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宫颈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疗效观察

江婷婷

关键词:宫颈锥切术, 宫颈上皮内瘤变, 疗效
摘要:选取2010年2月~2014年2月于我院接受宫颈锥切术(包括宫颈环形电切除术及冷刀锥切术)治疗的258例CIN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9例。对照组行冷刀锥切术,观察组行宫颈环形电切除术。观察CIN患者手术前后术后转阴率,比较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经宫颈锥切术治疗后,对照组CINⅠ、CINⅡ、CINⅢ术后转阴率分别为50.0%、50.0%及58.3%,观察组分别为54.2%、57.8%及68.4%。两组术后转阴率比较基本无差异(P>0.05);比较两种术式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创面愈合时间分别为8.3±2.2min、13.0±2.9ml、33.8±5.9d,对照组分别为22.2±5.8min、32.2±5.5ml、45.2±6.2d,两者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术后阴性转化率较高。其中,宫颈环形电切除术临床治疗效果更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综合保守治疗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采用综合保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取综合保守治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取小切口手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优良率以及治疗4w和12月后的下腰痛评分(M-JOA)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有效率达到72%,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治疗后4w的M-JOA评分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治疗12月后,观察组的M-JOA评分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综合保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能够有效缓解患者腰椎疼痛,与小切口手术相比具有显著的远期疗效,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王斌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肿瘤切除联合术中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胃肠道肿瘤的效果及安全性观察

    目的:探究肿瘤切除联合术中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胃肠道肿瘤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择取清远市人民医院74例胃肠道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平行对照法将其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推行肿瘤切除联合单纯静脉化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前提下辅以腹腔热灌注化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81.08% vs 62.16%)(P<0.05),但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变化(P>0.05)。结论肿瘤切除联合术中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胃肠道肿瘤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指数高,值得临床积极借鉴。

    作者:黄朝机;梁忠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胰腺损伤患者手术治疗的外科护理探讨

    探讨胰腺损伤患者手术治疗的外科护理效果。选取收治的62例胰腺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双数字法将其随机分成常规护理组(B组)及综合外科护理组(A组)两组,每组各31例。比对两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情况,记录其并发症发生率。结果A组PF、GH及VT等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B组,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两组在BP评分对比上无明显差异(P>0.05);A组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5.81%,明显低于B组的54.8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胰腺损伤患者术后行综合外科护理干预,可提高其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段春芳;谢凭;张艳红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异丙酚复合芬太尼在靶控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的疗效比较

    目的:探析手术患者进行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的临床效果比较。方法入选我院2013年8月~2014年8月手术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予以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靶控静脉麻醉,对照组予以芬太尼、异丙酚复合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比较2组的麻醉效果;比较2组拔管后1h、拔管后3h的OAAS评分、VAS评分;比较两组术后恢复呼吸时间、恢复定向力时间、拔管时间。结果观察组、对照组的麻醉有效率分别为92.5%、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拔管后1h、拔管后3h的OAAS评分、VA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恢复呼吸时间、恢复定向力时间、拔管时间等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靶控麻醉效果确切,可作为外科手术的首选麻醉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奕君;莫桂熙;蔡伟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无创呼吸机治疗重度COPD合并II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治疗重度COPD合并II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0例COPD合并II型呼吸衰竭患者分为观察组(48例)与对照组(42例),两组患者均进行支气管扩张剂、祛痰剂、糖皮质激素及抗生素对症治疗,对照组入院后采用持续低流量氧气(2~5L/min)吸入,观察组采用无创BiPAP Vision 无创呼吸机通气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24h后的PaO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血CO2分压(PaCO2)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01;观察组治疗2w后用力肺活量(FVC)、第1s用力呼气容积(FEV1)及6min步行距离(6MWD)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2w后,P<0.001。结论无创呼吸机治疗重度COPD合并II型呼吸衰竭可迅速纠正PaO2、PaCO2分压,改善肺功能状况。

    作者:钟景良;林锦锋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脑微出血的诊断与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脑微出血是以亚临床的终末期微小血管病变为特征导致的含铁血黄素沉积的一种疾病。由磁共振T2加权梯度回波序列和磁敏感序列检出,表现为直径<10mm的圆形信号丢失,周围无水肿发现。研究表明脑微出血与高血压、缺血性脑血管病变等有密切关系。本研究探讨脑微出血的危险因素和其诊断意义。

    作者:樊云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全程护理干预应用于泡沫硬化剂治疗小儿血管瘤的临床观察

    选取2011年3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血管瘤患儿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1例。两组患儿均采用泡沫硬化剂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全程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全程护理干预应用于泡沫硬化剂治疗小儿血管瘤临床疗效显著,护理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丽芬;徐益鸣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强迫症患者认知状况调查及康复治疗效果分析

    选取137例强迫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A组,n=70)和康复治疗组(B组,n=67)两组,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病历资料,记录其康复治疗前后认知状况及Y-BOCS评估结果差异。结果(1)治疗前,两组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认知不足问题,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认知状况均较治疗前改善,其中B组改善情况优于A组(P<0.05);(2)康复治疗后/B组Y-BOCS评分明显低于A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强迫症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认知障碍问题,对其予以心理康复联合药物治疗方案,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吴佩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手术治疗结直肠癌致急性肠梗阻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11年6月期间收治的结直肠癌致急性肠梗阻74例患者。所有患者均在充分术前准备后行手术治疗。手术方案包括“病变结肠一期切除吻合术”;“一期肿瘤切除术”+“二期肠端端吻合术”等。术中注意切除肠管前严格按无菌原则行肠道灌洗;术中保持手术野清晰等。术后常规留置腹腔引流管、常规应用抗生素抗感染、定期扩肛等。观察并记录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生存率。结果74例患者中,71例经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后顺利康复出院,3例死亡;平均肛门排气时间4.0±1.7d、住院时间11.3±3.7d,术后共发生并发症13例。71例患者中,失访1例,共70例患者获得随访,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7.1%、52.9%、41.4%。手术疗法治疗结直肠癌致急性肠梗阻临床效果满意,须在充分术前准备后,根据个体化原则制定手术方案。

    作者:周迎春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实施综合干预对社区糖尿病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析社区糖尿病患者进行综合干预对其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4年3月本辖区(社区)体检居民中糖尿病患者407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204例)、对照组(203例),研究组进行饮食运动指导、用药干预、健康教育、规范随访等综合干预,对照组仅进行健康教育及常规降糖用药干预,两组均干预3个月,比较两组干预前后临床血糖指标情况;比较两组干预后的糖尿病知识掌握情况及服药依从性。结果研究组干预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临床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对照组的糖尿病知晓率分别为93.1%、75.4%,服药依从率分别为90.2%、7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糖尿病患者进行用药、饮食、运动、健康教育、规范随访等综合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及对糖尿病的了解程度,值得推广。

    作者:谭龙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全身性糖皮质激素不同给药方法治疗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观察

    85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口服组42例与静脉组43例,其中口服组口服甲泼尼龙片进行治疗,静脉组静脉滴注甲泼尼进行治疗。分别测定患者FEV1、Pa02、CAT评分,记录住院天数以及是否并发高血压或高血糖,随访3个月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FEV1、PaO2和CAT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1),治疗后两组间的疗效改善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出现一过性高血糖、高血压,静脉组患者发生率明显较高。随访3个月后发现,静脉组患者复发率明显较高,对比有差异(P<0.05);口服和静脉滴注糖皮质激素在治疗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疗效一致,且口服给药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预后情况。

    作者:陈志良;崔省珍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健康教育结合生活方式指导对高血压患者及其高危人群干预效果评估研究

    选取2012年6月~2014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17例为研究对象,通过分层抽样法将其随机分为A、B两组。B组患者给予高血压常规护理干预,A组患者在上述护理干预基础上采取健康教育结合生活方式指导干预方案,行3个月~1年的随访,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护理干预效果及满意度。结果(1)A组患者出院后饮食习惯改善者58例,坚持运动者50例,戒烟酒者59例,药物依从性良好者56例,明显优于B组患者,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2)B组患者常规护理结束后1年内住院率为89.29%,明显高于A组的57.38%,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结束后,A组患者及其家属满意率为98.36%,明显高于B组患者的76.79%,组间对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给予健康教育结合生活方式指导方案进行临床护理干预,干预效果显著,对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改善不良生活习惯、加强自我健康监管意识等方面具有积极影响,能有效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和谐医患关系,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练秀群;朱美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用于小儿慢性鼻窦炎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我院2010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小儿慢性鼻窦炎患者63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疗法,观察组33例采用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对比两组临床效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9%,对照组为70.0%,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VA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为(2.39±0.38)分,显著优于对照组的(2.39±0.38)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小儿慢性鼻窦炎疗效确切,可彻底清除腺样体,安全可靠,有推广价值。

    作者:姚秀;范佳林;欧阳燕彩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宫颈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2010年2月~2014年2月于我院接受宫颈锥切术(包括宫颈环形电切除术及冷刀锥切术)治疗的258例CIN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9例。对照组行冷刀锥切术,观察组行宫颈环形电切除术。观察CIN患者手术前后术后转阴率,比较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经宫颈锥切术治疗后,对照组CINⅠ、CINⅡ、CINⅢ术后转阴率分别为50.0%、50.0%及58.3%,观察组分别为54.2%、57.8%及68.4%。两组术后转阴率比较基本无差异(P>0.05);比较两种术式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创面愈合时间分别为8.3±2.2min、13.0±2.9ml、33.8±5.9d,对照组分别为22.2±5.8min、32.2±5.5ml、45.2±6.2d,两者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术后阴性转化率较高。其中,宫颈环形电切除术临床治疗效果更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江婷婷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曲美他嗪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以多普勒超声(Simpgon 法)测定的治疗前后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6 min步行距离(6WMT)。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LVESD、LVEDD明显缩小及LVEF、6WMT明显增加,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心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文学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原菌分布及联合应用头孢硫咪、阿奇霉素治疗的疗效观察

    回顾性分析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原菌的分布,对菌株进行鉴定,并测定药物敏感性;同时将120例CA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60)给予阿奇霉素等基础治疗,观察组(n=60)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头孢硫咪静脉滴注治疗。结果120例CAP患者痰培养中,革兰阳性菌81例(67.5%),革兰阴性菌36例(30.0%),真菌3例(2.5%);观察组在临床有效率、MRSA清除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在血常规、体温、咳嗽咳痰和肺部罗音等症状明显改善(P<0.05),且均优于对照组。CAP的病原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为其经验性选择抗菌药物提供可靠数据资料,同时阿奇霉素与头孢硫咪具有协同抗菌作用,在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中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张海燕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黄芪注射液联合阿维A治疗老年银屑病的临床效果

    随机抽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22例老年银屑病患者进行观察,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成两组,观察组采用黄芪注射液联合阿维A治疗,对照组单独采用阿维A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总体治疗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与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08%与81.97%,P<0.01;观察组无显著不良反应,总体治疗安全性高且治疗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临床采用联合用药(黄芪注射液+阿维A)治疗方式治疗老年银屑病,有效性及安全性均较高,临床使用价值广泛,可做进一步推广。

    作者:黄志雄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GP73、AFP-L3在原发性肝癌腹腔积液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GP73和AFP-L3在HCC组(85例HCC患者)腹腔积液脱落癌细胞及HCC组肝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HCC组患者和正常组(80例正常人)腹腔积液 GP73和AFP-L3含量,对比分析两者数值是否有统计学意义。结果HCC组的腹腔积液脱落癌细胞GP73和AFP-L3阳性表达率分别是91.7%(78/85)、81.2%(69/85),HCC组的肝组织GP73和AFP-L3阳性表达率分别是94.1%(80/85)、84.7%(72/85),二者之间的GP73和AFP-L3阳性表达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HCC组腹腔积液 GP73和AFP-L3含量分别为(294.4±105.8)pg/ml,(637.6±121.3) pg/ml,正常组腹腔积液GP73和AFP-L3含量分别为(20.1±24.5)pg/ml,(1.3±0.5) pg/ml,差异有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GP73和AFP-L3在HCC腹腔积液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腹腔积液中GP73和AFP-L3联合检测对HCC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邓菲丹;郑定容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普贝生与米索前列醇在足月妊娠引产中的疗效观察

    将2013年3月~2014年4月的52例足月妊娠引产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和B组,两组均为26例,A组采取普贝生引产,B组采取米索前列醇引产,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A组的用药到临床时间、用药到宫口开全时间及总产程均少于B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P<0.05);A组的引产总有效率明显优于B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P<0.05)。对于足月妊娠引产使用普贝生更为方便、安全有效、成功率高且不良反应较少,临床实践意义重大。

    作者:刘伟莲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神经内镜下垂体瘤治疗的研究

    目的研究神经内镜下垂体瘤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影响。方法选取60例我院2012年7月~2014年12月收治的垂体瘤患者,所有患者按随机抽样法分为每组30例。使用显微镜进行切除的为对照组,采用神经内镜进行切除的为观察组,两组均经鼻孔蝶窦入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情况及康复情况,记录其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同时对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术后随访。结果通过对所记录数据进行详细整理,可以看出观察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并且其术中出血量也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中相关激素水平恢复正常者22例,激素水平改善6例,对照组分别为12、3例,两组比较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两组在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更低(P<0.05)。结论神经内镜下垂体瘤治疗较以往显微镜下治疗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以及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并且患者术后恢复较好,临床使用价值高。

    作者:卢伟坤;方凯;梁亚明;何亚文;陈文焰;曾凡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