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利福布丁联合莫西沙星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疗效分析

蔡炼东;郑定容

关键词:肺结核, 复治, 利福布丁, 左氧氟沙星
摘要:随机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本院住院及门诊确诊为复治涂阳肺结核病患者1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80例,治疗组使用利福布丁联合莫西沙星(2HBZEM/6HBE)治疗方案,对照组使用利福平和链霉素化疗方案(2HRZES/6HRE)治疗方案。结果治疗组痰菌阴转率85%(68/80)、病灶吸收率87.5%(70/80)、复发率7.5%(6/80),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痰菌阴转率35.0%(28/80)、,病灶吸收率43.8%(35/80)、复发率45.0%(36/80),组间比较痰菌阴转率(χ2=35.3,P<0.05)、病灶吸收率(χ2=25.6,P<0.01)、复发率(χ2=33.8,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利利福布丁联合莫西沙星(2HBZEM/6HBE)化疗方案对复治涂阳TB患者更加科学有效果,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小儿慢性咳嗽与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收集我科2013年1月~2014年9月收治的186例慢性咳嗽住院患儿作为观察组,另外选择支气管肺炎住院患儿206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被动凝聚法对血清MP-lgM抗体的检测,统计两组MP-lgM抗体阳性的患儿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阳性率35.48%(66/186)显著高于对照组12.62%(26/20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儿慢性咳嗽可能与肺炎支原体感染密切相关,我们应积极寻找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依据。

    作者:郑申健;胡俊;张莉娅;邓志刚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高频震荡通气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高频震荡通气(HFOV)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患儿家属是否同意进行HFOV治疗将98例患者NRDS分为试验组60例和对照组38例,试验组患儿行HFOV治疗,对照组患儿给予鼻塞、面罩吸氧或持续正压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及治疗后24h血气分析变化情况、临床疗效及住院时间。结果试验组患儿治疗后24h pH和PaO2水平显著升高,OI和PaCO2水平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治疗后24h pH和PaO2升高幅度及OI和PaCO2下降幅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死亡率、放弃治疗率以及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FOV能够有效改善NRDS患儿血气分析和氧合指数,提高治愈率,疗效显著,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较高。

    作者:张丹;李秀云;吕晓丹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二甲双胍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

    将2013年5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8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诺和灵30R皮下注射治疗,观察组给予二甲双胍片口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与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糖化血红蛋白指数、空腹血糖指数、餐后2h血糖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妊娠结局无显著差异(P>0.05)。二甲双胍片用于妊娠期糖尿病治疗效果确切,且不会造成严重的不良妊娠结局,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岑振考;杨华丽;陈方耿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黄葵胶囊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对慢性肾小球肾炎采用黄葵胶囊、厄贝沙坦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收集我院于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80例,分为观察组(黄葵胶囊联合厄贝沙坦治疗)与对照组(厄贝沙坦治疗),各40例。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0%;观察组治疗后的BUN、Cr及24h尿蛋白定量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采用黄葵胶囊、厄贝沙坦联合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作者:侯敬涛;汪翩;刘山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鼻内镜下治疗难治性鼻出血的疗效观察及出血部位分析

    收集来我科就诊的临床诊断为难治性鼻出血的患者49例,在鼻内镜下进行治疗,观察其临床效果,并对出血部位进行分析。结果下鼻后段顶部出血的患者多为13例,其次为中鼻道后部12例,鼻中隔后部8例,下鼻甲表面6例,鼻底部4例;经鼻内镜下治疗1次后,治愈45例,治愈率为91.8%,好转率为6.1%,无效率为2.0%,且治疗过程中无心脑血管意外事故及鼻腔局部并发症的发生。鼻内镜下治疗难治性鼻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作者:程默羽;汪旭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护理研究

    将108例肺炎所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两组均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综合护理,对照组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动脉血氧分压、氧合指数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随着时间的延长,参数均不断提高,且观察组改善趋势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682,P=0.025;F=6.032,P=0.019);两组不良反应有胃肠胀气,鼻黏膜干燥、出血,鼻梁皮肤压迫损伤,气压伤,观察组7.41%,对照组22.22%,对照组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96,P=0.030),经对症处理后,不良反应情况均得到改善。对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症状,减少不良反应。

    作者:冯思芳;郑雪梅;蒋春燕;黄蓓;王沙沙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两种手术方式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比较

    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成人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患者。分为TEP手术组52例和开放式手术组72例,TEP手术组患者运用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TEP)实施治疗,开放手术组患者给予开放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TEP手术组患者术后疼痛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开放式手术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EP手术组与开放式手术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EP手术组患者的治疗费用明显高于开放式手术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成人腹股沟疝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与开放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相比具有很好的效果,可以缩短术后疼痛时间和住院时间,但是治疗的费用相对较高,应该根据患者的经济实力来确定治疗的方案。

    作者:袁春辉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128层螺旋CT团注增强扫描联合仿真内镜在胃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于本院就诊的疑似胃癌患者36例,对其进行128层螺旋CT增强扫描,并采用仿真内镜技术进行重建分析,与手术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照比较。结果经128层螺旋CT扫描并联合仿真内镜分析诊断,36例疑似胃癌患者中,34例患者发现病灶,确诊率为94.44%。 TNM分期结果:T1期4例,T2期14例,T3期6例,T4期6例。胃癌TNM分期总准确率为85.29%。多层螺旋CT团注增强扫描联合仿真内镜可以有效提高胃癌确诊率和TNM分期准确性,且操作简单、无创伤无痛苦,值得在临床检查中广泛应用。

    作者:刘海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宝石能谱CT在甲状腺结节诊断中的价值

    选取我院44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为研究病例,可见结节数量56个,将40个良性结节设为B组,16个恶性结节为A组,另选40例对侧正常甲状腺为C组,通过能谱CT进行GSI单能模式平扫和增强扫描,对各组的碘浓度及能谱曲线进行分析。动脉期及静脉期A、B组与C组碘浓度比较均差异显著(P<0.05),平扫期间A、B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与C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当单能keV增加时,病灶CT值下降,两者呈负相关,CT值降低幅度越小时keV值越高,曲线为下降型,斜率负值,三组衰减情况存在明显差异,低能时差异较为明显,动脉期和静脉期三组各组间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宝石能谱CT借助碘浓度分析及能谱曲线斜率观察有利于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连永伟;林裕霖;黄送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GLP-1受体激动剂对肥胖2型糖尿病糖脂代谢的影响

    目的:评价艾塞那肽对肥胖2型糖尿病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50例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平行分组法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降糖、降脂、降压等药物治疗,治疗组联用艾塞那肽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血糖、血脂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空腹血糖(FPG)、餐后血糖(P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但同期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两组治疗前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比较并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对照组各项指标变化不明显(P>0.05),治疗组TG、TC、LDL水平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结论艾塞那肽配合常规降糖药物治疗对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水平有改善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庆隆;朱咏瑶;周敏华;姚淑贞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尿激酶通管对预防血透患者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并发症的观察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血液透析中心留置长期中心静脉导管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尿激酶通管。观察两组患者在血栓、纤维鞘的形成、再形成率及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的血栓及纤维鞘的形成和再形成率分别为40.00%和25.00%,研究组的血栓及纤维鞘的形成和再形成率分别为5.00%和0,研究组形成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出血、导管皮下隧道扭转、导管折叠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对照组为5.00%,研究组为1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留置长期中心静脉导管的患者予尿激酶通管能有效降低导管血栓、纤维鞘的形成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珍;梁燕萍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血清尿酸水平及其血脂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相关性分析

    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42例设为试验组,再选取在我院进行体检的42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清尿酸水平及其血脂水平,并对比分析。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血清尿酸水平374.5±99.6μ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血清尿酸水平(212.4±74.5μmol/L),且试验组患者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胆固醇脂、高密度脂蛋白以及低密度脂蛋白等血脂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血脂水平,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尿酸水平及其血脂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存在相关性,患者体内的血清尿酸及血脂水平较高,易引发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上可根据患者的血清尿酸及血脂水平变化对缺血性脑血管病做出诊断。

    作者:黄雪娉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无痛型尿道拭子在男性患者尿道分泌物取样中的应用

    选取30例男性不孕且需经尿道分泌物取样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入选对象均采用无痛型尿道拭子和传统尿道拭子分别进行取样。将两种方式取得的样本均进行解脲支原体的检测,并询问患者取样时的疼痛情况。结果无痛型尿道拭子组无疼痛、轻度疼痛、中度疼痛、重度疼痛的发生率依次分别为36.67%、56.67%、6.66%、0%,传统尿道拭子组依次分别为0、20%、36.67%、43.33%,两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0.01);无痛型尿道拭子组解脲支原体阳性检出率为33.33%,传统尿道拭子组为40%,两组之间无差别(P>0.05)。在男性患者尿道分泌物取样中应用无痛型尿道拭子可有效的减轻疼痛,且能达到与传统尿道拭子相同的检测效果。

    作者:张丽珍;卢雨前;杨乙;张旋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高速涡轮气钻去阻力法与常规凿骨劈冠法在下颌阻生智齿拔除中的对比分析

    目的:研究比较高速涡轮气钻去阻力法与常规凿骨劈冠法在治疗下颌阻生智齿时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8月到我院诊治的180例下颌阻生智齿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观察组90例,采取高速涡轮气钻去阻力法进行治疗;对照组90例,对患者采取常规凿骨劈冠法治疗,分别对两组患者术后的疼痛及张口受限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重度疼痛的发生率为7.8%,III度张口受限发生率为4.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9%及15.6%,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对下颌阻生智齿患者采用高速涡轮气钻去阻力法,相比常规凿骨劈冠法具有操作简便、术后疼痛程度轻及并发症少的优点,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黄宇华;陈中利;陈建灵;齐刘英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颅脑外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见性护理措施与方法

    探讨颅脑外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见性护理措施与方法,分析其临床使用和推广的价值。选取颅脑外科患者8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预见性护理措施和方法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通过两组深静脉血栓的例数和形成率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观察组深静脉血栓形成率为4.5%,对照组为31.8%,观察组深静脉血栓的形成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颅脑外科患者采用预见性护理措施与护理方法能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促进患者的康复,具有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作者:李艳红;计敏利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血管内介入术中脑血管痉挛的发病原因及处理对策

    目的:分析血管内介入术后脑血管痉挛发生的原因,总结其治疗方案。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于我院接受血管介入术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为40例。两组均给予脑血管痉挛预防治疗,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注射液治疗方案,观察组给予盐酸法舒地尔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预防效果,总结血管内介入术中患者脑血管痉挛发生原因与处理对策。结果观察组痊愈18例,显效14例,好转3例,总有效率高达8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5%,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5例患者发脑血管痉挛,发生率为12.5%,术后3~4d 1例,5~8d 4例;对照组14例发生脑血管痉挛,占35.0%,术后3~4d 2例,5~8d 9例,9~14d 3例;对照组脑血管痉挛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法舒地尔在降低血管内介入术中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率方面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林培坚;李福祥;周伟坤;殷万春;李淦诚;林本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自拟中药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方联合三联疗法治疗Hp感染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以期寻找更好的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三联组给予奥美拉唑20mg/次,2次/d,阿莫西林0.5g/次,3次/d,甲硝唑0.4g/次,3次/d。中药组在三联组基础上口服自拟中药方,疗程均为1个月。结果中药组总有效率93.6%,三联组总有效率88.4%,中药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三联组(P<0.05);中药组Hp清除率是85.9%,三联组Hp清除率是70.5%,组间比较差异性明显(P<0.05)。结论应用自拟中药方治疗Hp感染消化性溃疡可以提高临床疗效和Hp清除率。

    作者:祝应俊;刘建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对比伊曲康唑和卡泊芬净治疗严重烧伤患者真菌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

    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严重烧伤并发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46例,回顾性分析其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3例,观察组采用卡泊芬净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伊曲康唑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6.96%(20/2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8.26%(18/23),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08%(6/23),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卡泊芬净对严重烧伤并发真菌感染患者进行治疗,其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方向京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顺行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

    2009年5月~2013年2月,对29例肱骨干骨折采用闭合手法复位顺行带锁髓内钉固定,必要时有限切开复位固定。结果本组病例手术时间70~110(89±13)min,术中出血60~130(82±15) ml。经过10~23个月的随访,无创口感染、骨折延迟愈合及不愈合等并发症发生。肩关节功能按Neer法评定,优15例,良11例,可3例。顺行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具有疗效好、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建东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血清C反应蛋白在肝癌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在肝癌患者中测定的临床价值,为肝癌患者的临床诊断提供帮助。回顾性分析收治的60例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设为试验组,对照组为60例正常体检者,分别测定血清C反应蛋白。对照组、试验组血清CRP浓度依次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检测肝癌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的含量,能够对肝癌的临床诊断提供帮助。

    作者:田巧英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