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华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了我院2013年1~12月3916例孕9~13+w孕妇血清产前检查的资料,通过分析其游离β-HCG和和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的水平(对于孕10~13w结合超声NT值),评估患者的DS风险情况。结果3916例孕妇中,筛查DS高危150例,筛查阳性率为3.83%(150/3916);18三体综合征高危4例,筛查阳性率为0.15%(6/3916);不同年龄的高风险分组中,大于或等于35岁组DS风险率高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7~25岁年龄组DS风险率低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早期进行DS筛查有利于发现异常胎儿,为产前诊断提供重要信息,是降低出生缺陷率的有效手段。
作者:海平;余勋 刊期: 2015年第06期
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4年3月收治的ICVD患者90例,所有患者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中膜厚度(CCA-IMT)检测和常规生化检测后进行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DSA)检查,根据DSA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四组,分别为颅内动脉正常、轻、中、重度狭窄组。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内-中膜厚度(CCA-IMT)与颅内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结果中、重度组斑块分级(CPS)、CCA-IMT明显高于正常组及轻度组(P<0.05),正常组、轻度组间及中、重度组间CPS、CCA-IM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CCA-IMT增厚对中度以上颅内动脉狭窄有预测价值。
作者:黄廷富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本研究选取2006年10月~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70例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保留膀胱手术联合动脉化疗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5年内,70例浸润性膀胱癌患者有56例存活,实行挽救性膀胱全切除术10例,5年存活率为80.0%,5年膀胱保留率为82.1%。保留膀胱手术联合动脉化疗治疗浸润性膀胱癌在短期内具有良好效果,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唐乐群;尹松海;马晓虎;廖韶峰;唐昌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选取我院骨科收治手术患者2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手术时配合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5.31%,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81.2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医生护理满意度为96.09%,对照组医生护理满意度为78.1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无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对照组中3例发生护理不良事件,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骨科手术中配合风险管理,可明显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护患关系,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值得推广。
作者:韩静 刊期: 2015年第06期
选取2009年1月~2013年1月我院门诊收入的70例胫骨Pilon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三叶草型固定板治疗,观察组给予有限切开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对两组治疗后的一般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放射学复位率比对照组高15.0%,随访并发症比对照组低31.7%,组间患者在复位率、并发症发生率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有限切开锁定钢板内固定是治疗胫骨骨折的有效措施,值得进一步推广并应用。
作者:赵绍伟;张明;覃智斌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回顾性分析我院近两年来收治的12例中央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临床表现及其超声声像图像,作为观察组,对其特征进行分析,选取同时期未合并中央型前置胎盘的胎盘植入患者12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产后出血以及子宫切除情况。结果临床特点:2例有多次宫内操作史,8例有剖宫产史,2例妊娠期间都无阴道出血史;超声特点:6例有胎盘增厚,内有“胎盘漩涡”,5例子宫肌层变薄,彩超显示“胎盘漩涡”内有丰富动静脉血流信号,合并有中央型前置胎盘的胎盘植入患者其产后出血及围产期全子宫切除率均明显高于无合并中央型前置胎盘的胎盘植入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临床及超声特点可以准确诊断中央性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对于中央性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的患者需要在术中做好充分的备血以及围产期行全子宫切除术等术前准备。
作者:莫海云;王刚;陈深钢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高负压胸闭式引流治疗慢性脓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60例慢性脓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列表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压力下胸腔闭式引流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高负压胸腔闭式引流进行治疗。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的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引流量及术后住院时间等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负压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慢性脓胸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汪鹏 刊期: 2015年第06期
随机抽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22例老年银屑病患者进行观察,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成两组,观察组采用黄芪注射液联合阿维A治疗,对照组单独采用阿维A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总体治疗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与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08%与81.97%,P<0.01;观察组无显著不良反应,总体治疗安全性高且治疗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临床采用联合用药(黄芪注射液+阿维A)治疗方式治疗老年银屑病,有效性及安全性均较高,临床使用价值广泛,可做进一步推广。
作者:黄志雄 刊期: 2015年第06期
选取2013年7月~2014年7月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100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两组均接受对症治疗与常规护理宣教,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开展系统性健康教育指导,观察两组宣教前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及护理满意度,并对研究结果相关数据作统计学处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生活质量改善更优,组间差异显著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0%(P<0.05)。在呼吸内科日常护理过程中应通过多途径全面而广泛开展健康教育,以提高患者依从性,使其保持健康态度以及良好的健康行为,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刘兰琴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采用综合保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取综合保守治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取小切口手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优良率以及治疗4w和12月后的下腰痛评分(M-JOA)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有效率达到72%,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治疗后4w的M-JOA评分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治疗12月后,观察组的M-JOA评分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综合保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能够有效缓解患者腰椎疼痛,与小切口手术相比具有显著的远期疗效,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王斌 刊期: 2015年第06期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1月我中心收治过期流产患者70例,按就诊时间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乙烯雌酚,再行清宫术治疗;观察组患者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流产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清宫次数、清宫术所用时间及出血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能有效的提高过期流产患者的流产效果,且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作者:庞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分析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治疗痰浊阻肺型喘证的效果。方法将2012年10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痰浊阻肺型喘证73例分为2组,试验组37例给予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治疗,对照组36例给予复方甲氧那明胶囊治疗。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94.59%)明显高于对照组(66.6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IC(1.66±0.35)L、FEV1(62.13±9.26)%及FVC(2.22±0.50)L变化较为明显,与对照组治疗后IC(1.30±0.36)L、FEV1(55.53±9.14)%及FVC(1.93±0.48)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治疗痰浊阻肺型喘证,临床疗效显著,IC、FEV1及FVC改善明显。
作者:杨劲松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对比阴式子宫切除术(TVH)与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LAVH)切除非脱垂大型子宫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9~2013年在我院接受非脱垂大型子宫切除术的200例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所接受手术方式不同分成阴式子宫切除组(TVH组)与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组(LAVH组),各100例,对两组患者手术情况以及术后恢复情况作出评价及相关比较。结果两组手术均非常成功,但从两组术后恢复情况比较来看,两组间存在差异,其中TVH组患者整体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比LAVH组低(P<0.01);但对于手术后两组并发症情况以及手术中出血量的比较,两组相接近,比较基本无差异(P>0.05)。结论对于非脱垂大型子宫切除采用阴式子宫切除术与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两种手术方式均疗效确切,但从手术后恢复情况来看阴式子宫切除术效果更明显,临床选择治疗方式时要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合理选择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吴春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分析足月新生儿不同严重程度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特征,并对预后进行评估。方法回顾性分析138例发生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足月新生儿患儿入院时及随访2年的临床资料。根据缺氧缺血性脑病严重程度将患儿分为轻度组44例、中度组49例及重度组45例。对比分析各组临床资料,探讨不同严重程度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并对各组预后情况进行总结。结果三组临床症状分布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且均以肌张力降低发生率高。同时随访2年结果显示,重度组死亡率高(P<0.05),轻度组与重度组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重度组发育商(DQ)低,且DQ评分与患儿病情程度存在显著的负向直线相关性(P<0.05)。结论足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均以肌张力降低为主要临床表现,而随着缺氧缺血性脑病严重程度的增加,其预后越差。
作者:蔡燕鸿 刊期: 2015年第06期
选取2011年7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154例甲状腺瘤患者共,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76例和观察组78例,对照组实施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实施低位小切口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各项临床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美观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对于临床中甲状腺瘤患者实施低位小切口切除术治疗,患者创伤小,恢复快,美观效果好,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秦宏兴;刘庆文;吴爱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选取2010年2月~2014年2月于我院接受宫颈锥切术(包括宫颈环形电切除术及冷刀锥切术)治疗的258例CIN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9例。对照组行冷刀锥切术,观察组行宫颈环形电切除术。观察CIN患者手术前后术后转阴率,比较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经宫颈锥切术治疗后,对照组CINⅠ、CINⅡ、CINⅢ术后转阴率分别为50.0%、50.0%及58.3%,观察组分别为54.2%、57.8%及68.4%。两组术后转阴率比较基本无差异(P>0.05);比较两种术式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创面愈合时间分别为8.3±2.2min、13.0±2.9ml、33.8±5.9d,对照组分别为22.2±5.8min、32.2±5.5ml、45.2±6.2d,两者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术后阴性转化率较高。其中,宫颈环形电切除术临床治疗效果更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江婷婷 刊期: 2015年第06期
选择2012年4月~2014年4月于我院普外科接受治疗的48例胆结石伴胆囊炎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胆囊切除术予以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应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予以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经过相应的手术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方面都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也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胆结石伴胆囊炎患者应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能够获得令人满意的临床效果,并且具有切口小、出血少、恢复快以及不良反应少等特点,值得加以推广应用。
作者:陈文珏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探讨优质护理对肛瘘患者术后疼痛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抽取68例肛瘘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试验组在除肛瘘常规护理外,采取优质护理,护士对患者进行责任制整体护理,对患者实施环境干预、心理干预等一系列护理服务。术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疼痛评分及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评分,分别于术后10h、术后第1~4d连续评分5次。评估两组患者的疼痛感,比较两组术后疼痛程度,制作调查问卷,在患者出院前对其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术后10h后两组疼痛程度差别不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48、72、96h,试验组疼痛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88.0%)明显高于对照组(5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3.1266,P=0.0018)。对肛瘘患者实施优质护理能明显减轻术后疼痛,降低恢复时间,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兰云 刊期: 2015年第06期
选取2011年3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血管瘤患儿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1例。两组患儿均采用泡沫硬化剂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全程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全程护理干预应用于泡沫硬化剂治疗小儿血管瘤临床疗效显著,护理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丽芬;徐益鸣 刊期: 2015年第06期
选取2012年9月~2013年7月来我中心进行产检的产妇201例,随机分为2组,其中观察组103例,采用运动、饮食控制、健康教育等综合保健措施进行孕期保健;对照组98例,仅进行常规保健。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孕期并发症发生率、顺产例数以及新生儿出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其孕期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顺产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出生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妇在孕期应用综合保健措施的临床效果好,能有效降低孕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顺产比例,改善新生儿出生情况,值得在临床上予以推广。
作者:郑红萍 刊期: 201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