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优质护理服务对产科基础护理质量的影响

梁敏

关键词:产科, 基础护理, 优质护理服务, 优质护理
摘要:分析研究优质护理服务对产科基础护理质量的影响,为临床产科基础护理提供参考和依据。选择165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使用常规临床护理,试验组给予临床优质护理服务,对比观察两组护理效果。试验组产科基础护理质量评分更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产后并发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产妇焦虑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产科基础护理质量中使用优质护理服务可以较好地改善临床基础护理质量,并减少产后并发症的发生,降低产妇不良情绪,值得应用。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治疗痰浊阻肺型喘证37例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治疗痰浊阻肺型喘证的效果。方法将2012年10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痰浊阻肺型喘证73例分为2组,试验组37例给予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治疗,对照组36例给予复方甲氧那明胶囊治疗。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94.59%)明显高于对照组(66.6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IC(1.66±0.35)L、FEV1(62.13±9.26)%及FVC(2.22±0.50)L变化较为明显,与对照组治疗后IC(1.30±0.36)L、FEV1(55.53±9.14)%及FVC(1.93±0.48)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治疗痰浊阻肺型喘证,临床疗效显著,IC、FEV1及FVC改善明显。

    作者:杨劲松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足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评估

    目的:分析足月新生儿不同严重程度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特征,并对预后进行评估。方法回顾性分析138例发生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足月新生儿患儿入院时及随访2年的临床资料。根据缺氧缺血性脑病严重程度将患儿分为轻度组44例、中度组49例及重度组45例。对比分析各组临床资料,探讨不同严重程度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并对各组预后情况进行总结。结果三组临床症状分布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且均以肌张力降低发生率高。同时随访2年结果显示,重度组死亡率高(P<0.05),轻度组与重度组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重度组发育商(DQ)低,且DQ评分与患儿病情程度存在显著的负向直线相关性(P<0.05)。结论足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均以肌张力降低为主要临床表现,而随着缺氧缺血性脑病严重程度的增加,其预后越差。

    作者:蔡燕鸿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小儿哮喘治疗中沙丁胺醇联合酮替芬的临床应用效果

    随机选择2011年1月~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哮喘患儿86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实施沙丁胺醇联合酮替芬治疗,对照组实施单用沙丁胺醇治疗,针对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复发率、不良反应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5.35%、79.07%,经统计学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哮喘复发率分别为2.33%、13.95%,经统计学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治疗中,均无发生严重不良反应。沙丁胺醇联合酮替芬在小儿哮喘治疗中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以及哮喘的复发率,效果显著,可以将其广泛应用于临床。

    作者:贾淑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实施不同入路术式外科疗法的临床研究

    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90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并行手术治疗患者,根据手术入路不同分为前正中入路组、前外侧入路组和双侧入路组各30例,对三种不同入路的优缺点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三种手术入路方式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比较,双侧入路组显著性高于前外侧入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发生率前正中入路组显著高于双侧入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手术入路方式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分别为73.3%、80%、7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双侧入路疗评分为优人数明显多于前正中入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骨折类型及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可显著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双侧入路更加有利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作者:成小辉;刘伟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去氧孕烯炔雌醇片在人工流产术后预防宫腔粘连的效果观察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接诊的200例人工流产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在手术后服用抗生素及益母草冲剂,试验组在手术后当日即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去氧孕烯炔雌醇片。连续服用21d后对两组的治疗效果(包括阴道出血时间、阴道出血量、月经复潮时间、宫腔粘连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就发生宫腔粘连情况而言,试验组为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就阴道出血时间、月经复潮时间而言,试验组显著短于观察组(P<0.01),且试验组阴道不规则出血量也比对照组有显著减少(P<0.01)。去氧孕烯炔雌醇片能有效预防人工流产手术后宫腔粘连,并且能有效减少阴道出血量、大大缩短术后阴道出血及月经复潮时间。

    作者:金士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右美托咪定对七氟醚吸入诱导喉罩插入时应激反应及脑电双频指数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在七氟醚吸入诱导喉罩插入时应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Dex)治疗对应激反应及脑电双频指数的影响。方法随机将66例于七氟醚吸入诱导下行喉罩插入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3例。以在诱导前应用0.5ug/kg的Dex静脉注射者为A组,以在诱导前应用1.0ug/kg的Dex静脉注射者为B组。对比两组在Dex治疗前、喉罩插入后1、5min后的应激反应及脑电双频指数(BIS)、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血皮质醇(Cor)水平差异。结果两组间在Dex治疗前MAP、HR、BIS及Cor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但在喉镜插入1min后两组MAP及HR均较Dex治疗前明显上升,以A组上升明显(P<0.05),而MAP及HR均较Dex治疗前明显下降,以A组下降明显(P<0.05)。同时在喉镜插入5min后,各组MAP及HR均较喉镜插入1min后明显下降,且以A组下降更为明显,各组MAP及HR均较喉镜插入1min后明显上升,且以A组上升更为明显(P<0.05)。结论以1.0ug/kg的Dex静脉滴注相对于0.5ug/kg的Dex静脉滴注更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应激反应及脑电双频指数。

    作者:温锡交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系统化健康教育对呼吸内科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选取2013年7月~2014年7月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100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两组均接受对症治疗与常规护理宣教,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开展系统性健康教育指导,观察两组宣教前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及护理满意度,并对研究结果相关数据作统计学处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生活质量改善更优,组间差异显著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0%(P<0.05)。在呼吸内科日常护理过程中应通过多途径全面而广泛开展健康教育,以提高患者依从性,使其保持健康态度以及良好的健康行为,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刘兰琴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心理干预对子宫肌瘤术后感染和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子宫肌瘤术后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采用围术期干预,观察组(5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术后感染率和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异。观察组术后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全部患者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干预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干预有助于减少子宫肌瘤术后感染风险,改善心理健康状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维春;易琼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腔镜手术中患者二氧化碳潴留的护理分析

    对腔镜手术患者二氧化碳潴留的临床护理措施进行分析。选取实施腔镜手术治疗的280例患者,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术后延长复苏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两者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皮下气肿抢救成功率为90.0%,对照组为65.0%,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达95.0%,对照组仅为65.0%,两者差异显著(P<0.05)。在腔镜手术患者二氧化碳潴留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有助于对临床护理效果改善,从而提高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慧玲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生长抑素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疗效分析

    将我院2010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68例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垂体后叶素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而观察组则运用生长抑素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例17例显效,14例有效,2例无效,1例死亡,治疗总有效率为91.17%;对照组10例显效,15例有效,6例无效,3例死亡,治疗总有效率为73.5%,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上运用生长抑素和奥美拉唑对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进行联合治疗,不仅止血时间快、不良反应少,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生活质量。

    作者:张元福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同型半胱氨酸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相关性临床研究

    随机选取2012年7月~2014年7月在本院诊断和治疗的4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并选取同一时期4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对这两组人员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进行检测,并分析两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差异。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同性半胱氨酸分别为(6.24±1.08)umol/L、(11.27±1.43)umol/L,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明显高于健康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型半胱氨酸和急性冠脉综合征之间有密切的关系,同型半胱氨酸是诱发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独立危险因子。

    作者:陈志成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应用不同手术方法的效果对比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78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9例,研究组采用锁定钢板治疗,对照组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综合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卧床时间、髋关节Harris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卧床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髋关节Harris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确切,可获得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相同的治疗效果,风险较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黄远源;黄仕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小切口和常规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伴胆囊炎患者的疗效分析

    选择2012年4月~2014年4月于我院普外科接受治疗的48例胆结石伴胆囊炎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胆囊切除术予以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应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予以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经过相应的手术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方面都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也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胆结石伴胆囊炎患者应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能够获得令人满意的临床效果,并且具有切口小、出血少、恢复快以及不良反应少等特点,值得加以推广应用。

    作者:陈文珏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Colles骨折72例临床治疗研究

    选择2012年6月~2014年6月接收的Colles骨折患者72例。患者接受手法复位治疗,并进行功能锻炼。结果72例患者中治疗结果优等58例,良等11例,一般3例。手法复位结合功能锻炼治疗Colles骨折的疗效较为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运厚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C-反应蛋白、血清前白蛋白、血清降钙素原联合在儿童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意义

    将我院60例感染性疾病儿童根据感染类型分为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组,均为30例,另选30例健康体检儿童为健康组,免疫比浊法检测CRP水平、比色法检测PA水平、免疫发光法检测PCT水平,比较三组CRP、PA、PCT水平差异及CRP、PA、PCT阳性检出率。结果细菌感染组CRP、PCT水平分别为90.61±20.30mg/L、3.06±0.55ng/L显著高于病毒感染组及健康组,PA水平为110.58±20.31mg/L,显著低于另外两组(P<0.05),病毒感染组CRP低于细菌感染组,PA值高于细菌感染组(P<0.05);细菌感染组CRP、PA、PCT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3.33%、90.00%、80.00%,病毒感染组分别为23.33%、3.33%、13.33%,健康组分别为23.33%、3.33%、6.67%。细菌感染组CRP、PA、PCT阳性诊断率显著高于病毒感染组及病毒感染组(P<0.05)。 CRP、PA、PCT联合诊断儿童感染性疾病效果显著,对抗菌治疗有指导价值,可为疗效判定、病情评估提供可靠依据,且联合检测可提高阳性检出率,有助于实现儿童感染性疾病的早期发现与治疗。

    作者:黄玉荣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手术治疗结直肠癌致急性肠梗阻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11年6月期间收治的结直肠癌致急性肠梗阻74例患者。所有患者均在充分术前准备后行手术治疗。手术方案包括“病变结肠一期切除吻合术”;“一期肿瘤切除术”+“二期肠端端吻合术”等。术中注意切除肠管前严格按无菌原则行肠道灌洗;术中保持手术野清晰等。术后常规留置腹腔引流管、常规应用抗生素抗感染、定期扩肛等。观察并记录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生存率。结果74例患者中,71例经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后顺利康复出院,3例死亡;平均肛门排气时间4.0±1.7d、住院时间11.3±3.7d,术后共发生并发症13例。71例患者中,失访1例,共70例患者获得随访,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7.1%、52.9%、41.4%。手术疗法治疗结直肠癌致急性肠梗阻临床效果满意,须在充分术前准备后,根据个体化原则制定手术方案。

    作者:周迎春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胺碘酮在急诊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复律中的临床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观察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应用胺碘酮治疗的实际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10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100例,按硬币法随机分组,50例试验组患者应用胺碘酮治疗,5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心律平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收缩压为76.21±5.29mmHg,舒张压为56.21±3.56mmHg,心率为135.21±10.21次/min,疾病治疗有效率为88.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急诊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效果满意,值得各级医院进一步应用、推广。

    作者:张士晓;李俊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尖锐湿疣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80例尖锐湿疣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电灼疗法治疗,试验组采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25例非尿道CA,患者治疗后22率治愈,复发率为12%,低于对照组(26例,复发率为34.61%)(P<0.05);试验组15例尿道 CA,复发率为13.3%,低于对照组(7例复发,复发率为50%)(P<0.05);试验组平均复发周期为15.6周,长于对照组(11.75%)(P<0.05)。尖锐湿疣发病率较高且复发率也比较高,临床上采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效果理想,能够降低复发率,延长复发时间,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蔡锦楠;吴华红;陈松波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内-中膜厚度对颅内动脉狭窄的预测价值

    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4年3月收治的ICVD患者90例,所有患者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中膜厚度(CCA-IMT)检测和常规生化检测后进行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DSA)检查,根据DSA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四组,分别为颅内动脉正常、轻、中、重度狭窄组。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内-中膜厚度(CCA-IMT)与颅内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结果中、重度组斑块分级(CPS)、CCA-IMT明显高于正常组及轻度组(P<0.05),正常组、轻度组间及中、重度组间CPS、CCA-IM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CCA-IMT增厚对中度以上颅内动脉狭窄有预测价值。

    作者:黄廷富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改进Miccoli术式治疗甲状腺良性疾病的临床应用体会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来我院行甲状腺良性疾病手术的15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和对照组76例。治疗组行改进Miccoli手术,对照组行传统甲状腺手术,对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进行比较观察。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小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75%,对照组为5.33%,两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传统的甲状腺良性疾病治疗手术相比,改进Miccoli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疾病具有出血量少、切口小、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卢利国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