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龙;赵文华;丁玲芳;张宏利;倪云健;肖旺频
目的:探讨MRI动态增强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联合扩散加权成像(DWI)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3例(51个病灶)乳腺病变患者的MR T1WI、T2WI、DWI(b值=800 s/mm2)和MRI动态增强扫描资料,对病灶信号强度、ADC值和增强幅度、TIC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3例51个病灶中,TIC I型曲线,良性19个,恶性1个;II型曲线,良性4个,恶性7个;III型曲线,良性2个,恶性12个;IV型曲线,6个病灶均为良性病变.病灶的ADC值>1.22×10-3 mm2/s的30个(其中良性27个,恶性3个);ADC值≤1.22×10-3 mm2/s的21个(其中恶性17个,良性4个).结论:MRI动态增强TIC联合DWI对乳腺病变的诊断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TIC类型和ADC值对乳腺病变的良恶性鉴别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徐光炎;金琼英;沈巨峰;楼英英;叶彪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主动脉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主动脉夹层行腔内修复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手术方法、围手术期并发症及近期疗效.随访43例,随访时间1~30个月.结果:51例手术即刻全部成功,围手术期死亡1例.手术后并发症Ⅰ型内漏8例,肺部感染3例,下肢动脉栓塞2例,逆行性A型夹层1例,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随访期内共有3例患者死亡,死亡原因与夹层本身有关.结论:腔内修复术治疗B型主动脉夹层安全、有效,但并发症不容忽视.术后近期疗效较好,远期疗效仍待随访.
作者:刘辉;戴向晨;罗宇东;魏民新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烧伤病人通常需要进行反复切痂植皮手术,取皮和植皮面积很大,一般常需在全麻下进行手术,而多次全麻插管易给患者带来咽喉部的损伤和不适.喉罩式咽部气道通气管(streamlined liner of thepharynx airway,SLIPA)是一种新型无充气套囊的能够密封咽喉的声门上通气道.
作者:耿武军;罗旭;唐红丽 刊期: 2012年第02期
胆总管探查是胆道外科常见的术式之一.我院普外科在2000 年8 月-2010 年8 月对186 例胆囊切除病例同时行胆总管探查术,其中46 例探查结果无阳性发现,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陈吉林;陈金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复杂静脉性溃疡的原因并探讨其佳治疗方案.方法:25例复杂静脉性溃疡患者,术前行彩超、CT静脉血管成像、DSA检查,明确溃疡发病原因,根据不同病因选择不同方式手术或介入治疗,并配合中药疗法.结果:25例患者,布-加综合征4例,深静脉血栓后遗症6例,髂静脉受压4例,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5例,先天性静脉畸形骨肥大综合征1例,小腿交通静脉功能不全5例;溃疡面愈合时间为7~20 d,平均12 d;随访6个月~3年无复发.结论:根据病因选择不同手术方式,是治疗复杂静脉性溃疡的关键,疗效显著且不易复发.
作者:李彦州;温志国;杜丽苹;李晓健;赵松峰;胡灵;梁德安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布托啡诺复合罗哌卡因切口局部浸润对老年患者结肠癌根治手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ASAII-III级择期行结肠癌根治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布托啡诺、罗哌卡因组(B组)和罗哌卡因组(L组),手术结束后分别进行切口局部浸润.结果:术后4hVAS评分,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8 h、12 h和24 h VAS评分,B组均显著低于L组(P<0.05);B组术后24 h舒芬太尼的用量明显低于L组(P<0.05);嗜睡发生率L组高于B组(χ2=7.025,P=0.00836).结论:布托啡诺可有效延长局麻药切口局部浸润的作用时间,减轻老年患者结肠癌根治术后疼痛,减少镇痛药物的用量.
作者:何焕钟;胡晓斌;单汉民;郑照正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间质瘤的临床特征、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对16例十二指肠间质瘤患者进行上消化道钡餐造影、内镜、B超和CT或MRI检查诊断,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7例,十二指肠节段切除术5例,远端胃大部切除术2例,肿瘤局部切除术2例.结果:肿瘤直径2.5~12.0 cm,平均6.2 cm.低度恶性潜能2例,中度恶性潜能8例,高度恶性潜能6例.1例失访,1例术后15个月死于肝转移,14例已健康存活6个月~10年.结论:十二指肠间质瘤应根据位置和大小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外科手术切除是首选及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厉学民;张家敏;毛根军;俞世安;许龙堂;吴荣进;郑樟栋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我院2000 年-2010 年共施行肾结石手术138 例,术中发现解剖异常37 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37 例,男27 例,女10 例;年龄17~69 岁,平均38岁.病程3~12 年,平均6 年.病变位于右侧22 例,左侧8例,双肾结石7 例.
作者:张晓群;吴赵兴;汪瑞峰;赵冯俊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肠套叠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肠套叠的超声资料,通过B超影像学特征及肠壁血流信号变化,以探讨肠套叠的超声特点.结果:32例中,超声诊断30例,其中22例CDFI显示肠壁血流信号,8例未显示到血流信号,其中7例手术证实为肠坏死.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肠套叠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并可提示肠管缺血坏死,是诊断肠套叠的首选方法.
作者:王艳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胆心综合征是指由胆道疾病(包括急、慢性胆囊炎,肝内胆管、胆道或胆囊结石等)引起的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脏功能失调以及心电图异常的临床综合征.目前认为,胆心综合征有两种类型,一是胆道系统有疾病而心脏并无器质性病变,一是既有胆系疾病又有冠心病,后一种情况在中老年人中多见.
作者:马慧发 刊期: 2012年第02期
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发现机体很多疾病能引起胃肠道运动功能障碍,同时,胃肠道运动功能障碍又会导致很多疾病甚至成为疾病走向多脏器功能衰竭的始动因素.
作者:郭振武 刊期: 2012年第02期
肛瘘内口的准确定位和处理是手术成败的关键.圆头塑料空心探针作为一种新型瘘道探查工具,其特点在于既能进行一般的探针检查,又可通过中空的管腔向瘘道内注入亚甲蓝液以染色定位.2002 年11 月-2004 年12 月,我院临床应用35 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凤;王军省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胆总管十二指肠侧侧吻合术与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的术式选择及远期疗效.方法:总结行胆肠吻合术的120例胆道梗阻病例.原发疾病包括:复发性胆管结石并胆管狭窄65例、先天性胆管囊性扩张症22例、晚期胆道与胰腺肿瘤28例、医源性胆管损伤5例.其中行胆总管十二指肠侧侧吻合术30例(25%),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90例(75%).结果:术后全部病人恢复良好,术后随访98例,随访率81.7%,随访时间为6个月~4年,所有患者术后近期黄疸消退,肝功能恢复,能正常工作生活.远期生存质量评估: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后生存质量优良与良好91.3 %(21/23),不良8.7%(2/23);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后生存质量优良与良好92.0%(69/75),不良8.0%(6/75).结论:胆总管十二指肠侧侧吻合术和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都能很好起到引流胆汁的效果,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精细的手术操作是有效引流、缓解胆道梗阻的保证.
作者:杨杰;郑云;赵二鹏;崔乃强 刊期: 2012年第02期
腹股沟斜疝是小儿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传统的治疗方法是横断疝囊并游离至颈部后行高位结扎术.2009 年1 月-2011 年12 月,我们在实践中对该术式进行了改进,即切开疝囊后不横断、不游离,经疝囊内行双重荷包缝合高位结扎术,共施行150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武枫;赵宏耀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肌肉注射度冷丁溶液对臀肌挛缩症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分为3组:阳性对照组注射苯甲醇青霉素溶液,阴性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青霉素溶液,实验组注射度冷丁溶液.观察注射2 h后大鼠步态变化.处死后取注射部位臀肌,大体观察肌肉色泽、弹性和肌张力.制作组织切片光镜下观察肌纤维变化.结果:阳性对照组及实验组8周后均出现步态异常,阴性对照组仅1只有步态异常.大体观察8周后阳性对照组及实验组大部分可见纤维挛缩束带,光镜下可见大量胶原纤维增生,纤维化区域可见大片致密胶原纤维结缔组织,同肌腱结构相似.阴性对照组8周后未见挛缩带,肌肉弹性好.光镜下可见肌纤维排列整齐,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结论:臀肌注射苯甲醇青霉素溶液及度冷丁溶液可以导致大鼠臀肌挛缩症,频繁肌肉注射生理盐水青霉素溶液是臀肌挛缩症的一个影响因素.
作者:吴兴;韩永台;赵建勇;陈广先;于从海;杜志国;王华柱;史继军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目前手术仍是首选治疗手段.传统开腹手术具有创伤大、切口长、恢复慢、术后并发症较多等不足.为比较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与开腹直肠癌根治术的近期疗效,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8 年1 月-2011 年4月152 例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作者:钱峻;应晓江;吕银祥;刘纪炎;单剑锋 刊期: 2012年第02期
三叉神经痛(primary trigeminal neuralgia,PTN)是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短暂、反复发作的剧烈性疼痛,可由正常刺激,例如吃饭、洗漱等所诱发[1].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高龄病人更为多见.2008 年1 月-2010 年6 月,我们对40 例老年病人分组观察,施行三叉神经周围支的脉冲射频联合局部注射法,现将其报道如下:
作者:雷龙;赵文华;丁玲芳;张宏利;倪云健;肖旺频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了解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PTGBD)治疗高危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17例高危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急诊行开腹或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治疗125例(对照组),PTGBD治疗92例(治疗组),观察两组间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术后并发胆漏2例、胆管炎3例、肝周积液1例、不完全性肠梗阻1例、2例胆囊床渗血,伤口脂肪液化延迟愈合6例,死亡4例.治疗组92例均穿刺置管成功,术后24~72 h内腹痛缓解,体温降至正常,并发1例胆漏,2例侧孔堵塞,1例引流管脱出;死亡2例.与对照组相比并发症发生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高危急性胆囊炎患者,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和急诊胆囊手术都是有效的治疗措施,PTGD简便、安全、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赖朝辉;梁晓宇;朱理玮 刊期: 2012年第02期
单纯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后腹胀、便秘是临床常见并发症,发生率可达88%.我们于2008 年2 月-2011 年2 月,应用通下逐瘀法治疗29 例,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共61例,治疗组29例,男10例,女19例;年龄42~83 岁,平均(62±11.16)岁.骨折部位:T118例,T129 例,L18 例,L23 例,L31 例.发病时间1~6 d,平均3d.对照组32例,男12例,女20例.
作者:宋跃;史长龙;卢泽明;刘晓岚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直肠类癌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36例直肠类癌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方式.结果:36例中肿瘤位于黏膜下层者23例,浅肌层11例,深肌层1例,浆膜层1例.根据肿瘤直径大小,分别采用局部切除、局部扩大切除术和经腹前切除术.无直肠穿孔或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经12个月至8年随访,34例直径<2 cm者无1例肿瘤复发或转移,2例直径>2 cm者有1例术后1年死于肝内广泛转移,1例术后随访2年无复发.结论:直肠类癌早期诊断和手术是治疗关键.直径<2 cm的直肠类癌采用局部(扩大)切除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王敏峰 刊期: 2012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