者:吴贵平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