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支气管哮喘临床控制与睡眠呼吸障碍的关系分析

吴贵平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 临床控制, 睡眠呼吸障碍
摘要: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9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以哮喘控制测试结果为依据,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6例。对两组患者夜间血氧、肺功能指标以及睡眠呼吸暂停低气综合征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在BIM、ODI4、STI90三项指标方面,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FVC、MSaO2、LSaO2三项指标方面,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睡眠呼吸暂停低气综合征发生9例,发生率为18.00%;对照组发生22例,发生率为47.83%。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支气管哮喘患者,其临床控制与夜间血氧、肺功能以及睡眠呼吸暂停低气综合征均存在较为密切的关系。为此,有必要实施哮喘控制测试,同时做好夜间血氧及肺功能的监测及控制工作,进一步使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控制效果得到有效增强。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包皮环扎术治疗包皮龟头炎的临床价值探析

    选取2013年4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包皮龟头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行包皮环切术治疗,观察组行包皮环扎术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包皮环扎术治疗包皮龟头炎,手术时间短,术中无出血,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可促使患者早日痊愈,值得推广。

    作者:胡春勇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阿德福韦酯联合丹参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疗效观察

    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2月接收治疗的122例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作为研究分析对象,将所选患者按入院单双号分为对照组(61例)和研究组(61例),对照组患者接受阿德福韦酯药物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给予丹参片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状况。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HBV-DNA阳性率,研究组100%和对照组98.3%,比较治疗后HBeAg阳性阳性率,研究组73.77%和对照组75.41%,组间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AST、ALT、LN、HA、Ⅳ-C、PCⅢ等指数状况,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数据存在一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疾病可采用阿德福韦酯联合丹参片进行治疗,此治疗方式可使患者各项指标得到更好改善,临床应用价值较大。

    作者:杨华锋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胸部不同X线检查方法与CT在诊断呼吸道非金属异物中的价值比较

    分析经临床支气管镜诊断的67例支气管异物患者的胸部X线检查及CT检查结果,根据检查方法的差异性,将其分为胸透组、摄片组、CT组,并对比每组诊断的准确率。胸透组诊断的准确率为65.67%,摄片组诊断的准确率23.88%,CT组诊断的准确率为100.0%。CT组诊断率优于胸透组的诊断率,也优于摄片组的诊断率。因而,临床上对呼吸道非金属异物患者进行诊断时,要注重选择CT检验。

    作者:张晓波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鼻中隔缝合技术应用于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的效果观察

    探讨鼻中隔缝合技术应用于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的临床效果。选取我院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的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观察组在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予鼻中隔缝合,双侧鼻腔不做填塞处理;对照组在术后予双侧鼻腔填塞。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2d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术后2d内出血量和鼻中隔血肿情况以及术后1个月并发症发生情况。两组患者术后2d在鼻塞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鼻部疼痛、耳鸣/耳闷、溢泪及睡眠困难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2d内出血量和鼻中隔血肿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均未出现再次出血、局部感染、鼻中隔血肿及穿孔等并发症,观察组出现鼻腔局部粘连2例(5.1%),对照组出现4例(10.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鼻中隔缝合技术应用于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不适感和疼痛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开雄;蔡兰玉;钟文伟;赖卓凯;谢怡;冯雅江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维持性透析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经高通量血液透析的临床研究

    目的:分析维持性透析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经高通量血液透析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2例维持性透析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低通量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磷、β2-微球蛋白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者尿素氮、肌酐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维持性透析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更有利于清除大中分子毒素,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朱林勋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巡回无缝隙护理模式在减轻手术室患者紧张度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选择我院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108例需择期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n=53)按常规方法进行护理,而观察组患者(n=55)则采用巡回无缝隙护理模式干预。采用知觉心理压力量表观察患者护理后的紧张度缓解情况,比较两组满意度差异。观察组护理后紧张缓解52例,占94.55%,而对照组护理后紧张缓解41例,占77.36%;另外,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表示满意40例,良好13例,一般2例,差0例,总满意率高达96.36%(53/55),而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表示满意16例,良好27例,一般7例,差3例,总满意率为81.13%(43/53),两组紧张度缓解与满意度差异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巡回无缝隙护理模式可有效减轻手术室患者的紧张度,提高临床满意度,其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杨慧玲;邹玮君;罗月兰;李玉如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X线结合双排CT诊断10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价值研究

    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5年4月收治的10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所有患者采取X线诊断、CT诊断及X线联合CT诊断进行临床影像学检查,对比三种方法临床诊断符合率。结果X线临床诊断符合率为70.75%,CT诊断临床符合率为82.08%,X线联合CT诊断符合率为100.00%,X线联合CT诊断符合率显著高于单独X线诊断与CT诊断,CT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X线诊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X线与CT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准确率均较高,而CT诊断符合率相对高于X线诊断,将两种临床诊断方法联合使用准确率更高,具有极高临床应用以及推广价值。

    作者:葛强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个性化延续性护理对变应性鼻炎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选取12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个性化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鼻症状积分变化,应用Morisky问卷调查评价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护理后鼻症状积分较护理前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降低较对照组更为显著;观察组遵医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个性化延续性护理可明显提高变应性鼻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遵医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珏;李桂湖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消化道外伤术后早期肠外营养与肠内营养的应用比较

    选取我院消化外科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60例消化道外伤手术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肠内营养组(EEN组)和肠外营养组(PN组),两组观察对象均于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治疗,对比两组观察对象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EEN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PN组,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消化道外伤手术患者实施术后早期肠内营养供给治疗,有助于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巩固,改善患者的营养指标和肝功能指标,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邹国民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新生儿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临床特点分析

    分析新生儿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临床特点,为临床医生治疗新生儿巨细胞病毒感染提供可靠依据。选择2013年10月~2014年11月来我院治疗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新生儿92例,了解新生儿的具体情况,然后对症治疗,治疗1个月后评定治疗效果,根据治疗情况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观察两组新生儿临床特征。有效组61例,无效组31例;临床表现与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肝功能异常、脾肿大较常见;两组新生儿在日龄、早产、肝功能异常、脾肿大例数、WBC、ALT、AST水平方面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巨细胞病毒的临床表现多样,其中以肝功能异常、脾肿大常见,治疗有效率与新生儿日龄、肝功能异常等方面有关,临床医生应该尽早诊断并进行对症治疗,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蒋卡丽;曹清勇;温勇晖;潘开国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万应蝉花散联合抗生素治疗春季结膜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我院2014年12月~2015年6月收治的70例春季结膜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色甘酸钠滴眼液进行治疗,而观察组患者采用色甘酸钠滴眼液联合万应蝉花散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疗效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中治愈30例、好转5例,治疗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治愈11例、好转19例、无效5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5.71%,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万应蝉花散联合抗生素对春季结膜炎进行治疗,可以有效的提高春季结膜炎的治疗效率,并且能够减少该病的复发率,具有比较好的应用前景,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陈小海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手足口病患儿,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干扰素治疗,试验组给予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观察并比较患儿病情治愈情况。结果试验组手足疱疹消褪时间(2.43±0.62d)、口腔溃疡愈合时间(2.90±0.46d)、退热时间(1.90±0.76d)明显低于对照组手足疱疹消褪时间(3.64±0.92d)、口腔溃疡愈合时间(3.63±0.72d)、退热时间(2.43±0.89d);试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33%,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采取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患儿,患儿退热快,食欲改善明显,溃疡消褪时间快,治疗效果明显,值得临床继续研究并广泛推广。

    作者:白晨艳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实施输卵管结扎术对妇女骨密度变化的影响

    目的:探讨妇女实施输卵管结扎术对其骨密度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行输卵管结扎术妇女98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行体检健康未行结扎妇女95例作为对照组,观察对比两组妇女性激素水平及骨密度变化。结果观察组结扎5年妇女的P、E2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严格执行操作规范下的输卵管结扎术仅会短暂的引起雌激素缺乏,但并不会引起持续性的骨丢失,因此骨密度并不会因为该术式而降低。

    作者:张迟凯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产后治疗仪促进产妇乳汁分泌和子宫复旧的效果观察

    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在我院分娩的2190例产妇。按产妇入院编号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9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产科产后护理干预及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加用产后康复治疗仪。对比两组产妇乳汁分泌、子宫复旧、睡眠质量、并发症及产后疼痛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24、72h的乳汁分泌优秀率分别为61.64%、89.04%,较对照组的39.73%、61.64%均明显提高,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24、48h及72h的子宫复旧情况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48h疼痛轻于对照组,PSQI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给予产妇产后康复治疗仪干预,可有效促进子宫复旧及乳汁分泌,改善产妇睡眠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缓解局部疼痛,值得临床产科推广与应用。

    作者:黄如连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CT在急性胰腺炎中的应用与临床分析研究

    分析经临床证实的急性胰腺炎患者67例,然后对其进行CT常规扫描和增强扫描。在67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中,急性水肿型胰腺炎患者有60例,而坏死型急性胰腺炎患者有7例,对于急性胰腺炎来说,其表现为单纯的胰腺体积增大的患者有60例,而体积增大且密度也增大,胰腺内坏死或者出血的患者有7例。对于急性胰腺炎诊断来说,CT诊断具有更加明显的表现形式,能够快速、准确的诊断胰腺炎的病理类型,从而增强治疗的准确性,且CT诊断对患者没有任何的副作用。

    作者:庞瑞奕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循证护理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气管切开气道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选取2013年9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100例神经外科行气管切开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辅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循证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气管套管痰液阻塞、气管黏膜损伤、肺部感染发生率,及氧气分压、二氧化碳分压、术后满意度。结果通过对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观察组的气管套管痰液阻塞、气管黏膜损伤、肺部感染发生率分别为10.0%、14.0%、9.0%,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氧气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及碱剩余量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满意度为96.21%,对照组为77.9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循证护理能明显降低各项并发症的发生率,还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显著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吴慧萍;温玉枚;陈彩青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循证护理在习惯性流产患者妊娠后心理护理中的应用观察

    将79例习惯性流产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以数字随机分组法分为两组。对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循证护理方式,对3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依从性、疗效与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时的依从性与治疗总有效率皆更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更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习惯性流产患者妊娠后采用循证心理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帮助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且患者护理满意度能得到较好的提升,缓解患者心理压力。

    作者:刘婉虹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分析

    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5年4月接收治疗的82例产后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分析对象,将所选患者按入院单双顺序号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缩宫素进行治疗,研究组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再给予米索前列醇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状况。结果比较两组产妇产后24h内出血量,研究组(197.6±62.8ml)明显低于对照组(307.1±78.8ml),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产妇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研究组(4.88%)明显比对照组(21.95%)要低,且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产妇治疗前后Hb和Hct指数下降状况,研究组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治疗产后出血症状可考虑将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方式作为首选方式,此治疗方式疗效明显,且安全可靠,具有较大应用推广价值。

    作者:艾勇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盐酸曲美他嗪片辅助治疗心绞痛的临床效果及对IL6与BNP水平的影响

    我院心内科92例接受入院治疗的心绞痛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接受心绞痛常规治疗,观察组常规治疗联合使用盐酸曲美他嗪片。比较两组患者入院前、治疗后的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血IL-6及BNP水平变化。结果在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上,两组患者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改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均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IL-6和BNP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IL-6和BNP水平均较对照组低(P<0.05)。盐酸曲美他嗪片辅助治疗心绞痛临床效果显著,并显著降低IL-6和BNP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梁华添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妊娠和分娩及产科相关因素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影响

    选取我院妇产科2014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100例产妇设为观察组。并根据分娩方式将自然分娩的56例产妇设为A组,剖宫产的44例产妇设为B组。另选同期未妊娠的100例女性设为对照组。总结妊娠和分娩及产科相关因素对产后压力性失禁产生的影响。结果(1)A组在产后6周有17例(30.36%)发生产后压力性失禁,B组有4例(9.09%),组间发生率B组明显低于A组,差异经统计学分析有意义(P<0.05)。(2)观察组的膀胱颈活动度和尿道的旋转度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3)经多危险因素分析,自然分娩、流产次数、高体重新生儿、产后增加负压情况、孕前有尿失禁、难产助产、会阴撕裂等都是导致产后压力性失禁的危险因素。产后压力性失禁的危险性因素是妊娠和分娩,而且自然分娩的发生概率高于剖宫产。

    作者:黄琳;赵炳坤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