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骨科手术护理配合风险管理效果分析

韩静

关键词:骨科, 手术室, 护理, 风险管理
摘要:选取我院骨科收治手术患者2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手术时配合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5.31%,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81.2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医生护理满意度为96.09%,对照组医生护理满意度为78.1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无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对照组中3例发生护理不良事件,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骨科手术中配合风险管理,可明显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护患关系,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值得推广。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四肢粉碎骨折患者疗效观察

    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62例四肢粉碎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取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四肢粉碎骨折患者应用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骨折愈合时间相对较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振立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茯苓泽泻汤加减治疗淤积性皮炎的疗效观察及研究

    2013年5月~2014年4月在本院随机选取68例淤积性皮炎患者且根据门诊就诊顺序,按照1:1比例将其随机分为单纯西药治疗组(对照组)和中医药治疗组(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单纯西医治疗、观察组给予中医药治疗且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中医症状改善情况以及起效时间、治疗时间进行观察和数据的分析与研究。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达94.12%,高于对照组,复发率(5.88%)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中医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治疗起效时间及平均治疗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中医药治疗淤积性皮炎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魏宝兴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分析

    将我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接诊的156例支气管哮喘病人,随机分组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7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治疗,包括平喘、化痰、止咳、防治感染、吸氧等措施;治疗组在接受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疗程结束后,对照两组病人的肺功能改善情况及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FVC、FEV1、FEV1/FVC、PEF等指标均改善幅度更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联合孟鲁司特钠与布地奈德治疗支气管哮喘,有利于肺功能的改善,疗效十分显著。

    作者:姚剑坤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按摩加牵引点压复位法治疗腰间盘突出的临床观察

    选择在我院就诊的患有腰间盘突出疾病的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牵引按摩方式治疗;治疗组采用按摩与牵引点压复位法联合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腰部影像学检查表现恢复正常时间,和腰间盘突出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腰间盘突出疾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应用按摩与牵引点压复位法联合对患有腰间盘突出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朱海丰;陈福初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高浓度异烟肼利福平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价值分析

    选取我院收治的耐多药肺结核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高浓度异烟肼利福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痰菌转阴率为80%,对照组痰菌转阴率为6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痰病灶吸收率为73.33%,对照组病灶吸收率为36.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肝损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浓度异烟肼利福平治疗耐多药肺结核能有效提高病灶部位药物浓度,更好的杀死细菌,起到痰菌转阴作用,效果明显,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彭经宙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脑微出血的诊断与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脑微出血是以亚临床的终末期微小血管病变为特征导致的含铁血黄素沉积的一种疾病。由磁共振T2加权梯度回波序列和磁敏感序列检出,表现为直径<10mm的圆形信号丢失,周围无水肿发现。研究表明脑微出血与高血压、缺血性脑血管病变等有密切关系。本研究探讨脑微出血的危险因素和其诊断意义。

    作者:樊云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对于判断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情况的临床意义

    回顾性分析本院UC活动期患者38例,缓解期35例,按临床表现分轻、中、重度三组。治疗前后分别空腹抽取静脉血,分别检测血小板计数(PLT)及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C反应蛋白(CRP)。组内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用非参数检验;PLT、MPV、CRP采用Spearmman等级相关性分析。结果⑴CRP、PLT值在活动期UC患者高于缓解期(P<0.01),MPV低于缓解期(P<0.05)。⑵在活动期UC患者中,UC重度患者PLT、CRP高于轻度患者,MPV 低于轻度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UC中度与重度比较,只有PLT具统计学差异(P<0.01)。⑶Spearmman等级相关性分析表明,UC活动期患者PLT与CRP变化存在正相关性(r=0.580,P<0.01);MPV与CRP变化存在负相关性(r=0.502,P<0.01)。综合考虑CRP、PLT及MPV的变化能够反映UC的活动性,且PLT、MPV和CRP在临床中很容易检测,可以作为评价的客观指标之一,对于病情的判断有很好的临床指导作用。

    作者:郑奕;张启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产科全程助产责任制对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

    研究分析实施产科全程助产责任制对于产妇和新生儿的临床意义。选择临产的180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产妇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00例。观察组给予产妇全程助产方式,对照组给予产妇传统助产方式。对比观察两组产妇产程情况、分娩方式及并发症情况。观察组产妇活跃期、总产程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阴道助产、剖宫产例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项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全程助产责任制方法能够有效提高产妇安全性,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产科质量,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杨历波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便携式呼吸机在院前急救中的效果分析

    随机将100例院前急救中需进行心肺复苏治疗的患者分为两组,每组50例。以接受常规人工气囊进行辅助呼吸者为常规组,以接受便携式呼吸机治疗者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抢救成功率及在抢救成功患者中的生命体征差异情况。结果:常规组院前心肺复苏成功率为12.00%,而观察组院前心肺复苏成功率为28.00%,观察组心肺复苏成功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同时抢救成功的患者中,观察组心率(HR)、呼吸频率(R)、血氧饱和度(SPO2)、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便携式呼吸机有效地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并可改善抢救成功患者的生命体征情况。

    作者:柯道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M胆碱能受体阻断剂和β受体激动剂治疗哮喘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M 胆碱能受体阻滞剂与β受体激动剂在临床哮喘病症治疗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抽选我院于2012年2月~2014年3月收治的88例哮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成甲乙两组各44例,分别给予其噻托溴铵与噻托溴铵+沙丁胺醇药物应用,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甲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7.27%,乙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91%,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同时,用药后,两组患者的肺功能均有所改善,且以乙组的改善程度更为显著(P<0.05)。结论针对临床上哮喘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其M胆碱能受体阻断剂与β受体激动剂联合应用,可明显患者缓解的喘息症状,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总体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聂詠娴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普贝生与米索前列醇在足月妊娠引产中的疗效观察

    将2013年3月~2014年4月的52例足月妊娠引产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和B组,两组均为26例,A组采取普贝生引产,B组采取米索前列醇引产,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A组的用药到临床时间、用药到宫口开全时间及总产程均少于B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P<0.05);A组的引产总有效率明显优于B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P<0.05)。对于足月妊娠引产使用普贝生更为方便、安全有效、成功率高且不良反应较少,临床实践意义重大。

    作者:刘伟莲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硫酸镁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临床效果分析

    选取于我院2012年5月~2013年4月收治的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8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硫酸镁联合孟鲁司特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治疗之后,观察组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50%、67.50%,观察组治疗为显效的25例、好转12例、无效3例,而对照组治疗治疗为显效17例、好转10例、无效13例,治疗总有效率为67.50%,观察组只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对两组各项数据进行对比,差异为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0914,P<0.05)。硫酸镁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临床效果切确,能有效改善患者病情,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李德铭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异甘草酸镁治疗抗结核药引起的药物性肝炎的疗效分析

    研究异甘草酸镁治疗抗结核药引起的药物性肝炎的疗效。选择接诊的80例因抗结核药引起的肝损害患者进行治疗。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治疗前停止使用抗结核药。治疗组使用异甘草酸镁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还原性谷胱甘肽进行治疗,观察两组肝功能在治疗前后的变化。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3.3983,P=0.0007);治疗组在接受异甘草酸镁治疗后,其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异甘草酸镁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因抗结核药物而引起的药物性肝炎的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指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小霞;辛朝雄;李晓云;陈美淑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支气管哮喘上下气道炎症临床治疗

    探讨支气管哮喘上下气道炎症临床治疗情况。选择接受治疗的410例支气管哮喘上下气道炎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05例,对照组采用激素、支气管舒张剂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喘可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两组治疗后嗜酸性粒细胞和主要碱性蛋白含量、疗效总有效率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气管哮喘上下气道炎症与气道高反应性之间存在相关性,气道高反应性是导致上下气道产生炎症的主要因素,也是支气管哮喘临床病症之一,对诊断和治疗具有实践意义。

    作者:陈文强;苏贞绍;李捷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椎弓根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胸腰段脊椎骨折的临床分析

    选取2011年10月~2014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胸腰椎骨折患者18例,所有患者进行椎弓根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手术前、术后3、6、12个月时拍摄 X 线片,复查骨折恢复情况,测量患者的前后脊柱后突Cobbˊs 角、伤椎椎体前后缘高度,观察所有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对临床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Frankel分级神经功能均恢复至E 级。所有患者未出现内固定松动断裂、切口感染等,术后腰背部疼痛明显消失。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脊柱后凸Cobbˊs 角、椎体前缘、后缘高度压缩率与术前相比均明显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弓根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胸腰段脊柱骨折,临床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可明显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匡家寿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神经内镜下垂体瘤治疗的研究

    目的研究神经内镜下垂体瘤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影响。方法选取60例我院2012年7月~2014年12月收治的垂体瘤患者,所有患者按随机抽样法分为每组30例。使用显微镜进行切除的为对照组,采用神经内镜进行切除的为观察组,两组均经鼻孔蝶窦入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情况及康复情况,记录其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同时对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术后随访。结果通过对所记录数据进行详细整理,可以看出观察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并且其术中出血量也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中相关激素水平恢复正常者22例,激素水平改善6例,对照组分别为12、3例,两组比较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两组在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更低(P<0.05)。结论神经内镜下垂体瘤治疗较以往显微镜下治疗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以及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并且患者术后恢复较好,临床使用价值高。

    作者:卢伟坤;方凯;梁亚明;何亚文;陈文焰;曾凡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表阿霉素及顺铂联合治疗子宫肉瘤的疗效及毒副反应分析

    目的:分析子宫肉瘤采取表阿霉素及顺铂联合(PE方案)治疗的疗效与毒副反应。方法将子宫肉瘤患者51例根据患者自愿原则分为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21例),对照组单纯采取表阿霉素化疗,而观察组采取表阿霉素联合顺铂化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与毒副反应情况,并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66.67%,对照组则为42.86%,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Ⅳ度白细胞下降、Ⅳ度血小板下降、心功能异常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随访3年时,观察组复发率与死亡率稍低于对照组,但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子宫肉瘤患者采取表阿霉素联合顺铂化疗可以取得比较良好的效果,但毒副作用较重,尤其是对心功能损伤明显,临床治疗时除了要重视疗效还应加强毒副反应预防与控制。

    作者:李雪;付武昌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头颅MR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脑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4月收治的96例新生儿,其中有典型性高胆红素脑病患儿48例为试验组,无典型性高胆红素脑病新生儿48例为对照组,所有的患儿均接受头颅MR的检查,观察两组患者头颅MR的变化与疾病表现之间的关系。结果试验组患者出现对称性苍白球T1W1高信号的异常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新生儿,并且试验组患儿在患病前、中、后期的信号变化也有显著差异。高胆红素头颅MR的特异性病变为对称性苍白球T1W1高信号。

    作者:庄凯帆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综合保守治疗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采用综合保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取综合保守治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取小切口手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优良率以及治疗4w和12月后的下腰痛评分(M-JOA)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有效率达到72%,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治疗后4w的M-JOA评分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治疗12月后,观察组的M-JOA评分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综合保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能够有效缓解患者腰椎疼痛,与小切口手术相比具有显著的远期疗效,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王斌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循证护理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选取收治的10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试验组采用循证护理。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住院时间及满意率。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6.00%,满意率为9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00%及7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住院平均时间为(14.50±5.00)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21.00±7.00)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循证护理成功应用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护理中,取得了较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周付华;杨芬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