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普贝生与米索前列醇在足月妊娠引产中的疗效观察

刘伟莲

关键词:普贝生, 米索前列醇, 足月妊娠
摘要:将2013年3月~2014年4月的52例足月妊娠引产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和B组,两组均为26例,A组采取普贝生引产,B组采取米索前列醇引产,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A组的用药到临床时间、用药到宫口开全时间及总产程均少于B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P<0.05);A组的引产总有效率明显优于B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P<0.05)。对于足月妊娠引产使用普贝生更为方便、安全有效、成功率高且不良反应较少,临床实践意义重大。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显微镜下鼓膜置管术与鼓膜穿刺抽吸冲洗法治疗小儿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比较

    97例SOM患儿随机分为两组,45例(76耳)采用显微镜下鼓膜置管术治疗(鼓膜置管组),52例(82耳)采用鼓膜穿刺抽吸冲洗法治疗(鼓膜穿刺组),分析两组临床疗效。结果鼓膜穿刺组治疗总有效率与置管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95.1%vs92.1%,P>0.05);术后随访6个月,鼓膜穿刺组术后耳漏、鼓膜愈合延迟发生率及复发率均明显低于置管组(P<0.05)。结论显微镜下鼓膜穿刺抽吸冲洗法治疗小儿SOM与置管术疗效相当,但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降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国谦;管志伟;黎润球;叶贝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枸地氯雷他定联合雷公藤多甙片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疗效

    目的:探讨枸地氯雷他定联合雷公藤多甙片对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60例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枸地氯雷他定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枸地氯雷他定和雷公藤多甙片联合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复发率及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和睡眠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别不明显(P>0.05);研究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生活质量得分和睡眠质量得分无明显差别(P>0.05);研究组治疗后生活质量得分及睡眠质量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枸地氯雷他定联合雷公藤多甙片对慢性特发性荨麻疹进行治疗不但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和降低复发,且还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睡眠,且不良反应少,是安全而理想的治疗方式。

    作者:郑伟军;陈晓阳;杨鲁英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尤瑞克林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疗效分析

    98例急性脑梗塞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抗血小板聚集、营养脑神经细胞、稳定生命体征、降低颅内压等急性脑梗塞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急性脑梗塞常规治疗+静脉滴注尤瑞克林。比较两组治疗后第14d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和不良反应。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第14d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尤瑞克林可以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安全有效。

    作者:李哲;谭琦;胡宗继;唐劭年;黄灿;刘琳;刘立雄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普贝生与米索前列醇在足月妊娠引产中的疗效观察

    将2013年3月~2014年4月的52例足月妊娠引产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和B组,两组均为26例,A组采取普贝生引产,B组采取米索前列醇引产,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A组的用药到临床时间、用药到宫口开全时间及总产程均少于B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P<0.05);A组的引产总有效率明显优于B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P<0.05)。对于足月妊娠引产使用普贝生更为方便、安全有效、成功率高且不良反应较少,临床实践意义重大。

    作者:刘伟莲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磁共振成像对剖宫产瘢痕妊娠的诊断价值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9月~2014年3月经临床证实的30例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资料,总结分析患者磁共振成像。结果30例患者孕囊均可清楚显示,孕囊所处位置为子宫前下壁峡部剖宫产瘢痕处,其中有8例患者孕囊全部植入肌层,其子宫前下壁菲薄且前凸,为C字或者3字型;剩余22例患者孕囊浸润子宫肌层的同时又向宫腔内生长,经观察发现子宫下壁变薄。30例患者中有10例患者孕囊形态不规则,20例孕囊呈卵圆形或者圆形;12例患者包膜不完整,剩余18例患者包膜完整。患者手术瘢痕主要表现为子宫肌层呈连续性中断,且局部变薄或者向内凹陷,其磁共振成像主要表现为长T1和短T2异常信号,形态为条状。30例患者中有13例于超声监测下实施宫腔镜孕囊切除手术,10例经阴道联合实施子宫瘢痕妊娠物切除术和子宫修补术,4例经开腹实施妊娠物切除术,剩余3例实施子宫切除术。通过本次研究结果研究分析可知,应用磁共振成像诊断剖宫产瘢痕妊娠,可很好地将剖宫产瘢痕妊娠情况显示出来,便于治疗方案的明确,所具价值十分重要。

    作者:尹成俊;鲁国卫;章宏;程平章;胡丽春;田荣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老年患者一次性电极贴更换时间的临床观察

    选取我院收治的需行心电监护的老年患者200例,随机分为A、B、、C、D四组,每组各50例。 A组一次性电极贴24h进行更换,B组48h进行更换,C组72h进行更换,D组72h进行更换。比较四组患者皮肤反应及心电监护效果。结果心电监护一次性电极贴应在使用1~2d更换,可有效减少患者不适及皮肤反应,并保证心电监护的效果。

    作者:刘立萍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滤过治疗高脂血症性胰腺炎50例疗效评估

    目的:研究探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滤过治疗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高脂血症性胰腺炎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血液灌流联合血液滤过治疗,并将其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收治的高脂血症性胰腺炎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的集束化治疗。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主要生化指标、住院时间、预后改善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甘油三酯、血清总胆固醇、血肌酐等主要生化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各项指标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的改善效果更为显著,两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的比较以及治疗后的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死亡率以及ApacheⅡ评分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显著优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血液灌流联合血液滤过治疗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显著,不仅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各项生化检验指标,而且能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死亡率,预后改善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叶应春;刘正刚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全切术应用临床护理干预的价值研究

    收治的262例患者采用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全切术治疗,按照护理方式将患者分组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术前、术中、术后等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SAS评分和SDS评分较护理前均明显下降(P<0.05),干预组下降更为显著(P<0.05)。临床采用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全切术治疗,对患者实施临床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减少患者的创伤和痛苦和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作者:沈转兴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护理干预在剖宫产新生儿窒息抢救中的效果分析

    探讨和分析护理干预在新生儿窒息抢救中的效果。选取收治的新剖宫产生儿窒息中抢救患儿20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4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复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施行护理干预。对两组新生儿窒息抢救效果、住院情况及护理满意度进行观察。观察组有效率高达98.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为17.4±1.6d、1.8±0.5万元,显著性低于对照组的30.5±1.9d、2.8±1.0万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8.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复苏中给予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新生儿成活率,降低住院时间及花费,并能增加护理满意度。

    作者:杨芬;彭英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不同术式全子宫切除术后护理疗效研究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全子宫切除术、阴式全子宫切除术与开腹全子宫切除术术后的护理恢复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9月~2013年8月间于我院住院需行子宫全切除术患者96例,其中行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全子宫切除术为A组,行阴式全子宫切除术为B组,行开腹全子宫切除术患者为C组,比较三组术后的各临床指标。结果所有入选患者均成功手术,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及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护理效果无明显差异,(P>0.05),而A、B组术后拔除尿管、肛门排气、术后进食及下床活动时间均明显早于C组(P<0.05),A、B组患者手术后止痛药的使用率、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则明显低于C组,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种术式均达到疾病治疗目的,但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全子宫切除手术及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的创伤小、痛苦轻、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护理更方便有效,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郑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保留膀胱手术联合动脉化疗治疗浸润性膀胱癌回顾性分析

    本研究选取2006年10月~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70例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保留膀胱手术联合动脉化疗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5年内,70例浸润性膀胱癌患者有56例存活,实行挽救性膀胱全切除术10例,5年存活率为80.0%,5年膀胱保留率为82.1%。保留膀胱手术联合动脉化疗治疗浸润性膀胱癌在短期内具有良好效果,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唐乐群;尹松海;马晓虎;廖韶峰;唐昌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健康教育结合生活方式指导对高血压患者及其高危人群干预效果评估研究

    选取2012年6月~2014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17例为研究对象,通过分层抽样法将其随机分为A、B两组。B组患者给予高血压常规护理干预,A组患者在上述护理干预基础上采取健康教育结合生活方式指导干预方案,行3个月~1年的随访,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护理干预效果及满意度。结果(1)A组患者出院后饮食习惯改善者58例,坚持运动者50例,戒烟酒者59例,药物依从性良好者56例,明显优于B组患者,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2)B组患者常规护理结束后1年内住院率为89.29%,明显高于A组的57.38%,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结束后,A组患者及其家属满意率为98.36%,明显高于B组患者的76.79%,组间对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给予健康教育结合生活方式指导方案进行临床护理干预,干预效果显著,对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改善不良生活习惯、加强自我健康监管意识等方面具有积极影响,能有效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和谐医患关系,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练秀群;朱美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全麻复合腰硬联合麻醉在髋关节置换术的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全麻复合腰硬联合麻醉在髋关节置换术的应用。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3年9月于我院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120例患者,随机等分为A、B、C三组。 A组给予采用全身麻醉,B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C组采取全麻复合腰硬联合麻醉。对三组患者麻醉期间的生命体征、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C组出现低血压、高血压人数明显少于A组、B组,经统计学分析,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C组麻醉效果优良比例明显高于A、B组,经统计学分析,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B组,经统计学分析,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全麻复合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与髋关节置换术中,有利于控制患者生命体征,提高麻醉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上推广。

    作者:张斯来;陈定启;梁雪玲;陈洋;陈思佳;冯泉;周艳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三种结核蛋白抗体联合检测在老年早期结核病诊断中的价值研究

    选取2012年3月~2014年6月我中心确诊治疗的老年早期结核病患者64例作为结核组,同期选取中心体检健康人员20例作为健康组,所有受试者应用蛋白芯片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LAM、16KDa和38Kda抗体,统计分析所有受试者三种结核蛋白抗体表达情况,并分析三种结核蛋白抗体及其联合检测对老年早期结核病的诊断价值。结核组患者 LAM、16KDa和38KDa抗体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方面,三种抗体联合检测>单独LAM >单独38KDa 检测>单独16KDa 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核分枝杆菌LAM、16KDa和38KDa抗体均可作为诊断老年早期结核病的重要参考指标,且三种抗体联合检测诊断具有更高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值得临床作进一步推广。

    作者:刘建纯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锁定加压钢板外置和内置辅助治疗软组织感染性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对比

    目的:比较锁定加压钢板外置和内置辅助治疗软组织感染性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7月~2014年2月收治的62例软组织感染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患者分为内置组和外置组,各31例,内置组采用锁定加压钢板内置联合封闭负压引流治疗,外置组采用锁定加压钢板外置联合封闭负压引流治疗。综合比较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及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HSS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及治疗前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置组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内置组(P<0.05);治疗6个月后外置组患者HSS评分显著高于内置组(P<0.05)。结论锁定加压钢板内置和外置联合封闭负压引流治疗软组织感染性胫骨平台骨折均能有效改善患者关节功能,提高HSS评分,外置手术在术后恢复方面优于内置手术,且HSS评分改善也较内置手术突出。

    作者:黄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曲美他嗪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以多普勒超声(Simpgon 法)测定的治疗前后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6 min步行距离(6WMT)。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LVESD、LVEDD明显缩小及LVEF、6WMT明显增加,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心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文学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无创呼吸机治疗重度COPD合并II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治疗重度COPD合并II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0例COPD合并II型呼吸衰竭患者分为观察组(48例)与对照组(42例),两组患者均进行支气管扩张剂、祛痰剂、糖皮质激素及抗生素对症治疗,对照组入院后采用持续低流量氧气(2~5L/min)吸入,观察组采用无创BiPAP Vision 无创呼吸机通气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24h后的PaO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血CO2分压(PaCO2)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01;观察组治疗2w后用力肺活量(FVC)、第1s用力呼气容积(FEV1)及6min步行距离(6MWD)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2w后,P<0.001。结论无创呼吸机治疗重度COPD合并II型呼吸衰竭可迅速纠正PaO2、PaCO2分压,改善肺功能状况。

    作者:钟景良;林锦锋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血液透析患者的健康教育临床路径护理效果分析

    选取2012年2月~2013年1月收治的肾衰竭需要进行血液透析的62例患者,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28例,观察组采用健康教育临床路径的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健康教育方法。观察组显效22例,有效11例,无效1例;对照组显效13例,有效8例,无效7例。对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采用健康教育的临床路径进行护理,能够使患者得到更高水平的护理,提高生活的质量。

    作者:刘建红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早期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失语患者言语功能恢复的影响

    选择在我院就诊的出现失语症状的脑梗死疾病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采用早期康复训练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采用常规脑梗死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言语功能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临床护理服务计划实施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对脑梗死失语治疗期间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应用早期康复训练模式对出现失语症状的脑梗死疾病患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叶燕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便携式呼吸机在院前急救中的效果分析

    随机将100例院前急救中需进行心肺复苏治疗的患者分为两组,每组50例。以接受常规人工气囊进行辅助呼吸者为常规组,以接受便携式呼吸机治疗者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抢救成功率及在抢救成功患者中的生命体征差异情况。结果:常规组院前心肺复苏成功率为12.00%,而观察组院前心肺复苏成功率为28.00%,观察组心肺复苏成功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同时抢救成功的患者中,观察组心率(HR)、呼吸频率(R)、血氧饱和度(SPO2)、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便携式呼吸机有效地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并可改善抢救成功患者的生命体征情况。

    作者:柯道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