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表阿霉素及顺铂联合治疗子宫肉瘤的疗效及毒副反应分析

李雪;付武昌

关键词:子宫肉瘤, 表阿霉素, 顺铂, 毒副反应
摘要:目的:分析子宫肉瘤采取表阿霉素及顺铂联合(PE方案)治疗的疗效与毒副反应。方法将子宫肉瘤患者51例根据患者自愿原则分为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21例),对照组单纯采取表阿霉素化疗,而观察组采取表阿霉素联合顺铂化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与毒副反应情况,并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66.67%,对照组则为42.86%,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Ⅳ度白细胞下降、Ⅳ度血小板下降、心功能异常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随访3年时,观察组复发率与死亡率稍低于对照组,但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子宫肉瘤患者采取表阿霉素联合顺铂化疗可以取得比较良好的效果,但毒副作用较重,尤其是对心功能损伤明显,临床治疗时除了要重视疗效还应加强毒副反应预防与控制。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高甘油三酯血症在急性胰腺炎病情与预后评价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高甘油三酯血症在急性胰腺炎病情与预后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8年9月~2013年6月期间我院确诊治疗的急性胰腺炎(AP)患者145例,根据病因将患者分为高血脂性(A组)50例、胆源性(B组)60例、酒精性(C组)35例,对比分析三组患者相关因子水平和预后情况。结果高血脂性患者血清中甘油三酯、葡萄糖水平、RANSON积分以及6个月内并发症发生几率均明显高于胆源性和酒精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甘油三酯血症与AP存在密切联系,易加重AP患者的病情,增加并发症的发生,临床应及时进行相关治疗以保障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苏雪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支气管哮喘上下气道炎症临床治疗

    探讨支气管哮喘上下气道炎症临床治疗情况。选择接受治疗的410例支气管哮喘上下气道炎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05例,对照组采用激素、支气管舒张剂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喘可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两组治疗后嗜酸性粒细胞和主要碱性蛋白含量、疗效总有效率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气管哮喘上下气道炎症与气道高反应性之间存在相关性,气道高反应性是导致上下气道产生炎症的主要因素,也是支气管哮喘临床病症之一,对诊断和治疗具有实践意义。

    作者:陈文强;苏贞绍;李捷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便携式呼吸机在院前急救中的效果分析

    随机将100例院前急救中需进行心肺复苏治疗的患者分为两组,每组50例。以接受常规人工气囊进行辅助呼吸者为常规组,以接受便携式呼吸机治疗者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抢救成功率及在抢救成功患者中的生命体征差异情况。结果:常规组院前心肺复苏成功率为12.00%,而观察组院前心肺复苏成功率为28.00%,观察组心肺复苏成功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同时抢救成功的患者中,观察组心率(HR)、呼吸频率(R)、血氧饱和度(SPO2)、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便携式呼吸机有效地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并可改善抢救成功患者的生命体征情况。

    作者:柯道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实施综合干预对社区糖尿病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析社区糖尿病患者进行综合干预对其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4年3月本辖区(社区)体检居民中糖尿病患者407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204例)、对照组(203例),研究组进行饮食运动指导、用药干预、健康教育、规范随访等综合干预,对照组仅进行健康教育及常规降糖用药干预,两组均干预3个月,比较两组干预前后临床血糖指标情况;比较两组干预后的糖尿病知识掌握情况及服药依从性。结果研究组干预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临床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对照组的糖尿病知晓率分别为93.1%、75.4%,服药依从率分别为90.2%、7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糖尿病患者进行用药、饮食、运动、健康教育、规范随访等综合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及对糖尿病的了解程度,值得推广。

    作者:谭龙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治疗痰浊阻肺型喘证37例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治疗痰浊阻肺型喘证的效果。方法将2012年10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痰浊阻肺型喘证73例分为2组,试验组37例给予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治疗,对照组36例给予复方甲氧那明胶囊治疗。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94.59%)明显高于对照组(66.6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IC(1.66±0.35)L、FEV1(62.13±9.26)%及FVC(2.22±0.50)L变化较为明显,与对照组治疗后IC(1.30±0.36)L、FEV1(55.53±9.14)%及FVC(1.93±0.48)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治疗痰浊阻肺型喘证,临床疗效显著,IC、FEV1及FVC改善明显。

    作者:杨劲松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早期诊断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临床价值

    收集98例Ⅱ型糖尿病合并DR患者(189眼)资料,分别进行眼底照相与FFA检查,比较二种方法在DR诊断及分期中的差异。结果FFA对DR的检出率显著高于眼底照相(69.4%vs94.9%,P<0.01)。眼底照相与FFA检查结果对DR诊断、分期的总符合率为73.5%(139眼)。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是早期诊断分期DR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尹娜;张耀明;黄华艳;徐运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Foley’s导尿管联合缩宫素用于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Foley’s导尿管联合缩宫素用于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有引产指征的单胎、头位、宫颈Bishop评分<6分、足月初产妇100例临床资料,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仅采用缩宫素促宫颈成熟引产,研究组采用Foley’s导尿管联合缩宫素促宫颈成熟引产,比较临床应用效果。结果24h后,研究组有效率(78.00%)明显高于对照组(28.00%),组间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Foley’s导尿管联合缩宫素促宫颈成熟安全有效,简单易行,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叶湘萍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滤过治疗高脂血症性胰腺炎50例疗效评估

    目的:研究探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滤过治疗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高脂血症性胰腺炎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血液灌流联合血液滤过治疗,并将其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收治的高脂血症性胰腺炎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的集束化治疗。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主要生化指标、住院时间、预后改善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甘油三酯、血清总胆固醇、血肌酐等主要生化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各项指标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的改善效果更为显著,两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的比较以及治疗后的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死亡率以及ApacheⅡ评分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显著优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血液灌流联合血液滤过治疗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显著,不仅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各项生化检验指标,而且能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死亡率,预后改善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叶应春;刘正刚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脑微出血的诊断与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脑微出血是以亚临床的终末期微小血管病变为特征导致的含铁血黄素沉积的一种疾病。由磁共振T2加权梯度回波序列和磁敏感序列检出,表现为直径<10mm的圆形信号丢失,周围无水肿发现。研究表明脑微出血与高血压、缺血性脑血管病变等有密切关系。本研究探讨脑微出血的危险因素和其诊断意义。

    作者:樊云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产科全程助产责任制对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

    研究分析实施产科全程助产责任制对于产妇和新生儿的临床意义。选择临产的180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产妇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00例。观察组给予产妇全程助产方式,对照组给予产妇传统助产方式。对比观察两组产妇产程情况、分娩方式及并发症情况。观察组产妇活跃期、总产程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阴道助产、剖宫产例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项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全程助产责任制方法能够有效提高产妇安全性,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产科质量,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杨历波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胺碘酮在急诊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复律中的临床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观察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应用胺碘酮治疗的实际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10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100例,按硬币法随机分组,50例试验组患者应用胺碘酮治疗,5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心律平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收缩压为76.21±5.29mmHg,舒张压为56.21±3.56mmHg,心率为135.21±10.21次/min,疾病治疗有效率为88.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急诊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效果满意,值得各级医院进一步应用、推广。

    作者:张士晓;李俊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乳腺低级别腺鳞癌的病理学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分析

    选取2011年4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乳腺低级别腺鳞癌患者5例,对其进行光镜形态学观察和免疫组化染色分析。5例乳腺低级别腺鳞癌均位于乳腺实质部;由实性上皮细胞巢、小腺样结构及含有梭形细胞的间质组成。免疫表型多表现为CK5/6(+)、CK(Pan)(+)、Calponin(+)、SMA(+)、P63(+)、EGFR(+)、ER(-)、PR(-)、HER2(-)。结论乳腺低级别腺鳞癌是一种低度恶性的化生性癌,预后较好,其诊断主要依赖于病理组织学形检查结合免疫组化结果,同时需与乳腺原发性鳞癌、髓样癌、纤维肉瘤等相鉴别。

    作者:孙百臣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综合性社区干预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康复的影响

    2011年1月~2013年11月选择出院后入社区的稳定期COPD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55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与健康教育,干预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综合性干预措施,并随访观察12个月内的不良心理、遵医行为及再次入院率。结果干预后,干预组的不良心理发生率9.1%、吸烟率7.3%及再次入院率5.5%,显著低于对照组(46.6%、56.7%、37.5%)(均P<0.05);干预后干预组临床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FEV1/FVC值、FEV1(L)值及FEV1(%)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社区综合性干预可显著改善稳定期(COPD)患者的心理情绪、提高遵医行为及降低再次入院率,是稳定期COPD患者康复与保健的有效干预措施。

    作者:董友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螺旋CT诊断急性胰腺炎的价值评估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5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螺旋CT检查诊断结果。CT结果诊断为急性胰腺炎49例,准确率为98%;A级4例,占81.63%,B级21例,占42.86%,C级15例,占30.61%,D级6例,占12.24%,E级3例,占6.12%;急性水肿型胰腺炎42例,占85.71%,急性坏死型胰腺炎7例,占14.29%。多层螺旋CT诊断急性胰腺炎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及准确性,可反映出急性胰腺炎的发病原因、病理改变及并发症,图像清晰直观,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王凯;冯冲冲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手术效果对比研究

    选取我院收治的行胆囊切除术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小切口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手术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术后止痛药使用率、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长、并发症等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止痛药使用率、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长等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切口长度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具有手术操作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小、患者的痛苦小、恢复时间快、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朱兆星;朱彩容;曹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改良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造孔联合置管术和丝裂霉素C治疗慢性泪囊炎的应用研究

    将2013年7月~2014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50例(150眼)慢性泪囊炎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将患者分为A、B、C三组,每组各50例。给予A组患者泪囊鼻腔造孔术进行治疗,给予B组泪囊鼻腔造孔术联合置管术进行治疗,给予C组患者泪囊鼻腔造孔术联合置管术、丝裂霉素C进行治疗。将C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分别于A、B组进行分析对比。 C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A、B两组(P<0.05),数据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应用改良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造孔联合置管术和丝裂霉素C治疗慢性泪囊炎可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唐泽桓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白内障患者采用超声乳化的疗效评价

    选择在我院就诊的白内障患者84例,根据患者住院号中尾数的奇偶性将其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两组,每组患者42例。采用常规白内障摘除术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超声乳化手术方式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视力水平恢复时间、手术操作时间、白内障疾病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白内障疾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白内障手术期间不良反应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应用超声乳化技术对患有白内障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陈楠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替吉奥和卡培他滨治疗老年晚期乳腺癌的可行性及安全性

    选取2012年3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58例老年晚期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患者分为替吉奥组和卡培他滨组,各29例,替吉奥组患者使用替吉奥胶囊治疗,卡培他滨组患者使用卡培他滨治疗,综合比较两组患者疾病控制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结果替吉奥组疾病控制率为89.66%,高于卡培他滨组的72.41%(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34%、17.24%,替吉奥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卡培他滨组(P<0.05)。替吉奥治疗老年晚期乳腺癌在疾病控制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均优于卡培他滨治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吴昱冶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胎母输血综合征2例报道

    胎母输血综合征(FMH),是指一定量的胎儿血液通过破损的胎盘绒毛间隙进入母体血液循环,引起胎儿不同程度的失血以及母亲和胎儿溶血反应的临床症候群,该病是一种少见的产科疾病,是胎儿非免疫性水肿的主要原因。其发病率为1/1000~1/3000,围生儿死亡率可达33%~50%。本文案例报告描述了2例母胎输血征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并回顾文献,为临床提供了参考价值。报道如下。

    作者:徐媛媛;魏海玲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生长抑素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疗效分析

    将我院2010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68例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垂体后叶素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而观察组则运用生长抑素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例17例显效,14例有效,2例无效,1例死亡,治疗总有效率为91.17%;对照组10例显效,15例有效,6例无效,3例死亡,治疗总有效率为73.5%,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上运用生长抑素和奥美拉唑对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进行联合治疗,不仅止血时间快、不良反应少,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生活质量。

    作者:张元福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