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关节镜下手术治疗创伤性肩关节前不稳定疗效观察

陈思;宋志会;陈进;马俊昌

关键词:关节镜, 手术治疗, 创伤性肩关节前不稳定
摘要: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03例创伤性肩关节前不稳定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行康复治疗,观察组采用关节镜下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临床上对于创伤性肩关节前不稳定患者,采用关节镜下手术治疗方法效果更好,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促进患者肩关节功能的恢复,提升患者的生括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重症老年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分析

    探讨重症老年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应用针对性护理的临床效果.在医院2014年12月~2015年7月诊治的行气管切开术的重症老年颅脑损伤患者中抽取75例作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n=37)和对照组(n=38),观察组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41%,其护理满意度是97.3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8.42%,其护理满意度是78.9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老年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应用针对性护理的临床效果确切,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且护理满意度比较高.

    作者:聂君英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护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研究护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措施及效果,以便探究更优质的护理风险管理模式,提高心血管内科的护理质量.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本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11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5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护理风险管理,观察对比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护患纠纷发生率、风险事件发生率、患者的满意度、护理质量控制评分等情况.试验组的优良率为94.92%,而对照组的为83.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护患纠纷发生率、风险事件发生率、满意度、护理质量控制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风险管理改善了心血管内科护理的效果,提高其护理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青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老年骨折手术后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的护理研究

    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5年3月收治的84例骨折术后接受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系统综合护理.观察两组护理对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不良症状的预防效果.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11.90%,低于对照组的30.9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手术后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易引起异常出血事件和其他不良反应症状,给予系统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不良症状发生,提高治疗的安全性.

    作者:余芳;付霞丽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周期中单卵双胎的影响因素分析

    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周期中单卵双胎的影响因素分析.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5年10月我院接受IVF-ET治疗并获得临床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共有1476个周期,依据单卵双胎发生情况分为发生组和未发生组,统计分析所有周期中单卵双胎的发生情况.1476个周期中单卵双胎共发生22例,其发生率为1.49%,发生组患者年龄、不育年限、基础卵泡刺激素(FSH)明显低于未发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组和未发生组患者促性腺激素(Gn)使用总量、使用时间对比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IVF-ET周期中,单卵双胎的发生与患者年龄、不育年限、基础FSH有关,与Gn使用总量、P剂量无关,提示妇科医师应重点关注低龄、低不育年限、低基础FSH女性的妊娠情况.

    作者:向桢;赵焕;邓伟芬;李颂军;涂文娇;梅林;易小玲;张辉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经食道心房调搏术在快速型心律失常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选取我院收治的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208例,均予经食道心房调搏术.208例中PSVT 164例,心房扑动23例,心房颤动18例,室性心动过速3例;其中PSVT、心房扑动患者行电诱发和终止成功率均较高.经食道心房调搏术应用于快速型心律失常的诊治中准确性高、操作简便、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曹立强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防水护脐贴对新生儿脐部的临床应用

    将20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采用新生儿沐浴时脐部使用防水护脐贴,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新生儿沐浴时脐部暴露,对2组不同方法对新生儿脐部影响进行比较分析.两组脐炎、渗血、感染率的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沐浴时脐部使用护脐贴比新生儿沐浴时脐部暴露法能减少新生儿败血症、脐部渗血、脐炎等各种感染的发生率,减轻新生儿痛苦,对新生儿的健康生长发育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杨莉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3种手术方法治疗Ⅲ型胫骨Pilon骨折的疗效比较

    选取我院2013年10月~2015年9月收治的157例Ⅲ型胫骨Pilon骨折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MIPPO组52例,VLP组54例和ORIF组51例.对比三种手术方法的临床效果.VLP组及ORIF组的优良率分别为72.22%、72.55%,MIPPO组为88.64%,MIPPO组的优良率显著高于VLP组、ORIF组.MIPPO术治疗Ⅲ型Pilon胫骨骨折的效果优于VLP术及ORIF术.

    作者:刘荣先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乌司他丁和糖皮质激素对脓毒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

    随机将120患者分为乌司他丁组、地塞米松组、甲强龙组及氢化可的松组各30例.分别给予乌司他丁、地塞米松、泼尼松及氢化可的松治疗3d.对比三组患者24h、48h、72hAPACHEⅡ评分及清内炎症因子IL-6和TNF-α的蛋白水平.(1)在进入ICU后24h,乌司他丁效果稍好于地塞米松和甲强龙(P<0.05),但是其药效比起氢化可的松要低(P<0.05).在进入ICU并给药72h后,乌司他丁和氢化可的松对于患者的APACHEⅡ评分显著高于其他两种皮质激素药物的效果(P<0.05).(2)氢化可的松和乌司他丁均有对减少血清内两种主要炎症因子的含量较好的3天疗效(与给药前相比,三个时间点的test P均小于0.05).乌司他丁相比于氢化可的松,在症状早期的作用要慢了很多,其整体对IL-6的作用效果甚至与地塞米松类似(P>0.05).甲强龙的治疗效果在四种药物中为微弱,无论早期还是中期(P<0.05).地塞米松对于IL-6的控制效果已经类似于乌司他丁(P>0.05),但是对于TNF-α的控制效果则显著弱于乌司他丁和氢化可的松(P<0.05).结论 (1)进入ICU一天甚至三天后,四种药物的作用趋于相近,但是乌司他丁(UTI)和氢化可的松仍比其他两种的效果稍好.(2)氢化可的松仍是降低血清内炎症分子有效的药物,乌司他丁的药效强于其他两种糖皮质激素,但是稍弱于氢化可的松.

    作者:牛梦玄;王君艳;白栓成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腹腔镜与开放手术方式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治疗膀胱癌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对膀胱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22例膀胱癌患者,依据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开放式根治性膀胱切除术,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对比两组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与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6.1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5.00%(P<0.05).结论 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具有微创、并发症低等优点,可有效促进患者术后肠道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亚县;张凯忠;梁育梅;周立;吴富广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雾化吸人联合孟鲁斯特对小儿感染后咳嗽的治疗效果观察

    探讨雾化吸人联合孟鲁斯特治疗小儿感染后咳嗽的临床效果.抽选收治的感染后咳嗽患儿120例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均给予孟鲁斯特单独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添加布地奈德气雾剂雾化吸入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为83.3%,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对照组为3.3%,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3.3%;对照组为10.0%,差异显著(P<0.05).雾化吸人联合孟鲁斯特治疗小儿感染后咳嗽临床效果良好,显著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雨华;何声福;陈艳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果胶铋与阿莫西林联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观察

    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阿莫西林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果胶铋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实施果胶铋与阿莫西林联合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提高临床疗效,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有效的改善了病人胃功能,提高了病人生活质量,值得加大临床的推广及应用.

    作者:文廷春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BiPAP呼吸机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疗效观察

    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分为试验组合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BiPAP呼吸机进行治疗.治疗后试验组呼吸、酸碱值、心率等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动脉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P<0.05).不同的临床治疗方式在控制疾病上都有着较好的作用价值,但是应用BiPAP呼吸机治疗可以明显的改善患者治疗期间的各项指标,减少了不良状况的发生.

    作者:董知国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无缝隙护理在腹部手术患者术后疼痛护理中的应用

    按照便利抽样,参照患者的年龄、性别、手术类型、文化程度、手术麻醉方式、术后镇痛方式等因素,选取2015年8月~9月在我院普外科收治的择期手术患者45名为对照组,2015年10月~11月收治的择期手术患者45名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采用无缝隙护理模式.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术后4小时、术后第一天8点、术后24小时疼痛程度、术后48小时内物理止痛情况.两组患者在术后4小时、术后24小时疼痛程度比较,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术后第一天8点,两组患者疼痛程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选择物理止痛法的情况较对照组患者多,物理止痛的方式主要为音乐疗法(x 2=11.627,P<0.05)、深呼吸(x 2=5.410,P<0.05)、取半卧位(P>0.05).无缝隙护理应用于腹部手术患者术后疼痛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杨根花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循证护理用于肝恶性肿瘤介入化疗患者护理中的价值分析

    以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采取介入化疗的肝恶性肿瘤患者79例为研究对象,将其按就诊顺序分为两个研究组.观察组40例为单号就诊者,按循证护理模式予以护理;对照组39例为双号就诊者,按常规护理模式予以护理.于患者出院前统计其疗效,安全性及护理满意率等数据,进行组间比较及统计学分析.观察组研究对象总有效率为82.5%高于对照组79.5%的总有效率,但无显著差异性(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2.5%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研究对象护理满意率为95.0%显著优于对照组76.9%的护理满意率(P<0.05).在介入治疗肝恶性肿瘤患者的护理中循证护理在确保临床疗效的同时,提高了治疗的安全性和护理满意率,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龚丽燕;罗淑兰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预防剖宫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分析

    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0月在我院行剖宫产产妇128例,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对照组仅采用缩宫素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缩宫素与米索前列醇联合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h、24h的出血量、宫缩恢复时间以及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患者的术后2h、24h的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宫缩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缩宫素与米索前列醇联合治疗剖宫产术后出血,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出血量,缩短官缩恢复时间,明显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作者:魏丽娜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绝对卧床休息对促进脊柱结核患者愈合的影响分析

    观察研究绝对卧床休息对促进脊柱结核患者愈合的影响作用.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8例脊柱结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4例,研究组患者在治疗期间要求绝对卧床休息,对照组则不作要求,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研究组优良率(97.06%)较对照组(76.47%)高(P<0.05),差异具统计学意义.脊柱结核患者治疗期间采取绝对的卧床休息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对患者愈合有重要作用,值得应用.

    作者:王丹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经伤椎单侧固定与跨伤椎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102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跨伤椎固定术,观察组采用经伤椎单侧固定术,对比观察两组患者JOA评分、VAS评分及手术前后凸Cobb角及椎体压缩率变化情况.手术前两组患者脊柱功能评分及疼痛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观察组与对照组两项指标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Cobb角、椎体压缩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手术治疗,观察组Cobb角及椎体压缩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经伤椎单侧固定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效果显著,有助于伤椎及早恢复,缩小椎体压缩率,具有一定临床价值,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曾庆刚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针灸治疗中风后偏瘫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并探讨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针灸治疗中风后偏瘫91例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 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12月来我院治疗的91例中风后偏瘫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针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经过各自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ADL评分.结果 经比较得知,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针灸的观察组患者在疗效及ADL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针灸能够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疗效明确,不良反应少,值得加大临床的推广及应用.

    作者:孙维政;排孜拉·帕尔哈提;曾科学;李敏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腹腔镜高位结扎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效果观察

    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80例小儿腹股沟疝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39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高位结扎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经腹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后持续疼痛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持续疼痛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高位结扎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陈松亭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早期与延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对比分析

    探索早期与延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在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效果差异.在我院收治的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中随机选出118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按照采取的治疗时间分成观察组(早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和对照组(延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对两组的治疗效果展开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关节屈伸活动度、掌倾角、尺偏角上差异不明显(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骨折复位优良率为87.93%,对照组为85.0%(P>0.05).在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治疗中采用延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也能取得较好的手术效果,临床上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早期手术或是延期手术.

    作者:朱建阳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