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VEGFR-2在鼻咽癌中的表达与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性的探索

周江成;万明;周姝

关键词:鼻咽癌, VEGFR-2, PI3K, AKT, 信号通路
摘要:目的:分析VEGFR-2在鼻咽癌中的表达与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性。方法入选收治鼻咽癌患者50例,标本均由病理科提供。选择同期病理科所提供鼻咽部炎性组织标本50例作为对照。对比鼻咽癌标本与鼻部炎性组织标本在VEGFR-2、PI3K、以及AKT方面的表达情况,同时应用回归分析对鼻咽癌VEGFR-2与PI3K、VEGFR-2与AKT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鼻咽癌组织VEGFR-2表达显著高于鼻部炎性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咽癌组织PI3K表达显著高于鼻部炎性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咽癌组织AKT表达显著高于鼻部炎性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咽癌VEGFR-2与PI3K、VEGFR-2与AKT均有显著直线相关关系(P<0.05)。鼻咽癌组织中VEGFR-2、PI3K、AKT表达与鼻黏膜炎性组织表达水平有显著差异,提示VEGFR-2、PI3K、AKT分子均在鼻咽癌的发生、发展、转移中起作用。同时,鼻咽癌VEGFR-2与PI3K、VEGFR-2与AKT呈正相关关系,提示VEGFR-2可能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在鼻咽癌发生、发展、转移中发挥作用。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玻璃纤维桩在上颌前牙桩核冠修复中的应用观察

    选取2013年7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上颌前牙体缺损严重且不需要大角度改变牙体长轴的96例患者于根管治疗后随机均分为金属桩组与玻璃纤维桩组,并分别采用金属桩与玻璃纤维桩进行桩核冠修复,临床观察1年。玻璃纤维组患牙修复的成功率为96.67,明显高于金属桩组的79.3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玻璃纤维组的2颗出现问题的患牙分别是桩松动与桩脱落,各占50%;而金属桩组的12颗出现问题的患牙主要为桩松动、桩脱落与牙龈炎症,分别占41.67%、25%及16.67%。玻璃纤维桩在上颌前牙桩核冠修复中的效果优于树脂桩与金属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源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N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 BNP)、降钙素原(PCT)及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

    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观察组,根据病情分为稳定期组40例和急性加重期组40例,另外选取我院同时期收治的80例普通肺炎康复患者作为对照组,对全部NT-pro BNP、PCT、D-D水平进行监测。观察组患者NT-pro BNP、PCT、D-D高于对照组,急性加重期患者NT-pro BNP、PCT、D-D高于稳定期患者,治疗后急性加重期患者NT-pro BNP、PCT、D-D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NT-pro BNP、PCT、D-D水平变化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情有关,三者联合检测,可帮助医师评估和监测病情,为临床治疗、预后评估提供科学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蔚诗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正畸治疗中自攻型微种植体支抗钉的临床稳定性分析

    选取2012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90例成年双颌前突畸形患者。根据种植方式的不同分为助攻型组与自攻型组,观察两组矫治结束后支抗种植体的脱落数及自攻组治疗前后的X线投影测量值变化。结果两组支抗体的脱落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所有支抗体在上颌、下颌的脱落率分别为6.9%、1.1%,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拔牙间隙关系后患者的软组织侧貌得到显著改善,U1-SN、U1-L1、UL-EPlane、LL-EPlane、U1-Y、前牙覆盖均较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自攻型微种植体支抗钉无需预备种植孔,对骨损伤相对要小,操作简便,能有效内收上颌前牙,矫治上颌前突,使支抗磨牙稳定,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王家杰;崔国志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宫、腹腔镜联合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任意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5年5月接收治疗的180例输卵管性不孕患者作为研究分析对象,将所选患者按入院单双顺序号将其分为对照组(90例)和观察组(9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研究组患者接受宫、腹腔镜联合的治疗方式。结果比较两组患者输卵管再通状况,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0.9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1.7%,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数据存在一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随访期间内妊娠状况,卵管妊娠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宫内妊娠率为62.22%,对照组宫内妊娠率为25.5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中,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疾病可选择宫、腹腔镜联合进行治疗,此治疗方式可让患者妊娠率和输卵管再通率均得到提高,且安全可靠,适用范围较广,临床应用价值较大。

    作者:王婷婷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派丽奥经根管和牙周联合给药对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疗效

    探究派丽奥经根管和牙周联合用药治疗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临床疗效。选择收治的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数字抽取法将92例患者均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使用甲醛甲酚和碘甘油治疗,试验组根管内注射派丽奥软膏联合牙周袋上药治疗。对比两组牙周探诊深度、治疗总有效率等指标。试验组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的出血指数、菌斑指数、牙龈指数、牙周探诊深度和治疗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派丽奥经根管和牙周联合用药治疗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广泛使用。

    作者:侯玉一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超声产前筛查对中孕期胎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畸形的诊断探讨

    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我院480例中孕期妇女。研究其产前超声结果并且对产后随访记录做进一步分析。结果所有胎儿中共确诊出患有复杂先天性心脏畸形13例,检出率2.71%,其中2例大动脉转位,1例主动脉弓中断,2例单心室或单心房,2例右心发育不良,3例合并心外畸形,2例法络四联征以及1例室间隔缺损,产前检出率与产后随访率二者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所有胎儿中漏诊2例患有先天性心脏畸形者,分别是主动脉弓中断和肺动脉狭窄各1例,漏诊率0.42%。应用超声产前筛查对于中孕期胎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畸形进行诊断的临床检出率较高,可以有效降低先天性心脏畸形胎儿的出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王代强;夏明银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妊娠晚期羊水过少对妊娠结局及分娩方式的影响

    选取2014年9月~2015年8月于我院住院分娩的78例妊娠晚期羊水过少足月孕妇为研究组,另选择同时间于我院分娩的78例羊水正常足月孕妇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分娩方式及妊娠结局的差异。结果观察组顺产率10.2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0.51%,剖宫产率82.05%明显高于对照组20.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围产儿死亡,而观察组胎儿宫内窘迫21.79%、羊水胎粪污染19.23%、新生儿窒息6.41%、吸入性肺炎10.26%等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率16.67%、过期妊娠率12.82%、产后出血率7.69%,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晚期羊水过少严重威胁围产儿生命,造成不良妊娠结局,临床应选择佳分娩方式,以及时终止妊娠,改善妊娠预后。

    作者:彭小青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辅助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目的:探讨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辅助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小儿重症肺炎患儿,随机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辅助治疗,对比两组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心率、呼吸困难、肺部啰音改善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CRP、CK-MB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8例与多巴胺及多巴酚丁胺相关不良反应。结论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辅助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疗效较好,可加速症状改善,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并发挥间接抗炎、心肌保护作用,但用药可能导致不良反应。

    作者:李丁科;赖陈三;温伟军;李景涛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普外急腹症中应用腹腔镜的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72例普外急腹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开腹术,观察组采取腹腔镜手术。对两组患者相关指标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7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9.44%,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普外急腹症患者采取腹腔镜手术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创伤小,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因此,值得在临床中采纳应用。

    作者:王学信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雌激素联合甲硝唑治疗34例萎缩性阴道炎疗效分析

    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68例萎缩性阴道炎患者。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4例。两组均给予甲硝唑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雌激素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8.2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萎缩性阴道炎,采用雌激素与甲硝唑联合治疗的方案,效果显著。

    作者:龚文先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效果观察

    选取104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采取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进行分组;两组患儿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采取红霉素治疗,观察组采取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或体征消失情况,综合评价患儿的临床疗效,并作对比分析。观察组发热消失时间3.73±1.49d、咳嗽消失时间3.22±0.35d、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5.42±2.12d,对照组发热消失时间4.72±1.64d、咳嗽消失时间4.71±0.82d、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7.80±2.49d;经t检验,观察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或体征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2.69%,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63.46%;经χ2检验,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确切,可快速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或体征,对于缩短病程,改善预后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梁芳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贝那普利、缬沙坦对大鼠残肾Pax-2+细胞保护作用及其在非血液动力学肾保护作用机制中的意义

    目的:观察贝那普利及缬沙坦对大鼠残肾修复过程中Pax-2+细胞的影响,探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及血管紧张素1型受体阻断剂(ARB1)非血液动力学肾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5/6肾切除术制作SD大鼠残肾模型,术后分别以NS(模型组)、美托洛尔(普通降压药组)、贝那普利(贝那普利组)及缬沙坦(缬沙坦组)灌胃治疗,定期测血肌酐、尿素氮及24h尿蛋白;于设定时间采集肾脏标本,免疫组化及流式细胞术监测残肾Pax-2+细胞,流式细胞术分离Pax-2+细胞;RT-PCR检测Pax-2+细胞AT1R、AT2R和Pax-2 mRNA表达,Westernblot检测TGF-β1及VEGF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术后,残肾Pax-2+细胞数及Pax-2+细胞的Pax-2 mRNA的表达量逐渐减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贝那普利组及缬沙坦组残肾Day30,Day90 Pax-2+细胞数及Pax-2+细胞的Pax-2 mRNA的表达升高(P<0.05),普通降压药组与模型组各期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贝那普利组及缬沙坦组残肾d90肾小球硬化指数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普通降压药组及模型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5/6肾切除术后,大鼠残肾Pax-2+细胞及其Pax-2 mRNA表达逐渐减少,出现肾小球硬化及CRF,ACEI及ARB1对残肾Pax-2+细胞具有保护作用,这种保护作用可能是其非血液动力学肾保护作用重要机制。

    作者:刘军民;李勇年;李旻;张欣洲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宫腔镜子宫内膜切除术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42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对其行宫腔镜子宫内膜切除术,比较手术前后激素水平及随访期间月经有效情况。结果42例患者术后的雌二醇、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与孕酮水平较手术前均略微降低,术后随访3个月与6个月的有效率分别为92.86%与90.48%,其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功血患者实施宫腔镜子宫内膜切除术可以改善患者的月经情况,促进女性健康,建议广泛应用。

    作者:张改玲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院前急救护理方式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分析

    对我院2013年5月~2015年1月收治的7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将其分作对照组与试验组各35例,对照组不采取院前急救护理,试验组则采取院前急救护理,对比两组预后效果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试验组的护理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P<0.05),试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P<0.05)。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院前急救护理能够提高护理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与死亡率,提高患者生存的质量。

    作者:陈莉华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管状胃成形重建食管在胸段食管癌切除术中的疗效评价

    目的:探讨管状胃成形重建食管在胸段食管癌切除术中的疗效。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胸段食管癌患者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患者术中实施管状胃成形重建食管术,对照组患者术中实施全胃代食管吻合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随访6个月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胃肠平均减压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吻合口狭窄、切口感染、胸腔内感染、胃排空障碍、吻合口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反流性食管炎和胸胃综合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6个月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胸段食管癌切除术中实施管状胃成形重建食管能够降低部分并发症发生率,有效提高患者术后远期生存质量,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李峰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腹腔镜微创手术用于粘连性肠梗阻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选取我院普外科手术治疗的96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就诊号分为两组。观察组49例,就诊号为单号者,予以腹腔镜下粘连松解术;对照组47例,就诊号为双号者,予以开腹手术治疗。就手术数据、疗效、安全性等数据进行组间比较。观察组各项手术数据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研究对象的总有效率为93.9%,略低于对照组95.7%(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6.3%,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腹腔镜微创手术用于粘连性肠梗阻的治疗具有创口小,出血少、疗效显著、安全性高等优势,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江长安;杜丽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早产胎膜早破65例的母婴结局及分娩时机分析

    选取我院2012年1~12月65例PPROM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孕周长短不同分为两组,对孕28~33+6w、孕34~37w这两组中母婴情况进行分析,比较其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并且按照发生胎膜破损时间不同分为破损时间<48h、破损时间>48h两组,并分析比较其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孕28~33+6wPPROM者的新生儿并发症几率明显高于孕34~37wPPROM新生儿(P<0.05),在孕28~33+6wPPROM在胎膜破裂48h内和48h后分娩母婴预后无明显差异,在孕34~37wPPROM在胎膜破裂48h后分娩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胎膜破裂48h内分娩的新生儿。发生PPROM母婴孕周越小,胎儿发生新生儿并发症几率越高,且不同孕周PPROM应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分娩时机,孕34~37wPPROM者建议在发生破膜48h内分娩。

    作者:龚丽娟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老年重症急性肾衰竭患者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预后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重症急性肾衰竭患者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广东省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肾病风湿科接受连续性肾脏替代(CRRT)治疗的120例老年重症急性肾衰竭患者,比较重症急性肾衰竭患者3个月存活组与死亡组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病史、APACHE-II评分、机械通气与否、尿素氮、血清肌酐含量等情况。结果3个月死亡43例,死亡率为35.83%,与存活组相比较,死亡组患者平均年龄高、有慢性肾病史、多器官衰竭比例较高、APACHE-II评分较高、需要机械通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多器官衰竭、机械通气与否是影响老年重症急性肾衰竭患者接受CRRT治疗后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CRRT治疗是老年重症急性肾衰竭的首选方案,年龄、多器官衰竭、机械通气与否与老年重症急性肾衰竭患者接受CRRT治疗后的的预后有密切相关性。

    作者:刘琴;黄志勇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的新生儿筛查分析

    采集20000名出生72h的新生儿足底血,利用酶联免疫法测促甲状腺激素,当检测结果8.5μU/ml时,需要再次对患儿进行检测,所有检测结果中,两项以上(包含两项)结果显示阳性时,患儿诊断为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观察所有新生儿检测结果。结果在20000例新生儿中,初筛阳性300例,经复检确诊21例,发病率为0.1%。治疗与随访结果显示,无患儿智能和体格发育异常。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早期诊断的有效方法为新生儿疾病筛查,经过及早发现和治疗,保证患者智力和体格正常发育,提高患儿及家属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文高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血清脂联素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相关性研究

    选取1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50例健康体验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实施双侧颈动脉检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清脂联素水平测定及颈动脉斑块测定。结果研究组血清脂联素水平(2.86±1.23mg/L)低于对照组(7.55±1.46mg/L),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12.88±3.52分;无斑块组、稳定斑块组、不稳定斑块组血清脂联素水平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血清脂联素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呈负相关(P<0.05)。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存在显著相关性。

    作者:贺兰兰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