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周期中单卵双胎的影响因素分析

向桢;赵焕;邓伟芬;李颂军;涂文娇;梅林;易小玲;张辉

关键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周期, 单卵双胎, 因素
摘要: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周期中单卵双胎的影响因素分析.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5年10月我院接受IVF-ET治疗并获得临床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共有1476个周期,依据单卵双胎发生情况分为发生组和未发生组,统计分析所有周期中单卵双胎的发生情况.1476个周期中单卵双胎共发生22例,其发生率为1.49%,发生组患者年龄、不育年限、基础卵泡刺激素(FSH)明显低于未发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组和未发生组患者促性腺激素(Gn)使用总量、使用时间对比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IVF-ET周期中,单卵双胎的发生与患者年龄、不育年限、基础FSH有关,与Gn使用总量、P剂量无关,提示妇科医师应重点关注低龄、低不育年限、低基础FSH女性的妊娠情况.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双侧开颅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对冲性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观察

    探讨双侧开颅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对冲性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对照试验,共60例,随机分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标准单侧大骨瓣开颅减压术,观察组采用改良的双侧去骨瓣开颅减压术.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CS)、干预后血压、颅内压、血糖、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干预后血压水平、血糖水平和颅内压水平明显更低(P<0.05).(2)与对照组对比,干预后观察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CS)明显更高(P<0.05).与干预前对比,干预后两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CS)明显升高(P<0.05).(3)与对照组(30%)对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67%)明显更低(P<0.05).双侧开颅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对冲性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广泛应以及推广.

    作者:王冠;黄卫民;施波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配偶同步康复指导对断指再植患者患指功能恢复的影响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手外科共收治有配偶的128例断指再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观察组在患者手术前、手术后及出院前对患者配偶与患者进行同期康复指导,对照组仅对患者进行康复指导.比较两组患者患指功能的恢复情况.观察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指功能恢复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断指再植患者的配偶进行同步康复指导,能为患者提供有效的社会支持,有利于患者采取正确的生活方式和功能锻炼的方法,从而利于患者的手功能恢复,提高了患者患指功能的恢复.

    作者:钟玉娟;赵佩珠;刘见芳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负性情绪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入选我院2013年3月~2014年2月慢性支气管炎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对照组,每组50例,研究组进行综合干预护理,对照组进行基础护理,两组均护理1个月,比较两组的护理前后的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情况;应用多导睡眠图(PSG)评估两组的睡眠质量情况.两组护理后的SDS、SAS评分情况均有改善,但研究组护理后的SDS、SAS评分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多导睡眠图(PSG)各项评估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支气管炎病人予以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及负性情绪,临床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胡青云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与电切术治疗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安全性及疗效对比

    对比分析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和电切术在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临床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根据完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将我院2014年3月~2015年9月收治的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电切术)和观察组(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各39例,对比两组的临床手术效果.随访结果显示两组的Qmax、QOL评分和PVR等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膀胱冲洗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分别为(51.28±10.82)min、(103.47±7.59)ml、(9.72±2.11)h、(6.09±1.25)d,均相对对照组更低(t=10.75,12.36,16.47,11.08;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13%,显著低于对照组23.08%(x 2=5.48,P<0.05).应用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和电切术治疗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效果基本一致,但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的手术时间相对更短,有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具备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周盛涛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用于治疗胆结石的可行性研究

    选取2014年6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48例胆结石患者,根据密封信封不透光法,分为双镜组和单镜组各24例.单镜组给予单纯腹腔镜手术;双镜组实施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情况、术后恢复排气时间、住院天数和结石取净率、复发率、手术并发症发生率进.双镜组结石取净率、复发率、术中出血情况、术后恢复排气时间、住院天数与单镜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并发症率,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用于胆结石治疗的可行性高,可减少术中创伤和出血,对术后康复有益,且可提高结石取净率,降低术后复发率,值得推广.

    作者:史永莉;梁振宇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观察

    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4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治疗效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肺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能够增强临床效果,改善肺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雀飞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全腔镜与腔镜辅助胃癌根治全胃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 对全腔镜与腔镜辅助胃癌根治全胃切除术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的45例接受全腔镜胃癌根治全胃切除术的患者(观察组)和40例接受腔镜辅助胃癌根治全胃切除术的患者(对照组)的基本资料,然后对两组患者的吻合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术后疼痛评分等进行比较,以此来衡量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的吻合时间没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疼痛评分由术后1d的(3.4±1.0)分下降到术后3d的(1.9±0.7)分;对照组患者的术后疼痛评分由术后ld的(6.5±1.4)分下降到术后3d的(4.2±1.0)分;观察组患者的术后疼痛评分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腔镜胃癌根治全胃切除术和腔镜辅助胃癌根治全胃切除术都是安全可行的治疗胃癌的手术,相比较而言,全腔镜胃癌根治全胃切除术的术中出血量较少、切口长度较小、患者的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较短,术后疼痛较轻,因此可以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梁世妙;吴丽玲;许乙威;许建平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关节镜下手术治疗创伤性肩关节前不稳定疗效观察

    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03例创伤性肩关节前不稳定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行康复治疗,观察组采用关节镜下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临床上对于创伤性肩关节前不稳定患者,采用关节镜下手术治疗方法效果更好,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促进患者肩关节功能的恢复,提升患者的生括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陈思;宋志会;陈进;马俊昌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社区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综合观察

    在我院治疗的社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老年患者中选取9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字随机发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使用氨氯地平与缬沙坦联合治疗,对照组单纯是氨氯地平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胰岛素、血糖指标的变化情况,及治疗后的效果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治疗前,两组患者FINS、2hPG、FBG指标水平组间对比,差异不大(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INS、2hPG、FBG指标水平下降程度,均大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有效率(95.56%)高于对照组患者(66.67%);不良反应总发生率(6.67%)低于对照组患者(33.33%),差异均显著(P<0.05).对社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老年患者实行氨氯地平与缬沙坦联合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胰岛素、血糖指标水平,提升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较少,有益于患者病情控制,值得推广.

    作者:徐菊红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循证护理用于肝恶性肿瘤介入化疗患者护理中的价值分析

    以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采取介入化疗的肝恶性肿瘤患者79例为研究对象,将其按就诊顺序分为两个研究组.观察组40例为单号就诊者,按循证护理模式予以护理;对照组39例为双号就诊者,按常规护理模式予以护理.于患者出院前统计其疗效,安全性及护理满意率等数据,进行组间比较及统计学分析.观察组研究对象总有效率为82.5%高于对照组79.5%的总有效率,但无显著差异性(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2.5%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研究对象护理满意率为95.0%显著优于对照组76.9%的护理满意率(P<0.05).在介入治疗肝恶性肿瘤患者的护理中循证护理在确保临床疗效的同时,提高了治疗的安全性和护理满意率,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龚丽燕;罗淑兰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腺叶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效果观察

    选取76例甲状腺结节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行甲状腺次全切术,观察组行腺叶切除术,对比两组患者平均术中出血量、平均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平均术中出血量为43.3±6.7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2.5±6.2ml;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为92.4±17.3min,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的114.6±20.5min;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1.1%.采用腺叶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疗效更加明显,患者痛苦更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刚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呼吸系统疾病抗感染用药的探讨

    对在我院呼吸内科进行治疗的50例患者的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找到治疗患者呼吸系统疾病的相关用药、用药的方法和用药量的多少,并在进行详细的记录和统计,为以后治疗该病提供一个可靠的依据.对我院50例呼吸系统感染的患者进行治疗后,使用多头孢类药物.在呼吸系统内科治疗患者的感染症状时,一定要事先了解用药的品种、用药的剂量以及用药的频率,避免过度用药或错误用药引起患者的抗药性,降低敏感程度.治疗结束后,一定要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症状将用药品种、剂量、频率进行详细的记录,为今后的工作提供一个可靠安全详细的参考.

    作者:姜兴文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3种手术方法治疗Ⅲ型胫骨Pilon骨折的疗效比较

    选取我院2013年10月~2015年9月收治的157例Ⅲ型胫骨Pilon骨折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MIPPO组52例,VLP组54例和ORIF组51例.对比三种手术方法的临床效果.VLP组及ORIF组的优良率分别为72.22%、72.55%,MIPPO组为88.64%,MIPPO组的优良率显著高于VLP组、ORIF组.MIPPO术治疗Ⅲ型Pilon胫骨骨折的效果优于VLP术及ORIF术.

    作者:刘荣先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采用多普勒检查老年高血压颈动脉变化

    目的 探讨多普勒检查老年高血压颈动脉变化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014年2月~2015年2月于我院住院的37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于我院体检的37例健康老年人作为对照组.采用多普勒检测两组颈动脉结构和血流动力学情况.通过比较两组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的内径、内膜中层厚度(IMT)、扩张性、坚硬度和颈动脉内斑块发生个数来评估多普勒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结构变化的检测情况;通过比较两组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血管阻力指数(RI)、血管搏动指数(PI)、平均流速(Vmean)参数来评估多普勒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血流动力学的检测情况.结果 观察组颈总动脉内径(7.45±1.09)mm、Vmean(23.76±3.83)cm/s较对照组(8.37±1.34)mm、(31.07±4.13)cm/s显著较低(P<0.05),IMT(1.32±0.15)mm、PI(0.79±0.06)较对照组颈(0.86±0.13)mm、(0.71±0.04)显著较高(P<0.05).观察组颈内动脉内径(5.72±1.07)mm、Vmean(26.42±3.57)cm/s较对照组(6.63±1.01)mm、(33.24±4.21)cm/s显著较低(P<0.05),I MT(1.18±0.13)mmm、RI(0.76±0.07)较对照组(0.72±0.14)mm、(0.68±0.05)显著较高(P<0.05).观察组斑块数(21.34±3.45)个较对照组(9.76±2.38)个显著较高(P<0.05).结论 多普勒检查可用于检测老年高血压颈动脉异常变化,对及时发现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血管病变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陈湘玲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预防剖宫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分析

    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0月在我院行剖宫产产妇128例,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对照组仅采用缩宫素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缩宫素与米索前列醇联合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h、24h的出血量、宫缩恢复时间以及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患者的术后2h、24h的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宫缩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缩宫素与米索前列醇联合治疗剖宫产术后出血,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出血量,缩短官缩恢复时间,明显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作者:魏丽娜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绝对卧床休息对促进脊柱结核患者愈合的影响分析

    观察研究绝对卧床休息对促进脊柱结核患者愈合的影响作用.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8例脊柱结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4例,研究组患者在治疗期间要求绝对卧床休息,对照组则不作要求,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研究组优良率(97.06%)较对照组(76.47%)高(P<0.05),差异具统计学意义.脊柱结核患者治疗期间采取绝对的卧床休息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对患者愈合有重要作用,值得应用.

    作者:王丹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腹腔镜高位结扎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效果观察

    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80例小儿腹股沟疝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39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高位结扎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经腹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后持续疼痛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持续疼痛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高位结扎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陈松亭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护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研究护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措施及效果,以便探究更优质的护理风险管理模式,提高心血管内科的护理质量.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本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11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5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护理风险管理,观察对比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护患纠纷发生率、风险事件发生率、患者的满意度、护理质量控制评分等情况.试验组的优良率为94.92%,而对照组的为83.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护患纠纷发生率、风险事件发生率、满意度、护理质量控制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风险管理改善了心血管内科护理的效果,提高其护理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青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选取2014年9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74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甲氨蝶呤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武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血液分析仪在急慢性白血病检验中的作用初步研究

    对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确诊急慢性白血病患者48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为急性白血病与慢性白血病组,其中急性30例,慢性18例;同时选取在我院体检的健康患者48例做对照组,利用血液分析仪检验空腹静脉血标本,比较红细胞、白细胞及血红蛋白差异.急慢性白血病患者RBC及HB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慢性白血病患者WBC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慢性白血病患者RBC、WBC、HB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分析仪诊断急慢性白血病有重要意义,可作为其首诊方法,但同时应结合人工显微镜检查更为准确.

    作者:黎阳;李晓珍;罗潇;李伟征;黄丽霞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