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研究

刘俊峰;姚军

关键词:腹腔镜, 普外科疾病, 急性胆囊炎
摘要:回顾性分析在2012年6月~2013年9月来我院治疗的5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治疗,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并比较两组的临床观察指标。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0.00%(χ2=4.53,P=0.0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术后用药时间、治疗后下床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急性胆囊炎临床上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更有优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依达拉奉联合吡拉西坦治疗大面积脑梗塞临床疗效观察

    选择2010年10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70例大面积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依达拉奉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吡拉西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4.3%,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达拉奉联合吡拉西坦对于治疗大面积脑梗塞的临床效果较好,可以有效的提高神经功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黄锦凤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有创机械通气和常规方法治疗ICU重症心力衰竭临床效果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有创机械通气和常规方法治疗ICU重症心力衰竭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来我院诊治的80例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试验组采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治疗30min后30%好转;治疗24h后65%好转,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72h后NT ̄proBNP指标为(1636.3±53.5pg/mL)、LVEF指标为(0.60±0.13)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ICU重症心力衰竭发病率较高,临床上采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效果理想,能够有效的提高临床治愈率,改善患者肺功能,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谭位华;卿国忠;陆煜;杨璐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β阻滞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应用进展

    患者出现慢性心力衰竭后其交感神经系统活性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且随着患病时间的推进可能会引发心血管系统功能恶化,使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可以有效抑制神经内分泌活性防止病情恶化。在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方面β受体阻滞剂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为了加深对β受体阻滞剂的认识,我国进行了大量的临床研究工作,临床实践经验丰富。有研究表明,合理的使用β受体阻滞剂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其预后。

    作者:张裕宝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常规凝血指标及D ̄二聚体的变化与产后出血的关系分析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70例产妇。按照产后出血量不同分为3组,对照组36例,出血量<500ml;A组患者25例,出血量500~800ml;B组9例,出血量>800ml。分别检测3组患者在产前后的常规凝血指标(PT、APTT、TT、Fg)以及D ̄二聚体。结果和对照组相比,产时,A、B组的D ̄二聚体升高明显(P<0.05),A组与对照组相比常规凝血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B组产前PT、APTT、TT水平明显升高(P<0.05),Fg水平降低明显(P<0.05);产后,两组产妇的常规凝血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的D ̄二聚体升高明显(P<0.05)。且每组产妇在产后的Fg水平升高明显,D ̄D下降明显。对患者产前、产后进行常规凝血指标和D ̄二聚体的检测,可以有效预防DIC的发生以及对了解产妇机体凝血功能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陈玲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精神科临床护理的不安全因素分析及人文关怀护理效果评价

    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我院精神科收治的80例精神病患者,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精神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运用人文关怀护理。调查分析精神科临床护理的不安全因素,以及分析比较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7.5%,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85.0%,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精神科临床护理过程中存在着多种不安全因素,严重影响了医护工作者的安全问题以及精神病患者的治疗效果,采取人文关怀护理使得精神科临床护理的安全隐患大大降低,减少了医患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提高了精神科临床护理的满意率,对于精神病患者疾病的转归以及医患和谐关系的建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作者:陆莉莉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自体阔筋膜兜带联合术矫正重度失张性下睑外翻的临床疗效观察

    2007年1月~2013年1月应用自体阔筋膜兜带联合术矫正重度失张性下睑外翻17例21眼,其中老年性眼睑外翻6例10眼,麻痹性眼睑外翻11例11眼,术后进行随访观察。结果本组21眼重度失张性下睑外翻患者,术后随访观察3~7月,依照评价标准,治愈5眼,显效13眼,一般3眼,无1例失败,总有效率85.71%。阔筋膜增加了对睑板的支持作用,睑板及轮匝肌的缩短可使松弛的眼睑得到根本的解决,应用自体阔筋膜兜带联合术矫正重度失张性下睑外翻,外观改善明显,术后复发率较低,值得采用。

    作者:林峰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氨磺必利(帕可)治疗急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我院2011年6月~2014年4月收治的80例急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氨磺必利治疗,对照组采用利培酮治疗,两组患者均行8w的系统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2.5%(37例),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5%(34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各详细临床资料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氨磺必利运用于急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能够起到加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朱雨亭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序贯通气治疗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分析

    选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本院收治的96例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两组患者都进行有创机械通气,以肺部感染控制窗(PIC)为切入点,对照组继续采用有创机械通气,观察组患者改为无创性双水平正压通气。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的血气分析和肺功能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有创通气时间、总通气时间、ICU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再插管率,VAP发生率,住院期间病死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水平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之间各项指标水平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序贯通气有效减少了有创通气时间和总通气时间,减少了患者治疗时间和医疗费用;降低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气分析指标和呼吸频率等,是非常理想的机械通气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蒋丰慧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薄芝糖肽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我科收治的80例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静脉联合滴注薄芝糖肽注射液与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对照组仅静脉滴注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心电图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心绞痛症状缓解和心电图改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比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薄芝糖肽注射液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焦阳;朱家旺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肺表面活性物质对不同胎龄呼吸窘迫征新生儿疗效分析

    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8月我院儿科收治的92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新生儿。胎龄28~33w者30例,34~37w者34例,>37w者28例。全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对比不同胎龄的治疗效果、肺功能恢复情况及机械通气、氧疗及住院时间。结果胎龄>37w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7.1%,显著高于其它两组的80.0%和85.7%(P<0.05);治疗后24h,胎龄为>37w的新生儿各项指标改善程度显著优于28~33w及34~37w,胎龄34~37w的PCO2和OI显著低于28~33w(P<0.05);胎龄为>37w的新生儿CAPA时间、氧疗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其他两组患儿(P<0.05)。肺表面活性物质能够有效改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症状和体征,有效促进肺功能恢复,缩短机械通气时间、氧疗时间和住院时间,这一效果在胎龄为>37w的新生儿中为显著。

    作者:许玲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生物补片治疗肌疝的临床疗效观察

    探讨用生物补片治疗肌疝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对本科室6年来(2008年1月~2014年1月)10例肌疝患者用生物补片修补疝口。观察手术效果,评估其临床疗效。结果10例患者均治愈,术后随访1年,无1例患者复发。因此用生物补片治疗肌疝可行,并能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作者:詹义兵;刘建军;丁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冠心病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关系研究

    选取2013年9月~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242例冠心病患者设为冠心病组,另选同期收治的88例非冠心病设为非冠心病组。采用血清ELISA法测定血清幽门螺杆菌抗体作为幽门螺杆菌感染诊断指标,通过比较冠心病患者与非冠心病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状况,检测分析冠心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比较两组幽门螺杆菌抗体阳性率。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冠心病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叶酸、维生素B,并对其血清幽门螺杆菌抗体阳性组与阴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冠心病组幽门螺杆菌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冠心病患者血清幽门螺杆菌抗体阳性组中,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浓度明显高于非冠心病血清幽门螺杆菌抗体阳性组;而两组叶酸、维生素B水平无明显差异。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冠心病发病有关;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通过升高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来促进冠心病的发生。

    作者:潘力行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聚维酮碘冲洗治疗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切口感染的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90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切口感染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使用聚维酮碘冲洗切口,并拭净切口;对照组使用生理盐水和抗生素进行切口冲洗,并拭净切口。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感染情况以及切口的愈合状况。结果观察组的切口愈合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切口感染率为11.1%,对照组切口感染率为31.1%,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使用聚维酮碘冲洗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切口,可以有效降低切口感染率,且不良反应较小,患者的治疗满意度提高,值得临床的广泛应用。

    作者:计敏利;涂芬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治疗老年人脑梗塞并吸入性肺炎的疗效观察

    选取我院2012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48例老年脑梗塞合并吸入性肺炎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抗感染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咳嗽好转时间、炎症吸收时间和啰音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使用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治疗老年人脑梗塞并吸入性肺炎临床效果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促进患者的恢复。

    作者:廖军红;廖丽君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腹腔镜下手术治疗慢性结石性胆囊炎的观察

    选取本院2010年11月~2012年11月收治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80例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将全部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使用腹腔镜逆行全胆囊切除术治疗,对照组使用常规的开腹手术,手术后分析比较两组的手术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出血量以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出血量以及术后并发症等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在手术持续时间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慢性结石性胆囊炎,使用腹腔镜逆行次全胆囊切除术可以取得非常显著的治疗效果,主要特点是,创伤较小,可以促使患者快速恢复,并且具备较低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由此可见,腹腔镜逆行次全胆囊切除术治疗慢性结石性胆囊炎,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作者:黄伟旺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无痛人工流产手术护理探讨

    对2014年1月1日~2015年1月1日在本院手术室接受无痛人工流产手术的1405例服务对象进行全面科学的术中配合和良好的术后护理,对所取得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受术者心理放松,心态平和安静,医患之间相互配合好,手术安全,手术质量高、效果好,无手术并发症发生,群众满意。加强手术室护士在无痛人工流产手术中的配合和术后的护理,取得良好的实际效果,有实施的必要性。

    作者:吴丽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静脉溶栓临床治疗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静脉溶栓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院2002年12月~2012年12月医治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例中,选取43例予以保守治疗的患者作为常规组,再选取43例予以静脉溶栓治疗的患者作为试验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讨分析。结果治疗后,常规组总显效率81.40%(35/43)与试验组95.35%(41/43)相比,试验组的治疗效果更为理想,两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患者发病3h内进行静脉溶栓治疗的效果是佳的,与其他时间段相比,有显著的差异性(P<0.01)。结论静脉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疗效显著,有利于患者心脏功能的改善,极具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焕轮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手术与保守治疗胃溃疡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选取2010年2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40例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保守治疗,试验组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复发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在实施保守治疗后有效率为80.0%,溃疡复发率为35.0%,试验组的有效率为90.0%,溃疡复发率为10.0%,试验组患者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较保守治疗而言,手术治疗对胃溃疡患者的治疗效果更为明显,它不仅能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溃疡复发概率,另一方便,它还能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效果显著,应广泛运用于临床。

    作者:孙大华;陈飞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糖尿病诊断中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的临床价值研究

    选取2013年2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96例糖尿病患者设为观察组,另取同期96例在我院做健康体检的人员设为对照组,对两组进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对比两组一般资料和检测结果。结果两组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时候的血糖和用餐之后2h的血糖测试指标均有不同,两组检测指标对比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糖尿病诊断中,使用糖化血红蛋白检测,能够有效显现患者的糖尿病情况和血糖控制情况,能够做到对糖尿病早期和糖尿病并发症的预处理,其有极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张玲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胫骨近端关节内骨折不同植入物内固定治疗的效果对照分析

    选取2010年6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77例胫骨近端关节内骨折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研究组42例和对照组35例。研究组采用Liss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接骨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切口长度、治疗时间、出血量、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Liss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近端关节内骨折效果显著,能有效稳定骨折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促进患者骨折愈合和膝关节功能恢复。

    作者:吴新基;钟少华;张朗仪;许佑燎;黄志华;赖罗新;甘瑞发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