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液灌流联合中药治疗兔急性胰腺炎并内毒素血症

丁卫锋;孔棣;郭贤权;李东华;房洁

关键词:血液灌流, 中药, 急性胰腺炎, 内毒素血症, 细胞因子
摘要:目的:观察血液灌流联合清胰活血中药对合并内毒素血症急性胰腺炎家兔的治疗作用.方法:24只家兔随机分成模型组、灌流组、中药组、中药+灌流组,采用主胰管逆行注入5%牛磺胆酸钠(0.5 mL/kg)和耳缘静脉注射细菌内毒素(E.cloli OlllB4,100 μg/kg)造成家兔急性胰腺炎合并内毒素血症动物模型,观察治疗前后各时点血淀粉酶、内毒素、TNF-α和IL-10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的血淀粉酶、内毒素、TNF-α和IL-10水平均有降低,各治疗组脏器病理损害亦有改善.结论:使用新型复合吸附剂行血液灌流及清胰活血中药治疗对合并内毒素血症急性胰腺炎家兔有治疗作用.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相关文献
  • 川芎嗪联合乌司他丁对断肢再植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评价川芎嗪和乌司他丁对断肢再植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40例上肢离断再植病人,随机分为4组,A组为对照组,围手术期不接受川芎嗪和乌司他丁.B组为乌司他丁组,于再植后动脉开放前给予乌司他丁0.5万U/kg.C组为川芎嗪组,于再植后动脉开放前给予川芎嗪2.5 mg/kg.D组为联合组,于再植后动脉开放前分别给予乌司他丁0.5万U/kg、川芎嗪2.5 mg/kg.分别于术前(T1)、术中再灌注后30 min(T2),术后3 h(T3)、24 h(T4)、72 h(T5)共5个时点采集中心静脉血,测定患者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丙二醛(MDA) 和超氧化歧化酶(SOD)的含量在该过程中的变化.结果:血清AST、CK、MDA的含量在A组、B组、C组有升高趋势,与A组比较,B、C组的AST、CK在不同时点上升幅度较小,有显著性差异(P<0.05).D组无明显上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血清 LDH的含量在A组有上升趋势,B、C、D组无明显上升,与A组比较在T2时点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SOD的含量在A、B、C组有降低趋势,B、C组下降幅度较小,与A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D组无明显下降,与A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川芎嗪和乌司他丁对断肢再植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联合使用效果更佳.

    作者:徐韶怡;傅晓辉;林丽娜;杨南;徐伊拉;柯建韩;奚经巧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外用溃疡散在肛瘘手术后的应用

    2006-2008年,我们对95例肛瘘患者在手术后使用外用溃疡散换药,在减轻伤口疼痛和缩短愈合时间上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龚德英;陈光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罗哌卡因轻比重腰麻联合硬膜外阻滞用于老年髋关节置换术

    目的:评价0.33%罗哌卡因轻比重腰麻联合硬膜外阻滞用于老年髋关节置换术的安全性.方法:将30例患者分成三组以5~10 s/mL注入0.5%罗哌卡因2 mL加注射用水1 mL(0.33%罗哌卡因轻比重溶液,比重为1.002)A组6 mg,B组8 mg,C组10 mg.结果:三组患者高麻醉平面、达到高平面的时间及达Bromage 3分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A组麻醉平面消退至L1时间及Bromage 由3分恢复至0分时间短于B组、C组(P<0.05).A组有3例Bromage分级达到2分,低于B组、C组(P<0.05).结论:0.33%罗哌卡因轻比重的水溶液8~10 mg剂量的蛛网膜下腔阻滞,用于老年患者行髋关节置换术,麻醉安全有效,患者术中生命体征稳定,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作者:陈慧荣;杨雅岚;余剑波;宫丽荣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经尿道钬激光联合膀胱灌注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52例

    目的:探讨应用钬激光联合膀胱灌注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对浅表性膀胱肿瘤52例患者应用钬激光经尿道切除肿瘤,术后联合膀胱灌注治疗.结果:全部患者均一次手术成功,手术时间12~55 min,术中无闭孔神经反射发生,无膀胱穿孔及明显出血等严重并发症.随访8~48个月,复发3例.结论:经尿道钬激光切除膀胱肿瘤方法简便,疗效可靠,无严重并发症,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一种较理想的方法.

    作者:王守学;张会江;周小庆;李美凤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瑞芬太尼复合麻醉、臂丛阻滞与硬膜外阻滞用于肩、髋关节脱位复位的比较

    肩、髋关节因各种因素所致的脱位,传统的复位一般在无麻醉下施行,由于患者疼痛,保护性肌收缩,往往给复位造成很大困难.我院近5年来采用麻醉下手法复位,尤其是在瑞芬太尼、丙泊酚、氯化琥珀胆碱静脉复合麻醉下行手法复位,均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庆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肤痔清软膏治疗糖尿病足30例

    目的:探讨苗药肤痔清软膏治疗I~III级糖尿病足的疗效.方法:在综合治疗基础上,采用肤痔清软膏创面换药,并与提脓丹、西药胰岛素合庆大霉素溶液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肤痔清治疗组总有效率93.3%,明显优于其他两组对照组的82.8%和64.3%.结论:肤痔清软膏具有祛腐生肌作用,治疗I~III级糖尿病足有明显疗效.

    作者:朱明芳;朱雄亮;谭清文;罗腾芳;李小莎;尹敏;刘翔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老年人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中西医结合治疗

    各种原因引起的肠内容物不能正常运行、顺利通过肠道,称为肠梗阻[1].肠梗阻大约占外科急腹症的20%,居急腹症第3位,其多数属机械性梗阻(86%)[2].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增多,老年人肠梗阻发病率有明显增多的趋势.

    作者:荣宝海;周永坤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封闭式负压引流结合自体皮移植治疗糖尿病足19例

    我院在2006年5月-2008年5月使用封闭式负压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结合植皮修复糖尿病足19例,取得较好的疗效.

    作者:李炳辉;邹新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胆囊逆行切除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已成为胆囊切除术的金标准,但仍有5%左右中转开腹率[1],主要原因为Calot三角解剖困难,逆行胆囊切除对此类病人的LC大有裨益.

    作者:鲁葆春;任培土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硝黄散在肛肠手术后的应用

    目的:评估硝黄散在肛肠手术后伤口的促进愈合作用.方法:选择肛肠手术病人30例,应用硝黄散于手术后坐浴及外敷换药,并在换药前后进行肛管测压.并与同类常规换药的25例进行比较.结果:硝黄散组的直肠静息压、肛管静息压及肛管舒张压与手术前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伤口愈合时间较常规换药组缩短2~3 d.结论:硝黄散具有伤口促进愈合和减轻手术后疼痛作用.

    作者:王万臣;王宝仁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静脉曲张并发血栓性浅静脉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血栓性浅静脉炎可因血栓蔓延累及深静脉而遗留病残,甚而有肺动脉栓塞致死的危险[1].我院2007年4月-2008年8月收治68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于文慧;赵钢;贾振;徐恒;李令根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肾动脉平面下腹主动脉瘤的外科治疗

    目的:探讨肾动脉平面下腹主动脉瘤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传统开放手术治疗27例中择期手术19例,动脉瘤破裂行急症手术8例;腔内手术治疗4例.结果:围手术期并发心力衰竭3例,呼吸衰竭8例,急性心肌梗死1例,急性肾功能衰竭4 例,术后严重出血1例,死亡5例,余均治愈.结论:外科手术是治疗肾动脉平面下腹主动脉瘤的有效手段,而腔内治疗以其安全、微创、对人体内环境干扰小等优点将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

    作者:陈伟清;罗宇东;逯宁;梁晓宇;陈立民;戴向晨;朱杰昌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三阶段中西医结合微创治疗急性粘连性肠梗阻

    目的:建立分阶段中西医结合与腹腔镜微创手术联合治疗急性粘连性肠梗阻的方案,并评估该方案的可行性、有效性和优势.方法:39例急性粘连性肠梗阻,在急性期行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在缓解期根据是否具备指征选用腹腔镜粘连松解术,术后再用中药治疗.施行上述三阶段治疗者为三阶段中西医结合微创治疗组.治疗后随访1年以上,比较治疗结果.结果:三阶段治疗组复发率5.1%,显著低于中西医结合非手术组的29.3%和开腹手术组的21.4%.结论:分阶段中西医结合微创联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效果明显优于其他任何单一治疗方式.

    作者:王震宇;王庆;勾承月;李宁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微型接骨板治疗儿童尺桡骨远端干骺端骨折

    儿童尺桡骨远端干骺端骨折多数经手法复位、石膏固定可获得满意的疗效,部分手法复位失败者需要切开复位内固定.我院于2002年8月-2007年8月共治疗尺桡骨远端干骺端骨折247例,其中21例手法复位失败后行切开复位微型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李艳峰;王利民;薛晓峰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莱菔承气汤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26例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中西医结合处理方法.方法:26例均经胃肠减压,应用生长抑素、肠外营养等支持疗法,同时应用莱菔承气汤胃管注入及灌肠等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治疗时间5~23 d,平均治愈时间为15.5 d,全部病例经保守治疗后痊愈.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经营养支持及中药莱菔承气汤等中西医结合的保守治疗方法可行,疗效可靠.

    作者:杨利群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舒芬太尼用于胸部术后自控静脉镇痛20例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用于术后自控静脉镇痛的效果及副作用.方法:40例ASAⅠ~Ⅱ级择期行胸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SF组)与芬太尼组(F组).SF组药物配方为舒芬太尼2.5 μg/kg、氟哌利多5 mg加0.9% NaCl至100 mL;F组为芬太尼25 μg/kg、氟哌利多5 mg加0.9% NaCl至100 mL.持续流量2 mL/h,自控剂量0.5 mL/15 min.结果:两组镇痛满意度(优良率)均在85%以上(P>0.05);镇痛评分SF组的6 h、12 h、24 h时段低于F组,(P<0.05);两组的Ramsay 评分12 h时段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PCA按压次数、BCS舒适度评分在术后6 h、12 h时段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舒芬太尼用于胸部手术后自控静脉镇痛效果确切,恶心、呕吐发生率低.

    作者:赵崇法;石晓伟;王玲玲;冯丽华;高洁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细胞因子在小肠移植排斥反应中的作用

    小肠移植是治疗终末期小肠功能衰竭的理想治疗手段[1].小肠属于人体内大的淋巴库,含有大量免疫活性细胞,同时也是体内大的细菌库,因此小肠移植后常因发生严重的免疫排斥反应和感染而导致手术失败.小肠移植不但有受者对供者的移植排斥反应,还有供者对宿主的反应.

    作者:张喜平;田华;封光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的病因与病理

    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chronic venous insufficiency,CVI)是血管外科常见病,在美国有10%~35%的发病率.因持续性的静脉高压,可导致浅静脉曲张、静脉性跛行、肢体水肿、胀痛感、皮肤湿疹、脂质硬化乃至溃疡等.

    作者:孙敏莉;张柏根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益气利血健脾汤配合介入化疗治疗恶性肿瘤40例

    我院2005年10月-2008年10月采用介入灌注化疗配合益气利血健脾汤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40例,疗效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会林;沈加君;朱耘;谷彦良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结石嵌顿性胆囊炎的腹腔镜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结石嵌顿性胆囊炎的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9例结石嵌顿性胆囊炎行腹腔镜手术的临床资料,其中急性结石嵌顿性胆囊炎8例,慢性结石嵌顿性胆囊炎21例.结果:LC全部成功,其中8例行肝下间隙引流,术后1~2 d拔除.结论:严格掌握腹腔镜胆囊切除的手术时机,仔细、熟练的LC操作技术,术中根据情况选择适当的腹腔引流,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重要因素.

    作者:顾农;谢志杰;张国静;胡鸣宇 刊期: 2009年第04期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主管:中国科协

主办: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天津市中西医结合急腹症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