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四肢粉碎骨折患者疗效观察

李振立

关键词: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 四肢粉碎骨折, 疗效
摘要: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62例四肢粉碎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取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四肢粉碎骨折患者应用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骨折愈合时间相对较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奥曲肽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观察

    运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我院2011~2014年收治的80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依据治疗方法将这些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保守治疗,给予研究组患者常规保守治疗基础上的奥曲肽治疗,然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肛门排气时间、胃肠减压引流量、住院时间及复发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和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较高(P<0.05),胃肠减压引流量显著较少(P<0.05),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较短(P<0.05),复发率5.0%(2/40)显著低于对照组30.0%(12/40)(P<0.05)。奥曲肽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张有缘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脑微出血的诊断与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脑微出血是以亚临床的终末期微小血管病变为特征导致的含铁血黄素沉积的一种疾病。由磁共振T2加权梯度回波序列和磁敏感序列检出,表现为直径<10mm的圆形信号丢失,周围无水肿发现。研究表明脑微出血与高血压、缺血性脑血管病变等有密切关系。本研究探讨脑微出血的危险因素和其诊断意义。

    作者:樊云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X线、薄层CT及三维重建检查在急性膝关节损伤诊断中的应用比较

    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期间行X线、薄层CT及三维重建检查的68例急性膝关节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效果。结果CT检查Ⅰ型骨折24例,Ⅱ型骨折18例,Ⅲ型骨折16例,Ⅳ型骨折6例,Ⅴ型骨折3例,Ⅵ型骨折1例,确诊率为100%;X 射线检查膝关节骨折62例,疑似诊断4例,不明确诊断2例,不能诊断的类型胫骨髁骨折合并干骺端骨折,确诊率为91.18%,两种检查方式的确诊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68例在X线和CT检查上均有不同程度的骨折劈裂移位和胫骨平台塌陷,两种检查方式数值差异比较显著(P<0.05)。薄层CT及三维重建对急性膝关节损伤的诊断要优于普通X线检查,可准确显示关节腔及关节面骨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中银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针药综合疗法用于COPD稳定期呼吸肌疲劳治疗效果观察

    选取我院呼吸科近年来收治COPD稳定期呼吸肌疲劳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中医组(40例),分别给予西医对症支持治疗和在此基础上加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肺通气功能第1s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用力肺活量与1s用力呼气容积百分比(FEV1%)及大吸气压(MIP)等。结果对照组和中医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64.61%和89.23%;中医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FEV1、FVC%、FEV1/%及MIP水平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且中医组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中医综合疗法用于COPD稳定期呼吸肌疲劳患者可有效缓解呼吸肌疲劳,改善肺部通气,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林丽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心理干预对子宫肌瘤术后感染和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子宫肌瘤术后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采用围术期干预,观察组(5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术后感染率和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异。观察组术后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全部患者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干预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干预有助于减少子宫肌瘤术后感染风险,改善心理健康状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维春;易琼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安珂微创旋切手术治疗良性乳腺肿物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行良性乳腺肿物切除患者2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120例。对照组行传统乳腺肿物切除手术,试验组行安珂微创旋切手术,比较两组手术疗效、术后并发症以及患者满意程度等。结果120例对照组患者的肿块个数152个,清除率为85.5%;120例试验组患者的肿块个数230个,清除率为100%。对照组的手术时间为25±5.3min,切口长度为3±0.5cm,术中出血量为8±2.5ml,术后恢复时间为8±2.4d;试验组的手术时间为35±5min,切口长度为0.4±0.1cm,术中出血量为10±5.2ml,术后恢复时间为5±1.0d,试验组的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切口长度及手术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2%,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传统手术相比,应用超声引导下安珂微创旋切系统微创切除乳腺肿块具有切口美观、一个切口可切除多个肿块、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司徒勺祥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替吉奥和卡培他滨治疗老年晚期乳腺癌的可行性及安全性

    选取2012年3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58例老年晚期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患者分为替吉奥组和卡培他滨组,各29例,替吉奥组患者使用替吉奥胶囊治疗,卡培他滨组患者使用卡培他滨治疗,综合比较两组患者疾病控制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结果替吉奥组疾病控制率为89.66%,高于卡培他滨组的72.41%(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34%、17.24%,替吉奥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卡培他滨组(P<0.05)。替吉奥治疗老年晚期乳腺癌在疾病控制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均优于卡培他滨治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吴昱冶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分析

    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行微创钻孔引流术,对照组行传统开颅术。比较两组患者高血压脑出血症状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能有效清除颅内血肿,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飞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治疗痰浊阻肺型喘证37例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治疗痰浊阻肺型喘证的效果。方法将2012年10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痰浊阻肺型喘证73例分为2组,试验组37例给予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治疗,对照组36例给予复方甲氧那明胶囊治疗。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94.59%)明显高于对照组(66.6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IC(1.66±0.35)L、FEV1(62.13±9.26)%及FVC(2.22±0.50)L变化较为明显,与对照组治疗后IC(1.30±0.36)L、FEV1(55.53±9.14)%及FVC(1.93±0.48)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治疗痰浊阻肺型喘证,临床疗效显著,IC、FEV1及FVC改善明显。

    作者:杨劲松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骨科手术护理配合风险管理效果分析

    选取我院骨科收治手术患者2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手术时配合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5.31%,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81.2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医生护理满意度为96.09%,对照组医生护理满意度为78.1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无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对照组中3例发生护理不良事件,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骨科手术中配合风险管理,可明显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护患关系,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值得推广。

    作者:韩静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RNA干扰技术的研究进展

    RNA干扰(RNAi)指由dsRNA或siRNA诱发的转录后基因沉默现象,其机制是通过与靶序列特定位点互补配对,通过阻碍靶基因的翻译或者诱导mRNA降解来抑制基因表达,是一项高效率、强特异性的基因沉默技术。 RNAi技术不仅在基础研究方面成为基因功能和蛋白功能研究的工具,也广泛的应用于临床研究,在肿瘤、病毒性疾病以及其他疾病的治疗方面显示了广阔的前景。

    作者:张泰;蔡英;翟博智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无创呼吸机治疗重度COPD合并II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治疗重度COPD合并II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0例COPD合并II型呼吸衰竭患者分为观察组(48例)与对照组(42例),两组患者均进行支气管扩张剂、祛痰剂、糖皮质激素及抗生素对症治疗,对照组入院后采用持续低流量氧气(2~5L/min)吸入,观察组采用无创BiPAP Vision 无创呼吸机通气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24h后的PaO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血CO2分压(PaCO2)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01;观察组治疗2w后用力肺活量(FVC)、第1s用力呼气容积(FEV1)及6min步行距离(6MWD)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2w后,P<0.001。结论无创呼吸机治疗重度COPD合并II型呼吸衰竭可迅速纠正PaO2、PaCO2分压,改善肺功能状况。

    作者:钟景良;林锦锋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显微镜下鼓膜置管术与鼓膜穿刺抽吸冲洗法治疗小儿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比较

    97例SOM患儿随机分为两组,45例(76耳)采用显微镜下鼓膜置管术治疗(鼓膜置管组),52例(82耳)采用鼓膜穿刺抽吸冲洗法治疗(鼓膜穿刺组),分析两组临床疗效。结果鼓膜穿刺组治疗总有效率与置管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95.1%vs92.1%,P>0.05);术后随访6个月,鼓膜穿刺组术后耳漏、鼓膜愈合延迟发生率及复发率均明显低于置管组(P<0.05)。结论显微镜下鼓膜穿刺抽吸冲洗法治疗小儿SOM与置管术疗效相当,但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降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国谦;管志伟;黎润球;叶贝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系统化健康教育对呼吸内科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选取2013年7月~2014年7月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100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两组均接受对症治疗与常规护理宣教,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开展系统性健康教育指导,观察两组宣教前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及护理满意度,并对研究结果相关数据作统计学处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生活质量改善更优,组间差异显著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0%(P<0.05)。在呼吸内科日常护理过程中应通过多途径全面而广泛开展健康教育,以提高患者依从性,使其保持健康态度以及良好的健康行为,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刘兰琴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乳腺低级别腺鳞癌的病理学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分析

    选取2011年4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乳腺低级别腺鳞癌患者5例,对其进行光镜形态学观察和免疫组化染色分析。5例乳腺低级别腺鳞癌均位于乳腺实质部;由实性上皮细胞巢、小腺样结构及含有梭形细胞的间质组成。免疫表型多表现为CK5/6(+)、CK(Pan)(+)、Calponin(+)、SMA(+)、P63(+)、EGFR(+)、ER(-)、PR(-)、HER2(-)。结论乳腺低级别腺鳞癌是一种低度恶性的化生性癌,预后较好,其诊断主要依赖于病理组织学形检查结合免疫组化结果,同时需与乳腺原发性鳞癌、髓样癌、纤维肉瘤等相鉴别。

    作者:孙百臣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护理风险管理对控制医院感染效果的作用分析

    选取临床护理人员200名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2013年1-12月期间对200名护理人员采取护理风险管理的资料,作为观察组,2012年1~12月对200名护理人员采取常规护理管理的资料,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资料,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医院感染控制中发挥的作用。实施了护理风险管理的观察组医院感染控制意识显著高于实施常规护理管理的对照组,二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2.942,P=0.030)。实施了护理风险管理的观察组护理人员的医院感染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显著高于实施常规护理管理的对照组护理人员,二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3.824,P=0.000)。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护理人员的医院感染效果显著优于实施前,二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3.631,P=0.000)。护理风险管理在医院感染控制中,能够显著提高护理人员的医院感染意识、医院感染知识掌握度及处理医院感染的能力,从而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作者:盛瑞玲;吴春苏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慢性咽炎与胃食道反流发生的关系研究

    将63名经常反复发生慢性咽炎的患者进行观察和检测,观察其24小时食道PH值。经检测,存在GERD的患者共52例,我们将其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常规慢性咽炎治疗和抑酸、促进胃动力治疗(如加用奥美拉挫和吗丁啉),对照组仅给予正规的咽炎治疗,对比两组的疗效。另将我院收治的28例胃食道反流的患者作为观察组,无反应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则进行慢性咽炎的检测。对于治疗前后慢性咽炎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3名患者中存在52名GERD患者,达到82.54%,26名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0.7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38.46%。另一组实验中的观察组治疗前慢性咽炎的发生率治疗前为71.43%,治疗后仅为14.29%,对照组治疗前为17.86%,治疗后仅为7.14%。导致慢性咽炎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胃食道反流现象的发生,胃食道反流也是慢性咽炎难以根治的原因之一。研究表明,对于胃食道反流的治疗反而有助于慢性咽炎的治疗,另外我们可用抑酸和促进胃动力药物进行针对慢性咽炎的治疗并有着较好的疗效。

    作者:高建勋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全身性糖皮质激素不同给药方法治疗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观察

    85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口服组42例与静脉组43例,其中口服组口服甲泼尼龙片进行治疗,静脉组静脉滴注甲泼尼进行治疗。分别测定患者FEV1、Pa02、CAT评分,记录住院天数以及是否并发高血压或高血糖,随访3个月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FEV1、PaO2和CAT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1),治疗后两组间的疗效改善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出现一过性高血糖、高血压,静脉组患者发生率明显较高。随访3个月后发现,静脉组患者复发率明显较高,对比有差异(P<0.05);口服和静脉滴注糖皮质激素在治疗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疗效一致,且口服给药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预后情况。

    作者:陈志良;崔省珍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儿童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病因分析

    选取2012年4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160例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病因。结果收集相关资料及检查后发现,考虑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病因包括:幽门闭合不良、十二指肠球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溃疡、Hp感染等,分别占31.3%、18.8%、6.3%、18.8%、25.0%;胆汁反流严重程度分为I级、II级、III级等,其中I级患儿占25.0%,II级患儿占56.3%,III级患儿占18.8%。幽门闭合不良、十二指肠球炎、胃溃疡、Hp感染与原发性儿童胆汁反流性胃炎密切相关,对儿童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病因进行准确判断,可为临床制定有效治疗方法提供依据。

    作者:何昀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门静脉癌栓取出术和术后辅助肝动脉栓塞化疗对提高肝癌术后生存率的影响

    将我院2009年1月~2014年1月住院部接收的64例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纳入研究并按照其住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4组,其中A组患者行单纯手术切除治疗,作不规则性的肝叶切除手术;B组患者采取手术切除联合术后辅助肝动脉栓塞化疗;C组患者采取手术切除联合术中取栓术;D组患者采取手术切除联合术中取栓术和术后辅助肝动脉栓塞化疗。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各组1、2、3年的总生存率。结果B组和C组患者1、2、3年生存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均较A组显著提高(P<0.05);而D组患者1、2、3年生存率均较其他3组显著提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门静脉癌栓取出术与术后辅助肝动脉栓塞化疗可显著提高肝癌患者手术切除后的生存率。

    作者:黄海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